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思政理念力求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推动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高职英语翻译课程作为英语专业课程,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双语转换水平,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力求为社会输送具备一定翻译技能的实践型技能人才。文章立足于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翻译教学水平,对课程思政理念与翻译教学的可融合性进行分析说明,并对二者融合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融合途径
【作者简介】崔倩(1991.07-),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助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翻译。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高等学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理念由此产生。
课程思政理念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力求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实践技能掌握与德育教育相融合,通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完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翻译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国家输出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各类专业人才。高职英语翻译课程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实现学生德、才的培养,为工作岗位输送合格的实践型人才是其应完成的重要教学目标。将课程思政理念与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相融合对于完成学生思政教育与实现英语翻译教学目标都具有重要作用。
1.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相融合是实现立德树人,完成翻译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高职英语除具有工具性特点之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和思想性,在技能型、应用型教育的学习型社会下,把其思想性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其工具性并不是孤立的两个方面,而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因此,完整的翻译课程教学中除完成翻译专业相关知识的讲解、翻译技能的传授外,还需实现相应的德育目标、素质目标,这既是翻译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求。由此,通过将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相融合,助力推进课程素质目标或德育目标的实现对于翻译教学是不可或缺的。
2.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相融合是培养高水平翻译实践人才,为社会输送优秀翻译从业者的需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输送高水平实践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职业岗位需求迫切需要学生正确价值观以及良好职业精神的培养,将课程思政与翻译课程教学相融合,可借助专业课程教学渗透价值观与职业精神,全方位培养优秀职业人,提升教学和育人效果。
3.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相融合有助于促进智育与德育成效共同提升。英语翻译课程作为一门培养提升学生翻译技能水平的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双语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已成为国内外的一致需求。课程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研究以及双语文化对比教学都为课程思政提供了良好切入点,同时,后者反过来也对促进文化教学与学生思想素养的提高起到助推作用。
1.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提升素养的主要场所,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形式,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知识技能传授,又要注意文化价值引领。英语翻译课程作为一门涉及双语语言与文化的课程,其教学过程中既包含对不同文化的学习,也存在对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对比,具有明显的思政教育优势。由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通过精心设计,充分挖掘课堂教学的思政元素,并通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施以及教学评价将其与知识、技能目标有机结合。
(1)做好教学分析,明确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对翻译课程标准、学生学情、授课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明确课程教学对学生提出的总体智育、德育要求,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技能水平、思想状态、思政教育优势及短板,根据具体授课内容,深入挖掘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与知识技能教学的契合点,从而确定好每次授课的分目标以及教学完成要达到的整体目标。除明确知识与能力目标外,加入明确的德育目标,从而实现课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例如,在进行文学翻译教学时,根据学生已有水平,选取内含中华文化或具有典型中华文化特征的文学语句或篇章作为翻译练习,将使学生掌握文学翻译技巧、具备文学翻译技能、提升文学素养以及培养学生中华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确定为课程三维目标,实现智育与德育的融合。
(2)重视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首先,充分发挥授课内容的重要载体作用,通过精心选取教学素材为思政教育与翻译教学融合提供良好平台。在进行翻译基础知识及技能讲授时,结合思政需求与德育目标,选取与其相关教学素材,通过融合实现翻译深层次教学和学生思政教育。例如,针对商务广告翻译教学,在讲授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等相关翻译技能过程中,选取具有典型中英文特征的经典广告词作为教学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体会、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依据文化要求灵活选用翻译方法,同时,教师通过案例进行文化教育延伸从而实现课堂思政教育充分化。其次,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目标完成及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方法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往往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翻译教学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选取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视听说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在商务广告翻译教学中,通过在课堂讲授前为学生设置问题、布置翻译任务的形式,使学生提前思考影响广告翻译的因素、广告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并领取翻译练习。随后,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课程内容教学,将翻译技能传授、中西文化差异对比、职业精神培养相融合,引导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完成文化素养的提升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3)完善评价方式,提升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方向、价值引领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下,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以及翻译课程教学需求,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同时,通过细化评价项目、明确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比例等将学生知识技能评价和思政素养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价值观、爱国精神、团队精神、职业精神等素质养成在完成翻译课程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做好第二课堂教育延伸拓展。第二课堂在学生思政教育以及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可通过推动翻译教学与学生第二课堂相结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延伸拓展作用。例如,推动与学校学生社团协作举办英语翻译大赛,选择具有思政教育功能的翻译资料,通过翻译环节、问答环节、大赛反思环节以及赛后总结宣传等,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进行深入结合,进行线下思政教育。同时,通过教学微信群、信息化教学平台等为学生分享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中英翻译素材、讲解热点词汇背景及中英译法等推动线上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与高职英语翻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对于践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高职学生思想素养,实现高职英语翻译课程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输送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实践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应同时担任起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发掘翻译教学中的思政资源,探索知识技能学习与素质提升新方法,构建课程育人体系,全面发挥翻译教学育人功能,为社会培养德、才、能兼备的合格人才。
[1]陆梅,邓琳.翻译教学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实践与反思[J].西藏教育,2019(3):7-10.
[2]魏伟,姜涛.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设计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9):64-67.
[3]颜碧宇.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J].中国报业,2018 (6):98-100.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融合途径
【作者简介】崔倩(1991.07-),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助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翻译。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高等学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理念由此产生。
课程思政理念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力求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实践技能掌握与德育教育相融合,通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完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翻译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国家输出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各类专业人才。高职英语翻译课程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实现学生德、才的培养,为工作岗位输送合格的实践型人才是其应完成的重要教学目标。将课程思政理念与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相融合对于完成学生思政教育与实现英语翻译教学目标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课程思政与高职英语翻译教學融合的必要性
1.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相融合是实现立德树人,完成翻译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高职英语除具有工具性特点之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和思想性,在技能型、应用型教育的学习型社会下,把其思想性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其工具性并不是孤立的两个方面,而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因此,完整的翻译课程教学中除完成翻译专业相关知识的讲解、翻译技能的传授外,还需实现相应的德育目标、素质目标,这既是翻译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求。由此,通过将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相融合,助力推进课程素质目标或德育目标的实现对于翻译教学是不可或缺的。
2.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相融合是培养高水平翻译实践人才,为社会输送优秀翻译从业者的需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输送高水平实践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职业岗位需求迫切需要学生正确价值观以及良好职业精神的培养,将课程思政与翻译课程教学相融合,可借助专业课程教学渗透价值观与职业精神,全方位培养优秀职业人,提升教学和育人效果。
3.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相融合有助于促进智育与德育成效共同提升。英语翻译课程作为一门培养提升学生翻译技能水平的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双语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已成为国内外的一致需求。课程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研究以及双语文化对比教学都为课程思政提供了良好切入点,同时,后者反过来也对促进文化教学与学生思想素养的提高起到助推作用。
二、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途径
1.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提升素养的主要场所,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形式,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知识技能传授,又要注意文化价值引领。英语翻译课程作为一门涉及双语语言与文化的课程,其教学过程中既包含对不同文化的学习,也存在对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对比,具有明显的思政教育优势。由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通过精心设计,充分挖掘课堂教学的思政元素,并通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施以及教学评价将其与知识、技能目标有机结合。
(1)做好教学分析,明确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对翻译课程标准、学生学情、授课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明确课程教学对学生提出的总体智育、德育要求,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技能水平、思想状态、思政教育优势及短板,根据具体授课内容,深入挖掘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与知识技能教学的契合点,从而确定好每次授课的分目标以及教学完成要达到的整体目标。除明确知识与能力目标外,加入明确的德育目标,从而实现课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例如,在进行文学翻译教学时,根据学生已有水平,选取内含中华文化或具有典型中华文化特征的文学语句或篇章作为翻译练习,将使学生掌握文学翻译技巧、具备文学翻译技能、提升文学素养以及培养学生中华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确定为课程三维目标,实现智育与德育的融合。
(2)重视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首先,充分发挥授课内容的重要载体作用,通过精心选取教学素材为思政教育与翻译教学融合提供良好平台。在进行翻译基础知识及技能讲授时,结合思政需求与德育目标,选取与其相关教学素材,通过融合实现翻译深层次教学和学生思政教育。例如,针对商务广告翻译教学,在讲授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等相关翻译技能过程中,选取具有典型中英文特征的经典广告词作为教学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体会、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依据文化要求灵活选用翻译方法,同时,教师通过案例进行文化教育延伸从而实现课堂思政教育充分化。其次,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目标完成及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方法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往往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翻译教学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选取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视听说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在商务广告翻译教学中,通过在课堂讲授前为学生设置问题、布置翻译任务的形式,使学生提前思考影响广告翻译的因素、广告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并领取翻译练习。随后,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课程内容教学,将翻译技能传授、中西文化差异对比、职业精神培养相融合,引导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完成文化素养的提升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3)完善评价方式,提升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方向、价值引领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下,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以及翻译课程教学需求,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同时,通过细化评价项目、明确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比例等将学生知识技能评价和思政素养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价值观、爱国精神、团队精神、职业精神等素质养成在完成翻译课程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做好第二课堂教育延伸拓展。第二课堂在学生思政教育以及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可通过推动翻译教学与学生第二课堂相结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延伸拓展作用。例如,推动与学校学生社团协作举办英语翻译大赛,选择具有思政教育功能的翻译资料,通过翻译环节、问答环节、大赛反思环节以及赛后总结宣传等,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进行深入结合,进行线下思政教育。同时,通过教学微信群、信息化教学平台等为学生分享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中英翻译素材、讲解热点词汇背景及中英译法等推动线上思政教育。
三、结语
课程思政与高职英语翻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对于践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高职学生思想素养,实现高职英语翻译课程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输送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实践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应同时担任起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发掘翻译教学中的思政资源,探索知识技能学习与素质提升新方法,构建课程育人体系,全面发挥翻译教学育人功能,为社会培养德、才、能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陆梅,邓琳.翻译教学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实践与反思[J].西藏教育,2019(3):7-10.
[2]魏伟,姜涛.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设计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9):64-67.
[3]颜碧宇.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J].中国报业,2018 (6):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