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一个“乐派”了得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派”概念是“流派”概念的派生物。任何文化、艺术的“流派”概念,都是“小文化”概念。这即是说,所谓文化或艺术的某一或某种“流派”,必然都是某一整体“大文化”或整体艺术中的支流、支派,其内涵绝无“整体”、“整合”的含意。“流派”概念概括的只是整体中显现出的局部特征,否则就不成其为是一种流派了。因此,音乐流派中的“乐派”,也只能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整体音乐文化领域中的其种局部性内容或某种类型独特风格特征的概括标显,这在学术界和音乐学界应当是不言而喻的通行认识。如果我们能够承认这一认识前提,那么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体文化形象的某一文化(艺术)领域的整体内容,一般都不宜将之“统”而论之为“流派”或“乐派”,如果还是将之作为一种指引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大方向的“学术性”、“理念性”定位或倡议公开提出和发表,那就显得更不严谨和缜密了。
  
  一
  
  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常见的“流派”概念使用状况为例,所谓某种音乐文化类型中的某些“流派”,其基本特征或说是音乐“流派”能被大众约定俗成认可或为乐界、学界总结的基本标识,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音乐流派的地域化特征显现。中国民族众多、幅员广阔,不同地域中生存、传播的音乐文化,因其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不尽相同,故而形成不同的音乐风格。其中同一音乐类型和品种,因在不同地域中生存、传播而滋生出地域化风格差别,即常常被乐坛、学界称为“某派”“某派”,如中国筝乐界针对传统筝曲的地方音乐风格差别,通常就有所谓山东筝派、河南筝派、内蒙古筝派、东北筝派、浙江筝派等不同“流派”区分;清代文人音乐家李芳园,在其琵琶传统曲目的汇编中,对其曲目的类型和风格差别,也有影响不小的“南北派”分法;而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国粹”古琴及其琴乐,在琴乐界则更是早有地域化流派分野认识,此即所谓“金陵之顿挫,中浙之绸缪,常熟之和静,三吴之含蓄,西蜀之古劲,八闽之激昂”(黄晓珊《希韵阁琴瑟合谱》),仅江苏地区,明清之际即有著名的“虞山派”和“广陵派”之分;至近代,全国范围内也有所谓“浦城、泛川、九嶷、诸城、岭南”诸派之别。总之,这些出现在传统音乐文化各分支类型中的“流派”概念,都是地域化音乐特征的一般性概括。
  二是音乐流派的个别化特征显现。中国传统音乐类型品种多样,地域风格各异,同一音乐类型或品种的操纵主体“音乐人”,因其文化涵养不同、生存状态不同、传承谱系不同,其表演、歌唱和演奏,即常常会有较突出的个人风格和小群体风格生成。这种局部、个别化的音乐风格呈现,也常常被称为“某派”“某派”。众所周知的如近现代中国戏曲(京剧)表演艺术领域的“谭(鑫培)派”、“言(菊朋)派”、“梅(兰芳)派”、“麟(周信芳)派”、“荀(慧生)派”、“程(砚秋)派”等,即属此列;晚清说唱(弹词)音乐领域中“程(遇乾)”、“俞(秀山)”、“马(如飞)”各派约定俗成的称呼,亦与此同理;而清末民初间器乐(琵琶)演奏领域中以华秋苹为首的无锡派、以李芳园为首的平湖派、以鞠士林为首的浦东派、以沈肇初为首的崇明派、以汪昱庭为首的“汪派”等等,则是因师承、谱系关系接续而生成的器乐表演群体派别。这些在不同音乐实践领域中生成的“流派”,其称呼内涵显然都是个人音乐风格和小群体音乐风格特征的一种彰显。
  中国传统音乐“流派”生成及划分所依据和显示的上述两个基本特征,都明确无误地表明“流派”概念,都是“小文化”概念,都是整体音乐文化类型中局部性音乐风格特点形成的一种派别划类和风格显现。
  如果再联系到“中华乐派”倡导者所涉及“乐派”构成的“四大支柱”内容讨论,所谓音乐“流派”(即所谓“乐派”)事实上应当将之分野为四个局部性“流派”格局来加以倡导和建构才更为合理。此四个局部性“流派”格局,即:音乐创作(作品)流派、音乐表演流派、音乐理论(学术)流派和教育理念(模式)流派。
  其中属于“音乐表演流派”的,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已经有多种显现,以上所述内容基本皆是,故不赘述;属于“音乐创作(作品)流派(亦可称为‘乐派’)”的,在中国传统器乐演奏领域中,相关“流派”显现已经涵盖了作品风格内容,这即是说其中可称之为“派”的演奏家或演奏家群体,都已包含有相关音乐作品风格和传承的认知,但在近现代专业音乐创作领域,其“乐派”性质的个体和群体音乐创作(作品),尚无公认和约定俗成的表征和显现,故而可谓之是空白;属于“音乐理论(学术)流派(亦可称为‘学派’)”的,因当代中国音乐理论建设历史不长,理论家们任重而道远,谈其“学派”形成,还为时过早;属于“音乐教育理念(模式)流派”的,我以为至今仅有雏形显现,只能粗略见到表征某种程度音乐教育理念差别的“旧学”与“新学”分野,从音乐教育理念系统构成角度来说,这一重要基础领域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二
  
  从学理层面来认识和分析中国传统音乐的“流派”,任何音乐“流派”的形成,都包含有积极性一面和消极性一面。
  从其积极性一面论之,“流派”的生成与发展,是整个音乐文化操纵主体中的一种音乐个体或小群体自觉意识的觉醒,是对某一传统音乐文化整体惯性势力存在和封闭生存状态的一种创新性突破。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音乐文化,一次次的变革发展,有哪一次不是或不包括对先前音乐传统整体惯性存在的突破?事实上任何一种“流派”之所以被大众认可和被学术界类型化,其主要因素就是因为这些“派别”都包含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意识显现和革新行为运作。以戏曲界风行一时的“梅派”为例,梅兰芳在青衣唱腔上,兼容前辈众家之长,使“花衫”行当推陈出新;在剧目中大量使用新腔,于[四平调]基础上创造出罕见的[反四平]唱腔;同时又与琴师徐兰源、王少卿等合作,添加乐器、增设“行头”,丰富和发展了文武场(乐队伴奏)音乐。正是由于梅氏以一位创新者姿态活跃于中国戏曲舞台并产生广泛影响,其表演艺术和声韵唱腔风格,才会有所谓“梅派”艺术的类型化认知及其相关表演艺术的研究和总结。
  由于音乐流派的形成和出现,常常是音乐大群体中个体或小群体音乐自觉意识的觉醒和音乐风格的外形化显示,因此任何一种“流派”存在,或多种“流派”的共存,都是对“大一统”音乐风格和“大一统”音乐格局构成的一种冲击和突破。多种音乐“流派”的产生与共存,既是推导音乐风格多样化局面形成的内在动因,同时也是音乐风格多样化局面形成的具体表现。
  从其消极性一面论之,包括音乐在内的所有艺术“流派”,又都注定是一种文化性质的“历史性”形态。这里可以打个通俗比方:“流派”如同一桌富于个性特色的美味“宴席”,可以使我们津津乐道和尽情品尝,但现实生活里却终究“没有不散的宴席”。西方古典音乐“流派”发展至今,早就揭示出这一事实:一个“流派”总是会被更新“流派”所取代,这是一个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文化演进规律。因此,“流派”或所谓“乐派”,只是一种具有“史学”特色的概念,它是独特艺术风格已经形成和存在后的一种非主位性描述和学术性划类,“流派”并非是当事人可以自我表征当下存在的一种学术“造物”,难道我们仅仅因为具有某种理想就能轻易创立一个永恒不变的“流派”或“乐派”?
  任何“流派”所具历史阶段性特征,正是由于凡是“流派”都会要巩固和传承自身被类型化的模式,这就会自然伴随出现程度不同的消极性因素。“流派”的这种自生消极性,主要的也是最常见的表现方式,就是局部利益的保护态度和排它心理的策略化选择。并且,任何一种“流派”,如果坚持固守不变的个别性风格,它终究又会形成新的惯性势力而束缚新的创新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借鉴与融合。这一现象在中国传统音乐各类“流派”形成、生存和巩固的过程中,绝不鲜见,所谓常见的门派之争、各立山头;秘不示谱、谱不外流;徒不二师、艺不外传;以至于在专艺者当中造成“偷学”之风、“窃学”之风(有学者总类之为“剽学”)盛行的种种现象,就是它自生消极性的后果显现。
  
  三
  
  有鉴于“流派”的“小文化”内涵,以及凡“流派”生成都具有地域化特征、个别化特征、历史阶段性特征和自生消极性显现,故而笔者认为:
  尽管“流派”或“乐派”形成,是艺术和相关学术领域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产生的文化事象,其存在也是多元文化规律显现的基本内容;同时“中华乐派”概念的提出,也具有相当积极意义,是一种自觉意识觉醒和突出的显现。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整体音乐和对这个整体音乐的发展方向进行设计,是不宜以“乐派”而论之的,更不宜轻易、理想地将之命名或概括为一种“乐派”来加以提倡。从学术层面来说,我们应当将“流派”、“乐派”、“学派”之类代表局部文化特色的音乐形态生存和发展空间,交还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各个比较具体的音乐领域或类型中去自行完成、自行显现,让其成为推动音乐文化多元发展的一种动力,而不是成为整体音乐构成发展的统一模式和终极目标,这样才更有利于中华民族音乐风格多样化和音乐文化多元化共存局面的形成。
  “中华乐派”倡导者提出“四大支柱”内容分项及其整合构思,虽然是可取和很有创意的,但是,这绝不是一个局部性“流派”或“乐派”可以担当的宏大任务。况且从学术思想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评估,“乐派”本身只能是四大支柱中某一音乐文化类型整体中派生出的一种局部性特种风格,它何以可能去整合产生它的“母项”文化,去完成一项伟大的全民族音乐文化的“整合”?
  事实上任何一项“大文化”形态和类型的整合企图,常常是要以牺牲和淹没“小文化”形态和类型个性特色为其代价的,这对于非整体音乐文化性质的真正属于不同音乐风格的“流派”展现和多元音乐文化共存的提倡来说,不啻是一种悖论,这也许是当初“中华乐派”四大支柱构成整合思路设想时,当事者所未能料及和设想到的理念缺失。
  至于倡导“中华乐派”建立的专家学者,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十分关心,并倾注了很大热情,这是值得我辈尊敬和学习的。当事者所涉及创立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的整体音乐建设思路,以及多出代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象的音乐人材、多出代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这样的构想,笔者也是十分支持和赞同的。我们的音乐教育和我们的音乐创作,从总体上说的确在指导思想和学术理念上还有不少问题和偏差,这需要进一步深入和缜密研究讨论,特别是音乐教育模式单一化、陈旧化以及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忽视和淡失,已经到了从根基上影响国内优秀中国音乐作品和优秀音乐人材诞生的地步。因此,在“中华乐派”论者的“四大支柱”整合构思中,我认为音乐教育应当是第一位、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在音乐教育领域加大力度、对其进行创新改革的设想,笔者表示完全支持并全力声援。
  然而,正因为“中华乐派”倡导者的初衷,是着眼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和长远目标,笔者才认为其理论阐述需要深化把握和更加周密严谨,倡导者以“派”论“乐”、以“乐派”概念来囊括这一重大主题,是“巨人戴小帽”——戴又戴不住,用又用不着。不仅不能解决如此重大的方针方向问题,反而缩小和矮化了原设的宏图。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方向和长远目标设计,岂一个“乐派”了得!
  
  (本文是作者参加2006年10月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首届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大会的发言稿)
  
  伍国栋 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于庆新)
其他文献
中美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于2007年5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是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乐理教学联盟及深圳迪索音乐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赵易山主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是本次大会的主旨。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以及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音乐院系的专家、教授与研究生共120余人。会议特邀美国耶鲁大学教授Joa
2008年5月4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开幕音乐会隆重奏响。由指挥家谭利华执棒,中国交响乐团演奏了辉煌的开幕音乐会,曲目有《春节序曲》、《森吉德玛》、《台湾舞曲》等中国交响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同时,我十分高兴地听到了杜鸣心先生的新作——交响诗《对阳光的忆念》,这是这首新作的世界首演,因而值得庆贺。  大型的“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
12月11日,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随着斯图加特打击乐团奏响的最后一个音符,第四届马林巴比赛暨上海国际打击乐周完满结束。  在管弦乐队中,打击乐器是作为色彩性乐器或者节奏乐器出现的,而大多数人对打击乐的认识也就局限于此了。20世纪60年代,第一场打击乐音乐会在瑞士举行。这标志着打击乐器开始独立于乐队,逐渐成为一种世界认同的一体化音乐。然而我们对打击乐的认识并没有前进多少,或许直到今天打击乐在大
在大提琴演奏中,要对音乐恰到好处的把握和淋漓尽致的表现,演奏者需要具有相当的演奏技能,而对这种技能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大提琴演奏的教学过程一般以纠正学生演奏姿势,校订解释谱例,阐述音乐等为主要内容。教师通过对学生演奏姿势的纠正、基本技巧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演奏技能,从而最终实现对音乐很好的诠释。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尽量准确、清晰的指导,使学生可以获取正确的演奏姿势从而为下面的进步
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广州市政府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文联承办的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于12月13日至20日在广州隆重举行。本届“金钟奖”广州赛区是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后,十七大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战略目标指引下举行的,广州市委、市政府把加强“金钟奖”工作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中国音乐事业发展、提升城市文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与黄梅县育才实验学校课堂革命的故事。  在学校的会议室里收藏着一副珍贵的牌匾。牌匾上镌刻着两行字,“育才三自奇葩开,德宏教师闻香来”,这幅牌匾饱含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教育界同仁对我校最真挚的情感。  自2014年10月以来,四年间德宏州先后派出辖区五个县市14批次教育考察团来我校交流取经,不少校长在长期的跟岗学习中,与我校师生结下深厚的友谊。而学校坚持探索近十年的
一    21世纪,“全球化”这个概念日渐成为新世纪社会发展中十分醒目的关键词之一。它以一种十分强大的生命力与迅猛的发展速度,构成当今生活的一个基本生存背景,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入到全世界不同的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人类的基本观念与生活方式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同样,全球化的趋势也正以汹涌澎湃之势席卷当今中国音乐教育界,使我们充分感受到这种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抗拒,并感受到其价值和影响
恩施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257所,在校学生(幼儿)112651人。其中民族学校17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61959人,占全市学生总数55%。近年来,恩施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教育发展始终秉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民族特色的快速发展之路。  创新机制,塑造队伍,筑牢根基  “6 1 N”机制强载体。恩施市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
2008年12月23日晚,在北京音乐厅上演了由中国音乐  學院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年民族音乐成果系列展演”闭幕式音乐会,在音乐会下半场的演出曲目中,由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青年爱乐乐团演出的《北京组歌》是本场音乐会的重头戏。这是由中国音乐学院策划并申报的北京市地方高校2007科技创新平台项目,也是学院多年来立足于民族音乐教学、坚持民族音乐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的自主品牌创作项目。    一、创作过程   
在竹山县秦古中学,有这样一位老教师,用爱心点亮心灯,用信心唤醒智慧,他就是刘国文老师。他担任班主任37年,“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谦行善举,用爱心点亮学生的心灯  刘老师尊重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他多角度、多方式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9年9月,班上转来了一名外地学生小康(化名)。刚接触不久,刘老师就发现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