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的本质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执行者和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认真踏实地履行好这一神圣的使命。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作者就近20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点滴心得,分析了如何当好班主任这一问题。
  关键词: 班主任 宽容心 人格魅力
  一、班主任需要有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
  教师要有“乐于奉献,育人不倦,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生境界,带着春风化雨般的爱心,润物细无声的耐心,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传授知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充分留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让学生说出心里话,把能想、敢想的“悄悄话”告诉教师,让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是盲目地说教和粗放地管制学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即使你是善意的压迫,也会带来恶意的反抗,不让孩子在沉默中爆发,他们就会在沉默中被压抑。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盲目粗放地教育,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走出的误区。我们不能把孩子的童心发展无情地捆绑在成人的思维模式上,忽略了教育的循序渐进和长期性。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会把孩子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教育者要有健康的心态,选择了讲台,就选择了清贫、淡泊、沉静和无私,认认真真地为了学生的未来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
  二、班主任需要有一颗快乐的宽容心
  一位哲人说:“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无论其美丑,故天地广阔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无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相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自己当然也不例外。”有一次,教室内许多花的叶子蔫了,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很长时间没有人浇水,当时我很生气,抬头看了看学生,真想狠狠地批评值日生,可我调整了情绪,自己打来一盆水,给花浇水,教室里很多学生都静静地看着,有的惭愧地低下了头。等我给花浇完水,说:“这些花真可怜,没人关心没人问,饿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怎么给你们带去芳香呀?”学生们知道自己错了,接着,我就把他们比做这些花,谈谈浇水前和浇水后的想法,学生们各抒己见,说了很多心里话……随后几个月里,许多学生给花松土,浇水,施肥,捉虫。花儿们又呈现出蓬勃生机,花儿笑了,学生们笑了,我也笑了。生活中的很多事需要理解,需要宽容。宽容了别人也就等于宽容了自己,何乐而不为?
  三、班主任需要有一种高尚的人格魅力
  要想把学生培养成有个性的人,首先教师必须有人格魅力,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目光,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知识可以让学生尊重,但是让学生记住老师的往往不是知识的深浅,而是一种人性中闪光的东西,那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很多老师用“父亲般的严厉,母亲般的慈爱”教育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富有个性的学生,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记住了老师的教诲和期望,这种他人价值的实现和自我价值的回报,何尝不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最好见证呢?一个有人格魅力的女教师可以不漂亮,但一定具有高雅的气质,一个有人格魅力的男教师可以不潇洒,但一定具有儒雅的风采。
  四、班主任需要有一种和蔼的沟通力
  沟通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沟通架起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才发现那是一个广阔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部分学生因生理、心理日趋成熟,认为自己已长大,渴望早日摆脱家庭的束缚,既不愿主动向老师吐露,又埋怨老师不理解自己,整天忙于学习,长此以往,造成学生感到无助而上网,厌学,离校出走,早恋等。我们要及时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发现孩子思想的异常,帮助他们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尽快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而不是使用命令、警告、训骂、讽刺等语言,这样做,往往会导致学生与老师的反抗,给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增添更多的麻烦。
  五、班主任需要有一种阳光的处事心态
  法国教育家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做“阳光教师”,有阳光的处事心态。中国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教授曾讲道,我们这个时代的国人需要“变态”,就是要求我们积极自愿地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状态,改变自己的态度,以“平和,自省,喜悦,赞美”的处事方式面对身边的人,做好身边的事。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不缺乏美,而是欣赏美的眼睛被自己的不良心态给遮住了。
  最后以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一句话与各位共勉:“一个人面对阳光,眼中就是阳光灿烂;如果背对太阳,看到的将永远是自己的影子。”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通过总结近年中考备考的经验,结合历年中考思品试题的特点,提出针对中考复习的教学建议,以提高思品中考复习效率。  关键词: 中考思品试卷 学情 基础知识 学生主体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使中考思品试卷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思品试题,虽然各具特色,但有一些共同特点:试题情境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试题呈现
摘 要: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教师要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巧于预设,妙于生成,构建和谐、灵动的数学新课堂。作者就自己多年一线教学工作实践谈谈体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精心预设 动态生成  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有着灵活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的过程。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并不是不要预设,也不是主张师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地展开活动,而是要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摘 要: 本文在比较中美高中作文文体教学及其相应评价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内容效度和效标效度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在作文评价中的运用,从淡化文体教学和淡化对驾驭文体能力的评价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中学作文评价的效度。  关键词: 中学作文评价 作文文体教学 驾驭文体能力 内容效度 效标效度  一  高中语文人教版“表达与交流”模块对高中写作教学无疑具有指挥棒的作用。由五本课本中“表达与交流”内容编排的分析
摘 要: 儿童诗,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充满童趣、意境优美的儿童诗。小学低段学生在感受儿童诗语言的魅力之后,学会了运用,尽管只是初级模仿阶段,但孩子的创造,正是以此为起点的。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有创作的可能。  关键词: 儿童诗 低段学生 童心  儿童诗,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泰戈尔曾言:“从母亲嘴里听来的儿歌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字,在他们的心上具有吸引盘踞的力量。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建立在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科恩伯格(Kernber O)和斯腾伯格(Sternberg RJ)等的进一步研究而发展起来并首先提出的。它的理论核心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直接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
数学新课标强调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与品质。初中数学课本中,集中了大量的例题与习题,它们所表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当然重要,但蕴涵的数学思想却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利用例题与习题,运用数学方法点拨学生的思维,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进而上升为数学思想。  一、有目的地安排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适度
摘 要: 本文从柳妈这个底层小人物的角度分析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思想根源,初步揭示了他们在维护封建社会秩序方面所起的作用及吃人的本质。  关键词: 柳妈 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 阎王 地狱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中,柳妈是一个小人物,但正是这个小人物,却对主人公祥林嫂的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祥林嫂再嫁,她认为“祥林嫂实在不合算”,她诡秘地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
调查研究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中一种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我任教综合实践课程以来,所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几乎都要应用调查研究方法。但目前学生实施的调查活动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教师的指导缺乏整体感。要通过调查获取真实、客观、有效的数据资料,调查研究方法的设计、计划及操作规范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形成对自然、社会等问题的整体认识、客观的判断和合理的理解。  关注细节,意味着指导
摘 要: 本文结合嘉兴学院工科专业学生课程设置的特点,指出了目前考核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阅读了大量国内外的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院校的改革,提出了改进措施,这些措施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工科专业 考核方法  一、引言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
摘 要: 教师在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形式的转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入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转变教学方式。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物理教学 教学方式 多媒体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普通高中的性质及任务等方面都有所调整,具体的课程结构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沿用多年的教学大纲被学科课程标准取代。那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普通高中的物理教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彰显出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