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摒弃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另一种误区接踵产生,许多教师刻意追求方式方法的花样翻新,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一时间课堂上出现了虚假的繁荣,实在违背了新课改本意。笔者认为上课如同做菜,仅有“色”是完全不够的,如何在“色”的光鲜中让形式真正为实效服务,是值得每位历史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适“量”而出
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对提高学生兴趣会起到很强的刺激作用,但不能单纯的追求数量,而要根据课标、教材、学生的具体情况适量而定,切不可生搬硬套,强行堆砌。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处处寻找亮点,遍地开花,会导致整体上没有重难点,架构混乱,容量过大时间过紧,从头至尾一本流水账,学生被生拉硬拽,疲惫不堪。一节课安排两三个主题式探究即可,活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能够掐中要害,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障碍,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和感悟,这就是合理的设计。如《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先以展示老照片“图说近代社会的新事物”,了解社会新生事物的诞生,再以史料分析、角色体验“解读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探究除旧布新的现象及本质,最后师生共同构建承上启下的知识结构,总结本课在单元的地位,并为下一个单元的到来奠定基础。这样的设计架构科学,主题明确,激发探究欲望,有足够的时间让师生互动交流,质疑答疑,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精“香”四溢
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在多而在精,那么如何把握“精”?我认为就是选择精确而精炼的教学方法精致的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样一节课就会主次分明,重心突出,精彩始终。这其实也是考查教师对教材教法的把握程度和驾驭能力,如果没有吃透教材,就会出现没有重心或重心偏移的情况;如果不会驾驭教法,就会出现教法与教学内容不相融的难堪。
如在“张骞出使西域”一课中,有的教师只播放一段简单的动画,便想生吞活剥的突破难点,让人感觉简单肤浅,学生只能盲从,无法自身感悟。而我做了如下设计:伴随着《阳关三叠》凄美的音乐多媒体课件展示塞外大漠戈壁荒凉景象,引导学生背诵唐人描写塞外的诗句,课件展示动感的行程路线,让学生体验自然环境的恶劣和使者的形影孤单,通过跨越时空的记者采访,讲述使者一路坎坷、不辱使命的决心以及开拓后的欣喜,从以上为依托由表及里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张骞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张骞通西域到底对中国历史做出了什么贡献?”自然而然引导学生感悟张骞精神和历史贡献,一气呵成,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三、料“质”合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只有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有效课堂。教法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灵活而定,切不可生吞活剥,画蛇添足。表演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许多教师在设计剧本、指导学生编演时,只是为了表演而表演,活跃一下气氛便匆匆进入下一个环节,例如“辛亥革命”一课,有的教师让学生手拿道具,完成熊秉坤领导新军夺取楚望台军械库的一段场景,之后既没有设问也没有评价,让人不明白教师的意图。武昌起义中这段只是一个小高潮,单独突出它毫无意义,想直观感性的体验历史,比较合理的办法是播放这段历史视频,然后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探究武昌起义胜利的原因,而突破革命作用这个难点时,采用课本剧方式比较恰当,可以通过学生表演将称谓、服饰、发辫观念等方面的变化表现出来,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作用的本质的感悟。
四、入“味”三分
许多教学方法的运用完全是浮在表面耍花样,根本没有实施到位,体现不出它应有的价值,反使课堂教学苍白而浅薄。例如课件展示要懂得取舍,有的放矢,高效的为处理重难点服务;课本剧要编写严谨,体现“历史味”,要有明确表演目的,并通过情境设置达成目标;课堂讨论不能流于形式,要教给学生合作方法,明确组织者,由他引领组员提出看法,互相批驳,引发组员对某段史料的分析、某种图片的观察、对某种历史思维的质疑,这样才能产生生生间智慧的碰撞,知识的互补。在七年级下册《“和同为一家”》中,我便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查找史料,寻求出处,理解“开明”的表现、“和亲”的具体事例、“册封、会盟”政策的落实,从而感悟出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特点,学生还饶有兴趣的解答专有名称,探究《步辇图》的情境,甚至有的小组还联系西汉时期的“和亲”史实,比较二者间的异同,实施到位的小组讨论让学生的积极性及灵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迸射出创造性的火花,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一定要把握好多样性与实效性的平衡,不能走极端,只有这样,历史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学历史教学才能在健康中蓬勃发展,如同呈现的菜肴,如果色、香、味、量、质俱全,这顿大餐的品质也就不言而喻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港中学)
一、适“量”而出
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对提高学生兴趣会起到很强的刺激作用,但不能单纯的追求数量,而要根据课标、教材、学生的具体情况适量而定,切不可生搬硬套,强行堆砌。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处处寻找亮点,遍地开花,会导致整体上没有重难点,架构混乱,容量过大时间过紧,从头至尾一本流水账,学生被生拉硬拽,疲惫不堪。一节课安排两三个主题式探究即可,活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能够掐中要害,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障碍,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和感悟,这就是合理的设计。如《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先以展示老照片“图说近代社会的新事物”,了解社会新生事物的诞生,再以史料分析、角色体验“解读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探究除旧布新的现象及本质,最后师生共同构建承上启下的知识结构,总结本课在单元的地位,并为下一个单元的到来奠定基础。这样的设计架构科学,主题明确,激发探究欲望,有足够的时间让师生互动交流,质疑答疑,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精“香”四溢
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在多而在精,那么如何把握“精”?我认为就是选择精确而精炼的教学方法精致的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样一节课就会主次分明,重心突出,精彩始终。这其实也是考查教师对教材教法的把握程度和驾驭能力,如果没有吃透教材,就会出现没有重心或重心偏移的情况;如果不会驾驭教法,就会出现教法与教学内容不相融的难堪。
如在“张骞出使西域”一课中,有的教师只播放一段简单的动画,便想生吞活剥的突破难点,让人感觉简单肤浅,学生只能盲从,无法自身感悟。而我做了如下设计:伴随着《阳关三叠》凄美的音乐多媒体课件展示塞外大漠戈壁荒凉景象,引导学生背诵唐人描写塞外的诗句,课件展示动感的行程路线,让学生体验自然环境的恶劣和使者的形影孤单,通过跨越时空的记者采访,讲述使者一路坎坷、不辱使命的决心以及开拓后的欣喜,从以上为依托由表及里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张骞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张骞通西域到底对中国历史做出了什么贡献?”自然而然引导学生感悟张骞精神和历史贡献,一气呵成,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三、料“质”合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只有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有效课堂。教法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灵活而定,切不可生吞活剥,画蛇添足。表演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许多教师在设计剧本、指导学生编演时,只是为了表演而表演,活跃一下气氛便匆匆进入下一个环节,例如“辛亥革命”一课,有的教师让学生手拿道具,完成熊秉坤领导新军夺取楚望台军械库的一段场景,之后既没有设问也没有评价,让人不明白教师的意图。武昌起义中这段只是一个小高潮,单独突出它毫无意义,想直观感性的体验历史,比较合理的办法是播放这段历史视频,然后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探究武昌起义胜利的原因,而突破革命作用这个难点时,采用课本剧方式比较恰当,可以通过学生表演将称谓、服饰、发辫观念等方面的变化表现出来,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作用的本质的感悟。
四、入“味”三分
许多教学方法的运用完全是浮在表面耍花样,根本没有实施到位,体现不出它应有的价值,反使课堂教学苍白而浅薄。例如课件展示要懂得取舍,有的放矢,高效的为处理重难点服务;课本剧要编写严谨,体现“历史味”,要有明确表演目的,并通过情境设置达成目标;课堂讨论不能流于形式,要教给学生合作方法,明确组织者,由他引领组员提出看法,互相批驳,引发组员对某段史料的分析、某种图片的观察、对某种历史思维的质疑,这样才能产生生生间智慧的碰撞,知识的互补。在七年级下册《“和同为一家”》中,我便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查找史料,寻求出处,理解“开明”的表现、“和亲”的具体事例、“册封、会盟”政策的落实,从而感悟出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特点,学生还饶有兴趣的解答专有名称,探究《步辇图》的情境,甚至有的小组还联系西汉时期的“和亲”史实,比较二者间的异同,实施到位的小组讨论让学生的积极性及灵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迸射出创造性的火花,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一定要把握好多样性与实效性的平衡,不能走极端,只有这样,历史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学历史教学才能在健康中蓬勃发展,如同呈现的菜肴,如果色、香、味、量、质俱全,这顿大餐的品质也就不言而喻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