“发现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地理学科教学特点的分析,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发现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探究、解决疑难问题,可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地理新知识、新技能,进而提高地理素养。
  关键词:发现教学法;地理学习;引导
  
  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正如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所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1] 。教学的关键就是要使学生的称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发展其能力。
  “发现教学法”是一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探究、解决疑难问题,在探索过程中发现新知识、新技能的教学法,它需要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较高级的心理过程。
  
  一、“发现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动机
  所谓地理学习动机,是学生发动和维持其地理学习行为的一种心态。良好的学习动机能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习情绪饱满并且激发坚韧的毅力。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差异很大,有远大志向鼓励下的学习动机;有由兴趣引起的学习动机,等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良好的地理学习动机应该是“乐而知之”。要使学生“乐而知之”,教师就要力求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持有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既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课的科学价值、生活价值、审美价值,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怀疑的心理,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矛盾去引起他们的思维冲突,从而使学生主动地解决问题,从学科内部激发学习动机。
  在讲授“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这一内容时,可把新课导入环节放在上一节课的末尾。先放一段“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在岛上攻击人类的视频,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被那惊心动魄的画面所吸引。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请问影片中的场景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吗?”同学们马上回答:“不可能,因为恐龙早就灭绝了。”随后,再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中生代盛极一时的恐龙会灭绝。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如小行星撞击地球、气候的变化、恐龙数量过多导致食物缺乏等。学生们在讨论和争议中学习兴趣高涨。教师再播放有关藏羚羊生存现状的短片,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思考藏羚羊濒临灭绝的原因。这时候有同学指出,恐龙的灭绝与环境变化有关,而藏羚羊濒临灭绝与人类捕杀和环境变化都有关系。于是同学们自发地讨论起导致物种灭绝的种种原因来。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搜寻网络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尝试解释中生代恐龙的灭绝之谜并寻找保护藏羚羊的办法。上新课时指导学生把获得的结果进行交流,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和讨论来解决分歧。同学们在发现式的学习过程中,深化了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识,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而萌发了要学好地理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良好的地理学习动机。在本案例中,教师重视培养发散思维,鼓励猜测, 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对所学的知识实现主动建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了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索者。
  2.在“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
  “思起于疑”,提问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基本手段。在“发现教学法”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又要使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创新思维。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发现教学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原先的知识与新接受的信息不适应,引起认识冲突时,就会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欲望,促使自己去探索。教师如果把问题提在“发现区”,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有了答案,问题就不具有积极的思维价值;相反,教师如果把问题提得太难,学生在努力思考后仍不能回答,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如果在“最近发展区”提问,使学生反复思考后得到答案,就能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发展。
  在讲授“农业的区位因素”时,如果没有铺垫就让学生直接回答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一定难度。可先设计一系列贴近实际生活的小问题来进行引导:①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为什么是水稻而不是小麦?②湖州的白茶、白片茶、紫笋茶古时候都曾是供茶,为什么湖州的茶叶质量这么好?③浙江的葡萄和新疆的葡萄比,哪里的更甜?为什么?④许多大城市的郊区都有乳畜带、蔬菜基地、花卉基地等,为什么?⑤湖州蚕桑研究所2009年培育成功了能织出彩色蚕茧的蚕宝宝,这对传统的养蚕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同学们把这些相关问题回答完毕后,再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农业的区位因素就比较轻松了。在本案例中,相关的小问题都来源于生活和学生原有认知,学生在回答小问题的过程中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得到了迁移;在此基础上再回答农业的区位因素可进一步锻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通过回答在“最近发展区”创设的问题,认知结构、认知策略都能逐步得到发展。
  3.引导学生在“发现”过程中发展智能
  采取“发现行为”者总是执着地追求问题的解决,不是那种僵化的固执,而是灵活而执着的追求。发现行为是作为现存事物和已知要素的重新构成和重新配置的智力活出现的。地理现象的复杂性、广泛性、漫长性和认识上的连贯性,使学生不可能全部都亲身经历或逐一观察,这就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他们正在探索的问题和已知事物的联系和区别,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设计问题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多角度灵活思考,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地理认知结构。直观教具、地理图表、多媒体等教具都可引导学生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判断力,锻炼表达能力、操作能力。
  在讲授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时,学生仅听教师的口授较难理解。若教师出示“等高线山地模型”或播放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充分发挥地理观察的功效,化难为易。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地理理论知识变成具体的、直观的模型和三维动画,把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是培养学生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判断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感性的具体材料,牵引出课本的理论知识,有利于分析、综合、归纳、演绎能力的提高。在讲地球的运动时,日照图是一大难点,高一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不太稳定,需要教师多利用变式图进行训练和提升。教师可先把知识点落实在学生熟悉的侧视图上,再指导学生画出相应的极视图,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锻炼读图、画图、析图等能力。在讲新加坡的加工贸易经济时可以请同学们联系典型的加工贸易国日本,比较两国海陆位置、矿产资源、人口素质和对外交通等方面的异同。可先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求异”的思维训练,再让各组得出统一意见,各组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演绎等方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成为实际地理问题的解决者
  地理课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在国土规划、生产布局、灾害防御等方面发挥了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接触地理事物和现象,有利于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开拓地理知识面,把课堂上获得的地理知识在实际使用中加以巩固和提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地理知识。学生在地理课外活动中会暴露出各自的知识漏洞和能力欠缺之处,所以地理课外活动也是他们互相学习、查漏补缺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地理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到有关实际生活的地理技能,增长他们的地理才干。通过地理知识竞赛、出地理知识简报、研究乡土地理、制作地理模型等地理活动,教师可以及时纠正学生暴露出来的不足,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使他们的地理知识系统得以完善。
  如在讲授环境保护的内容时,笔者布置全班共同完成了《太湖水污染及治理——以湖州为例》的小论文。
  第一个环节:把学生分三个小组收集地理信息。①访问信息收集小组:采访太湖沿岸居民对30年太湖的感观变化情况,搜集电视短片。②太湖水污染信息收集小组(有亲戚在环保部门上班或住在环保部门附近的学生):收集30年(1980年~2009年)水污染资料。③实地调查信息收集小组(会骑车的同学):调查太湖沿岸现有排污口的分布。
  第二个环节:地理信息的归类整理。地理信息收集好后,指导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归类整理,写成短文,制成表格,绘制成图表和简单地图等,用以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绘图能力、图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个环节:分析地理信息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指导学生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运用地图等手段进行推理和得出结论,从各种信息中选择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预测等思维活动。对太湖污染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然后笔者给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提纲:太湖的水污染变化趋势是什么?太湖的的水污染变化与城市建设用地变化有什么联系?太湖的污染的来源是什么?证据是什么?你认为应如何治理太湖的水污染?同学们在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后再写《太湖水污染及治理——以湖州为例》的小论文就水到渠成了。在本案例中,笔者在地理实践过程中引进研究性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出发来设计地理实践活动。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围绕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如搜集整理资料、课外调查、室内实验、讨论分析、撰写报告和论文等,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这次地理实践,学生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树立了主人翁意识,成长为出色的实际地理问题解决者。
  
  二、 结论
  
  “发现教学法”的特点在于教师不仅要尽可能地使学生牢固掌握地理学科内容,还应尽可能地使学生成为自主的思考者。笔者多年来针对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运用“发现教学法”进行教学,使地理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对感知的地理事物进行探索、选择、替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归纳思维、直觉思维和迁移能力的发展。实践证明,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发现教学法”能帮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地理新知识、新技能,增强实践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地理素养。如果我们大家都能注重“发现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交流探讨各自的心得和体会,对地理教学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46-148.
  [2] (前苏联)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15.
其他文献
基于新型Orthopac XRVMC-12精确正纬机,Mahlo公司发明了一种可替代织物常规正纬的途径,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方法以提高产量和收益。此新颖概念尤其给易于动态扭曲的高档面料的加
将培养所得的嗜甲基菌在好氧的条件下处理含甲醇废水,可明显提高除甲醇效率,使甲醇含量降至5mg/l以下,其中嗜甲基菌对温度和PH值适应范围广,利用嗜甲基菌在大庆油田甲醇厂实现了甲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会计信息在经济生活中显示出突出而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对于决策的重要性,使得会计信息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但在会计工
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要能内化为人们的道德信念,外化为人们的道德行为,有赖于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道德修养。在中国伦理思想中,有关道德修养的思想是很丰富的。作为中国传统思
■符符,合也,既与火合符,但不孤行,即谓之退。■里霜刀飞素练,轻骑蹑影追奔电。杀活无私谁恕遣?閒流眄,争衡却是没头箭。不拟婴城酣百战,刘郎依旧当时面,卸甲拔营旗渐卷,无回
PE纤维生产者——荷兰DSMDyneema公司推出了其新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证实了在渔网中使用该公司生产的Dyneema超强轻量纤维,可为捕鱼船节省更多的能耗,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
福贡县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碧落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境内由一江两山形成峡谷地貌,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8°41′~99°02′,南邻泸水县,东与兰坪,维西两县接壤,西以高黎贡山分水
介绍了20.83tex/2羊绒精纺中梳毛工艺的改善。在梳毛机隔距和速比一定的情况下,考虑梳毛机的喂入量、喂入周期、道夫速度及和绒回潮率4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对梳毛机的出条重量、
据韩国知识经济部最新的预估数据显示,2011年韩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预计将达153亿美元,同比将增长10.1%,而2009年与2010年的涨幅则分别为12.6%和19.1%。可见,韩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增
非织造行业是世界上增长最迅速的行业之一,正在不同市场和高端市场中快速发展。目前的非织造行业是纺织、造纸及高聚物行业发展的产物。网缠结是非织造布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