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索学习、研究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本文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新奇的、有趣的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产生探索与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动力,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例如,“教学解决重叠问题”时,上课开始,教师先从了解班级学生在假期参加音乐、美术等兴趣班的情况入手,让其中一小组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下贴上写着自己姓名的卡片(每人两张)。
师:根据上面收集到的信息,同学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喜欢音乐的人数比喜欢美术的人数多几人?
生2:喜欢美术的人数比喜欢音乐的人数少几人?
生3:两种都喜欢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
简单的情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课堂可操作性出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并为每名学生准备两张卡片方便学生选择,为解决本节课主要知识点作好充分铺垫。“根据上面收集到的信息,同学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把对情境的单纯体验转移到对数学问题的体验上来,既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自主探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我出示直角三角形玻璃板(是用三块玻璃拼成的),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学生对此感到很新奇,渴望得到答案。我并没有立即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进一步引导探究。算一算:拿出自己的两个直角三角板,算算每个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量一量: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折一折: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纸,沿着对角线对折,得到一个三角形,发现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原正方形四个内角和的一半。然后我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探究结果。这种方法,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把学生引入“发现——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思维之趣、参与之乐、成功之悦。
三、激发创造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严谨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数学却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多问题虽然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却有许多种不同的解法,不同的解法反映了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如在一堂数学计算课上,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7.5×28 17×2.5。在研究计算方法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先做乘法再做加法。这时,有一名学生提出:“能不能用(7.5 2.5)×(28 17)进行计算?”很显然,这名学生错误地使用了提取公因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教师会告诉学生“你仔细想一想法则”,随着教师的简单否定,学生刚刚萌发的创新意识被扼杀掉了;而有些教师并不急于否定学生,而是表扬学生这种大胆的设想具有创新性,再提出其中是否存在问题,有无解决的方法。随着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研究意识,从而通过研究发现了多种较新颖独特的计算方法:1. 原式=7.5×17 17×2.5 7.5×11=(7.5 2.5)×17 7.5×11;2. 原式=(7.5 2.5)×28-2.5×11。这样不仅鼓励了学生最初萌发的创新意识,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应鼓励、启发和诱导学生提出问题与设想,因为这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世界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只有不断地鼓励学生,敢于向传统的方法和权威挑战,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四、鼓励质疑释疑
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形成学生自己质疑释疑、共同探索的气氛,则更有利于学生在共同的探索过程中,分享认知活动中的情绪体验,促进情感上的和谐融洽。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十几减9、8”一课,快要结束时,教师问学生:“还有问题要提吗?”一名学生问:“11-9,1减9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9减1得8,再用10减8得2,因此11-9=2,这样可以吗?”这名学生的思考方法是授课教师根本没有想到的,连听课教师也为之一振,议论纷纷。授课教师没有批评这名学生,而是高度评价他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在相互交换意见的基础上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这种做法不但合理,而且有独创性。教师板书:11-9=10 1-9=10-(9-1)=10-8=2。共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洋溢在学生之间,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素质。因此,课堂教学要以培养人才的要求为目标,把培养创新思维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之中,持之以恒,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责编黄海)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新奇的、有趣的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产生探索与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动力,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例如,“教学解决重叠问题”时,上课开始,教师先从了解班级学生在假期参加音乐、美术等兴趣班的情况入手,让其中一小组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下贴上写着自己姓名的卡片(每人两张)。
师:根据上面收集到的信息,同学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喜欢音乐的人数比喜欢美术的人数多几人?
生2:喜欢美术的人数比喜欢音乐的人数少几人?
生3:两种都喜欢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
简单的情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课堂可操作性出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并为每名学生准备两张卡片方便学生选择,为解决本节课主要知识点作好充分铺垫。“根据上面收集到的信息,同学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把对情境的单纯体验转移到对数学问题的体验上来,既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自主探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我出示直角三角形玻璃板(是用三块玻璃拼成的),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学生对此感到很新奇,渴望得到答案。我并没有立即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进一步引导探究。算一算:拿出自己的两个直角三角板,算算每个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量一量: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折一折: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纸,沿着对角线对折,得到一个三角形,发现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原正方形四个内角和的一半。然后我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探究结果。这种方法,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把学生引入“发现——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思维之趣、参与之乐、成功之悦。
三、激发创造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严谨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数学却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多问题虽然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却有许多种不同的解法,不同的解法反映了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如在一堂数学计算课上,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7.5×28 17×2.5。在研究计算方法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先做乘法再做加法。这时,有一名学生提出:“能不能用(7.5 2.5)×(28 17)进行计算?”很显然,这名学生错误地使用了提取公因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教师会告诉学生“你仔细想一想法则”,随着教师的简单否定,学生刚刚萌发的创新意识被扼杀掉了;而有些教师并不急于否定学生,而是表扬学生这种大胆的设想具有创新性,再提出其中是否存在问题,有无解决的方法。随着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研究意识,从而通过研究发现了多种较新颖独特的计算方法:1. 原式=7.5×17 17×2.5 7.5×11=(7.5 2.5)×17 7.5×11;2. 原式=(7.5 2.5)×28-2.5×11。这样不仅鼓励了学生最初萌发的创新意识,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应鼓励、启发和诱导学生提出问题与设想,因为这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世界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只有不断地鼓励学生,敢于向传统的方法和权威挑战,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四、鼓励质疑释疑
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形成学生自己质疑释疑、共同探索的气氛,则更有利于学生在共同的探索过程中,分享认知活动中的情绪体验,促进情感上的和谐融洽。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十几减9、8”一课,快要结束时,教师问学生:“还有问题要提吗?”一名学生问:“11-9,1减9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9减1得8,再用10减8得2,因此11-9=2,这样可以吗?”这名学生的思考方法是授课教师根本没有想到的,连听课教师也为之一振,议论纷纷。授课教师没有批评这名学生,而是高度评价他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在相互交换意见的基础上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这种做法不但合理,而且有独创性。教师板书:11-9=10 1-9=10-(9-1)=10-8=2。共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洋溢在学生之间,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素质。因此,课堂教学要以培养人才的要求为目标,把培养创新思维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之中,持之以恒,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责编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