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网上“开农场”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l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休多年的老妈最近突然“荣升”,成了一名“农场主”!不过,她的农场并不在现实生活中,而是在网络上——时下,一种名曰“QQ农场”的游戏在网络中盛行开来,老妈经不住一些老年Q友的撺掇,也在自己的QQ空间内开办了一个“QQ农场”。
  老妈做事一向认真稳重,精益求精。“QQ农场”挂牌营业后,老妈便在QQ上演绎出了一连串的“农场主轶事”——
  关键词一:痴迷。“QQ农场”是一种以农夫的身份在农场内用金币买回各种作物种子,然后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收获的一种游戏过程。老妈从种上“白萝卜”开始,便迷上了种植,时常守在电脑前,盯着“QQ农场”,等待作物成熟、收获。老妈从稼穑过程中体味到了耕耘的乐趣,所以,家里人会经常接到在外面办事的老妈突然打来的“紧急求助电话”:“赶快上网,到我的QQ农场里,把胡萝卜和牧草收了!再有5分钟它们就成熟啦!”老妈语气急促,心情急迫,吓得家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上网,替老妈“收菜”!
  关键词二:偷菜。“QQ农场”游戏规定:“QQ农场”里种出的各种蔬菜和水果,成熟后如农场主不能及时采收,QQ群中的其他人就可以“窃为己有”,下山摘桃子——这一行为俗称“偷菜”。老妈刚开始办“农场”时也学着许多Q友的做法,去别人的农场“巡视”,趁人不备,偷些成熟的果实。几番偷盗过后,老妈虽然“小有收获”,却心生不安:“偷菜”时看到作物发出“行行好吧,我们所剩无几了!”的呐喊和控诉,老妈心生不忍;发现自己精心种出的劳动果实被人“顺手牵羊”,老妈更是义愤填膺、心疼不已:这不是助长少数人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不良心理吗?老妈从此“金盆洗手”,再不“偷菜”,更不觊觎他人的收成。老妈严厉地告诫我们:玩游戏可以,绝不能养成巧取豪夺的恶习,做人要学会自力更生!
  关键词三:经营。“自力更生”的主意打定后,老妈便专心致志地在自己的“农场”内忙碌开了。她每天坚持上网1个小时,精心打理自己“农场”里的各种农事:何时种玉米、土豆,何时种南瓜、草莓;如何用手中有限的金币去购买最经济、产出比最高的种子……她还经常同群中的Q友们交流经营“农场”的心得,并且制定了一个详表,上面登记着“农场”中各种作物的萌芽、放叶、成熟时间……每天既忙忙碌碌又井井有条,无形中给晚年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通过开办“QQ农场”,老妈悟出了一个理儿:晚年生活像“QQ农场”一样,也需要用心经营,才会使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焕发青春的光彩,洒满明媚的阳光。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唐志龙是个做事执着认真的人。他是长沙最早的一批知青,1963年就下放到了江永回龙墟农场。其实当时他已考上高中,可他硬是响应党的号召“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放弃了升学机会 ,上山下乡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别的知青下农村,大多是抱着锻炼几年再回城的想法,可唐志龙却决心在农村扎根一辈子。他向老农工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咬着牙关克服一切困难,很快过了劳动关、生产技术关,成了一个合格的新型农民,得到全场农工
期刊
夜深人静,与妻闲坐。妻织毛衣,棒针“的的”有声,闲散的话题絮絮绵绵。这时便有一种心动,柴米油盐的日子,已然刻骨铭心,这样延续了三十多年的交流已经出神入化。  读妻的脸,那行行道道条条的皱纹,每一条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条都流淌着爱的奉献和痴情。  妻初嫁我家,父母双双卧病在床,要她去伺候,几亩责任田等着她去耕种。妻没有犹豫,毫不动摇,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担起这副全家的重担,从此,这个面临崩溃的家,便有了生
期刊
生离死别的命运,把我们老俩拴在一起,在彼此满意的情况下,上世纪80年代末他在北京执行任务时,我们再婚了。结婚的第一道关卡便是新老伴的鼾声。  新婚之夜,老伴头一挨枕头,呼噜声便随之而起,由阳春白雪、低吟浅唱到如潮如涌、如吼如雷,那声音所产生的振幅与撼动力,足以使招待所的左邻右舍难于安宁,更不用说与他同床共枕的我了。我把他推醒,他笑笑说:“对不起,我就这个老毛病,所以,每次出差都享受‘独间’的特殊待
期刊
善良岳母“情感出位”气昏老伴    2009年6月21日,在郑州铁路局上班的黄伟豪下班回到家,便觉得家里的气氛有些异样。岳父脸色铁青地在沙发上抽闷烟,岳母在卧室里嘤嘤哭泣,妻子坐在一边闷声不语。一看这情景,黄伟豪向妻子递了个眼色,妻子随即跟他进了卧室。妻子李泽惠话未出口,眼圈就红了,她说出了一桩让黄伟豪大感意外的事情——  原来,岳父李德成与岳母胡素芬婚后曾两地分居多年,一年到头几乎都是岳母带着女
期刊
在湖南省平江县有一对幸福的老夫妇。  丈夫叫张芷凡,是一名退伍老兵,年近八旬,身材不高,但腰板挺直。古铜色的面孔伴着银色的须发。妻子叫朱典华,他们虽然高寿,但是耳聪目明,每日精神矍铄。  老两口如此健康,一般人一定认为是他们的儿子儿媳照顾有方,其实他们并没有自己亲生的子女,抚养成人的养子也因为无法忍受山村的贫苦不告而别,一直以来照顾他们生活的是3个侄子。  早先,曾经有人建议将张芷凡夫妇列入“五保
期刊
年逾八旬的老爸老妈哪儿都好,就是习惯了省吃俭用过日子,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总是精打细算,口挪肚攒,有时简直到了“葛朗台”的地步——一块抹布居然用了三年!  出于对父母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我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说、开导他们,但均未奏效。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对老爸老妈使点“阴谋诡计”。  瞒天过海。每次回老家看望二老,我必要带上一些保健品、肉菜、日常生活用品等。这些东西都是我临行前新买的,
期刊
人到老年,多得闲暇,见人见事,各种复杂的心绪在脑海里弥漫开来:叹一事不慎铸成终生之误,以至于境况低于他人;或现实比照,叹下辈不争气。这些攀比心理挥之不去,天长日久,使人情绪低落,少了生活的乐趣,成为健康的大敌。  我就认识一位姓郝的大爷。有一阵同在一家小店吃早点,相互熟悉后,老少之间无话不谈。  可好几次聊到兴处,看到在年轻保姆的搀扶下,那位拄着拐杖的老者路过,指着买这买那,郝大爷戛然停止谈话,身
期刊
今年国庆节,60岁的清水和秀荣花了400元,照了一组婚纱照。照片冲洗出来,我连连称奇,清水潇洒精神、秀荣富态华贵,和他们平日里简单朴素的形象大相径庭。他们说,我们以前在乡下没有照过结婚照,如今我们在北京打工,也学学城市老人的时髦,补照一张婚纱照,高兴高兴。  我也为他们高兴,也乐意他们追求“时尚”。清水和秀荣是我家的一对保姆夫妻,我们在一起生活已经7年了。他们是苦出身,也曾经历贫寒,直到改革开放以
期刊
丁老师:您好!  我听说澳大利亚的学者对2300名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进行调查之后得出了一个令我十分意外的结论,他们发现女性如果想长寿,而且在晚年身体健康,那就最好趁早与自己的配偶离婚,因为离异或是单身女性在晚年的身体状况往往好于有老公的妇女。  我今年也六十多岁了,也在考虑是不是离婚。  我是老三届,高中毕业后就下乡了,回城挺晚的。我的婚姻可以说是凑合婚姻。我丈夫是当年的右派。刚结婚时,我以为是
期刊
我和丈夫相差9岁,我51岁正式进入更年期。原本在银行服务的丈夫正好退休,使得原本和谐欢乐的家庭气氛迅速受到挑战。  过去丈夫工作忙碌紧凑,偶尔脾气大、急躁,家人能体谅。但退休后常相处,才发现他真难伺候。我原本计划尽早退休,夫妻俩一起游山玩水……可是他一退休,我不但不想退休了,还很怀念丈夫工作时自己充实自在的生活。  白天,丈夫无所事事,对家里大大小小看不顺眼,一会儿挑剔家中灰尘多,一会儿又嫌菜炒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