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把教学定义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流与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那么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怎样实践这一原则呢?总结我多年来的工作经验,那就是要注意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多”与“少”的关系。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多”就是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而课堂的容量是相对固定的,学生的“多”就必然要求教师的“少”,“少”就是教师要“精讲”、“精写”,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我们当然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但切忌“喧宾夺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多与少的关系,具体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一、多答少问,启发学生思考。
问题是贯穿课堂的一条线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也一直是我所习惯采用的方法之一,但过去的问题提问的主动权大部分在于教师,更多的是一种单向提问,即教师问学生答。因为教师掌握了提问的主动权,导致有时教师的一些提问并不符合学生认知的实际情况,所以不一定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想知道的,因而使学生失去了探究问题的兴趣。
思想政治新课程以生活为基础,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转变观念,改变过去的单向提问,试着还一些提问权给学生,让学生来提问,其他学生来解答,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共性的问题进行整合提升,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这样课堂上师生完成一个角色的互换。提问、回答均变成双向的,既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又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交流与互动,符合新课程的本质要求。
二、多理解少死记,让学生参与求知的全过程。
不少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兴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怕记。有的学生干脆上课记条条,考前死记硬背,考时张冠李戴,考后统统忘记。这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知识,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课程改革倡导教育教学既重结论,更重过程的原则。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求知的过程中来,才能深刻理解一些结论的内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重结论、轻过程的影响下,在教学进度的催逼下,往往“忍不住”要把结论告知学生。学生沉思的余地很少甚至没有,忽视了结论获得的过程与体验。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作法实际上是源头上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须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就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容易造成学生的高分低能,根本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部分框题中新增加了一些插图(如漫画、照片等),课文中还有不少“想一想”、“议一议”、“查一查”、“试一试”的小栏目,课后练习中又增设了一些活动建议。应该说,这些改变增强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和灵活性,对教学是有益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这些板块,让学生用脑多想一想,用眼多看一看,用嘴多说一说,用手多做一做,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观,使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大胆探索,才能改变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死记、硬背、呆板、沉闷的情况,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活动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增强多方面的素质。
三、多争论少权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或是由于学生理解力的差异而引起的不同看法。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擅长以“权威”自居,学生也习惯于听老师的。这实际上是对教学民主的背叛.也是对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抹杀。遇到这样的问题,不妨放手让学生争一争辩一辩,让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看法在争辩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例如:彩虹中的七彩色是不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学生通过争辩加深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拓展了思维,提高了看问题的深度。教师要善于做一个“煽风点火”者,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挑”起学生的争辩,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另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也不能完全靠教师权威的讲解,学生就真的能够接受与信服,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时间和机会,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明辨是非,知情达理,导之以行,如在讲坚持党的领导时,我们列举了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英雄人物,他们绝大多数是中共党员等,以大量事实让学生理解我党的主流是好的,有能力领导我国人民搞好现代化建设。在讲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时,我们允许课堂上出现激烈的争论,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在争论中大家自然也会形成一种正确的结论。这比直接给予学生一个结论性的语言效果
当然,“少”是相对于“多”而言的,把更多的时时间还给了学生,也就意味着教师要“精讲”“精写”。“精讲”“精写”并不是不讲、不写,其实质是对满堂讲、满板写的否定.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精讲就是要抓住要害,一语中的,画龙点睛。不说则已,一说“惊”人。少写其实是对板书的更高要求,要创新,写关键、写主脉,简单明晰,一目了然,给人以深刻印象。“多”与“少”看似矛盾,其实只要我们真正树立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它就会统一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多”就是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而课堂的容量是相对固定的,学生的“多”就必然要求教师的“少”,“少”就是教师要“精讲”、“精写”,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我们当然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但切忌“喧宾夺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多与少的关系,具体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一、多答少问,启发学生思考。
问题是贯穿课堂的一条线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也一直是我所习惯采用的方法之一,但过去的问题提问的主动权大部分在于教师,更多的是一种单向提问,即教师问学生答。因为教师掌握了提问的主动权,导致有时教师的一些提问并不符合学生认知的实际情况,所以不一定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想知道的,因而使学生失去了探究问题的兴趣。
思想政治新课程以生活为基础,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转变观念,改变过去的单向提问,试着还一些提问权给学生,让学生来提问,其他学生来解答,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共性的问题进行整合提升,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这样课堂上师生完成一个角色的互换。提问、回答均变成双向的,既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又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交流与互动,符合新课程的本质要求。
二、多理解少死记,让学生参与求知的全过程。
不少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兴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怕记。有的学生干脆上课记条条,考前死记硬背,考时张冠李戴,考后统统忘记。这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知识,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课程改革倡导教育教学既重结论,更重过程的原则。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求知的过程中来,才能深刻理解一些结论的内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重结论、轻过程的影响下,在教学进度的催逼下,往往“忍不住”要把结论告知学生。学生沉思的余地很少甚至没有,忽视了结论获得的过程与体验。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作法实际上是源头上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须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就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容易造成学生的高分低能,根本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部分框题中新增加了一些插图(如漫画、照片等),课文中还有不少“想一想”、“议一议”、“查一查”、“试一试”的小栏目,课后练习中又增设了一些活动建议。应该说,这些改变增强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和灵活性,对教学是有益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这些板块,让学生用脑多想一想,用眼多看一看,用嘴多说一说,用手多做一做,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观,使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大胆探索,才能改变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死记、硬背、呆板、沉闷的情况,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活动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增强多方面的素质。
三、多争论少权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或是由于学生理解力的差异而引起的不同看法。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擅长以“权威”自居,学生也习惯于听老师的。这实际上是对教学民主的背叛.也是对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抹杀。遇到这样的问题,不妨放手让学生争一争辩一辩,让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看法在争辩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例如:彩虹中的七彩色是不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学生通过争辩加深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拓展了思维,提高了看问题的深度。教师要善于做一个“煽风点火”者,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挑”起学生的争辩,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另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也不能完全靠教师权威的讲解,学生就真的能够接受与信服,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时间和机会,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明辨是非,知情达理,导之以行,如在讲坚持党的领导时,我们列举了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英雄人物,他们绝大多数是中共党员等,以大量事实让学生理解我党的主流是好的,有能力领导我国人民搞好现代化建设。在讲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时,我们允许课堂上出现激烈的争论,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在争论中大家自然也会形成一种正确的结论。这比直接给予学生一个结论性的语言效果
当然,“少”是相对于“多”而言的,把更多的时时间还给了学生,也就意味着教师要“精讲”“精写”。“精讲”“精写”并不是不讲、不写,其实质是对满堂讲、满板写的否定.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精讲就是要抓住要害,一语中的,画龙点睛。不说则已,一说“惊”人。少写其实是对板书的更高要求,要创新,写关键、写主脉,简单明晰,一目了然,给人以深刻印象。“多”与“少”看似矛盾,其实只要我们真正树立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它就会统一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