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生完成中小学内容衔接的过渡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inem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新入学的初一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怎样才能尽快顺利地适应初中生活,步入正轨。就中小学的教学理念和教材编写来说,两者出现了较大的断代,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后在心理和学习状态都会出现极大地不适应。学生从小学简单记忆、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过渡到中学理解探究、主动参与的学习模式仅有短短几周的时间。因此作为初中起始年级的教师,梳理中小学知识体系,寻找联系,引导学生寻找适合初中知识特点的学习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一、要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学生的差异,把握好学生的基本起点
  教师首先要熟悉中小学双方语文教材的内容,结合课标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点。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一至九年级学段在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明确的要求,但由于教材内容的限制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同,从不同学校来到同一班级的初一新生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方面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入学的前两周教师先不要急于上新课,应先对学生的年龄、家庭、兴趣以及在校的表现作详细的了解,并着重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的语文基础能力进行检测性评价,以便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学的学习中的知识漏洞,及时查缺补漏。切勿想当然地认为某些知识应该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掌握牢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查。
  1.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教师可以在课文教学的预习环节加大汉字拼写的比重,通过听写、注音等方式检查学生能否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否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则。
  2.可以在两分钟预备环节或课堂导入环节设置学生口头表达的活动,可以听写一段话,看学生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而快速地记下别人所说的原话或大意。在口头表达环节可以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理想抱负或者知心朋友等,注意观察学生说话是否流畅、通顺,言之成理。
  3.在初一起始阶段的教学中,可以印发一些内容篇幅比较适中的文章,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默读完后,检查学生能否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出自己的判断,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弥补小学阶段阅读的不足,帮助学生尽快从小学复述式阅读过渡到中学阶段的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
  4.还可以利用调查的形式,请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书信的形式介绍自己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情况、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对语文教师的期望。检查学生能否根据需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语句是否流畅通顺,写作格式是否正确。还有书写是否规范、端正、整洁。
  通过以上这些检测,教师基本可以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障碍,就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教学,更好地完成衔接工作。
  二、要关注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不同特点
  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所不同。小学生对教师怀有一种偶像崇拜心理,这就导致他们学习依赖性强,习惯机械记忆,喜欢直观形象的操作,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相对来说不够持久和稳定。而初中生正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已经开始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喜欢新鲜事物,上进心和好奇心都比较强,但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注意力较差,做事缺乏耐心和毅力,而且初一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师,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因此在初一上半学期,教师应在“过渡期”放慢脚步,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教师在授课时,要努力把抽象的内容讲得形象具体,并且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形成独特的文学审美体验。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学法衔接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初中语文的重要因素。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也不够,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初一语文学习之初,教师的当务之急是要帮学生拟定一系列的学习常规,如课前预习、笔记要求、作业要求、疑难解决、系统小结等。在教学初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教第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应该教给学生速读、略读、精读、朗读、默读的技巧,让学生知道如何分析一篇课文,要掌握课文的哪些内容,如何做笔记等。第一次测验前,可与学生一起回顾、整理、归纳知识要点,列出详细的复习提纲;测验后再共同分析失误原因,总结教训。
  总之,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的过渡和衔接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一语文起步教学阶段,语文教师一定要从多方面了解学生学习语文困难的原因,及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北京市清河中学〈初中〉)
其他文献
新课改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语文教学显得非常重要,阅读兴趣的浓厚,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还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知启智。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帮学生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责任,也是机遇。具体怎么做呢?我有以下看法:  一、选择合适的书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不是每一本书都适合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推荐课外读物,通过课外读物
摘 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许多中学生缺乏知恩、感恩、报恩的意识,甚至完全丧失感恩之心,由此引发的不良后果令人担忧。对关爱受之坦然不思回报,一旦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以自己的非常举动威胁父母;对待师长、同学、周围人的帮助不思感恩,唯我独尊。这些都是严重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鉴于以上情况,现就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科学探究。这里所说的“科学探究”即是指科学研究人员在探索科学问题时,为了获取证据和解释而采用的研究途径和方法。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科学问题的探索者和生力军,我们化学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人员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途径:(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订计划,进行实验;(4)收集证据
背抬阁(江南称“飘色”)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俗文化天地里一株瑰丽而神奇的山花,被誉为“中华一绝”、“华夏一奇”。  所谓背阁,就是成人身背花篮、宝剑等,并在其身上绑一特制的
如今的孩子,十来岁就发育成熟了.这一半要归功于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一半要归功于通俗文化的熏陶.如果再以老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早恋问题,必然会生出许多枝节.在我看来,早恋概
课堂提问,不仅起着传递反馈信息、检测教学效果的作用,还能启发引导学生、培养其创新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们应该更加重视提问的教学功能,进而激发学生研究、探索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总结,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但是怎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成功的呢?本文对职高数学课堂提问的相关问题做一探讨。  一、职高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通过大量听课、调研,我发现职高数学课堂提问主要有以下
语文美育是指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和发掘语文课程中的审美因素,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期待,“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力”。  语文审美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特点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语文美育在新课程理念下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当他们的心灵对于多种思想、形象以及他们所看到的、感到的和想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在备课中体现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
摘 要: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得到普遍重视,作用也日益凸显。数学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能采取榜样示范、情感感染、耐心疏导、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又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数学课堂教学,这是主渠道。此外,还可以通过数学活动
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其中既包括运用教学方法的艺术,也包括遵循艺术的一般审美性原则进行的审美教育活动,还包括体现教师个性而独具特色的艺术创造。由此可见,创造性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于是,很多教师都想尽一切办法寻求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并以此让学生受益。而我们的学生(中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水平的占多数,要让他们的学习变得轻松,应尽量以直观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他们。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