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之一。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大多小学实行的是教师分学段教学法,教研活动也基本上是按照年级或学段分别进行的,这使得教师缺乏对教材整体的科学把握,因而造成了大量教学内容重复讲解现象。这不但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课堂教学时间,加重了教师备课的负担,也使得很多教师总觉的教学时间不够用。其结果必然是: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只停留在口头上,语文的“工具性”“实践性”特点难以真正体现,“满堂灌”现象难以真正从根本上剔除。该如何走出这一困局呢?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小学语文教材两方面分析入手,既有理有据地剖析了教师为什么总觉得教学时间不够的原因,又通过具体实例深入阐述了该如何整体设计教材,使小学语文六年的教与学得以整体推进,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等方面得以螺旋上升,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最大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 整体设计 教学与实践 启示
一、课堂教学中的困局
在现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学校实行的是教师分学段教学的方法,即一名教师只负责某一学段或某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教研活动也基本上是按照学段或年级分别开展的。这种分学段教学法有一定的益处,如教师更能熟练掌握这一学段教材的重难点;对这一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狀况、学习特点等更加熟悉和了解;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方面更加得心应手,等等。但这种分学段教学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各学段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教第一学段的教师不了解第二和第三学段要讲什么;教第二学段的教师也不了解第一学段已经讲过什么,什么没有讲,第三学段又要讲什么;教第三学段的教师同样对前两个学段的教学情况不了解。这种情况必然会造成有些内容在不断重复讲授,有些内容会有所遗漏。更为严重的是,讲授内容的大量重复不仅增大了教师的备课负担,还必然大量占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从而导致课堂上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或少开展甚至不开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不仅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更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守的规律。因为只有如此,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困局是:一方面,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来提升语文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各学段教学相互割裂缺乏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使得教师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深陷于烦琐的课文讲解之中难以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要让教师从烦琐的课文讲解中解放出来,使语文教学真正体现出其“工具性”、“实践性”,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实现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就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住教材,并对教材和教学进行科学的整体设计。
二、科学分析,破解困局
小学语文教材无论哪一个版本都有十二册之多,篇幅所限,不可能把所有类别的课文都进行一一设计,所以,本文仅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以写人为主”的课文为例,说明如何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如何通过对教材的具体分析从整体上设计教学,从而使小学六年的语文教学得以整体推进。
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多,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它基本上是由以下几种体裁的课文构成的:写景、记人、记事、描写动物、说明、议论、古诗词和翻译成为白话的古文等,而且,这些课文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十二册教材之中。“均匀分布”,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和这几个字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全十二册教材中,写人的课文为数不少,从三年级上册算起大约有八十篇。这八十篇课文从教学目的上又可以分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三年级上册到四年级上册,大约三十五篇课文。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学生在做人、诚信、爱心、爱国、爱自然、感受人间真情等方面进行熏陶,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特点。这些课文的学习既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行为教育的必要,也是为学生后面更深入学习、理解课文打下必要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第二阶段从四年级下册开始,有四十五篇左右。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有关写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是教材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同是写人的课文,但在不同的学段教学目的是不同的。这些不同,教材编者都在每组课文前面有明确的提示。
下面,我们仅以四年级下册开始的四十五篇左右的写人课文为例,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分析,看一下该如何把握教材,整体设计教学。
首先看这些课文在教材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四年级下册共有三组;五年级上册共有五组;五年级下册共有四组;六年级上册共有三组;六年级下册共有二组。在六年级下册中,教材编者还设计了一组综合课文,共九篇,基本涵盖了除古文和诗歌之外的所有体裁。五册教材共涉及写人课文十七组。
课文如此的设计和分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呢?
启示一:从教学常规上讲,老师都知道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其重难点都应有所不同,但写人的记叙文无论从知识层面上还是从写作技能训练层面上讲,其要点和要求就那么多,而如此数量众多的同类课文又“均匀分布”在五册教材、十七组之中,在此情况下,如果教授四、五、六年级的老师各自为战,缺乏对此类课文教学的一个整体设计,势必造成教授与训练内容的大量重复而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这正是造成很多教师抱怨教学内容多而舍不得抽出时间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主要原因。因此,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根据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整体设计,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方法。
启示二:如何处理六年级下册中的九篇综合性课文?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并不十分清楚教材编者加入这一组综合性课文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十分重要。教师在对这九篇课文的教学进行设计时,不能像前面那样仅对内容进行讲授,一定要引领学生通过对某一体裁课文的学习,对此类课文就知识、写作等方面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概括归纳,从而使学生对此类体裁在各方面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六年级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任务,否则,学生六年所学的知识等都将呈现为“碎片化”,这既不利于学生对语文各方面的牢固掌握,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其次,再来看一下上述每组课文前面编者所加的学习提示,这些提示之间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由于篇幅所限,这些提示语不再一一展现,读者可以自行查阅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上述组别的学习提示。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些提示语所包含的信息和相互关系,我们将依据提示内容给出的线索分三类来一一说明。
第一, 语言学习线。
依据提示内容和表述的先后秩序,可以用这样一个图示来显示提示中有关语言学习的内在逻辑关系(括号内的文字是作者所加的说明,括号外的文字是有关提示语的原文):
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用实例让学生初步体会语言美)——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进一步体味,积累——记下来,把别人的转化为自己的)——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通过具体的词语让学生体会,用表达效果来印证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具体的词语到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扩大范围来体会语言,并让学生动脑子思考、感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什么是关键词语——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在这条线上,提示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十分明确的,它是按照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来安排语言学习的。这种安排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的,又为我们从整体上设计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同时,提示中的一些词语,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启示:
启示一:提示语中用的最多的词语是“体味”“体会”。巧的是,在2011版小学语文课标中“体会”“体味”“感悟”“领会”等类词语也大量被使用。为什么教材编者和课标制定者会不约而同地使用这类词语来表述语文的学习呢?因为语文是老师教不会学生的。正如《课标》对语文课程特点所阐述的那样:“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只有让学生不断通过的语文实践,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感悟,进而有所得,才有可能掌握它,学会运用它。只有让学生沉浸于课文之中,与课文中的人物、景物等展开真诚的对话,彼此心意相通,才可能有所感悟有所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入课文,从而有所感悟,这应是语文教师积极思考的。
启示二:提示语多次强调,語文学习要引领学生理解、抓住、体会关键词语。这些词语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们或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或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或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关键语句进行理解、领悟,使学生对这些语句所表现出来的含义、效果、作用等真正理解,进而领悟语言之妙、之美,学会运用美妙的语言进行交际、习作,最终达到自由驾驭为我所用,这应是语文教学的常态。
启示三:强调联系上下文来体会语言。汉语言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富于变化的语言之一。这种丰富性和善变性使得汉语言具有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只有把语言放在具体的环境中,才能真正显示出来它固有的意义。这就是提示语强调语文学习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语言、体会语言的原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明白语言的意义,才能深刻体会到语言的妙处,也才能使学生喜欢汉语言,进而在美妙的语言境界中学会使用语言。
第二,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学习线:
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物表达出来的。
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入境入情,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
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
这是从四年级下册到六年级共五册教材中与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有关的提示语。我们不妨也对这些提示语进行一下仔细分析,看它们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有益的了启示。
启示一:这六条提示语,无一例外的都用了“体会”、“感受”这样的词语。小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等的限制,他们对感情、思想、精神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材的学习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教师应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熟悉的具体实例作为教材的有效补充引入课堂,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探究”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慢慢体会、感受,就是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通向教材的桥梁,使学生对教材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变成学材,把教本变成学本,做出符合学情的处理,而不是把教材当成冷冰冰的教条,当成不容怀疑的“圣经”。
启示二:在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来“体会”、“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就是通过具体的“景物”、“事物”、“环境”、“心理描写”及重点词语与句子。所以,如何紧紧扣住“景物”、“事物”、“环境”、“心理描写”和重点词语、句子与人物思想、感情、精神的关系,引导学生来体会、感受,就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启示三:要使阅历浅薄的小学生能够真正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感受到人物的思想、感情与精神,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规定的情境中去,如亲历亲见,感同身受,让学生同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对他们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有所体会、感悟。
第三,习作学习线:
观察(习作基础)——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用具体例子让学生观察是怎样写的)——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表现父母之爱的(用什么表现,如何表现)——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积累素材)——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基本方法)——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用成功的人物形象印证方法,通过习作实践学会运用)——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描写方法的延伸学习)——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开拓表现方法)——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把握叙述顺序,通过实践中学会运用)。 这是提示语中有关习作学习的提示。仔细分析一下这条长线,会发现它其中包含着两个阶段、两条分线。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把学会观察作为习作的起步——观察课文中的实例,看别人是如何描写的——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再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他人是如何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描写的目的是什么。(知其然阶段)
第二阶段:在学生初步感知该如何描写、描写的目的基础上,进入第二阶段——描写人物都有哪些基本方法——掌握了方法,明白了道理,再用具体实例来印证方法与道理——再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分两次学习)——掌握叙述的顺序(知其所以然阶段)
两条分线:一条是学习习作线,即上面讲的两个阶段。一条是习作实践线,即学生练习习作线。
这种设计很符合学生学习习作规律,同时,提示中所显示出来的学生学习习作各项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它又是检验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与教师教学水平的一块试金石,因此,习作教学既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习作规律,又要从“观察”“积累”入手打牢基础,更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把习作搞成“空中楼阁”。
以上只是以“写人”课文为例,谈一下面对这样“均匀分布”在各册教材中的情况,该如何思考,如何来做,使教学不至于相互割裂,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使学生在语文的各个方面真正得到有效提高。
第三,整体设计,走出困局
通过以上对“以写人为主”课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兩步对此类课文进行如下的整体设计:
第一步:摘录《课标》中有关第二、三学段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摘录《课标》中对第二、三学段在识字与写字、阅读等五个方面提出的不同任务,作为设计的依据——根据《课标》对各学段在识字与写字、阅读等五个方面提出的不同任务和要求,根据每组课文的特点,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对每组课文的教学重难点、训练重点等进行分别设计——使教授不同学段的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达到各学段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衔接。
第二步:在以上设计的基础上,对每组课文进一步细化设计。系统统计此类课文的篇数和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根据各学段的教学任务和要求、依据前面对每组课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和各知识点、学生各项语文能力提升训练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训练重点等进行分别设计——教师明确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点等——达到各学段教学内容之间相互衔接。
掌握了这种设计方法,就可以推广之进一步对全部小学语文教材和六年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这样的整体设计,可以使语文教学产生以下的效果:
第一,教学层次清楚,目的性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二,可以极大避免重复教学情况的发生,节约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有效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目的。
教学尤如盖房子。在小学生六年的语文学习中,哪一年打基础,哪一年砌墙,哪一年架房梁,哪一年封顶,哪一年内部装饰,最终学生毕业时一座完整的房子正好建成。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六年的学习形成一个完备的知识体系、思维体系和能力提升体系。
【参考资料】
[1] 杨再隋.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策略 [ M ] .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2
[2] 熊生贵.有效教学,和谐课堂 [ M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5
[3]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4]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学生发展[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5]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 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6] 刘慧.小学德育实践[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 整体设计 教学与实践 启示
一、课堂教学中的困局
在现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学校实行的是教师分学段教学的方法,即一名教师只负责某一学段或某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教研活动也基本上是按照学段或年级分别开展的。这种分学段教学法有一定的益处,如教师更能熟练掌握这一学段教材的重难点;对这一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狀况、学习特点等更加熟悉和了解;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方面更加得心应手,等等。但这种分学段教学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各学段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教第一学段的教师不了解第二和第三学段要讲什么;教第二学段的教师也不了解第一学段已经讲过什么,什么没有讲,第三学段又要讲什么;教第三学段的教师同样对前两个学段的教学情况不了解。这种情况必然会造成有些内容在不断重复讲授,有些内容会有所遗漏。更为严重的是,讲授内容的大量重复不仅增大了教师的备课负担,还必然大量占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从而导致课堂上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或少开展甚至不开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不仅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更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守的规律。因为只有如此,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困局是:一方面,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来提升语文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各学段教学相互割裂缺乏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使得教师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深陷于烦琐的课文讲解之中难以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要让教师从烦琐的课文讲解中解放出来,使语文教学真正体现出其“工具性”、“实践性”,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实现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就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住教材,并对教材和教学进行科学的整体设计。
二、科学分析,破解困局
小学语文教材无论哪一个版本都有十二册之多,篇幅所限,不可能把所有类别的课文都进行一一设计,所以,本文仅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以写人为主”的课文为例,说明如何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如何通过对教材的具体分析从整体上设计教学,从而使小学六年的语文教学得以整体推进。
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多,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它基本上是由以下几种体裁的课文构成的:写景、记人、记事、描写动物、说明、议论、古诗词和翻译成为白话的古文等,而且,这些课文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十二册教材之中。“均匀分布”,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和这几个字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全十二册教材中,写人的课文为数不少,从三年级上册算起大约有八十篇。这八十篇课文从教学目的上又可以分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三年级上册到四年级上册,大约三十五篇课文。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学生在做人、诚信、爱心、爱国、爱自然、感受人间真情等方面进行熏陶,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特点。这些课文的学习既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行为教育的必要,也是为学生后面更深入学习、理解课文打下必要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第二阶段从四年级下册开始,有四十五篇左右。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有关写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是教材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同是写人的课文,但在不同的学段教学目的是不同的。这些不同,教材编者都在每组课文前面有明确的提示。
下面,我们仅以四年级下册开始的四十五篇左右的写人课文为例,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分析,看一下该如何把握教材,整体设计教学。
首先看这些课文在教材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四年级下册共有三组;五年级上册共有五组;五年级下册共有四组;六年级上册共有三组;六年级下册共有二组。在六年级下册中,教材编者还设计了一组综合课文,共九篇,基本涵盖了除古文和诗歌之外的所有体裁。五册教材共涉及写人课文十七组。
课文如此的设计和分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呢?
启示一:从教学常规上讲,老师都知道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其重难点都应有所不同,但写人的记叙文无论从知识层面上还是从写作技能训练层面上讲,其要点和要求就那么多,而如此数量众多的同类课文又“均匀分布”在五册教材、十七组之中,在此情况下,如果教授四、五、六年级的老师各自为战,缺乏对此类课文教学的一个整体设计,势必造成教授与训练内容的大量重复而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这正是造成很多教师抱怨教学内容多而舍不得抽出时间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主要原因。因此,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根据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整体设计,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方法。
启示二:如何处理六年级下册中的九篇综合性课文?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并不十分清楚教材编者加入这一组综合性课文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十分重要。教师在对这九篇课文的教学进行设计时,不能像前面那样仅对内容进行讲授,一定要引领学生通过对某一体裁课文的学习,对此类课文就知识、写作等方面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概括归纳,从而使学生对此类体裁在各方面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六年级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任务,否则,学生六年所学的知识等都将呈现为“碎片化”,这既不利于学生对语文各方面的牢固掌握,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其次,再来看一下上述每组课文前面编者所加的学习提示,这些提示之间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由于篇幅所限,这些提示语不再一一展现,读者可以自行查阅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上述组别的学习提示。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些提示语所包含的信息和相互关系,我们将依据提示内容给出的线索分三类来一一说明。
第一, 语言学习线。
依据提示内容和表述的先后秩序,可以用这样一个图示来显示提示中有关语言学习的内在逻辑关系(括号内的文字是作者所加的说明,括号外的文字是有关提示语的原文):
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用实例让学生初步体会语言美)——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进一步体味,积累——记下来,把别人的转化为自己的)——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通过具体的词语让学生体会,用表达效果来印证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具体的词语到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扩大范围来体会语言,并让学生动脑子思考、感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什么是关键词语——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在这条线上,提示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十分明确的,它是按照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来安排语言学习的。这种安排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的,又为我们从整体上设计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同时,提示中的一些词语,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启示:
启示一:提示语中用的最多的词语是“体味”“体会”。巧的是,在2011版小学语文课标中“体会”“体味”“感悟”“领会”等类词语也大量被使用。为什么教材编者和课标制定者会不约而同地使用这类词语来表述语文的学习呢?因为语文是老师教不会学生的。正如《课标》对语文课程特点所阐述的那样:“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只有让学生不断通过的语文实践,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感悟,进而有所得,才有可能掌握它,学会运用它。只有让学生沉浸于课文之中,与课文中的人物、景物等展开真诚的对话,彼此心意相通,才可能有所感悟有所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入课文,从而有所感悟,这应是语文教师积极思考的。
启示二:提示语多次强调,語文学习要引领学生理解、抓住、体会关键词语。这些词语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们或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或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或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关键语句进行理解、领悟,使学生对这些语句所表现出来的含义、效果、作用等真正理解,进而领悟语言之妙、之美,学会运用美妙的语言进行交际、习作,最终达到自由驾驭为我所用,这应是语文教学的常态。
启示三:强调联系上下文来体会语言。汉语言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富于变化的语言之一。这种丰富性和善变性使得汉语言具有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只有把语言放在具体的环境中,才能真正显示出来它固有的意义。这就是提示语强调语文学习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语言、体会语言的原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明白语言的意义,才能深刻体会到语言的妙处,也才能使学生喜欢汉语言,进而在美妙的语言境界中学会使用语言。
第二,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学习线:
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物表达出来的。
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入境入情,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
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
这是从四年级下册到六年级共五册教材中与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有关的提示语。我们不妨也对这些提示语进行一下仔细分析,看它们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有益的了启示。
启示一:这六条提示语,无一例外的都用了“体会”、“感受”这样的词语。小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等的限制,他们对感情、思想、精神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材的学习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教师应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熟悉的具体实例作为教材的有效补充引入课堂,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探究”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慢慢体会、感受,就是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通向教材的桥梁,使学生对教材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变成学材,把教本变成学本,做出符合学情的处理,而不是把教材当成冷冰冰的教条,当成不容怀疑的“圣经”。
启示二:在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来“体会”、“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就是通过具体的“景物”、“事物”、“环境”、“心理描写”及重点词语与句子。所以,如何紧紧扣住“景物”、“事物”、“环境”、“心理描写”和重点词语、句子与人物思想、感情、精神的关系,引导学生来体会、感受,就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启示三:要使阅历浅薄的小学生能够真正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感受到人物的思想、感情与精神,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规定的情境中去,如亲历亲见,感同身受,让学生同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对他们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有所体会、感悟。
第三,习作学习线:
观察(习作基础)——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用具体例子让学生观察是怎样写的)——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表现父母之爱的(用什么表现,如何表现)——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积累素材)——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基本方法)——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用成功的人物形象印证方法,通过习作实践学会运用)——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描写方法的延伸学习)——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开拓表现方法)——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把握叙述顺序,通过实践中学会运用)。 这是提示语中有关习作学习的提示。仔细分析一下这条长线,会发现它其中包含着两个阶段、两条分线。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把学会观察作为习作的起步——观察课文中的实例,看别人是如何描写的——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再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他人是如何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描写的目的是什么。(知其然阶段)
第二阶段:在学生初步感知该如何描写、描写的目的基础上,进入第二阶段——描写人物都有哪些基本方法——掌握了方法,明白了道理,再用具体实例来印证方法与道理——再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分两次学习)——掌握叙述的顺序(知其所以然阶段)
两条分线:一条是学习习作线,即上面讲的两个阶段。一条是习作实践线,即学生练习习作线。
这种设计很符合学生学习习作规律,同时,提示中所显示出来的学生学习习作各项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它又是检验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与教师教学水平的一块试金石,因此,习作教学既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习作规律,又要从“观察”“积累”入手打牢基础,更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把习作搞成“空中楼阁”。
以上只是以“写人”课文为例,谈一下面对这样“均匀分布”在各册教材中的情况,该如何思考,如何来做,使教学不至于相互割裂,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使学生在语文的各个方面真正得到有效提高。
第三,整体设计,走出困局
通过以上对“以写人为主”课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兩步对此类课文进行如下的整体设计:
第一步:摘录《课标》中有关第二、三学段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摘录《课标》中对第二、三学段在识字与写字、阅读等五个方面提出的不同任务,作为设计的依据——根据《课标》对各学段在识字与写字、阅读等五个方面提出的不同任务和要求,根据每组课文的特点,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对每组课文的教学重难点、训练重点等进行分别设计——使教授不同学段的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达到各学段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衔接。
第二步:在以上设计的基础上,对每组课文进一步细化设计。系统统计此类课文的篇数和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根据各学段的教学任务和要求、依据前面对每组课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和各知识点、学生各项语文能力提升训练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训练重点等进行分别设计——教师明确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点等——达到各学段教学内容之间相互衔接。
掌握了这种设计方法,就可以推广之进一步对全部小学语文教材和六年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这样的整体设计,可以使语文教学产生以下的效果:
第一,教学层次清楚,目的性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二,可以极大避免重复教学情况的发生,节约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有效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目的。
教学尤如盖房子。在小学生六年的语文学习中,哪一年打基础,哪一年砌墙,哪一年架房梁,哪一年封顶,哪一年内部装饰,最终学生毕业时一座完整的房子正好建成。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六年的学习形成一个完备的知识体系、思维体系和能力提升体系。
【参考资料】
[1] 杨再隋.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策略 [ M ] .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2
[2] 熊生贵.有效教学,和谐课堂 [ M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5
[3]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4]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学生发展[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5]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 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6] 刘慧.小学德育实践[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