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135例原因分析及预防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t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医院感染报告情况: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全院共收治住院病人7478例,各临床科室上报医院感染病例130例,经调查病人及查看病历等检查,发现漏报5例,共计135例,其中男65例,女70例,死亡7例,感染率1.82%,漏报率3.7%,死亡率5.19%,符合医院感染有关标准。
  135例感染病例情况:①感染病人年龄情况:94岁1例,60~85岁68例,为老年组(51.11%);40~59岁38例,为中年组(28.15%);18~39岁20例,为青年组(14.81%);18岁以下8例,为少年组(5.93%)。②感染部位情况:呼吸系统88例(65.19%),泌尿系统27例(20%),皮肤系统10例(7.41%),胃肠道4例(2.96%),其他6例(4.44%)。③感染与手术及侵入性操作的情况:各类手术58例次,其中27例尿路感染患者有10例行尿道插管,所以,手术和侵入性操作与感染密切相关。④感染与疾病的关系:重病患者如脑出血、高血压、心脑疾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为80例,糖尿病18例,严重外伤18例,恶性肿瘤10例,药物中毒7例,其他2例。
  
  讨论
  
  医院感染与病人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生感染的机会也增加,由于老年人机体组织器官逐渐老化,人体生理防御功能及自身免疫机能减退,故高龄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易感人群。
  医院感染与患原发性急、重症、手术的病人有关:由于慢性疾病患者如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对感染的应激能力下降,[LL]容易引起机体感染,加之有的病人反复使用抗生素,致使病菌株产生耐药性或者感染不能有效的控制,均可使患者病情加重导致继发感染,甚至死亡。严重的外伤和烧伤病人以及创面过大的手术病人,由于皮肤损伤,波及血管损伤或者手术时间延长,创口暴露过大,时间过长,参观手术人员过多,增加了创面污染的机会,急诊、重病病人的会诊和抢救等操作也提供了感染的机会。
  随着医院现代化及医学技术的发展,大量侵入性诊疗操作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如尿道插管引起尿路感染,气管插管引起肺部感染,静脉置管引起静脉炎等已成为医院感染常见的一些问题,还有血液腹膜透析,人工装置,穿刺,引流,内镜的操作都可以引起病人的继发感染。
  预防措施:①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为了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所以各医疗部门一定要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完善和落实消毒隔离制度,认真做好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工作。②医院的重点区域和科室要加强消毒隔离管理,手术室、产房、供应室等要控制参观人数,严格无菌技术和操作疗程,加强对手术器械,抢救设备及各种介入性管道的消毒管理,并定期做好各项卫生学监测及效果评价,注意改善院内环境及空气污染状况,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③提高病人的机体抵抗力,对年老体弱,久病和急重症高危易感人群要多加关注,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控制感染,做到心中有數。加强饮食治疗和护理,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增加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加抗感染能力,预防感染的发生。④加强对侵入性诊疗操作控制感染的措施,如气管切开、静脉插管、留置导尿、人工装置、血液腹膜透析等病人,一定要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感染。⑤呼吁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调而增加真菌及耐药性的产生,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采取以抗菌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尽可能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参考文献
  
  1王力红,张京利,王育琴,等.老年感染性疾病并发医院感染分析.中华医学感染杂志,1999,9(2):99.
  2刘丹平,向友华,朱通伯,等.5例Ⅲ度开放性胃析创口医院感染分析.中华医学感染杂志,1999,9(4)23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比较CT与X线平片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对150例X线平片鼻骨侧位检查、120例薄层CT检查和其中85例同时进行X线平片鼻骨侧位及薄层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平片检查150例,鼻骨骨折64例(43%),可疑骨折23例,未见骨折63例。薄层CT检查120例,阳性102例(85%),阴性18例。其中同时进行X线平片及薄层CT检查85例,X线平片确认鼻骨骨折37例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急性心肌梗死(MAI)及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MI患者20例,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2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20例,采用明胶酶谱法测定其血清可溶性MMP-2及MMP-9浓度,经普罗布考治疗后复查MMP-2及MMP-9的变化。结果:AMI及UA组血清MMP-2及MMP-9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4年12月~2006年12月,B超检查后住院行妇科手术67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者62例。年龄22~54岁,平均42岁,35~50岁占85.47%。维族37例,汉族14例,哈萨克族6例,回族4例,锡伯族1例。就诊原因多为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紊乱,不孕等或腹部发现肿块,有的是在妇科检查时发现子宫增大、质硬、不规则,部分患者是在体检或其他妇科病行B超检查时被发现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本组20例行乳腺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65岁,平均49.7岁。   检查方法:使用安科OPEN MARK3000 0.3TMR扫描仪。常规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后,然后采用增强扫描,增强扫描以15秒快速推注造影剂GD-DTPA 15ml。所有患者均加双侧腋窝扫描。  分析病灶分布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及边缘,信号特点及强化情况等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穿刺的体会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月急诊就诊的婴幼儿100例行头皮等静脉穿刺输液。结果: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8%。结论:小儿静脉穿刺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耐心细致地操作,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一定能熟练掌握和不断提高穿刺技术。  关键词 婴幼儿 静脉输液 穿刺技术    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急诊就诊的婴幼儿10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CT增强时对静脉选择及对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2001年10月~2006年4月对245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根据检查部位、病情、体质、年龄,注射量及速度,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及不同造影剂,并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做好心理护理。结果: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5%,对1例中度碘过敏患者的抢救及时,处置恰当。结论: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及护理工作,是保证增强扫描顺利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观察护理要点。方法:对2003 年6 月~2006 年6 月58 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中,行血肿清除术42例,非手术治疗16例;55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进行性意识障碍、头痛、呕吐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是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基本临床特点,伤后72小时密切观察以上症状与体征,对减少顱内血肿病人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期刊
注射造影剂进行肝脏增强扫描,是肝脏CT检查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增强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结果。在无条件配置自动注射仪的情况下,我们将常用的1次快速静脉注射法和滴注法改为1次静脉穿刺、2次静脉推注的方法注射造影剂,既操作简便,又获得了多幅清晰图象,现将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方法    先将2个针管分别抽取76%泛影葡胺60ml、40ml,CT准备就绪后,选用肘前静脉,用12号硅胶管针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机关干部健康的状况。分析危害健康因素,为制定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对机关干部进行健康体检。并对疾病统计分析。结果:体检663人,发病539人,发病率81.2%。可见发病人数高,发病前5位分别是:男性为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胆囊炎;女性为乳腺增生、高脂血症、附件炎、子宫肌瘤、盆腔炎。结论:机关干部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不容乐观,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关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孕产妇产科出血原因,为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产科出血致孕产妇死亡个案及评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产科出血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妇在家中分娩、农村接生波接生、孕妇未接受孕期保健管理、未住院分娩、乡村医生医技水平低等因素影响了死亡率的上升。结论:取缔农村接生员、禁止家庭接生、加强孕期保健管理、提高高危筛查率和农村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强化妇幼保健人员适宜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