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导入方法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emo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一堂课的开头十分重要,设计并组织好新课的导入,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并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物理课堂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因人因地因内容而定。在教学中我常采用以下课堂导入策略。
  一、新旧知识联系导入
  新旧知识联系教学法,即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
  案例:在教学“向心力”时,回顾已学过的向心加速度知识:向心加速度对物体做圆周运动中的线速度起到了什么作用?向心加速度方向指向哪里,有何特点?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等于什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猜想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外力,它的方向有何特点,大小等于什么?通过回答上述一系列问题,学生复习了先前学过的向心加速度的知识,也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让学生尝试猜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演示实验导入
  即以进行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方式设置学习情境的引导方法。通常在学生缺乏新知识所要求的感性经验,或者学生在生活中虽有所接触但没有引起充分注意和思考时,采用实验引入方式。
  案例:在教学“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设计碰鼻实验:如图所示,把悬挂重球拉至学生鼻尖由静止释放,学生立于原位不动,小球来回摆动,学生怕重球碰坏了鼻子进行躲避,可事实是重球碰不到鼻尖。此时学生会感到十分惊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要解释这种现象就要用到新的力学理论——机械能守恒定律。通过让学生表演碰鼻实验,以惊激趣,以趣生疑,以疑引思,迅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激发探究欲望。
  三、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导入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不可分。用物理知识揭示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能使学生感到物理有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案例:在教学“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时,可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导入。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握手时,指尖接触时或者手接触到金属物体时,有“触电”的刺痛感;在晴朗干燥天气,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头发是越梳越乱,甚至“怒发冲冠”;晚上脱衣时,会伴有蓝色的火花和“啪啪”响声,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产生过程中又遵循怎样的规律呢?从而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教学。
  四、游戏或竞赛导入
  所谓“游戏或竞赛导入”是指运用做游戏或竞技的方式,发现物理问题进行导入。“好动爱玩”是青少年的天性,巧设游戏,通过比赛可使学生发现矛盾。
  案例:在教学“摩擦力”时,设计拔河比赛的游戏方式导入。具体方法是让一名女同学和男同学站在讲台前举行拔河比赛。男同学坐在带轮子的椅子上,女同学站在地上。比赛结果是无论男同学如何用力拉绳,女同学都能轻而易举地把男同学连同椅子一起拽过来。男同学比女同学有力气,却输给了女同学,学生顿时感到疑惑。课堂导入也就发挥了它的作用。对这样的拔河比赛还可以换一种更简易的方式进行。上课前,教师准备一个空啤酒瓶,在靠啤酒瓶底的一端涂上洗涤液。上课时进行拔河比赛,让女同学单手握瓶口一端,男同学双手紧握瓶底一端,两人同时往回拽。结果男同学瓶子滑脱手,女同学获胜。这样导入也能使学生产生疑惑,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五、成语和诗词导入
  语言是交流情感的产物,它能唤起学生注意,促进学生思维。因此用联珠的妙语揭开新课的序幕,是引入新课的好方法。
  案例:在教学“弹力”时,可以这样引入:
  我国古代有“后羿射日”的民间传说,汉代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的飞将军李广,三国时有“辕门射戟”的吕布,“百步穿杨”的黄忠,唐朝有“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薛仁贵,隋朝有“一箭双雕”的长孙晟,元代有“只识弯弓射大雕”的铁木真。这些英雄人物,创千秋功业,留万世英名,靠的就是强弓劲箭,一张弓何以产生如此威力?
  六、多媒体课件导入
  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它既能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提高观察对象的可见度和清晰度。所以用多媒体课件引入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在教学“曲线运动”时,可让学生欣赏抛出去的标枪、宇宙中的星体、砂轮打磨下来的微粒的运动视频,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这些物体运动的共同点是运动轨迹是曲线。从而引入曲线运动这节课。
  也可以下载游戏软件,让学生做游戏引入新课,收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案例:在讲授“平抛运动”时,让学生玩飞机投弹炸小船的小游戏。飞机水平匀速飞行,飞机投出的炸弹做平抛运动。要求学生通过点击电脑鼠标操控飞机投弹的时机,炸掉飞机前下方的小船。结果有的同学能把炸弹准确地投到小船上,而有的则不能。教师小结:炸弹在空中的运动是平抛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平抛的知识。
  此外还有引用物理学史或故事导入法、设疑式导入法、资料导入法、错例引入法等。新课的导入方法很多,在应用的时候,应根据具体内容,合理灵活地选择,不要局限于用某种方法,在新课导入时需注意避免方法单调,枯燥无味;洋洋万言,喧宾夺主;离题万里,弄巧成拙。
其他文献
摘 要: 历史教学不仅是让学生简单地了解一些历史上重大的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更是让学生通过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塑造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真正体现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文章阐述了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方法  新课改,新形势,我深刻地领悟到:历史课是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一门课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对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挚友,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催化剂。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要熟练地驾驭教材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把知
精品课,常常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渐入佳境,走向高潮,而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引导不可或缺,只有教师循循善诱,耐心启发,才能指引学生步入神秘的科学世界。教师要想吸引学生注意,吸引学生眼球,最有效的措施是设计精彩的课堂问题,教师恰当抛出问题,在课堂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让整节课显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但是放眼当前课堂,很多教师对课堂问题显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问题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甚至有的问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