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重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源泉。但是,尊重品学兼优的学生容易,尊重“问题生”就可能没那么容易。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我们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尊重他们?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他们需要更多地关爱和尊重,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从迷途上拉回来。
记得那是开学的第二周,有许多学生丢笔、丢本,他们怀疑是被班上的何某拿去了,因为在小学时他就经常拿人家的东西。一次,学生去上间操了,教室只有何某和其他一名学生在教室值日,等大家回到教室,一个学生刚买的钢笔又没了,明显是这两个学生拿的。如果进行搜身,可能会有所收获,但是这种做法显然不妥。即使搜到又怎么办?学生又会怎么看他呢?以后他还能在班级呆下去吗?那么,我该如何处理呢?经验告诉我,处理此类事情时一定要慎重,切不可操之过急。何某平时在老师面前愿意表现,希望得到认可。我决定利用这一点,在班会课上我宣布:“开学两周了,我发现我班何某爱护班级物品,经常主动修桌椅,愿意为同学服务,因此让他当生活委员,负责保管班级物品。”课下,我又偷偷告诉他:“同学的学习用品由你帮老师看管,这两天同学总丢笔,我没发现我班有爱拿人家东西的同学啊!你帮老师注意一下,好吗?”他的神情有点儿不大自然,但是很快就答应了。从此,班级再也没发生丢失现象了。
其实,不少孩子都有过顺手牵羊、偷拿东西的行为。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采取的措施常常是非打既骂,而收效却甚微。还有的家长却觉得孩子这是“能耐”,或觉得孩子小,没什么了不起的,这更是不可取的想法。学生的心灵纯洁而脆弱,任何过激的言辞、举措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在矫正他们的“偷窃”行为时,必须讲究方法。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是细心观察,防微杜渐。学生的自制力不强,思考问题又比较肤浅片面,很容易受到物质的引诱,出现一些“小偷小拿”现象,对此教师千万不可忽视。因为一次得逞便会使他们心存侥幸,弄不好会逐步形成习惯。平时,我要求学生学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和零花钱,养成细心品质。一旦发现有钱物丢失,应立即查找,或报告老师。教师平时也应该多和学生接触,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行,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一旦发现他们存在不良行为,就应及时指出、及时纠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是创设情境,抵抗诱惑。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难以避免的环境和诱因下,具有抗拒诱惑、坚持正确行为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从思想上耐心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创锻炼其意志力,帮助他们形成和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家校配合,促其转化。综观学生的“偷窃”行为,与家庭的不良影响密切相关。我经常耐心地和家长一起分析问题、查找原因、统一看法,改变不良的家庭教育方法,既要对孩子严格要求也要尊重、信任他们,保护和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才能真切地了解他们,有效地做好转化工作。
四是环境感染,陶冶情操。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高尚的班风、校风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使他们在活动中懂得互相尊重、互相信赖,以此增进友谊。同时,教师还要用自身诚实的言行、高尚的品德、正派的作风,发挥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使犯错误的学生沐浴在真、善、美的道德观念中,从而在环境的熏陶下逐步清除不良品行、培养高尚情操。
教师整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的心灵需要倍加呵护,特别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一个个小错误时,更需要教师小心翼翼地给予保护,使他们免受伤害,不在心灵中留下一丝阴影,从而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记得那是开学的第二周,有许多学生丢笔、丢本,他们怀疑是被班上的何某拿去了,因为在小学时他就经常拿人家的东西。一次,学生去上间操了,教室只有何某和其他一名学生在教室值日,等大家回到教室,一个学生刚买的钢笔又没了,明显是这两个学生拿的。如果进行搜身,可能会有所收获,但是这种做法显然不妥。即使搜到又怎么办?学生又会怎么看他呢?以后他还能在班级呆下去吗?那么,我该如何处理呢?经验告诉我,处理此类事情时一定要慎重,切不可操之过急。何某平时在老师面前愿意表现,希望得到认可。我决定利用这一点,在班会课上我宣布:“开学两周了,我发现我班何某爱护班级物品,经常主动修桌椅,愿意为同学服务,因此让他当生活委员,负责保管班级物品。”课下,我又偷偷告诉他:“同学的学习用品由你帮老师看管,这两天同学总丢笔,我没发现我班有爱拿人家东西的同学啊!你帮老师注意一下,好吗?”他的神情有点儿不大自然,但是很快就答应了。从此,班级再也没发生丢失现象了。
其实,不少孩子都有过顺手牵羊、偷拿东西的行为。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采取的措施常常是非打既骂,而收效却甚微。还有的家长却觉得孩子这是“能耐”,或觉得孩子小,没什么了不起的,这更是不可取的想法。学生的心灵纯洁而脆弱,任何过激的言辞、举措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在矫正他们的“偷窃”行为时,必须讲究方法。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是细心观察,防微杜渐。学生的自制力不强,思考问题又比较肤浅片面,很容易受到物质的引诱,出现一些“小偷小拿”现象,对此教师千万不可忽视。因为一次得逞便会使他们心存侥幸,弄不好会逐步形成习惯。平时,我要求学生学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和零花钱,养成细心品质。一旦发现有钱物丢失,应立即查找,或报告老师。教师平时也应该多和学生接触,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行,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一旦发现他们存在不良行为,就应及时指出、及时纠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是创设情境,抵抗诱惑。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难以避免的环境和诱因下,具有抗拒诱惑、坚持正确行为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从思想上耐心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创锻炼其意志力,帮助他们形成和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家校配合,促其转化。综观学生的“偷窃”行为,与家庭的不良影响密切相关。我经常耐心地和家长一起分析问题、查找原因、统一看法,改变不良的家庭教育方法,既要对孩子严格要求也要尊重、信任他们,保护和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才能真切地了解他们,有效地做好转化工作。
四是环境感染,陶冶情操。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高尚的班风、校风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使他们在活动中懂得互相尊重、互相信赖,以此增进友谊。同时,教师还要用自身诚实的言行、高尚的品德、正派的作风,发挥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使犯错误的学生沐浴在真、善、美的道德观念中,从而在环境的熏陶下逐步清除不良品行、培养高尚情操。
教师整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的心灵需要倍加呵护,特别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一个个小错误时,更需要教师小心翼翼地给予保护,使他们免受伤害,不在心灵中留下一丝阴影,从而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