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学生作文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以改促写”的实践操作经验。
关键词:学生作文;“三促法”
学生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能力的提高,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广大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在这方面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老师们总是感叹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存在着严重问题:或内容空洞、缺乏深度,或语言干瘪苍白、肤浅无力。究竟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种:
一是学生不明确写作目的,为教师作文,为应试作文。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师过分重视对学生进行作文知识、技巧方面的辅导,只注重从主题、材料、谋篇布局、写作技巧等方面指导训练学生,忽视学生情感、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等素质的培养。学生也只重视写作知识的记忆、写作结构的模仿和应试技巧的掌握。学生在作文中完全迷失了“自我”。所以学生的作文观变成了“为作文而作文”,甚至是“为教师而作文”。这样的作文当然很难奢望其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有较强的生命力了。
二是学生缺少必要的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需要大量的信息,即素材。素材的获得,主要靠深入生活,靠阅读、观察、调查等,而现在学生在这些方面都比较缺乏。师范生比起高中生来说,他们有较多的机会深入生活,有较多的时间进行阅读、观察和调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正确加以引导。
近年来,笔者在作文教学方面也作了一些努力,在此姑且把它叫“三促法”,即“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以改促写”。
一、 以读促写
人们写文章,总是要经过一个由信息输入到信息加工,再由信息加工到信息输出的过程。人们的头脑吸收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经过了头脑的鉴别、整理、挑选、联想等加工手续,然后根据一定的主题,按照各种文章的组织规则输出许许多多有组织的信息,就是文章。从文章的产生过程来看,信息输入显然是写好文章的先决条件;“凡立言之要在于有物。”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我发现,感到无物可写是学生作文的普遍心态。的确,学生整天囿于校园之内、教室之中,眼中风景不多,笔下风云难卷,也是客观事实。对此种情况,我们应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找米下锅”,引导其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并且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师范学校一般都要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除了接受标准的普通话熏陶外,语文老师更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个机会,积累思想,积累典型事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另外,还可利用春游、观看演出、参观、搞社会调查等一切外出机会让学生感受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断扩大生活积累。除了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素材外,那主要就要靠大量有效的阅读了。为此,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多读。古人云:“熟读唐诗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话精炼概括地说明了量和质的关系、读和写的关系。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书和写作,就好似输入和输出的关系,“读书破万卷”,是往头脑里输入信息,“下笔如有神”便是输出,阅读是写作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要想让学生写出较好的文章,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在输入上下工夫,让学生广泛阅读,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积累写作素材。
2.善读:不仅要鼓励学生读“万卷书”,而且还要教会学生“破万卷”,即让学生学会“善读”。因此就必须在阅读方法上加以指导。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名人的读书方法;给学生开列书目,推荐课外读物;指导并组织学生订阅各种报刊;举办有关读书的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等等。只有使学生“善读”了,才能从中吸取写作养料、思想养料,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道德修养,才会领悟在心,不必在意模仿,自然运用于写作之中。“善读”,贵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尤其要注重引导其对各类知识的积累。应该要求学生向蜜蜂学习,采集语言、材料、思想等“花蜜”,建立各类写作仓库,让学生明白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就能自觉地做读书笔记,如我们实验班的学生两年来总是坚持每周写2000字以上,节假日则更多。
3.熟读:阅读不仅要“善读”,而且还要“熟读”。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然而然近于完美。从当前阅读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熟读成诵的量还是不够的。就课本而言,每学期二十多篇文章,教材规定背诵的只有二三篇古文,一二篇现代文,再加三四首诗歌。如此之量要想产生高效之质恐怕绝非一件易事。所以我们主张改进阅读教学,加强诵读教学,熟读乃至背诵古今中外较多的精美诗文,同时还能背诵一些名言、警句、谚语、格言、生动的口语、佳句、精彩的描绘片断等等。只有一定量的文字材料烂熟于心,作文时才能任意驱遣,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二、 以写促读
前面已经提到,阅读和写作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主张,不仅要引导学生多读,而且也要引导、学生多写。坚持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我的做法是“抓大放小多鼓励”。所谓“抓大”,是指每学期根据教材的安排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5~6篇大作文,文体要求和教材同步。教师认真辅导,重点讲评,做到保量又保质。所谓“放小”,是指每学期还布置学生课外练笔、自由作文,内容、体裁、字数等皆不作限制。一般每学期20篇左右,写得多的给予表扬鼓励。要求批改小组的同学及时推荐或学生及时自荐,教师及时查阅,发现比较优秀的作品及时面批,给予肯定,并加以指导修改,或推荐在班报上发表,或推荐在学校展廊展出,或推荐参加各类竞赛,或推荐到各类报刊。一部分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尝到了读书的甜头,就更加激发了他们读书的兴趣,坚定了他们读书的信念:如此就带动了整个班级,使班内形成多读书多写作的良好氛围。据调查,我们的实验班学生一年级进校时中外名著最多的读了二十多本,最少的0本,两年后最多的已达百本,最少的也有二十多本。近几年来,所教班级平均每学期有10篇左右的文章在全国、省、市级刊物发表或在各级各类单位组织的竞赛中获奖。
三、 以改促写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怎样批改才最为有效呢?以往的做法大都是教师“精批细改”,领导和老师都把这种做法视为工作认真的表现,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叶圣陶先生认为这样做是“劳而无功”。他说:“首先得算算,四五十本作文本全都‘精批细改’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教师办得到吗?即使办得到,把作文本发还学生就完事了吗?假如学生不完全理解你们的用意,岂不就是白费?那就还得给四五十个学生说明为什么这么改,这又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教师办得到吗?即使办得到,可是学生听了教师这一回的说明,知道了该这样写不该那样写,未必就会转化为作文能力,因而下一回作文又那样写了;那岂不是照旧要给他‘精批细改’,再来个循环?”叶老还进一步指出了这样做的实质:“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出题学生做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所以我认为,我们的老师、学校领导乃至家长,都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作文训练的全过程,充分突出其“主体”地位。
1. 让学生明白改作文的意义。开始时学生可能会不理解、不习惯,这时教师务必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求得学生的理解,使他们明了修改作文的过程,就是提高作文能力的过程。
2. 要教给学生以修改文章的方法。在写作之前,要求学生对文章立意布局进行反复推敲,对于写作提纲要进行再三斟酌。对于语言,要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修改别人的文章,务必要抱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态度,仔细阅读,认真批改。开始批改的时候,可提示从一些具体的方面进行修改,如卷面、错别字、病句、标点、选材、结构、中心、语言等。
当然,自改也好,互改也好,学生参与了作文训练过程,但千万不能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在训练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尊重、考虑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必须靠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所以教师还是要参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要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在批改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及时帮助克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尤其要注重改后的讲评工作。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 林一平.读者意识写作教学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3] 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学生作文;“三促法”
学生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能力的提高,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广大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在这方面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老师们总是感叹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存在着严重问题:或内容空洞、缺乏深度,或语言干瘪苍白、肤浅无力。究竟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种:
一是学生不明确写作目的,为教师作文,为应试作文。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师过分重视对学生进行作文知识、技巧方面的辅导,只注重从主题、材料、谋篇布局、写作技巧等方面指导训练学生,忽视学生情感、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等素质的培养。学生也只重视写作知识的记忆、写作结构的模仿和应试技巧的掌握。学生在作文中完全迷失了“自我”。所以学生的作文观变成了“为作文而作文”,甚至是“为教师而作文”。这样的作文当然很难奢望其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有较强的生命力了。
二是学生缺少必要的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需要大量的信息,即素材。素材的获得,主要靠深入生活,靠阅读、观察、调查等,而现在学生在这些方面都比较缺乏。师范生比起高中生来说,他们有较多的机会深入生活,有较多的时间进行阅读、观察和调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正确加以引导。
近年来,笔者在作文教学方面也作了一些努力,在此姑且把它叫“三促法”,即“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以改促写”。
一、 以读促写
人们写文章,总是要经过一个由信息输入到信息加工,再由信息加工到信息输出的过程。人们的头脑吸收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经过了头脑的鉴别、整理、挑选、联想等加工手续,然后根据一定的主题,按照各种文章的组织规则输出许许多多有组织的信息,就是文章。从文章的产生过程来看,信息输入显然是写好文章的先决条件;“凡立言之要在于有物。”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我发现,感到无物可写是学生作文的普遍心态。的确,学生整天囿于校园之内、教室之中,眼中风景不多,笔下风云难卷,也是客观事实。对此种情况,我们应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找米下锅”,引导其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并且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师范学校一般都要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除了接受标准的普通话熏陶外,语文老师更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个机会,积累思想,积累典型事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另外,还可利用春游、观看演出、参观、搞社会调查等一切外出机会让学生感受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断扩大生活积累。除了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素材外,那主要就要靠大量有效的阅读了。为此,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多读。古人云:“熟读唐诗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话精炼概括地说明了量和质的关系、读和写的关系。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书和写作,就好似输入和输出的关系,“读书破万卷”,是往头脑里输入信息,“下笔如有神”便是输出,阅读是写作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要想让学生写出较好的文章,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在输入上下工夫,让学生广泛阅读,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积累写作素材。
2.善读:不仅要鼓励学生读“万卷书”,而且还要教会学生“破万卷”,即让学生学会“善读”。因此就必须在阅读方法上加以指导。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名人的读书方法;给学生开列书目,推荐课外读物;指导并组织学生订阅各种报刊;举办有关读书的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等等。只有使学生“善读”了,才能从中吸取写作养料、思想养料,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道德修养,才会领悟在心,不必在意模仿,自然运用于写作之中。“善读”,贵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尤其要注重引导其对各类知识的积累。应该要求学生向蜜蜂学习,采集语言、材料、思想等“花蜜”,建立各类写作仓库,让学生明白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就能自觉地做读书笔记,如我们实验班的学生两年来总是坚持每周写2000字以上,节假日则更多。
3.熟读:阅读不仅要“善读”,而且还要“熟读”。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然而然近于完美。从当前阅读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熟读成诵的量还是不够的。就课本而言,每学期二十多篇文章,教材规定背诵的只有二三篇古文,一二篇现代文,再加三四首诗歌。如此之量要想产生高效之质恐怕绝非一件易事。所以我们主张改进阅读教学,加强诵读教学,熟读乃至背诵古今中外较多的精美诗文,同时还能背诵一些名言、警句、谚语、格言、生动的口语、佳句、精彩的描绘片断等等。只有一定量的文字材料烂熟于心,作文时才能任意驱遣,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二、 以写促读
前面已经提到,阅读和写作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主张,不仅要引导学生多读,而且也要引导、学生多写。坚持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我的做法是“抓大放小多鼓励”。所谓“抓大”,是指每学期根据教材的安排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5~6篇大作文,文体要求和教材同步。教师认真辅导,重点讲评,做到保量又保质。所谓“放小”,是指每学期还布置学生课外练笔、自由作文,内容、体裁、字数等皆不作限制。一般每学期20篇左右,写得多的给予表扬鼓励。要求批改小组的同学及时推荐或学生及时自荐,教师及时查阅,发现比较优秀的作品及时面批,给予肯定,并加以指导修改,或推荐在班报上发表,或推荐在学校展廊展出,或推荐参加各类竞赛,或推荐到各类报刊。一部分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尝到了读书的甜头,就更加激发了他们读书的兴趣,坚定了他们读书的信念:如此就带动了整个班级,使班内形成多读书多写作的良好氛围。据调查,我们的实验班学生一年级进校时中外名著最多的读了二十多本,最少的0本,两年后最多的已达百本,最少的也有二十多本。近几年来,所教班级平均每学期有10篇左右的文章在全国、省、市级刊物发表或在各级各类单位组织的竞赛中获奖。
三、 以改促写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怎样批改才最为有效呢?以往的做法大都是教师“精批细改”,领导和老师都把这种做法视为工作认真的表现,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叶圣陶先生认为这样做是“劳而无功”。他说:“首先得算算,四五十本作文本全都‘精批细改’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教师办得到吗?即使办得到,把作文本发还学生就完事了吗?假如学生不完全理解你们的用意,岂不就是白费?那就还得给四五十个学生说明为什么这么改,这又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教师办得到吗?即使办得到,可是学生听了教师这一回的说明,知道了该这样写不该那样写,未必就会转化为作文能力,因而下一回作文又那样写了;那岂不是照旧要给他‘精批细改’,再来个循环?”叶老还进一步指出了这样做的实质:“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出题学生做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所以我认为,我们的老师、学校领导乃至家长,都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作文训练的全过程,充分突出其“主体”地位。
1. 让学生明白改作文的意义。开始时学生可能会不理解、不习惯,这时教师务必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求得学生的理解,使他们明了修改作文的过程,就是提高作文能力的过程。
2. 要教给学生以修改文章的方法。在写作之前,要求学生对文章立意布局进行反复推敲,对于写作提纲要进行再三斟酌。对于语言,要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修改别人的文章,务必要抱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态度,仔细阅读,认真批改。开始批改的时候,可提示从一些具体的方面进行修改,如卷面、错别字、病句、标点、选材、结构、中心、语言等。
当然,自改也好,互改也好,学生参与了作文训练过程,但千万不能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在训练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尊重、考虑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必须靠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所以教师还是要参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要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在批改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及时帮助克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尤其要注重改后的讲评工作。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 林一平.读者意识写作教学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3] 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