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论是教师的常态课或者各级各类的示范课、公开课及评优课,笔者都发现,曾经被教师广泛运用的讲授法被有意无意的回避,甚至遭到批判。课堂上,我们常见的是声光电化、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所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活动全部用上,唯独不见历史内容系统的讲授。诚然,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日新月异,讲授法作为传统的教学手段呈现出了它固有的局限性,但笔者认为,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要做的是,研究学生的心理倾向,借助教育辅助技术,优化传统讲授法,使其在历史课改中发挥新的生命力。
从好奇心中激发探究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特质开始逐步形成并发展演变的重要阶段,他们面临着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这也形成了初中学生独特的心理倾向:好奇心强烈、持久性不足、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渴望成功,但又惧怕失败等,历史教师要顺势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质,优化历史课的讲授法,使其真正发挥出重要功效。
初中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拓展和所接触的社会面的增多,他们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和疑惑,这使得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既是课堂的重要契机,也是推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关键点,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讲授法在课堂上的神奇功效,推动课堂进程,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巧用讲授法于点睛之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好奇心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间不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中如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内容的兴趣点,在点睛之处巧用讲授法,让学生爱听、想听,这样的历史课堂讲授法,就应该加以推广应用。如笔者在讲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内容时,笔者先讲授了历史上出现的关于朱元璋的两类画像:一种是方面大脸,慈眉善目,胡须稀疏,面白细润,身穿龙袍,五官端正,相貌堂堂;另一种画像却是脸颊狭长,立眉深目,大耳隆鼻,胡须浓密,脸上长满了黑麻子,五官不正,相貌丑陋。这样的讲授让学生惊讶不已,好奇心马上被激发了出来。随后笔者出示了朱元璋的这两类画像,并讲授道:“到目前为止,史学界认为这两张画像都是朱元璋”!此语一出,学生纷纷侧目,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听后直摇头,有的甚至在座位上叫了起来“这怎么可能”?随后笔者抛出了如下两个问题: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朱元璋?为什么历史上会出现关于同一个人的截然不同的两种画像?这为接下来引出明朝建立者朱元璋的生平内容做了铺垫,朱元璋登上皇位前后,及后来为加强皇权采取了一系列的铁腕措施,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进行本堂课的学习,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效果自然好。
借用讲授法,满足学生好奇心,为学生自主学习历史提供支柱 初中历史教材由于面向的教学对象是全体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且限于篇幅和课时限制,教材内容往往仅摘录历史长河中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一些典型事件和重要人物,且对于这期间的具体细节和过程阐述也是非常简略的。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更喜欢细节性的描述,过程性的叙述,而历史教师就可以借用讲授法这一传统教法,通过对历史史实细节的描述,将历史过程具化,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2013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两座古墓,其中一座的墓志显示墓主为隋炀帝杨广。同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论证,此墓为隋炀帝和皇后萧氏的合葬墓。这些新闻报道见诸报端和各大媒体,学生对于隋炀帝及其在位期间开凿的大运河也进行了解,但在经过了解后却发现对于大运河的评价观点出入很大,学生非常好奇,到底应该如何去看待历史上隋朝大运河的开通。笔者于是准备借用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前收集了史学界对隋朝大运河评价的几种观点,并在课堂上讲授给学生听。课堂讲授如下:观点一:胡曾在《汴水》中的评价:“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观点二:宋元鼎的《炀帝冢》“帝业闪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这两个观点基本上都是从隋朝大运河导致隋灭亡角度去批判大运河的。而观点三:李敬方《汴河直进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观点四: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的评价角度相似,都是从大运河开通的利弊两个角度去评论的。通过材料的整合与教师的讲授,学生将课前接触到的内容与课堂教师讲授内容进行了整合,既满足了他们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也为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历史,培养学生的求真欲望与勇于质疑、求证的精神奠定了基础,这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
被认可的心理需求讲授法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理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其中“尊重需求”处于需求理论金字塔中顶部的第二层级,它是否得到满足将激励和影响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表现。而作为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初中生,他们更渴求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许,因此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倾向,在课堂上优化讲授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讲授法为基础,用问题做引导,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历史知识充满着许多的精彩场景,历史教师要学习《百家讲坛》里面老师们的讲功,用精彩的讲授为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历史人物赋以血肉、将历史场景再次呈现,在这样讲授的基础上,创设富有梯度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跳起来摘到他们心中的那个“苹果”,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而充分的肯定与赞扬,使学生在课堂上被认可、被尊重。历史教师在实施这项措施时,尤其要关注平时的学困生,使他们在历史课堂上也有享受成功的机会,感受到被认可的喜悦,进而萌发对历史学科的喜爱。
在讲授世界近代史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这一课内容时,经过课堂上精彩的回顾和讲授,笔者在课堂上设置了这样六个问题:第一,独立后的美国,南北方实行的两种制度水火不容,请问南北方分别实行什么经济制度?第二,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第三,内战初期,北方军队一再失利,它的原因是什么?第四,黑人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兵源,并由此扭转战争局势的是什么?第五,林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为美国人民作出了哪些贡献?第六,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谈谈南北战争的意义。在这六个题目中第三、四题属于基础题,都能直接在书本上找到,而一、二、五题是需要经过前后知识点的联系,进行思考总结后得出正确的结论,第六题的前半问甚至需要学生之间讨论之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设置问题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回答,能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听课的兴趣和学习历史的热情。 学生讲授历史,自觉参与课堂,展示自我,收获肯定 一堂课,不可能也不应该都由教师来讲授,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也应该而且必须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来,而以往很多课堂上学生参与的方式往往是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这些方式笔者认为更多的会在公开课、评优课中被采纳,而在平时常态课中应为历史教师普遍采用的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应该是让学生来“讲”历史,即用讲授的方法来阐述和学习历史,而这一方式相对于其他方式来说,“成本”小,而效果却是实实在在的。
学生在认真聆听教师讲授后,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所学内容“讲授”出来,这要求学生经过自身的理解、思考、内化、语言的组织等程序的转化,将书本上的内容转变成自己的内容,而这一过程其实就是掌握知识的过程。这种历史课堂讲授法,既可以在一堂新课导入时的旧知回忆环节,让学生来讲授上一节课的主要知识,学生能讲授出来、讲授清楚,那么对于上一课所学内容的掌握,自然就不成问题了。这一做法也可以贯穿在整堂授课环节中,对于教师讲解过程中出现的具体历史事件名称、历史人物、历史专用名词等,教师引导学生适时进行复述;这一方法使用最广泛的,恐怕是在一堂课的小结部分了。让学生讲授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心得、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评论等等。通过学生的讲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其参与课堂、表现和展现自己的欲望被满足,在此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对自我肯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学习难点图解方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夸奖,但同时他们对于遇到的困难又有着惧怕和畏难心理,尤其是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害怕失败。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有不少对于知识储备和人生经历尚不足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初三世界史部分的内容,教师在学生学习难点之处进行讲授,帮助学生化解难点,这远比探究教学更符合实际,也更能被学生接受。
如笔者在讲授世界现代史第4课《经济大危机》一课内容时,由于学生对于经济领域内的知识储备甚少,而书本中关于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原因等内容大字、小字交叉进行,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一定困难,因此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主要应该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笔者主要是借助多媒体课件,讲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具体过程如下图:
学生在听取这一过程性的讲解后,对经济危机为何爆发这一原因就有了一个相对详细的了解,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运用讲授法成功破解了学生的学习难点,消除了学生对于难点的惧怕心理,在聆听中获得了新的知识。
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对于在现代教学中被逐渐抛弃的课堂讲授法,如何在现今的历史课堂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除了教师在充分了解和合理利用学生心理倾向之外,还应该不断创新讲授法,并与其他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使其发挥出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丛立新.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J].教育研究,2008(7).
[2]吴非.不跪着教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4]陈伟国.来自历史课堂的智慧: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实录与反思[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六中学)
从好奇心中激发探究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特质开始逐步形成并发展演变的重要阶段,他们面临着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这也形成了初中学生独特的心理倾向:好奇心强烈、持久性不足、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渴望成功,但又惧怕失败等,历史教师要顺势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质,优化历史课的讲授法,使其真正发挥出重要功效。
初中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拓展和所接触的社会面的增多,他们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和疑惑,这使得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既是课堂的重要契机,也是推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关键点,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讲授法在课堂上的神奇功效,推动课堂进程,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巧用讲授法于点睛之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好奇心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间不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中如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内容的兴趣点,在点睛之处巧用讲授法,让学生爱听、想听,这样的历史课堂讲授法,就应该加以推广应用。如笔者在讲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内容时,笔者先讲授了历史上出现的关于朱元璋的两类画像:一种是方面大脸,慈眉善目,胡须稀疏,面白细润,身穿龙袍,五官端正,相貌堂堂;另一种画像却是脸颊狭长,立眉深目,大耳隆鼻,胡须浓密,脸上长满了黑麻子,五官不正,相貌丑陋。这样的讲授让学生惊讶不已,好奇心马上被激发了出来。随后笔者出示了朱元璋的这两类画像,并讲授道:“到目前为止,史学界认为这两张画像都是朱元璋”!此语一出,学生纷纷侧目,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听后直摇头,有的甚至在座位上叫了起来“这怎么可能”?随后笔者抛出了如下两个问题: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朱元璋?为什么历史上会出现关于同一个人的截然不同的两种画像?这为接下来引出明朝建立者朱元璋的生平内容做了铺垫,朱元璋登上皇位前后,及后来为加强皇权采取了一系列的铁腕措施,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进行本堂课的学习,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效果自然好。
借用讲授法,满足学生好奇心,为学生自主学习历史提供支柱 初中历史教材由于面向的教学对象是全体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且限于篇幅和课时限制,教材内容往往仅摘录历史长河中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一些典型事件和重要人物,且对于这期间的具体细节和过程阐述也是非常简略的。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更喜欢细节性的描述,过程性的叙述,而历史教师就可以借用讲授法这一传统教法,通过对历史史实细节的描述,将历史过程具化,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2013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两座古墓,其中一座的墓志显示墓主为隋炀帝杨广。同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论证,此墓为隋炀帝和皇后萧氏的合葬墓。这些新闻报道见诸报端和各大媒体,学生对于隋炀帝及其在位期间开凿的大运河也进行了解,但在经过了解后却发现对于大运河的评价观点出入很大,学生非常好奇,到底应该如何去看待历史上隋朝大运河的开通。笔者于是准备借用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前收集了史学界对隋朝大运河评价的几种观点,并在课堂上讲授给学生听。课堂讲授如下:观点一:胡曾在《汴水》中的评价:“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观点二:宋元鼎的《炀帝冢》“帝业闪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这两个观点基本上都是从隋朝大运河导致隋灭亡角度去批判大运河的。而观点三:李敬方《汴河直进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观点四: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的评价角度相似,都是从大运河开通的利弊两个角度去评论的。通过材料的整合与教师的讲授,学生将课前接触到的内容与课堂教师讲授内容进行了整合,既满足了他们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也为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历史,培养学生的求真欲望与勇于质疑、求证的精神奠定了基础,这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
被认可的心理需求讲授法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理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其中“尊重需求”处于需求理论金字塔中顶部的第二层级,它是否得到满足将激励和影响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表现。而作为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初中生,他们更渴求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许,因此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倾向,在课堂上优化讲授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讲授法为基础,用问题做引导,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历史知识充满着许多的精彩场景,历史教师要学习《百家讲坛》里面老师们的讲功,用精彩的讲授为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历史人物赋以血肉、将历史场景再次呈现,在这样讲授的基础上,创设富有梯度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跳起来摘到他们心中的那个“苹果”,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而充分的肯定与赞扬,使学生在课堂上被认可、被尊重。历史教师在实施这项措施时,尤其要关注平时的学困生,使他们在历史课堂上也有享受成功的机会,感受到被认可的喜悦,进而萌发对历史学科的喜爱。
在讲授世界近代史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这一课内容时,经过课堂上精彩的回顾和讲授,笔者在课堂上设置了这样六个问题:第一,独立后的美国,南北方实行的两种制度水火不容,请问南北方分别实行什么经济制度?第二,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第三,内战初期,北方军队一再失利,它的原因是什么?第四,黑人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兵源,并由此扭转战争局势的是什么?第五,林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为美国人民作出了哪些贡献?第六,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谈谈南北战争的意义。在这六个题目中第三、四题属于基础题,都能直接在书本上找到,而一、二、五题是需要经过前后知识点的联系,进行思考总结后得出正确的结论,第六题的前半问甚至需要学生之间讨论之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设置问题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回答,能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听课的兴趣和学习历史的热情。 学生讲授历史,自觉参与课堂,展示自我,收获肯定 一堂课,不可能也不应该都由教师来讲授,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也应该而且必须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来,而以往很多课堂上学生参与的方式往往是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这些方式笔者认为更多的会在公开课、评优课中被采纳,而在平时常态课中应为历史教师普遍采用的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应该是让学生来“讲”历史,即用讲授的方法来阐述和学习历史,而这一方式相对于其他方式来说,“成本”小,而效果却是实实在在的。
学生在认真聆听教师讲授后,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所学内容“讲授”出来,这要求学生经过自身的理解、思考、内化、语言的组织等程序的转化,将书本上的内容转变成自己的内容,而这一过程其实就是掌握知识的过程。这种历史课堂讲授法,既可以在一堂新课导入时的旧知回忆环节,让学生来讲授上一节课的主要知识,学生能讲授出来、讲授清楚,那么对于上一课所学内容的掌握,自然就不成问题了。这一做法也可以贯穿在整堂授课环节中,对于教师讲解过程中出现的具体历史事件名称、历史人物、历史专用名词等,教师引导学生适时进行复述;这一方法使用最广泛的,恐怕是在一堂课的小结部分了。让学生讲授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心得、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评论等等。通过学生的讲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其参与课堂、表现和展现自己的欲望被满足,在此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对自我肯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学习难点图解方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夸奖,但同时他们对于遇到的困难又有着惧怕和畏难心理,尤其是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害怕失败。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有不少对于知识储备和人生经历尚不足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初三世界史部分的内容,教师在学生学习难点之处进行讲授,帮助学生化解难点,这远比探究教学更符合实际,也更能被学生接受。
如笔者在讲授世界现代史第4课《经济大危机》一课内容时,由于学生对于经济领域内的知识储备甚少,而书本中关于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原因等内容大字、小字交叉进行,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一定困难,因此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主要应该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笔者主要是借助多媒体课件,讲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具体过程如下图:
学生在听取这一过程性的讲解后,对经济危机为何爆发这一原因就有了一个相对详细的了解,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运用讲授法成功破解了学生的学习难点,消除了学生对于难点的惧怕心理,在聆听中获得了新的知识。
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对于在现代教学中被逐渐抛弃的课堂讲授法,如何在现今的历史课堂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除了教师在充分了解和合理利用学生心理倾向之外,还应该不断创新讲授法,并与其他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使其发挥出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丛立新.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J].教育研究,2008(7).
[2]吴非.不跪着教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4]陈伟国.来自历史课堂的智慧: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实录与反思[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