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创业浪尖儿上的一代弄潮儿,徐小萌的口碑街目前做得风生水起。而他本人也过了创业“小白”期,对于那些创业痛点,他已可“药到病除”。
一件干净的T恤,一脸阳光的微笑,本科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后赴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的徐小萌,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学霸”,而是浑身透着一份西式的机灵、活力,和一份中国式的谦逊、接地气。
扬“短”避“长”
建筑师转行做传媒
出身常青藤大学的建筑专业,徐小萌可谓是“根正苗红”的建筑专才,然而,他却选择了媒介作为创业方向。如此扬“短”避“长”,对创业来说似乎并非明智,但对于徐小萌,他早已做好准备。
“口碑街”不是徐小萌第一次创业。此前他已有过两次创业经历。第一次是在大学期间和朋友一起做SAT的培训工作,第二次是在硕士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创业。“前两次创业更像做生意。”徐小萌在采访中如是总结。也许对他来说,选择了建筑设计方向,是出于骨子里对创造的渴求,然而真正搞起创业,他却渐渐发现:这种模式太死 板。
他介绍,建筑设计好像手工作坊,比如,服务50个客户需要200人,但公司还需要招50人去管理这200人,而50人之上要有更高管理层来管他们,于是金字塔上面层级越多,管理成本越高,人均效率越低,项目效率越低。这种手工作坊式的创业模式并不是徐小萌所追求的,在他内心深处,其实一直渴望找到一个可以触发其灵感和激情的创业点。
2014年年底,徐小萌因为工作的关系再次回到美国,他发现:美国的自媒体,粉丝和企业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循环,已成气候。而在中国,近些年,自媒体虽然也愈发火热,人们热衷用微信、微博来互相连接,但在市场上,这一领域的商机尚未被充分挖掘。自媒体、粉丝与企业之间缺乏良性互动,企业无法有效利用自媒体进行品牌宣传,粉丝群体也无法利用自媒体获悉更多自己喜爱的产品信息。
这个发现,让徐小萌惊讶之余,开始暗暗筹划起了他的第三次创业—口碑街。
“人们不是讨厌广告,而是讨厌无聊”
“人们不是讨厌广告,而是讨厌无聊,当自媒体做的广告很有趣时,是不会被排斥的。”在徐小萌看来,这是口碑街存在的最大优势。
通俗来讲,口碑街就是一个帮助企业寻找自媒体做广告的平台。如果企业想推广一个手机,在知道商家的品牌以及目标顾客后,口碑街就可以根据其需求,在数据库里推荐出最合适的自媒体,作为其宣传载体。这么做的最大优点是,跳过中间媒介,直接将用户作为传播载体,有的放矢,既替商家省去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平台筛选步骤、有效提高传播效率,又为粉丝提供了最适合其品味和兴趣的广告,优化其受众体 验。
最对徐小萌胃口的是,与之前的创业相比,口碑街的边际成本很小。建立于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其智能化程度越高,系统效率就会越高,推送速度越快,成本也会越低。因此口碑街的业务不需要单纯依靠人力成本的积累,更少的人才反而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创业好比取经
少不了的“九九八十一难”
如果说创业好比西天取经,那么创业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徐小萌无一幸免都碰到了。踩在互联网的浪尖儿上,作为一个应运而生的“弄潮儿”,口碑街虽有天时地利相助,却仍避免不了在“人”上栽跟头。
管理就是其中一个巨大的危机,好在徐小萌的团队都一一成功化解。采访中,徐小萌表示:管理问题一般从招聘开始,而招聘就得试着先不去招人。这句话的信息量太大,且看似自相矛盾,他进一步向《留学》解析:扩张过快,这是很多创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易犯的错误,当一个岗位的效果还没有得到验证时,过快复制其职能,招聘更多的人上岗,这造成了严重的人才管理问题。如果一个公司12个人的效率远超20个甚至30个人,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招聘更多。然而,如果12个人仅达到10个人的效率,这种情况下招聘是没有必要的。“国外很多优秀的企业只有10多个人,事半功倍。很多时候企业人数多反而说明你的低效。”
徐小萌现如今的团队不过十几人上下,但这却是一个“黄金团队”,每个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后留下的中坚人才,且可达到以一抵三的效率,这也归功于他曾经的“跌过的跟头”,以及逐步完善的管理方案。正如口碑街CTO的一句话:“跟优秀的人在一起工作,相互启发,彼此欣赏,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这让徐小萌想起了2015年参加的北京朝阳海外学人中心举办的第三届OTEC创业大赛,整场比赛就是一场精英趴,是一次又一次智慧火花的碰撞,其参赛选手水平之高、项目之新,都让他印象深刻。“在我所参加的大大小小比赛中,论选手水平以及创新程度,OTEC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不过,对于正在历经创业“八十一难”的徐小萌来说,OTEC海外学人创业大赛给予的不仅是精神的共鸣,更是实实在在的合作机会。“无论是大赛中认识的创业伙伴、投资人,还是主办方提供的丰厚奖金,以及媒体的宣传力,对于我们这样成立之初的创业公司都是十分受益的。”
选合伙人比选伴侣难
真格基金创始人,中国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曾说:“合伙人的重要性超过了商业模式和商业选择,比你是否处于风口上更加重要。”这让徐小萌深有体会。
口碑街也经历了合伙人的二次变更。“公司的阶段性发展,要求合伙人的接纳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都得相应增强,如果在这方面兴趣不大,那么就很难领导公司顺利走下去。”徐小萌谈及第一次合伙人时有感而发。于他而言,合伙人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兼容能力,或者说,随着环境发展不断变强的能力。对于建立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基础上的创业公司,其合伙人必须更会适时而变。徐小萌举了他现在合伙人的例子:“我们的合伙人是数据出身,刚回国时对微信美拍什么的都不熟悉,但是现在已经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了。”
首先合伙人必须认同公司长期的目标与蓝图愿景;其次要有良好的职业品格,比如是否敬业投入,好的合伙人会充满热情;再次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诚实守信等。最后是管理能力,是否有识人能力和培养人的能力。在徐小萌看来,合伙人是战略执行者,而不是冲锋者。个人的战斗力再强,也比不上群体凝聚在一起产生的能量,这跟一头狮子带领的羊群,足以打败一头羊领导的一群狮子的道理一样。管理能力是合伙人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口碑街的合伙人之间也曾出现过分歧,徐小萌的做法是“各个击破而后聚拢”。他首先选择和每一个合伙人单独沟通,讨论该事件的意义,然后再召集大家一起讨论。目前这种方法很奏效,大多数事情都得以顺利解决。
选人才?我主要看脸
当下流行的一句话叫“主要看气质”,徐小萌却把它用在人才招聘方面。他表示自己在筛选简历时会首先看照片。“面相很重要,我看一看照片,大概就知道这个人适不适合这份工作了。”
听起来很玄乎,但徐小萌进一步解释,“面相”不是指英俊或者漂亮,而是一个人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在PS技术盛行的今天,一个人的面容可以涂抹,衣服可以修饰,但气质是无法修饰的。它是一个人读过的书、做过的事、历练的心。而徐小萌的这一“看脸”标准,背后隐藏的正是他对人才的首要标准:踏实、勤恳、务实的工作态度。“不管员工级别还是管理层级别,一定不要被表面浮华影响。”
道德是徐小萌选人的第二标准,拒绝弄虚作假,必须诚实守信。第三是自我驱动力,一个员工是否可以抗压,在自我鼓励的同时也可以感染别人,这对于创业公司尤为重要,自驱力好像是新鲜的血液,让公司时刻保持活力。
采访中,徐小萌特别提到了创业公司和大公司的区别:创业公司走在开端,没有大平台的雄厚资金和物力支持,那么,这就需要员工拥有很强的个人能力。“希望人才多能,可以肩负更多责任,乐于尝试和承担。”他举例,刘邦派韩信出战,兵力几千人,却打败了几万人的军队,横扫北方诸侯。这都是个人能力的作用,类似这样的人才也是创业公司强大的力量来源。
对“击鼓传花”式的投资说NO
和其他创业者不同,徐小萌在选择投资者时,将资源条件排在第二位,而第一位是投资者的态度和想法,是否和公司的长远目标一致。他欣慰地说:“我们当前的投资者就非常积极地和我们对接,讨论安排下一步的计划,关心我们的发展。”
对于市场上一些急功近利的投资者,徐小萌显得有些厌恶。他坦言,一些投资者投资项目,并非看重项目本身的潜力,而是仅仅想要最大化自己的资本,希望最快退出,最快盈利,把财务回报看的太迫切。“这就好像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他(投资人)不关心花怎么样,只想尽快传下去。”这也是创业公司在选择资本以及投资人时需要多加注意的问题。
一件干净的T恤,一脸阳光的微笑,本科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后赴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的徐小萌,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学霸”,而是浑身透着一份西式的机灵、活力,和一份中国式的谦逊、接地气。
扬“短”避“长”
建筑师转行做传媒
出身常青藤大学的建筑专业,徐小萌可谓是“根正苗红”的建筑专才,然而,他却选择了媒介作为创业方向。如此扬“短”避“长”,对创业来说似乎并非明智,但对于徐小萌,他早已做好准备。
“口碑街”不是徐小萌第一次创业。此前他已有过两次创业经历。第一次是在大学期间和朋友一起做SAT的培训工作,第二次是在硕士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创业。“前两次创业更像做生意。”徐小萌在采访中如是总结。也许对他来说,选择了建筑设计方向,是出于骨子里对创造的渴求,然而真正搞起创业,他却渐渐发现:这种模式太死 板。
他介绍,建筑设计好像手工作坊,比如,服务50个客户需要200人,但公司还需要招50人去管理这200人,而50人之上要有更高管理层来管他们,于是金字塔上面层级越多,管理成本越高,人均效率越低,项目效率越低。这种手工作坊式的创业模式并不是徐小萌所追求的,在他内心深处,其实一直渴望找到一个可以触发其灵感和激情的创业点。
2014年年底,徐小萌因为工作的关系再次回到美国,他发现:美国的自媒体,粉丝和企业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循环,已成气候。而在中国,近些年,自媒体虽然也愈发火热,人们热衷用微信、微博来互相连接,但在市场上,这一领域的商机尚未被充分挖掘。自媒体、粉丝与企业之间缺乏良性互动,企业无法有效利用自媒体进行品牌宣传,粉丝群体也无法利用自媒体获悉更多自己喜爱的产品信息。
这个发现,让徐小萌惊讶之余,开始暗暗筹划起了他的第三次创业—口碑街。
“人们不是讨厌广告,而是讨厌无聊”
“人们不是讨厌广告,而是讨厌无聊,当自媒体做的广告很有趣时,是不会被排斥的。”在徐小萌看来,这是口碑街存在的最大优势。
通俗来讲,口碑街就是一个帮助企业寻找自媒体做广告的平台。如果企业想推广一个手机,在知道商家的品牌以及目标顾客后,口碑街就可以根据其需求,在数据库里推荐出最合适的自媒体,作为其宣传载体。这么做的最大优点是,跳过中间媒介,直接将用户作为传播载体,有的放矢,既替商家省去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平台筛选步骤、有效提高传播效率,又为粉丝提供了最适合其品味和兴趣的广告,优化其受众体 验。
最对徐小萌胃口的是,与之前的创业相比,口碑街的边际成本很小。建立于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其智能化程度越高,系统效率就会越高,推送速度越快,成本也会越低。因此口碑街的业务不需要单纯依靠人力成本的积累,更少的人才反而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创业好比取经
少不了的“九九八十一难”
如果说创业好比西天取经,那么创业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徐小萌无一幸免都碰到了。踩在互联网的浪尖儿上,作为一个应运而生的“弄潮儿”,口碑街虽有天时地利相助,却仍避免不了在“人”上栽跟头。
管理就是其中一个巨大的危机,好在徐小萌的团队都一一成功化解。采访中,徐小萌表示:管理问题一般从招聘开始,而招聘就得试着先不去招人。这句话的信息量太大,且看似自相矛盾,他进一步向《留学》解析:扩张过快,这是很多创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易犯的错误,当一个岗位的效果还没有得到验证时,过快复制其职能,招聘更多的人上岗,这造成了严重的人才管理问题。如果一个公司12个人的效率远超20个甚至30个人,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招聘更多。然而,如果12个人仅达到10个人的效率,这种情况下招聘是没有必要的。“国外很多优秀的企业只有10多个人,事半功倍。很多时候企业人数多反而说明你的低效。”
徐小萌现如今的团队不过十几人上下,但这却是一个“黄金团队”,每个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后留下的中坚人才,且可达到以一抵三的效率,这也归功于他曾经的“跌过的跟头”,以及逐步完善的管理方案。正如口碑街CTO的一句话:“跟优秀的人在一起工作,相互启发,彼此欣赏,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这让徐小萌想起了2015年参加的北京朝阳海外学人中心举办的第三届OTEC创业大赛,整场比赛就是一场精英趴,是一次又一次智慧火花的碰撞,其参赛选手水平之高、项目之新,都让他印象深刻。“在我所参加的大大小小比赛中,论选手水平以及创新程度,OTEC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不过,对于正在历经创业“八十一难”的徐小萌来说,OTEC海外学人创业大赛给予的不仅是精神的共鸣,更是实实在在的合作机会。“无论是大赛中认识的创业伙伴、投资人,还是主办方提供的丰厚奖金,以及媒体的宣传力,对于我们这样成立之初的创业公司都是十分受益的。”
选合伙人比选伴侣难
真格基金创始人,中国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曾说:“合伙人的重要性超过了商业模式和商业选择,比你是否处于风口上更加重要。”这让徐小萌深有体会。
口碑街也经历了合伙人的二次变更。“公司的阶段性发展,要求合伙人的接纳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都得相应增强,如果在这方面兴趣不大,那么就很难领导公司顺利走下去。”徐小萌谈及第一次合伙人时有感而发。于他而言,合伙人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兼容能力,或者说,随着环境发展不断变强的能力。对于建立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基础上的创业公司,其合伙人必须更会适时而变。徐小萌举了他现在合伙人的例子:“我们的合伙人是数据出身,刚回国时对微信美拍什么的都不熟悉,但是现在已经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了。”
首先合伙人必须认同公司长期的目标与蓝图愿景;其次要有良好的职业品格,比如是否敬业投入,好的合伙人会充满热情;再次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诚实守信等。最后是管理能力,是否有识人能力和培养人的能力。在徐小萌看来,合伙人是战略执行者,而不是冲锋者。个人的战斗力再强,也比不上群体凝聚在一起产生的能量,这跟一头狮子带领的羊群,足以打败一头羊领导的一群狮子的道理一样。管理能力是合伙人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口碑街的合伙人之间也曾出现过分歧,徐小萌的做法是“各个击破而后聚拢”。他首先选择和每一个合伙人单独沟通,讨论该事件的意义,然后再召集大家一起讨论。目前这种方法很奏效,大多数事情都得以顺利解决。
选人才?我主要看脸
当下流行的一句话叫“主要看气质”,徐小萌却把它用在人才招聘方面。他表示自己在筛选简历时会首先看照片。“面相很重要,我看一看照片,大概就知道这个人适不适合这份工作了。”
听起来很玄乎,但徐小萌进一步解释,“面相”不是指英俊或者漂亮,而是一个人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在PS技术盛行的今天,一个人的面容可以涂抹,衣服可以修饰,但气质是无法修饰的。它是一个人读过的书、做过的事、历练的心。而徐小萌的这一“看脸”标准,背后隐藏的正是他对人才的首要标准:踏实、勤恳、务实的工作态度。“不管员工级别还是管理层级别,一定不要被表面浮华影响。”
道德是徐小萌选人的第二标准,拒绝弄虚作假,必须诚实守信。第三是自我驱动力,一个员工是否可以抗压,在自我鼓励的同时也可以感染别人,这对于创业公司尤为重要,自驱力好像是新鲜的血液,让公司时刻保持活力。
采访中,徐小萌特别提到了创业公司和大公司的区别:创业公司走在开端,没有大平台的雄厚资金和物力支持,那么,这就需要员工拥有很强的个人能力。“希望人才多能,可以肩负更多责任,乐于尝试和承担。”他举例,刘邦派韩信出战,兵力几千人,却打败了几万人的军队,横扫北方诸侯。这都是个人能力的作用,类似这样的人才也是创业公司强大的力量来源。
对“击鼓传花”式的投资说NO
和其他创业者不同,徐小萌在选择投资者时,将资源条件排在第二位,而第一位是投资者的态度和想法,是否和公司的长远目标一致。他欣慰地说:“我们当前的投资者就非常积极地和我们对接,讨论安排下一步的计划,关心我们的发展。”
对于市场上一些急功近利的投资者,徐小萌显得有些厌恶。他坦言,一些投资者投资项目,并非看重项目本身的潜力,而是仅仅想要最大化自己的资本,希望最快退出,最快盈利,把财务回报看的太迫切。“这就好像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他(投资人)不关心花怎么样,只想尽快传下去。”这也是创业公司在选择资本以及投资人时需要多加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