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有一篇文章叫《甜甜的泥土》,是台湾作家黄飞写的。
翻开教学参考书,根据文章内容,编者是这样解读文章内容与主旨的: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因为教参在解说这篇文章时,说此篇立意如何新颖,选材如何独到,结构如伺严谨,情节如伺曲折,语言如何细腻,结尾如何惊奇,主题如何感人,以至于在全国各地的公开教学中,有些语文老师就经常选取此文进行公开教学,我也有幸多次参加并听了多节《甜甜的泥土》的示范课。
可我听下来始终觉得怪怪的,老师条分缕析文章内容,但最终不能对文章主旨自圆其说。为什么呢?
我认为要想读透一篇小说,应该具备四个基本阅读要素:一查,二读,三品,四悟。
一查,即查基本字词,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尽可能查找到作者写作的相关背景。唐白居易曾在《与元九书》文章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也就是说写文章都有其目的,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例如曹雪芹在写《红楼梦》巨著时,是以自己和亲戚家庭的败落为创作素材的;又例如蒲松龄在写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时,是由于当时的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人情的淡漠,作者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地批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因此阅读此类文章,查阅作者的写作背景也就越发显得重要了。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甜甜的泥土》作者的写作背景,据相关的资料考证,此篇小小说,是台湾作家黄飞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当时台湾虽然经济发达了,但人情随之淡薄了,由此带来的家庭矛盾也多起来了,其中家庭的离婚率届高不下,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作者想通过此文以唤醒为人父为人母的良知与责任(但也并不是有些人理解为是在嘲弄所有的后妈)。如果我们读者了解到了这个写作背景,这对于帮助我们解读主旨作用是相当大的,而不会仅仅停留在“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被动愿望上,更不应该主观臆断说“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二读,即通过细读文本,理清作者写作思路,读懂文意,这样才能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清思路确实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我们现在就《甜甜的泥土》的相关思路(根据情节)作如下思考:
1 母亲送糖时,母亲为什么不能见到亲生儿子?
2 小亮分糖时,为什么“老师悄悄背过了身去”?
3 小亮回家前,为什么他“摸摸口袋里还剩下的舍不得吃的糖,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
4 小亮回家前,为什么脑海里会浮现出“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根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的情景?
5 小亮回家前,为什么他“瞅瞅四周无人,迅速将糖埋入路边的雪堆中,还特地插上一根小棒棒。”而不敢把糖堂而皇之带回家?
6 小亮为什么会“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真高兴。”
7 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小亮“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净,再淘米、添水、捅火、坐锅,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这一情节?
8 当“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时,小亮为什么会“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汩来”呢?
9 当小亮“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为什么“又笑了”?而且觉得“那泥土会甜丝丝的”?
从上面设置的九个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要表达这么一个主旨:作者想通过家庭的离异,给“王小亮们”带来的的痛苦遭遇,呼吁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父母都应该思考并做好以下工作:社会需要一个和谐的家庭,作为亲生父母,应该对自己的子女担当起一份责任,应该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爱。而我们的阅读者决不能草率理解为:人间至爱无处不在!假如这样归纳主旨,就显得离谱了。
如果主旨定位准确,我们在教学中,也就不会在开头设置这样的场景:请听《人生第一次》或看相关的“母爱”图片(注:主要的目的是,创设“母亲把我们带来人间,是母亲给了我们无尽的关怀与温暖,是母亲含辛茹苦哺育我们成长的情景;导出 “母爱恩重如山”之意)。这样的误导,真的还不如不导!
如果主旨定位得当,我们在教学中,也就不会分析出最后一句“那泥土,甜丝丝的。”是诗化的语言,从而这样去赏析:那甜甜的泥土包含了母亲对儿子的至爱亲情;那甜甜的泥土包含了学校、老师、同学以及传达室的老大爷对小亮的爱心;那甜甜的泥土是我们这个充满爱心社会的象征……而我们应该通过写作背景及相关材料,这样去解读:面上虽是诗的语言,但它是以美写哀,更具悲情色彩!以此呼唤天下每一个亲生父母,都要担当起爱的责任!从而起到强化主题的作用。
三品,就是品析在选材、结构、语言等表现手法上的作用。因为恰到好处的表现手法能增加故事的生动性、人物性格的鲜明性、主题的深刻性。
我们先从选材上看,如果我们在阅读中思考这些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亲生
母亲送糖和“后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根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为什么两个妈妈对王小亮有截然不同的态度?王小亮埋糖前后的心态为什么不同?……
我们探究一下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样写的作用是: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强调了生母的爱和后母的凶恶,进而突出了小说的主旨:原来家庭的和睦是多么重要!而绝对不会生发出“人间处处有爱”这一不着边际如同捕风捉影的主题来。
我们还可以从人物描写角度去品析。例如:老师为什么要“悄悄背过了身去”?我们可以这样去探究:老师悄悄背过了身去,抓住了动作描写,极其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看到小亮因为没有母爱而难过的心理,表达了老师对小亮的同情与无奈,这样写更能表现出主题:缺少母爱的孩子可怜的,希望我们的家庭能和和美美。
四悟,就是学了这篇文章之后有何感想。这可以从作品的内容主旨去感悟,也可以从写作特色去感悟,也可以从人文关怀去感悟,我以为第三点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语文不仅仅是工具性,它更多的是应该具有人文性。具有人文性的关怀,是我们语文教育的重要载体,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也就是说人文关怀是我们语文的最大优势,我们常说教书育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此。鉴于此,学了《甜甜的泥土》,对于我们每一个学生(当然包括为人父为人母者)而言,他们肯定会产生联想:假如现实的家庭和和睦睦,他们会倍加珍惜拥有家庭的幸福,他们的幸福指数会更高;假如现实的家庭处于即将离异的边缘,他们会思考如何回去与他们的父母沟通,以维系家庭的完整;假如他们的家庭已经离散,那么这篇文章也会唤起身边有爱心的同学,去关爱离异家庭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还有老师同学的爱在!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一篇寓言故事叫《郑人买履》,郑人因为没带尺码,从而错失了买鞋的机会,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去试一下,郑人说:“宁信度,无自信也。”我们有些老师与此有些同类:宁可相信教参,也不相信自己的阅读力和判断力,从而导致了歪曲作者的本意。
虽然我们也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们一定要依托文本,不能人云亦云,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断章取义,捕风捉影。
综上所述,在小说阅读中,如果我们心中具备“一查、二读、三品、四悟”四个基本阅读要素,我们就能识得庐山真面目:把握主旨也就十拿九稳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
翻开教学参考书,根据文章内容,编者是这样解读文章内容与主旨的: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因为教参在解说这篇文章时,说此篇立意如何新颖,选材如何独到,结构如伺严谨,情节如伺曲折,语言如何细腻,结尾如何惊奇,主题如何感人,以至于在全国各地的公开教学中,有些语文老师就经常选取此文进行公开教学,我也有幸多次参加并听了多节《甜甜的泥土》的示范课。
可我听下来始终觉得怪怪的,老师条分缕析文章内容,但最终不能对文章主旨自圆其说。为什么呢?
我认为要想读透一篇小说,应该具备四个基本阅读要素:一查,二读,三品,四悟。
一查,即查基本字词,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尽可能查找到作者写作的相关背景。唐白居易曾在《与元九书》文章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也就是说写文章都有其目的,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例如曹雪芹在写《红楼梦》巨著时,是以自己和亲戚家庭的败落为创作素材的;又例如蒲松龄在写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时,是由于当时的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人情的淡漠,作者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地批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因此阅读此类文章,查阅作者的写作背景也就越发显得重要了。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甜甜的泥土》作者的写作背景,据相关的资料考证,此篇小小说,是台湾作家黄飞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当时台湾虽然经济发达了,但人情随之淡薄了,由此带来的家庭矛盾也多起来了,其中家庭的离婚率届高不下,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作者想通过此文以唤醒为人父为人母的良知与责任(但也并不是有些人理解为是在嘲弄所有的后妈)。如果我们读者了解到了这个写作背景,这对于帮助我们解读主旨作用是相当大的,而不会仅仅停留在“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被动愿望上,更不应该主观臆断说“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二读,即通过细读文本,理清作者写作思路,读懂文意,这样才能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清思路确实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我们现在就《甜甜的泥土》的相关思路(根据情节)作如下思考:
1 母亲送糖时,母亲为什么不能见到亲生儿子?
2 小亮分糖时,为什么“老师悄悄背过了身去”?
3 小亮回家前,为什么他“摸摸口袋里还剩下的舍不得吃的糖,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
4 小亮回家前,为什么脑海里会浮现出“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根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的情景?
5 小亮回家前,为什么他“瞅瞅四周无人,迅速将糖埋入路边的雪堆中,还特地插上一根小棒棒。”而不敢把糖堂而皇之带回家?
6 小亮为什么会“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真高兴。”
7 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小亮“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净,再淘米、添水、捅火、坐锅,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这一情节?
8 当“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时,小亮为什么会“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汩来”呢?
9 当小亮“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为什么“又笑了”?而且觉得“那泥土会甜丝丝的”?
从上面设置的九个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要表达这么一个主旨:作者想通过家庭的离异,给“王小亮们”带来的的痛苦遭遇,呼吁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父母都应该思考并做好以下工作:社会需要一个和谐的家庭,作为亲生父母,应该对自己的子女担当起一份责任,应该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爱。而我们的阅读者决不能草率理解为:人间至爱无处不在!假如这样归纳主旨,就显得离谱了。
如果主旨定位准确,我们在教学中,也就不会在开头设置这样的场景:请听《人生第一次》或看相关的“母爱”图片(注:主要的目的是,创设“母亲把我们带来人间,是母亲给了我们无尽的关怀与温暖,是母亲含辛茹苦哺育我们成长的情景;导出 “母爱恩重如山”之意)。这样的误导,真的还不如不导!
如果主旨定位得当,我们在教学中,也就不会分析出最后一句“那泥土,甜丝丝的。”是诗化的语言,从而这样去赏析:那甜甜的泥土包含了母亲对儿子的至爱亲情;那甜甜的泥土包含了学校、老师、同学以及传达室的老大爷对小亮的爱心;那甜甜的泥土是我们这个充满爱心社会的象征……而我们应该通过写作背景及相关材料,这样去解读:面上虽是诗的语言,但它是以美写哀,更具悲情色彩!以此呼唤天下每一个亲生父母,都要担当起爱的责任!从而起到强化主题的作用。
三品,就是品析在选材、结构、语言等表现手法上的作用。因为恰到好处的表现手法能增加故事的生动性、人物性格的鲜明性、主题的深刻性。
我们先从选材上看,如果我们在阅读中思考这些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亲生
母亲送糖和“后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根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为什么两个妈妈对王小亮有截然不同的态度?王小亮埋糖前后的心态为什么不同?……
我们探究一下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样写的作用是: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强调了生母的爱和后母的凶恶,进而突出了小说的主旨:原来家庭的和睦是多么重要!而绝对不会生发出“人间处处有爱”这一不着边际如同捕风捉影的主题来。
我们还可以从人物描写角度去品析。例如:老师为什么要“悄悄背过了身去”?我们可以这样去探究:老师悄悄背过了身去,抓住了动作描写,极其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看到小亮因为没有母爱而难过的心理,表达了老师对小亮的同情与无奈,这样写更能表现出主题:缺少母爱的孩子可怜的,希望我们的家庭能和和美美。
四悟,就是学了这篇文章之后有何感想。这可以从作品的内容主旨去感悟,也可以从写作特色去感悟,也可以从人文关怀去感悟,我以为第三点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语文不仅仅是工具性,它更多的是应该具有人文性。具有人文性的关怀,是我们语文教育的重要载体,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也就是说人文关怀是我们语文的最大优势,我们常说教书育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此。鉴于此,学了《甜甜的泥土》,对于我们每一个学生(当然包括为人父为人母者)而言,他们肯定会产生联想:假如现实的家庭和和睦睦,他们会倍加珍惜拥有家庭的幸福,他们的幸福指数会更高;假如现实的家庭处于即将离异的边缘,他们会思考如何回去与他们的父母沟通,以维系家庭的完整;假如他们的家庭已经离散,那么这篇文章也会唤起身边有爱心的同学,去关爱离异家庭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还有老师同学的爱在!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一篇寓言故事叫《郑人买履》,郑人因为没带尺码,从而错失了买鞋的机会,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去试一下,郑人说:“宁信度,无自信也。”我们有些老师与此有些同类:宁可相信教参,也不相信自己的阅读力和判断力,从而导致了歪曲作者的本意。
虽然我们也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们一定要依托文本,不能人云亦云,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断章取义,捕风捉影。
综上所述,在小说阅读中,如果我们心中具备“一查、二读、三品、四悟”四个基本阅读要素,我们就能识得庐山真面目:把握主旨也就十拿九稳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