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之我见,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042-01
一、内部控制的要素
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及监控五个元素构成,五个元素间相辅相成,联系紧密,且必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为企业目标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一)控制环境。企业的内部控制往往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这种控制环境指的是在执行某项任务时所发生的各种不定的因素。这种不定的因素比如说:人的诚信问题,道德和修养问题,时间问题,公司的职责职权问题,以及人力资源的调配等等一系列问题。(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组织对实现其既定目标的相应风险的界定与分析。企业主动地发现和处理由于情况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是很有必要的。(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控制活动包括授权审批、核对、关键绩效指标、资产安全控制及职责分离等各种类型。(四)信息与沟通。企业内部控制需要保持各个岗位和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要互通有无,这个过程更要做到传达信息的准确无误。(五)监控。内部控制制度需要监督和控制,这就需要企业要制定专门的审计人员,要不定时的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和审计。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
(一)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即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可靠性、可比性、一致性。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利益相关方做出最佳的决策。(二)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企业的各种财产,特别是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常常容易出现被贪污、挪用和盗窃的问题。对于这类资产,必须保证不得随意接触和处理,只有经过授权才能接触和处理。(三)提高经营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内部控制就是要明确各部门各人员的责任和地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理规范各部门和各方面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处理程序,使其严格按程序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四)保证遵循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法规。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要确保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当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
(一)组织规划控制。组织规划控制的实际内容是对企业中的组织结构,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以及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所进行的规划控制。(二)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是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以保证单位既定方针的执行和限制滥用职权。(三)文件记录控制。文件记录控制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而且也是授权控制和职务分离控制有效性的保证。没有恰当的文件记录,就无法反映各项活动的运动轨迹,也就不可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健全、正确的文件记录既是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的手段,又是企业保持工作效率,贯彻企业经营管理方针的基础。(四)职工素质控制。职工的素质控制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部门在用人方面对人员的素质控制。这其中包括在用人的初始阶段,即招聘人员初期就开始进行的素质控制,一个企业要想长期持久的发展,所属企业的员工素质一定要提高,员工所具有的修养和品德以及他们本身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五)实物控制。1、接触控制,接触控制是指对有关资产和文件记录,明确其可以接触或接近的人员,以及接触或接近人员的职责范围,限制其他人员接触或接近,以保证资产和记录的安全与完整。限制接近的对象包括限制接近现金、其他易变现资产、存货。2、盘点控制,盘点控制是指通过对企业的资产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盘点清查,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是否相符,进而发挥控制作用的一种控制方式。(六)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控制是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当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对策,一个企业的活动和正常经营是否合规合矩合法有效,必须对其该企业进行有效的审计控制,所以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设立审计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和对策
(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内部控制原则是对建立和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具有指导性的法则和标准。没有正确的原则指导,就不可能设计出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通常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合规、合法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全面控制原则;内部牵制原则;适用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二)健全内部控制的对策。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环境,要从企业的董事做起,要充分发挥每个董事的作用,不能让其成为摆设。另外还有设置单独的董事審计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设置,主要是监督财务的真伪性。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管理机制。这个机制以风险的最小化为中心。3、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体系。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将内部牵制的观念引入并延伸于经营管理的各个阶段及各个环节,具体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事前防护;第二个层次是事中调节与控制;第三个层次是事后反馈。4、加强内部审计。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主要是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是一个预防为主的部门。这个部门在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占据主要的地位,它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然后结合本企业的法规来约束每个部门。由于审计部门的特殊性,所以要求企业要单独的设置审计部门。
五、综述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综上所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占据重要的部分,该制度明确了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义务,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时间效率。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同时,这其中也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要有高尚的人格来支撑,因为健全的管理制度,都是需要大家共同维护的,如果把一切的工作都归于管理制度之上,那对企业的管理也是徒劳无功的,所以这其中也要求每个员工都要有高尚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是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核心,是每个企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垫脚石。
作者单位:吉林市丰满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军平,石峰.审计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潘经民.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J].财会月刊,2001,18.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042-01
一、内部控制的要素
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及监控五个元素构成,五个元素间相辅相成,联系紧密,且必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为企业目标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一)控制环境。企业的内部控制往往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这种控制环境指的是在执行某项任务时所发生的各种不定的因素。这种不定的因素比如说:人的诚信问题,道德和修养问题,时间问题,公司的职责职权问题,以及人力资源的调配等等一系列问题。(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组织对实现其既定目标的相应风险的界定与分析。企业主动地发现和处理由于情况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是很有必要的。(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控制活动包括授权审批、核对、关键绩效指标、资产安全控制及职责分离等各种类型。(四)信息与沟通。企业内部控制需要保持各个岗位和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要互通有无,这个过程更要做到传达信息的准确无误。(五)监控。内部控制制度需要监督和控制,这就需要企业要制定专门的审计人员,要不定时的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和审计。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
(一)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即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可靠性、可比性、一致性。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利益相关方做出最佳的决策。(二)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企业的各种财产,特别是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常常容易出现被贪污、挪用和盗窃的问题。对于这类资产,必须保证不得随意接触和处理,只有经过授权才能接触和处理。(三)提高经营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内部控制就是要明确各部门各人员的责任和地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理规范各部门和各方面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处理程序,使其严格按程序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四)保证遵循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法规。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要确保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当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
(一)组织规划控制。组织规划控制的实际内容是对企业中的组织结构,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以及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所进行的规划控制。(二)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是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以保证单位既定方针的执行和限制滥用职权。(三)文件记录控制。文件记录控制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而且也是授权控制和职务分离控制有效性的保证。没有恰当的文件记录,就无法反映各项活动的运动轨迹,也就不可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健全、正确的文件记录既是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的手段,又是企业保持工作效率,贯彻企业经营管理方针的基础。(四)职工素质控制。职工的素质控制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部门在用人方面对人员的素质控制。这其中包括在用人的初始阶段,即招聘人员初期就开始进行的素质控制,一个企业要想长期持久的发展,所属企业的员工素质一定要提高,员工所具有的修养和品德以及他们本身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五)实物控制。1、接触控制,接触控制是指对有关资产和文件记录,明确其可以接触或接近的人员,以及接触或接近人员的职责范围,限制其他人员接触或接近,以保证资产和记录的安全与完整。限制接近的对象包括限制接近现金、其他易变现资产、存货。2、盘点控制,盘点控制是指通过对企业的资产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盘点清查,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是否相符,进而发挥控制作用的一种控制方式。(六)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控制是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当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对策,一个企业的活动和正常经营是否合规合矩合法有效,必须对其该企业进行有效的审计控制,所以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设立审计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和对策
(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内部控制原则是对建立和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具有指导性的法则和标准。没有正确的原则指导,就不可能设计出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通常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合规、合法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全面控制原则;内部牵制原则;适用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二)健全内部控制的对策。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环境,要从企业的董事做起,要充分发挥每个董事的作用,不能让其成为摆设。另外还有设置单独的董事審计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设置,主要是监督财务的真伪性。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管理机制。这个机制以风险的最小化为中心。3、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体系。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将内部牵制的观念引入并延伸于经营管理的各个阶段及各个环节,具体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事前防护;第二个层次是事中调节与控制;第三个层次是事后反馈。4、加强内部审计。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主要是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是一个预防为主的部门。这个部门在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占据主要的地位,它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然后结合本企业的法规来约束每个部门。由于审计部门的特殊性,所以要求企业要单独的设置审计部门。
五、综述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综上所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占据重要的部分,该制度明确了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义务,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时间效率。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同时,这其中也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要有高尚的人格来支撑,因为健全的管理制度,都是需要大家共同维护的,如果把一切的工作都归于管理制度之上,那对企业的管理也是徒劳无功的,所以这其中也要求每个员工都要有高尚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是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核心,是每个企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垫脚石。
作者单位:吉林市丰满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军平,石峰.审计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潘经民.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J].财会月刊,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