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语文教师去思考。笔者以《扬州慢》(姜夔)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个人对当前语文课堂诗歌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抓住学科的基本特点,囊括学科的基本内容
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因此,每一堂语文课都应该兼顾这两个基本特点,使语文教学更富有技巧性和知识性。
1.品味语言
如果语文课离开了语言文字的涵咏,就失去了语文的基本特点。尤其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更要引领学生字斟句酌地感受古代诗人在用词造句方面的精当。姜夔的《扬州慢》中就有很多词语值得涵咏,如“尽荠麦青青”的“尽”字写尽了一片荒凉和落寞;“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的“厌”字表明诗人虽不直言己恨,却婉言废池乔木之厌,真是曲径通幽;“清角吹寒”的“寒”字把听觉与触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读者从肌肤到心里都透着丝丝寒气。
2.诵读训练
诵读不仅仅是技巧问题,也是解诗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教师要设计有梯度的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诵读诗词,读出基调、读出韵律、读出感情、读出思考。如在教学《扬州慢》时,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诗歌中饱含的感情,然后通过示范,带领学生进行诵读。当诗句表达“冷”的感情时,学生要“气少声平”地朗读;当诗句表达“疑”的感情时,学生要“气细声粘”地朗读;当诗句表达“悲”的感情时,学生要“气沉声缓地朗读”。
3.文意探讨
语文课堂不应脱离所教的课文泛泛而谈,否则只会使语文课堂看起来恣意汪洋、气势磅礴,实则空洞无物,不知所云。对文意的探讨,要建立在核心的问题上。如在教学《扬州慢》时,笔者设置的核心问题就是:“在《扬州慢》中,姜夔要表达怎样的深情?这情有多深,竟会让他设想杜牧和自己也难赋?”因为教师丰富的阅读体验,能更加深刻地解读文本,正视并化解师生对文本解读的差异性,正是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
还有一点极为重要,那就是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确定解读文本文意的基本方向,以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主要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是文化角度。如通过《扬州慢》中提到的废池乔木,说明古代文人在提到人的情感和命运时,很喜欢与自然界的万物进行比较,尤其喜欢拿水和木;二是情感丰富层面,在一篇文章中,受当时情境的影响,作者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表露出多种情感;三是诗人个性层面,每一篇文章无不渗透着作者的个性,以文解人,不失为丰富语文课堂的利器。
二、抓住语文学习规律,概括语文规律
语文教材的编写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既不是专门的文学汇编,也不是专门的文化典籍介绍,更多地体现出文本汇编的性质。如果教师不替学生提炼一些方法,语文课堂将永远是低效的。为此,在教学《扬州慢》时,笔者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种鉴赏方法的演示和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处在南宋特殊的历史时期,姜夔精通音律,他对国难的理解是独特的。
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已经有了一些共识,如秉着务实的态度进行单元教学的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抓住文本的独到之处,总结令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及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实“语文素养”的本质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一种语文精神,是古人所说的“文以载道”的“道”。这首诗中包含的“昔盛今衰”的感慨,发出的“黍离之悲”,是一个浅层的情感,更深的人文精神是姜夔对战争的理性思考,对战争背景下民生的怜惜,以及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济天下苍生的入世情怀。在文本的解读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自己举手投足之间潜移默化的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格。
语文课堂,其实可以承载很多内容。只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去思考、去探索,勇于尝试,语文课堂就一定会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灵动,达到一种式微意丰的大境界。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
一、抓住学科的基本特点,囊括学科的基本内容
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因此,每一堂语文课都应该兼顾这两个基本特点,使语文教学更富有技巧性和知识性。
1.品味语言
如果语文课离开了语言文字的涵咏,就失去了语文的基本特点。尤其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更要引领学生字斟句酌地感受古代诗人在用词造句方面的精当。姜夔的《扬州慢》中就有很多词语值得涵咏,如“尽荠麦青青”的“尽”字写尽了一片荒凉和落寞;“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的“厌”字表明诗人虽不直言己恨,却婉言废池乔木之厌,真是曲径通幽;“清角吹寒”的“寒”字把听觉与触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读者从肌肤到心里都透着丝丝寒气。
2.诵读训练
诵读不仅仅是技巧问题,也是解诗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教师要设计有梯度的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诵读诗词,读出基调、读出韵律、读出感情、读出思考。如在教学《扬州慢》时,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诗歌中饱含的感情,然后通过示范,带领学生进行诵读。当诗句表达“冷”的感情时,学生要“气少声平”地朗读;当诗句表达“疑”的感情时,学生要“气细声粘”地朗读;当诗句表达“悲”的感情时,学生要“气沉声缓地朗读”。
3.文意探讨
语文课堂不应脱离所教的课文泛泛而谈,否则只会使语文课堂看起来恣意汪洋、气势磅礴,实则空洞无物,不知所云。对文意的探讨,要建立在核心的问题上。如在教学《扬州慢》时,笔者设置的核心问题就是:“在《扬州慢》中,姜夔要表达怎样的深情?这情有多深,竟会让他设想杜牧和自己也难赋?”因为教师丰富的阅读体验,能更加深刻地解读文本,正视并化解师生对文本解读的差异性,正是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
还有一点极为重要,那就是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确定解读文本文意的基本方向,以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主要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是文化角度。如通过《扬州慢》中提到的废池乔木,说明古代文人在提到人的情感和命运时,很喜欢与自然界的万物进行比较,尤其喜欢拿水和木;二是情感丰富层面,在一篇文章中,受当时情境的影响,作者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表露出多种情感;三是诗人个性层面,每一篇文章无不渗透着作者的个性,以文解人,不失为丰富语文课堂的利器。
二、抓住语文学习规律,概括语文规律
语文教材的编写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既不是专门的文学汇编,也不是专门的文化典籍介绍,更多地体现出文本汇编的性质。如果教师不替学生提炼一些方法,语文课堂将永远是低效的。为此,在教学《扬州慢》时,笔者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种鉴赏方法的演示和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处在南宋特殊的历史时期,姜夔精通音律,他对国难的理解是独特的。
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已经有了一些共识,如秉着务实的态度进行单元教学的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抓住文本的独到之处,总结令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及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实“语文素养”的本质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一种语文精神,是古人所说的“文以载道”的“道”。这首诗中包含的“昔盛今衰”的感慨,发出的“黍离之悲”,是一个浅层的情感,更深的人文精神是姜夔对战争的理性思考,对战争背景下民生的怜惜,以及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济天下苍生的入世情怀。在文本的解读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自己举手投足之间潜移默化的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格。
语文课堂,其实可以承载很多内容。只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去思考、去探索,勇于尝试,语文课堂就一定会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灵动,达到一种式微意丰的大境界。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