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几年前,人们提起DV还不知道是何物,可是今天,DV却走入了百姓生活中,并对影视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5年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搞了一次DV故事征集,一个月内收到了6000多部DV节目,在去年中国纪录片委员会征集的DV作品中竟然有200多部来自农村,投稿者年龄最大的一位78岁。数字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很多领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DV的技术特点
更高的分辨率。普通的模拟摄像机记录信号的清晰度一般在250~420线,而DV记录的是数字信号,清晰度可到500线以上。传输及后期制作更方便。用DV拍摄的动态影像可通过一根数据线直接传输到个人电脑,操作很简单。输入电脑的文件可通过非线性编辑软件做进一步的剪辑,然后刻录成VCD、DVD或压缩成流媒体等,后期制作很方便。制作、复制、编辑时影像数据损失小。体积更小巧,携带更方便。
DV的文化特点
“民间影像”的叙述者。DV机已经成为当前个人影像制作甚至专业媒体都非常喜爱的一种摄像设备,尤其是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选择DV进行自己的影像表达。DV的轻便和便宜使传媒工具家庭化、个人化,最大程度上的普及性使DV成为“民间影像”的叙述者成为可能。
“自由精神”的代言人。1964年,马歇尔·麦克卢汉出版了《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书中指出:“一切技术都是肉体和精神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一切媒介都是人的肢体部分向公共领域的延伸”。①他认为媒介具有有机体的性质,是人体的延伸。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认为,DV作为一种媒介,是人类眼睛的延伸,是人类想象力——对自由的热衷和渴望的延伸。
DV对影视文化的影响
DV传播的渠道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在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中传播,另一部分在校园、酒吧、小区等一些公共场所传播。影视媒介是目前DV传播中最有效也是最权威的渠道,它将DV传播从人际传播推向了大众传播。每年都有大量的DV作品在各种各样的作品展示中脱颖而出,许多的业余DV爱好者也从无名变成有名。
纵观当下流行的DV作品,我们一般可以把它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剧情片(或称DV电影),一种是纪录片。由于剧情片对导演、编剧、摄影、表演、剪辑等各个环节都有很高的专业要求,而我国的DV创作又刚刚起步,因此群众性的DV创作大多数停留在了DV纪录片领域。基于这样的认识,DV纪录片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给影视艺术和文化带来的影响就成了我们研究的重点。
DV记录的广泛性拓展了影视文化涉及的范围,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影视表现真实生活的能力。
所谓广泛性,主要是指由于DV的普及,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影像。和传统的主流媒体相比,这种广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DV能关注传统主流媒体不愿意记录的“小题材”,或没时间长期关注的题材。题材其实没有大小,所谓的“小题材”其实是指普通人的题材。在传统媒体那里,“普通人”的内容可能少了一些“主流”意识中的“典型意味”,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尽管这些人物身上没有“主流”认同的事件,但他们作为时代中的一员仍然折射出了时代的精神。同时,平淡才是生活的真实反映,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没有了显要重大事件的障目,我们才得以认真地品味生活本来的质感和厚度,感受到人世间的许多真情实意。而那些普通、鲜活的来自真实生活的主人公,也更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同、亲近。
另外,生活质感的表现,还有赖于长期的记录。因为生活与情节化的戏剧有着本质的区别,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其中的人物是杂色的,生活需要岁月的打磨才能散发熠熠光彩,而要体现生活的魅力也需要长时间跟踪记录,而这种耗时耗力的长期跟踪记录(可能是半年也可能是十年)是任何一家影视媒体所不能胜任的,民间众多的DV记录者恰好具备了这一条件。DV的这种广泛性,使它具有了更强的记录能力,影视文化得以渗透、影响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由于DV的普及性,DV可以出现在任何突发事件的现场。目前向民间征寻目击DV,已经成为国内外许多媒体获得影像资讯的重要来源;司法部门通过DV影像取证的案件也屡见报端。
DV可以涉及传统主流媒体“不能”涉及的题材,它使人们在物质层面获得了影像的民主。传统的主流媒体利用物质资源等诸多手段垄断着影像话语权,而DV技术的出现,使主流、主体以外的“他者”突破了物质材料的壁垒,有了获得话语权的可能。因为在表达个人私人精神空间上来说,个体之间是不平等的,那些拥有物质材料的机构掌控着话语权,而普通大众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并没有同等的交流权,而DV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它在为人们提供了成为影视艺术家机会的同时,也给了每个人用画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权利,对影像主流话语形成了某种挑战。那些不被主流价值体系认可的思想、情感、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有可能正是普通群众感兴趣和关心的,是“他者”认可的和主张的,DV在为“他者”提供话语权的时候,也为自己拓展了表现空间。
应该看到的是,如果“他者”拥有了话语权,那么也就无所谓“主体”和“他者”了,代表传统的“主体”被“去中心化”,自由而充满活力的多元文化格局将有可能形成。
DV技术为记录的真实性大开方便之门
按照电影本体论的观点,“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②,影视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复原客观物质世界。而且记录影像与普通电影又有不同,它不仅要求艺术的真实,同时要求记录对象本身的客观性、原生态性,从叙事的角度讲,就是说纪录片中只有客观存在或未经改编过的“故事”,而没有自编的“情节”;从性格塑造的角度看,纪录片希望通过真实、自然的环境、人物动作、表情、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从这个意义上讲,记录影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影视艺术的特点,纪录片、纪实电影、生活流电影的常盛不衰自在情理之中。
那么怎么才能得到客观还原的影像世界呢?许多的电影先驱为此作了可贵的探索,为我们这些后来者提供了许多经验和理论,其中隐蔽拍摄、零距离拍摄、长镜头理论就是其中重要的创作手法。杰姆逊说“后现代是关于空间的”③影像时代,DV技术的广泛使用为这种理论的流行推波助澜。
隐蔽拍摄,就是在被摄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拍摄,这样的方法,使得我们能够看到事情的本来面目、人物的本真性格。DV设备小巧而灵活,同时它有很好的高灵敏度,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这些特性都为DV成为隐蔽拍摄设备提供了技术支持。
零距离拍摄,强调的是拍摄者和被摄人物之间的一种紧密的关系。当DV进入寻常百姓家后,作为家庭成员、邻居、同学的DV记录者,不会引起被拍摄者的紧张甚至过多的注意,在DV的注视下,人们会自然地流露,而这正是纪录片创作追求的“真性情”、“真生活”。
DV的普及、大众化为影视记录的个性化提供了新可能。由于DV创造主体的大众化,每个人的个性世界都可以敞开,我们也因此看到了各种独特思想、私密情感和异样的生存状态,并深深地被其吸引影响。应该看到,艺术的大众、多元化,使得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中心”却被消解,传统的评判、审美标准被动摇,而这种动态的评判、审美标准正是艺术所需要的,因为艺术创作最讲个性,讲究百花齐放。
从创作手段的角度观察,DV无疑为影视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而一门艺术、一种理念,要想推陈出新取得大发展,需要这种群众基础。同时,那些没有经过影视创作专业训练的DV爱好者,头脑里不会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不知道画面编辑要遵循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统一性,更不清楚编剧有36种情节模式,然而正是他们的百无禁忌,才使影视艺术有可能抛弃统一的创作模式,呈现出个性迥异的作品。另外,DV拓展了影视艺术表现的内容,这些新的内容也会积极地去寻找最适合它表现的形式,换句话说,是新的内容创造了新的表现手段。
我们应该看到,当DV给了我们技术保障,使我们获得了影视话语权,当我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影视创作知识后,DV创作必然会向情节片创作领域大步前进。原本只属于少数影视艺术家从事的情节片创作也日益走向大众化,这对影视文化的影响更加深远。
注释: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②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③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编校:郑艳
DV的技术特点
更高的分辨率。普通的模拟摄像机记录信号的清晰度一般在250~420线,而DV记录的是数字信号,清晰度可到500线以上。传输及后期制作更方便。用DV拍摄的动态影像可通过一根数据线直接传输到个人电脑,操作很简单。输入电脑的文件可通过非线性编辑软件做进一步的剪辑,然后刻录成VCD、DVD或压缩成流媒体等,后期制作很方便。制作、复制、编辑时影像数据损失小。体积更小巧,携带更方便。
DV的文化特点
“民间影像”的叙述者。DV机已经成为当前个人影像制作甚至专业媒体都非常喜爱的一种摄像设备,尤其是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选择DV进行自己的影像表达。DV的轻便和便宜使传媒工具家庭化、个人化,最大程度上的普及性使DV成为“民间影像”的叙述者成为可能。
“自由精神”的代言人。1964年,马歇尔·麦克卢汉出版了《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书中指出:“一切技术都是肉体和精神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一切媒介都是人的肢体部分向公共领域的延伸”。①他认为媒介具有有机体的性质,是人体的延伸。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认为,DV作为一种媒介,是人类眼睛的延伸,是人类想象力——对自由的热衷和渴望的延伸。
DV对影视文化的影响
DV传播的渠道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在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中传播,另一部分在校园、酒吧、小区等一些公共场所传播。影视媒介是目前DV传播中最有效也是最权威的渠道,它将DV传播从人际传播推向了大众传播。每年都有大量的DV作品在各种各样的作品展示中脱颖而出,许多的业余DV爱好者也从无名变成有名。
纵观当下流行的DV作品,我们一般可以把它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剧情片(或称DV电影),一种是纪录片。由于剧情片对导演、编剧、摄影、表演、剪辑等各个环节都有很高的专业要求,而我国的DV创作又刚刚起步,因此群众性的DV创作大多数停留在了DV纪录片领域。基于这样的认识,DV纪录片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给影视艺术和文化带来的影响就成了我们研究的重点。
DV记录的广泛性拓展了影视文化涉及的范围,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影视表现真实生活的能力。
所谓广泛性,主要是指由于DV的普及,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影像。和传统的主流媒体相比,这种广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DV能关注传统主流媒体不愿意记录的“小题材”,或没时间长期关注的题材。题材其实没有大小,所谓的“小题材”其实是指普通人的题材。在传统媒体那里,“普通人”的内容可能少了一些“主流”意识中的“典型意味”,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尽管这些人物身上没有“主流”认同的事件,但他们作为时代中的一员仍然折射出了时代的精神。同时,平淡才是生活的真实反映,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没有了显要重大事件的障目,我们才得以认真地品味生活本来的质感和厚度,感受到人世间的许多真情实意。而那些普通、鲜活的来自真实生活的主人公,也更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同、亲近。
另外,生活质感的表现,还有赖于长期的记录。因为生活与情节化的戏剧有着本质的区别,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其中的人物是杂色的,生活需要岁月的打磨才能散发熠熠光彩,而要体现生活的魅力也需要长时间跟踪记录,而这种耗时耗力的长期跟踪记录(可能是半年也可能是十年)是任何一家影视媒体所不能胜任的,民间众多的DV记录者恰好具备了这一条件。DV的这种广泛性,使它具有了更强的记录能力,影视文化得以渗透、影响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由于DV的普及性,DV可以出现在任何突发事件的现场。目前向民间征寻目击DV,已经成为国内外许多媒体获得影像资讯的重要来源;司法部门通过DV影像取证的案件也屡见报端。
DV可以涉及传统主流媒体“不能”涉及的题材,它使人们在物质层面获得了影像的民主。传统的主流媒体利用物质资源等诸多手段垄断着影像话语权,而DV技术的出现,使主流、主体以外的“他者”突破了物质材料的壁垒,有了获得话语权的可能。因为在表达个人私人精神空间上来说,个体之间是不平等的,那些拥有物质材料的机构掌控着话语权,而普通大众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并没有同等的交流权,而DV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它在为人们提供了成为影视艺术家机会的同时,也给了每个人用画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权利,对影像主流话语形成了某种挑战。那些不被主流价值体系认可的思想、情感、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有可能正是普通群众感兴趣和关心的,是“他者”认可的和主张的,DV在为“他者”提供话语权的时候,也为自己拓展了表现空间。
应该看到的是,如果“他者”拥有了话语权,那么也就无所谓“主体”和“他者”了,代表传统的“主体”被“去中心化”,自由而充满活力的多元文化格局将有可能形成。
DV技术为记录的真实性大开方便之门
按照电影本体论的观点,“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②,影视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复原客观物质世界。而且记录影像与普通电影又有不同,它不仅要求艺术的真实,同时要求记录对象本身的客观性、原生态性,从叙事的角度讲,就是说纪录片中只有客观存在或未经改编过的“故事”,而没有自编的“情节”;从性格塑造的角度看,纪录片希望通过真实、自然的环境、人物动作、表情、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从这个意义上讲,记录影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影视艺术的特点,纪录片、纪实电影、生活流电影的常盛不衰自在情理之中。
那么怎么才能得到客观还原的影像世界呢?许多的电影先驱为此作了可贵的探索,为我们这些后来者提供了许多经验和理论,其中隐蔽拍摄、零距离拍摄、长镜头理论就是其中重要的创作手法。杰姆逊说“后现代是关于空间的”③影像时代,DV技术的广泛使用为这种理论的流行推波助澜。
隐蔽拍摄,就是在被摄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拍摄,这样的方法,使得我们能够看到事情的本来面目、人物的本真性格。DV设备小巧而灵活,同时它有很好的高灵敏度,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这些特性都为DV成为隐蔽拍摄设备提供了技术支持。
零距离拍摄,强调的是拍摄者和被摄人物之间的一种紧密的关系。当DV进入寻常百姓家后,作为家庭成员、邻居、同学的DV记录者,不会引起被拍摄者的紧张甚至过多的注意,在DV的注视下,人们会自然地流露,而这正是纪录片创作追求的“真性情”、“真生活”。
DV的普及、大众化为影视记录的个性化提供了新可能。由于DV创造主体的大众化,每个人的个性世界都可以敞开,我们也因此看到了各种独特思想、私密情感和异样的生存状态,并深深地被其吸引影响。应该看到,艺术的大众、多元化,使得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中心”却被消解,传统的评判、审美标准被动摇,而这种动态的评判、审美标准正是艺术所需要的,因为艺术创作最讲个性,讲究百花齐放。
从创作手段的角度观察,DV无疑为影视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而一门艺术、一种理念,要想推陈出新取得大发展,需要这种群众基础。同时,那些没有经过影视创作专业训练的DV爱好者,头脑里不会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不知道画面编辑要遵循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统一性,更不清楚编剧有36种情节模式,然而正是他们的百无禁忌,才使影视艺术有可能抛弃统一的创作模式,呈现出个性迥异的作品。另外,DV拓展了影视艺术表现的内容,这些新的内容也会积极地去寻找最适合它表现的形式,换句话说,是新的内容创造了新的表现手段。
我们应该看到,当DV给了我们技术保障,使我们获得了影视话语权,当我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影视创作知识后,DV创作必然会向情节片创作领域大步前进。原本只属于少数影视艺术家从事的情节片创作也日益走向大众化,这对影视文化的影响更加深远。
注释: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②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③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