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之乐孙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在课题研究的文献检索阶段每每奢望“竭泽而渔”:力求将相关资料搜索殆尽。近年来打算系统地读读苏霍姆林斯基,第一步当然就是搜集他的著作。众所周知,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甚丰,中文版多达30余种,其中许多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难觅踪迹。没有想到的是,在原有少量收藏的基础上,近来通过购买、下载、复印等多种方式,我竟陆续找全了它们,现简列如下(倘有疏漏望读者指教)。
  《关于人的思考》,中文本有三种:一为尹曙初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5月版;一为诸惠芳译,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一为汪彭庚、甘义清所译的《关心孩子的成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要相信孩子》(原书名可直译为《要相信人》),汪彭庚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版;王家驹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8月版。
  《学生的精神世界》,吴春荫、林程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7月版。
  《做人的故事》(又名《伦理学文献》),苏霍姆林斯卡娅编,诸惠芳、肖甦、高文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蔡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版。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唐其慈、毕淑芝、赵玮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版。
  《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原名《公民的诞生》),黄之瑞、张佩珍、姚亦飞、章昌云、杨季舫、王家柚译,倪家泰校,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4月版。
  《给儿子的信》,张田衡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3月版,收录了作者给儿子(年轻的大学生)的22封书信。
  《育人三部曲》,包括《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三部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版。
  《年轻一代的道德理想教育》,陈炳文、王树椿、刘锡辰译,杨楠校,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10月版。
  《培养道德完美的一代新人(苏霍姆林斯基德育论文选粹)》,刘伦振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版。
  《胸怀祖国》,刘爱琴、安方明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8月版。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尹曙初、刘尚勋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1月版。
  《学生集体主义情操的培养》,杨楠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培养集体的方法》,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陈先齐、陈茵梅、干正、蒋雪琦译,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4月版。
  《论劳动教育》,原书题为《培养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农村学校教育工作经验)》,肖勇、杜殿坤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9月版。
  《论爱情》,李元立、关怀译,刘群校,工人出版社1986年1月版。该书另有两种译本:《爱情的教育》(世敏、寒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2版);《关于爱的思考》(张金长、李天民、李业劻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
  《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T·B·萨姆索洛娃编,肖辉、晨楠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姜励群、吴福生、张渭城、杨春发译,北京出版社1984年9月版。
  《苏霍姆林斯基论智育》,中译本有两种,一为王义高所译《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论智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7月版。一为刘文华、杨进发、陈会昌合译的《智育的奥秘——苏霍姆林斯基论智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
  《教育的艺术》,原名《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C·索洛维奇克编,肖勇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9月版。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周蕖、王义高、刘启娴、董友、张德广译,申强校,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出版。
  《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上册出版于1980年12月,下册出版于1981年11月。1984年6月,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给教师的建议》修订本(全一册)。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赵玮等译,杜殿坤校,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6月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
  《帕夫雷什中学》,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2月版。
  《家长教育学》,杜志英、吴福生、张渭城、关益、叶玉华译,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年9月版。另一译本题为《睿智的父母之爱》,罗亦超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王家驹、张渭城、杜殿坤、白振汉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5月版。本书是作者主要学术论文的一部综合性著作,作者准备据此进行取得教育科学博士学位的答辩。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汇集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主要著作。
  以上书名罗列看似枯燥,其实潜藏着丰富信息。我们从中能看到苏霍姆林斯基平生关注之所在。既能看到教育的永恒主题,也能看到特定时代留给教育家的鲜明印记。既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涉猎之广——他几乎探讨了教育的方方面面,他的著作因而被誉为教育百科全书;又可以看到他思考问题之高度集中——集中于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他的旗帜上只有四个大字:“为了孩子”。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他著作的题目上看出他的文风:平实、明晰与亲切,丝毫见不到耸人听闻、故弄玄虚、装腔作势的影子。人如其文,他是一位能与读者推心置腹、倾诉衷肠的朋友式的教育理论家。正因为如此,1980年前后中国打开封闭多年的国门后,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环境之中,一大批翻译家竟不约而同地被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的魅力所吸引,在没有谁号召和组织的情况下,自发地将他的著作逐部翻译成中文。翻译家的工作绝非简单的符号转换,而是充满情感和智慧的再创作。他们的辛勤劳动,使千百万中国教育工作者得以结识这位白皮肤蓝眼睛的教育家朋友。为此,我怀着深深的敬意在上面列出各位翻译家的名字,他们无论如何不应被遗漏或遗忘。
  登记苏著时我还做了两项统计,获得了令人惊叹的发现。
  第一,我统计出苏著全部中文版的字数。不计算由编者编译的(如《给教师的建议》)、重复出版的(已收入《选集》的单行本)、同书异译的(如《论爱情》《爱情的教育》《关于爱的思考》),苏著中文版总字数约为574.4万字。苏霍姆林斯基第一部著作《学生集体主义情操的培养》出版于1956年,他生前最后一篇著作《致学生们的一席话》发表于他去世前一天(1970年9月1日《真理报》)。这就是说,他的绝大部分著作是在1956年-1970年期间完成的(一部分著作在他去世后出版)。15年中完成574万字,平均每年38万余字。这里不包括他尚未发表和已在国内发表尚未译成中文的著作,不包括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编写的多种校本教材,更不包括他为学校制订的各种计划和总结。如此巨大的写作量无法不让人惊叹!何况,写作并非他的职业,不是他的全部工作,只是他千头万绪繁重工作的一小部分。除了教育理论家角色外,他同时更是一位教师,一位校长,一位教育实践家,一位教育改革家乃至一位社会活动家。更何况,他是一位在卫国战争中身负重伤,出院时心脏附近还留有定时炸弹般的弹片的“二等伤残”战士!面对这卷帙浩繁的著作,我们不能不感叹生命的奇迹,不能不产生探究奇迹背后动因的强烈欲望。
  我的第二项工作是注意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中文本的发行量。不过,我逐渐发现这一数字其实无法准确统计——它不断地被刷新。以影响最大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为例,它于1981年初版后即畅销不衰,到2010年5月已连续印刷25次,总印数高达59.5万册。如此巨大的发行量,真的不知道有哪一位教育家能与之比肩!回顾上世纪50年代在“一边倒”地“以俄为师”的政策下,我国曾大规模地翻译出版苏联教育论著,其中凯洛夫《教育学》新老版本共印刷18次,总数为50万册。不过要知道,这中间体现着强大的国家意志。两相比较,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不靠行政力量而凭自身魅力,30余年来源源不断地走向广大教师的书桌床头,影响范围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堪称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迹,其奥秘何在?这无疑激发了我抑制不住的好奇心。
  
   二
  
  搜集苏著的过程给予我的不止是惊叹,更有徘徊于失望和希望、犹豫与坚持之间的曲折与难以忘怀的温馨记忆。
  这本《给儿子的信》,是我最早无意间购得的第一部苏著。记得在泰兴教育局工作期间,县新华书店举办特价书市,几间特大的库房里堆满了书:领袖经典,名人著作,科技读物,生活百科,地摊文学,九流三教,不分类别地相互混杂,凌乱不堪。在茫茫书海中,这本99页的《给儿子的信》,薄薄的书脊连书名都看不清楚,我能找到算有缘分。书价3角,特价打4折,1毛2分,但它在我心目中却无比珍贵,有了这第一部,此后才陆续有了第二部、第三部……
  自有意识地搜集苏著后,最先想到的简捷方法是网上下载。在宗锦莲博士具体帮助下,我成功地下载了多部苏著。其后是到南京图书馆和有关高校图书馆借阅复印,这样又找到了好几部。最后还剩三四部却怎么也找不着。于是我把希望寄托于出版社,特别是湖南教育出版社,该社在上世纪80年代集中出版一批苏著。我考虑到时隔二三十年,通过正常邮购途径恐怕不行,于是决定直接找该社领导。该社办公室张主任,一位豪爽的女士,在电话中十分热情地答应帮助查找,表示哪怕一本样书也会提供给我。遗憾的是,该社书库多次搬迁和清理,多年前的存书早已荡然无存。老一辈编辑人员多已离岗,连样书也无法找到了。
  那么,就到网上的旧书店试试吧,也许可以有意外收获。记得我曾从网上一家“孔夫子旧书店”购到三卷本《中国教育家评传》,尽管价格高昂,我却如获至宝。不过这一次却未能如愿。也许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太受人喜爱了,即使旧了也无人肯于割爱吧?
  按常理说,在三十多部著作中缺三四本并无大碍,况且暂缺的这几本又非苏霍姆林斯基最重要的代表作。然而,人常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越是找不着的便越想找。我也是这样,而且我还固执地认为,多找到一部苏著,就会多一扇认识苏霍姆林斯基的窗口,少一份盲人摸象的风险。
  于是我决定另辟蹊径:直接求助于译者。
  从网上得知,苏著《胸怀祖国》的译者之一安方明,乃首都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室主任,我曾读过她的专著《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俄罗斯历次重大教育改革研究》,文笔不错,估计译笔亦佳,于是我拨通了安教授的电话。安教授十分热情,随即表示愿将自己留作纪念的孤本寄给我。我深知孤本的分量,不敢稍有闪失,收到书后随即复印,当天就将原书交“特快专递”寄还。两天后接到安教授短信:“书已收到,还需要什么请告知。”再次让我感动。
  这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译者是尹曙初。在网上只搜索到他曾在《湖南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的一篇关于俄语语法的论文,其他信息一无所知。我猜想,他会不会是湖南师大的一位教授?在一系列电话询问之后,果然获知他的工作单位:湖南师大外国语学院俄语教研室。不过电话那头的先生遗憾地告诉我,尹教授早几年已经仙逝。一番唏嘘之后,电话那头的先生又热情地告诉我尹教授家中的电话。在尹教授家的电话中,他的儿媳告诉我,她印象中公公好像有这样一部译著,但需仔细查找,找到后会寄给我。不几日,我果真收到尹教授的公子尹晓天先生寄来的书,我感慨不已,并于当天复印,当天寄还。
  还有一位译者是天津市教科院的刘伦振先生,现已退休在家。他曾翻译过《静静的顿河》等苏俄文学作品,后来逐渐为苏著吸引,自愿加入了苏著翻译队伍。他翻译的《培养道德完美的一代新人——苏霍姆林斯基德育论文选粹》一书中的论文,绝大部分都已收入《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5卷中,刘老师特地为我寄来未收入《选集》的论文复印件。
  最后还剩一部《论劳动教育》,肖勇、杜殿坤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网上关于“肖勇”的条目多达十几万条,几乎找不到我需要的信息,杜殿坤教授又已作古。不过突然间我记起他的公子杜晓新好像也是华东师大的一位教授,网上一查果然,于是写信求助。不几日我即收到一封快件,是杜教授委托他的研究生邱天龙先生寄来的《论劳动教育》复印装订本。我正想回电致谢,却先接到邱先生的询问电话。杜教授一门三代以及上述诸位同行的热心相助,使我深受感动。我想,这肯定与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接近过苏霍姆林斯基有关。近朱者赤,苏霍姆林斯基的一颗赤诚的爱心犹如强大的磁场,每个接近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受到磁化。
  这部俄文版《帕夫雷什中学》来自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乡,是地地道道最正宗的苏著。去年访问乌克兰期间,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赠送给我们几部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另外我特地向她索要了这部原版《帕夫雷什中学》,因为该书译成中文出版时删去了一些图片,我极想获得这些被删去的图片——这是解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条重要途径。
  最后这一摞新出版的散发着油墨味的苏著,是教育科学出版社赠与我这位“忠实读者”的礼品。该社出版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从编辑出版角度看质量不错,先后获得过几项大奖。不过我在逐句逐字的阅读过程中还是发现了极少数校对失误,我随手记录下来,最后汇总寄给出版社,供他们再版时参考修改。该社综合编辑室主任祖晶女士颇为感动,特地寄给我一批苏著作为答谢,这真是无意插柳柳成荫了。祖主任还因此邀请我参与该社《陶行知选集》的审读,这正好使我可以将苏霍姆林斯基与陶行知作一番比较。
  
   三
  
  寻觅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的过程给予我多重快乐。其一,我自忖自己能乐天知命,因为我仿佛有一种“钦佩的天性”,在圣者、贤人、君子面前常怀仰慕之心。“世纪智者”罗素在他《快乐哲学》一书中说:凡是希望增加人类快乐的人,就应该希望增加钦佩的天性,减少嫉妒的天性。可见,多些钦佩便可能少些嫉妒而多些快乐。我千方百计搜寻苏著,正是出于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由衷崇敬。有幸结识这位来自远方的真诚朋友,深感不亦乐乎!其二,淘书本来就是我的一大乐趣。还是这位罗素先生认为:现代都市人感受的那种特殊的厌烦,可能与脱离自然的生活有某种关联:“脱离了自然万物,生活就变得灼热、污秽、枯燥,犹如沙漠中的跋涉。”而与天地万物相沟通,本身就含有令人快慰的成份。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还要加上一句自身体验——“钝者乐书”:迟钝如我者每每指望“近书者智”,添些慧心,去点愚气。几十年来,寻书读书已成了我内在的自然需要,成了我日常生活的元素。顺其自然地生活,自会让我乐以忘忧。其三,寻觅之乐是一种苦尽甘来之乐。有人说:快乐就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不过我还认为,唾手可得的满足所获快乐极为有限,经过曲折和奋斗得到的满足才使人倍感快乐。苦与乐相倚相存,不经一定的苦,必无相当的乐。寻觅之途无疑有苦,所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述尽寻觅之苦。其实呢,苦中有乐,苦后有乐。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之苦,就难以品尝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与快乐。其四,快乐能够传递、分享、回馈、增生。我的快乐能与广大读者分享,不又增添了我新的快乐?
  或许有人会问:搜集这么多苏著,莫非想成为苏著版本收藏家?非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我寻觅高山流水,只是为了徜徉,为了领略,为了对话,也为了灵魂的安顿。面对搜集到的苏著我满怀期待,期待着新的寻觅,新的发现,新的惊喜与新的快乐。
  (孙孔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10013)
其他文献
摘要:从两个个案入手,诠释了创造、教学的概念及两者关系,建构了基础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实施了探究性、体验性和创造性教与学的教学改革,在实践上解决了学生学习方式改革、教师教学方式改革中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教育现象;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现实;创造;未来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9—0042—06  教育中的种种难题自教育本身源起时就
孟彩娟校长倡导山观实验小学开展的“家庭小书房”建设活动,我很感兴趣,当年曾到过几户学生家庭看了孩子的小书房。书房虽小,但确实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给农村家庭注入了纯朴的文化气息。受此启发,我欣然题写“读书、思考、实践,从小书房走向大世界”,作为对他们的鼓励。当年不经意间的这一句感触,后来山观实验小学把它作为了学校特色办学的教育理念,并十多年孜孜以求,坚持引领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
一、调查概况  调查时间:2009年9月18日、19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六年级部分学生  调查目的:国家教育部颁布《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之后,小学生课业负担总体上已有所减轻。那么,我校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有了哪些改进,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学生对语文家庭作业又有哪些新意见和建议呢?为了解上述情况,我们对我校高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调查。  二、调查内容、
[策划按语]近年来,很多语文名师都提出了自己的教学主张,树起了“诗化语文”、“情智语文”、“深度语文”、“本色语文”、“文化语文”等大旗。关于此,语文界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些主张彰显了语文名师的教学追求和教学风格,有利于语文教育的发展,也有人认为这些主张形成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眩目景象,反而使语文面目模糊。为此,本刊推出了“语文树旗”专题策划,汇聚各方观点,开展深度交流。因作者参与踊跃,优质稿源
【人物速写】  在喧嚣中穿行日久的现代人常常向往郁郁葱葱的森林。徜徉其间,自由澄澈的林风吹散了尘世的困惑和迷惘,绚烂多姿的景观滋养了人们的灵感与童心。  走进百年名校襟江小学,就像走进了一座教育的森林。清新民主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活泼快乐的孩童一如传说中可爱的精灵。就像自然界的森林能够影响当地的气候一样,襟江这座教育的森林也正在以它独有的学术影响力和精神感召力,悄然改变着周边地区的教育生态。  这
江苏省淮阴中学,一所百年老校,多年来,以她那敏锐的意识与独特的视角一直关注并研究教与学的有效性,从90年代初的“减负增效”的大讨论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的课堂改革;从90年代末的学校大面积扩招到“教学上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策略的形成,无不体现了孜孜以求的淮中人对有效教学的向往与追求。在分析学校百年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作为一所具有现代意识的学校,必须具有明确的“以学生为本”的意识;而
小学数学教学是否要预习,一直是倍受关注的话题。不少教师对预习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提出了质疑,有的认为预习就是阅读课本,是一种变相的灌输学习;有的觉得预习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的新知不感兴趣;还有的担忧学生预习的情况各有千秋,课堂很难把握教学的重点和节奏等等。也有很多老师提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认为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以为,预习有利也有
优秀的文化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它是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所学校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活力的源泉,是源于历史、基于现实、引领未来的气质禀赋和核心理念,对学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深远影响,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学校的生命力根植于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文化,学校的特色和个性化,也体现于校本文化。我们东港小学立足课程文化,以课程建设为着眼点,开启学校特色之门。其中以“港文化”学习为主体的研究
石 萍 回归生活 关注社会  杜文艳 增强课程标准意识,创造性地使用  教材  应美华 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  汪晓勇 探寻品德与社会教学发展新方向  乔建中 冯媛媛  新课改实施中教师适应性问题概览  王玉红 石 萍  梅花香自苦寒来  杨孝如 有特色的学校特色建设  蔡晓英 我为花小当编导  瞿冬瑜 成长的温暖  刘 敏 且学且行,体验幸福  陆红兵 在故事学习中加强语言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程标准”)已于2012年1月正式颁布实施,基于2011年版课程标准而修订的教材也于2012年9月从七年级开始使用。对于中学生物学教师而言,准确解读这两个文本是当务之急,领悟其精神实质、改善课堂教学是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一、准确解读两个文本,领悟其精神实质  1.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历经8年研究和修订,作为我国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