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上学的时候,就听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当时我想老师真的很博学,要有比学生多出那么多的知识。后来,我在师范学校毕业,也走上了讲台。学校领导也经常对我提起这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后来这话又演变了,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老师要成为小溪,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想想这句话无论怎么个说法,中心都是要教师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贮备。
随着工作时间增加,对教育教学上的事情了解得越来越多,对这句话又有了不同的看法。当初我上学和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很多老师的文化层次真是不高,初中毕业教初中,中专毕业教高中的情况比比皆是。那时候好多老师甚至连一杯水的贮备都没有,别说一桶水了。记得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教育局对我们老师的要求是“讲不错,讲明白”。所以那个时候,老师真的急切需要补满自己的这杯水。但教育发展到今天,今天教师的学历水平已经远不是当年的样子了。连初中教师一般都是专科以上的学历了,按说应该是有这一桶水了,或者说是一缸水了。可现在学生那里的那杯水有了吗?从数学上讲,我有一杯水,就可以给你一杯水。可为什么现实的情况是老师这里有了一桶水甚至是一缸水,学生那里还是得不到一杯水呢?毕竟我们最终看的是学生那里得到了多少水,而不是你老师那里有多少水。问题出在哪呢?试想,如果盛水的容器是一个广口的杯子,我们提着桶往下浇肯定能把它灌满;如果这器是个细口的小瓶(如眼药瓶),你浇上三天三夜,它里面未必能进去一滴水;如果这接水的容器是块海绵,我们只要把它放到水里,不用你浇,它自己就能吸得饱饱的;如果这容器是个完好的篮球,别说你在上面浇,就算把它泡水里,除非把它泡烂了,也很难指望它里面能装满水。
所以,容器是多变的,而我们倒水的方式如果不能根据容器进行改变,一味提着桶从上面蛮浇的话,一些容器里没水也就不奇怪了。
由此看来,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至少应该有一杯水。有了一杯水之后,还要根据接水的容器选择适合的倒水方式,才能保证学生的杯子里也能有水。
所以我认为,有了一杯水的老师只能算是有资格当老师;能根据不同的容器选择适当的倒水方式的老师,是优秀的老师;而那些能把容器改造得愿意吸水甚至主动吸水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大师。
随着工作时间增加,对教育教学上的事情了解得越来越多,对这句话又有了不同的看法。当初我上学和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很多老师的文化层次真是不高,初中毕业教初中,中专毕业教高中的情况比比皆是。那时候好多老师甚至连一杯水的贮备都没有,别说一桶水了。记得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教育局对我们老师的要求是“讲不错,讲明白”。所以那个时候,老师真的急切需要补满自己的这杯水。但教育发展到今天,今天教师的学历水平已经远不是当年的样子了。连初中教师一般都是专科以上的学历了,按说应该是有这一桶水了,或者说是一缸水了。可现在学生那里的那杯水有了吗?从数学上讲,我有一杯水,就可以给你一杯水。可为什么现实的情况是老师这里有了一桶水甚至是一缸水,学生那里还是得不到一杯水呢?毕竟我们最终看的是学生那里得到了多少水,而不是你老师那里有多少水。问题出在哪呢?试想,如果盛水的容器是一个广口的杯子,我们提着桶往下浇肯定能把它灌满;如果这器是个细口的小瓶(如眼药瓶),你浇上三天三夜,它里面未必能进去一滴水;如果这接水的容器是块海绵,我们只要把它放到水里,不用你浇,它自己就能吸得饱饱的;如果这容器是个完好的篮球,别说你在上面浇,就算把它泡水里,除非把它泡烂了,也很难指望它里面能装满水。
所以,容器是多变的,而我们倒水的方式如果不能根据容器进行改变,一味提着桶从上面蛮浇的话,一些容器里没水也就不奇怪了。
由此看来,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至少应该有一杯水。有了一杯水之后,还要根据接水的容器选择适合的倒水方式,才能保证学生的杯子里也能有水。
所以我认为,有了一杯水的老师只能算是有资格当老师;能根据不同的容器选择适当的倒水方式的老师,是优秀的老师;而那些能把容器改造得愿意吸水甚至主动吸水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