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的诗词教学中,许多教师不厌其烦地教给学生一些解题技巧,忙得不亦乐乎,看似很有成效。但当把学生领到考场上练兵时,答题得分率全卷最低。究其原因,教师虽然教给学生许多解读诗词的方法,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读懂”诗词这个难题。试想,连诗词的基本内容都无法读懂时,学生只能乱答题,糊弄了事,分数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要想优化古诗词教学效果,答好诗词鉴赏题,进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读懂古诗词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诗词是纯粹的艺术作品,而诗人心灵世界的展现,则需依托艺术形象。展现可以通过景物描写,可以通过典型事情,还可以通过人物形象,甚至直接借助情感抒发。因此,诗人在诗中表现的景、事、人、情应是我们走进诗人心灵世界的钥匙。
一、观其景
古语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任何写景作品都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诗人在诗词中选取的景物,正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流露。因此,在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关注景物入手,揣摩诗人的内心情感,进而把握诗词的主题,读懂诗词。
如学习苏轼《新城道中(其一)》时,我首先要求学生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披絮帽的岭上晴云、挂铜钲的树头初日、含笑的野桃、短竹篱、自摇的溪柳、清澈的沙水。然后逐一和学生鉴赏诗人融入诗歌的景物,通过交流与探讨,学生明确:诗人以“披絮帽”比喻“岭上晴云”,以“挂铜钲”比喻“树头初日”,用意在于展现雨后初晴的天气,借此衬出诗人心情的欢快。用拟人化的手法写野桃“含笑”盛开,写溪柳独自摇曳起舞,同时还写了溪水清澈见底。通过对这些山村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突出山村景象的生机勃勃,进一步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喜感。借助这些景物的分析,诗人欢快的情感基调也就明确了。
二、解其事
正所谓“景为情生,事为情设”,诗中的景物描写都是为表达情感而产生的。同样,诗中的事件叙述也是为情感设置的。因此,融入诗中的典型事件也就成了我们了解诗人情感的依托物。教师可借助这些事件带领学生揣摩领悟,从而读懂诗词。
如学习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时,我请学生找出这首诗的典型事件:“人随沙岸向江村”一句写村里的人们回归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一句写诗人却乘船离家去鹿门;“惟有山人自来去”一句写只有诗人一个人在山中自由来往。明确这些典型事件后,再和学生探讨这些事件:傍晚时分,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自然要归家,可是诗人却反其道而行,独自离家去往深山鹿门。不同归途,展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而在鹿门山,只有诗人一个人隐居在此,与世隔绝,与山林作伴,孤身一人,自由来去,一个在品味隐居妙趣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理解了这些事件也就读懂了这首诗。
三、察其人
“诗而有境有情,则自有人在其中。”(吴乔《围炉诗话》)诗词中的人物有两类:一是诗人自己,二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于前者,要做到知人论世。对于后者,诗人往往借助诗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寄托理想。因此,在品鉴诗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关注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如学习陆游《书愤》时,我从人物解读入手,先向学生介绍陆游其人其事,初步感知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終身立志抗金报国却不能被朝廷重用,最后郁郁而终。悲愤是他的诗歌主题。接着要求学生找出诗中写人的诗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是写诗人自己;“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写诸葛亮。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写自己和诸葛亮的形象?要在诗中表达什么情感?通过交流探讨,学生明确:写诗人自己是要表达自己希望守边御敌而又壮志难酬的悲愤;写诸葛亮是称赞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同时表明自己的雄心壮志和至死不放弃抗金的爱国情怀。通过对对这两个人物的解读,诗的主题就明朗化了。
四、悟其情
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是诗歌产生的本源。“诗言志”,“志”就是一种情感表现,诗人的职责在于抒情。因此,在进行诗词鉴赏教学时,教师应启发学生寻找带有情感暗示的词语,借助这些词语捕捉诗人内心的声音,从而准确把握诗词主题。
如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我要求学生找出诗中带有情感暗示的词语。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主要有老病、孤、涕泗流等。然后带领学生讨论与交流:“老病”突出了诗人年老多病、风烛残年;“孤”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孤苦无依;“涕泗流”,一方面体现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另一方面也表达出对国家战乱不定的担忧和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情。通过这样的引导交流,学生很快就读懂这首诗了。
解读诗词,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一件难事。毕竟古代诗词高度凝练,蕴含丰富的内涵,有时还需借助诗词的标题、作者、注释等方面的内容辅助解读。当然,仅凭观其景、解其事、察其人、悟其情这些方法来解读诗词是远远不够的,它们只是诗词解读的一个发端,诗词鉴赏与解读之路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一中学(366100)
诗词是纯粹的艺术作品,而诗人心灵世界的展现,则需依托艺术形象。展现可以通过景物描写,可以通过典型事情,还可以通过人物形象,甚至直接借助情感抒发。因此,诗人在诗中表现的景、事、人、情应是我们走进诗人心灵世界的钥匙。
一、观其景
古语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任何写景作品都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诗人在诗词中选取的景物,正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流露。因此,在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关注景物入手,揣摩诗人的内心情感,进而把握诗词的主题,读懂诗词。
如学习苏轼《新城道中(其一)》时,我首先要求学生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披絮帽的岭上晴云、挂铜钲的树头初日、含笑的野桃、短竹篱、自摇的溪柳、清澈的沙水。然后逐一和学生鉴赏诗人融入诗歌的景物,通过交流与探讨,学生明确:诗人以“披絮帽”比喻“岭上晴云”,以“挂铜钲”比喻“树头初日”,用意在于展现雨后初晴的天气,借此衬出诗人心情的欢快。用拟人化的手法写野桃“含笑”盛开,写溪柳独自摇曳起舞,同时还写了溪水清澈见底。通过对这些山村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突出山村景象的生机勃勃,进一步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喜感。借助这些景物的分析,诗人欢快的情感基调也就明确了。
二、解其事
正所谓“景为情生,事为情设”,诗中的景物描写都是为表达情感而产生的。同样,诗中的事件叙述也是为情感设置的。因此,融入诗中的典型事件也就成了我们了解诗人情感的依托物。教师可借助这些事件带领学生揣摩领悟,从而读懂诗词。
如学习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时,我请学生找出这首诗的典型事件:“人随沙岸向江村”一句写村里的人们回归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一句写诗人却乘船离家去鹿门;“惟有山人自来去”一句写只有诗人一个人在山中自由来往。明确这些典型事件后,再和学生探讨这些事件:傍晚时分,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自然要归家,可是诗人却反其道而行,独自离家去往深山鹿门。不同归途,展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而在鹿门山,只有诗人一个人隐居在此,与世隔绝,与山林作伴,孤身一人,自由来去,一个在品味隐居妙趣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理解了这些事件也就读懂了这首诗。
三、察其人
“诗而有境有情,则自有人在其中。”(吴乔《围炉诗话》)诗词中的人物有两类:一是诗人自己,二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于前者,要做到知人论世。对于后者,诗人往往借助诗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寄托理想。因此,在品鉴诗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关注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如学习陆游《书愤》时,我从人物解读入手,先向学生介绍陆游其人其事,初步感知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終身立志抗金报国却不能被朝廷重用,最后郁郁而终。悲愤是他的诗歌主题。接着要求学生找出诗中写人的诗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是写诗人自己;“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写诸葛亮。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写自己和诸葛亮的形象?要在诗中表达什么情感?通过交流探讨,学生明确:写诗人自己是要表达自己希望守边御敌而又壮志难酬的悲愤;写诸葛亮是称赞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同时表明自己的雄心壮志和至死不放弃抗金的爱国情怀。通过对对这两个人物的解读,诗的主题就明朗化了。
四、悟其情
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是诗歌产生的本源。“诗言志”,“志”就是一种情感表现,诗人的职责在于抒情。因此,在进行诗词鉴赏教学时,教师应启发学生寻找带有情感暗示的词语,借助这些词语捕捉诗人内心的声音,从而准确把握诗词主题。
如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我要求学生找出诗中带有情感暗示的词语。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主要有老病、孤、涕泗流等。然后带领学生讨论与交流:“老病”突出了诗人年老多病、风烛残年;“孤”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孤苦无依;“涕泗流”,一方面体现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另一方面也表达出对国家战乱不定的担忧和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情。通过这样的引导交流,学生很快就读懂这首诗了。
解读诗词,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一件难事。毕竟古代诗词高度凝练,蕴含丰富的内涵,有时还需借助诗词的标题、作者、注释等方面的内容辅助解读。当然,仅凭观其景、解其事、察其人、悟其情这些方法来解读诗词是远远不够的,它们只是诗词解读的一个发端,诗词鉴赏与解读之路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一中学(3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