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多关注语言经验的丰富与积累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jian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理念下,语文教师以“用课文教”的理念抓语文要素展开教学,和原来以分析讲读为主“教课文”的方式相比,这种教学转变是很大的进步。但对照吴中豪教授提到的“文化语文”现象,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对“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的认识出现了偏误,我们又陷入了另外一个不妙的境地:一味讲“写作方法”,灌输“语文知识”,花大力气学语文知识和方法,却忽略了语言本身的学习。
   一、要重视新鲜感词语的学习,杜绝一味进行写作技术分析
   过去,有教师把教材解读和教学内容挖掘程式化,往往习惯于拿到一篇文章就先挖掘文章在表达技巧上可以教给学生的方法,如记事写人的方法、写景抒情的方法、构段谋篇的方法等等,把美文鉴赏变成了冷冰冰的写作技术分析。我们批阅学生作文发现了以下问题:学生写作有畏难情绪,不知如何起笔,作文语言不够具体生动,习作缺乏真情实感等。分析学生习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不难发现虽然我们教给了学生写作方法,但学生只学会了作文框架,语言还是“空空如也”。可见,语文教学更应该重视语言内核的学习,语言内核虽然关乎写作方法、表达技巧,但更重要的应该还是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
   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文最难的一是没有语言,没有丰富的词语、句子,写出来的大多是简单的句子;二是简单地叙述,不会展开,习惯于单线条思维,这样写出的文字当然是干巴巴的。语文是富含言语智慧的文化课程,若学生没有足够的语言积淀,领会了表达方法又有何用?假若把从课文里学到的写作方法当成固定格式似的套路去套写内容,那作文就僵化没有新意了,学生若看到景物、事物就能在脑海中想起许多恰当的词语去描述,“文思如泉涌”,写出的文字一定比按套路写出的东西更有情趣。
   二、重视语言经验的累积,避免简单地灌输语文知识
   课程标准对语文知识的处理比较“小心”,努力避免语文知识的体系编排,强调随文学习。当前,有一部分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偏重语文概念化知识的梳理和学习,把修辞知识、描写方法、说明方法等语文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把课文中具体的语句和相关的语文知识做简单关联,很少引导学生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的思路去考虑语言学习的本质。比如,学比喻句就简单地分析本体和喻体,没有引导学生上升到文学想象的高度;又如,学习作比较这一说明方法,只是“对号入座”了解这一说明知识,没有引导学生理解比较说明的好处。这种只注重分析语文知识、忽略语言推敲的文本解读,导致语文知识变不成言语智慧,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升。
   從低年级起,学生就应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地学习语言,要结合语境切实体会新鲜词语的表达效果,准确理解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说到推敲语言,我们一定记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是怎样恰如其分地描绘出春意盎然的景象的,一个“绿”字,形容词用作动词,把江南的色彩和情趣一笔就渲染开来。又如,“我的世界堆满了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了谁也看不到的地方”,这样描写心情的句子是一种非常新鲜的表达,学生对此类语句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积累下来尝试迁移写自己的心情。语文课上,我们需要和学生一起推敲运用新鲜词语和表达新鲜的句子,多和学生品读句子,体会用词用句之准确和生动,感悟词句表达出的情趣和思想,并积累这样的好词佳句,同时积累这种词句运用的语言经验。词语积累多了,丰富的语言材料有了足够的储备,学生在表达时就可以用丰富的词语高质量地表达了。
   当然,推敲词句这样细致的教学环节,要想有实效,还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用得好、用得妙的词语或有感染力的句子,“点睛之笔”“妙笔生花之处”有时不是学生一下子就可以发现并领会的,需要加强阅读实践的指导,让学生大量地去读,细细地去品,读书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把课文语言读流畅了,读成自己的语言,此时老师再以恰当的例子加以引领,学生定会发现新鲜的词语、巧妙的语言、含义深刻的句子,也能品出语言的精妙,学到精髓。
   三、重视课外阅读,杜绝一本教科书代替语文学习
   统编版教材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关注学生由精读到略读再到自读的学习路径设计,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时特别注意结合学生的“语文生活”,重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链接。教材中的范文只是优秀作品中极少的一份,只有课堂上这点阅读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范文的典型作用,引导学生从课堂阅读中拓展出去,依靠广泛地阅读,习得快读、跳读、猜读、浏览等阅读技能,并在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读经典名著的过程中学习读书的方法。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生活的重要部分,理解、感受、体验、察悟,包括语感和语言经验的累积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培育都需要靠大量读书逐步习得。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杜绝把语文的方法、知识掌握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要关注语文生活的丰富和语文内核的学习,重视词句积累、遣词造句这些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多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推敲语言,丰富语言表达的经验,把这些内容作为语文学习必备的基本功,在达成基础性目标的基础上,落实阅读要素和写作要素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沉浸理论是1975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Mihalyi 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它是指一种个人精力完全投注在某件事情上的感觉,忘我,忘记时间,忘记其他所有不相关的东西,完全沉浸在某项事物或情境中,就像是自己极端地专注于做某件喜欢做的事,完全没有因为迷惑、重复、繁杂的任务而引起烦躁或无聊,沉浸产生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Csikszentmihalyi把这些感受统称为“沉浸
摘 要:在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过程当中,美术课程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通过视觉形象地感知理解和创造,美术课程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近几年来,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在各个学科中的运用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主要结合美术学科的相关要素,阐述多媒体技术运用的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教学;实践   将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美术课堂当中,能够为传统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如今新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提升整体教学效率,但是目前学生学习仍然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与现阶段新课标要求不再符合。虽然部分学校已经不关注学生成绩高低,而是关注学生素质教育,但是整体教育局面仍存在较大问题。针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今教学的惯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直接跳过了“发现问题”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逆问”精神,拓展学生思维,课堂首先要从“逆问”开始。   一、明确“逆问”模式,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逆问”,是通过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思维、产生碰撞、认清问题本质、锻炼逆向思维的一种提问方式。“逆问”遵循这样一个思维过程:提取关键信息—具体解答
摘 要:语文是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其涉及的教学内容也非常广泛。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除了生字词的学习和文章的阅读理解外,还包含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古诗词。古诗词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与掌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小学生能够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更加轻松。为了使小学生
摘 要:在推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当下,小学美术课程越来越被学校和家长重视,也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美术课程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技巧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开阔学生的想象力。从“化兴趣为动力,培养学生创造力;融合多媒体教学,开阔学生想象力;渗透游戏教育法,培养学生创造力”三点出发,以期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双向
“教育是什么?”有人说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教育就是推动、是摇动、是唤醒。而“吸引和激发”——“对话和指引”就是我们推动、摇动、唤醒生命,引导学生精神成长与思想提升的重要路径。在教育的过程中,初中女生留给我们的印象是“认真”“听话” “懂事”,而初中男生留给我们的印象更多是“贪玩”“不听话”“投机取巧”,那么如何通过对话和指引陪伴初中男生成长,是一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大众对教育事业的关注逐渐增多,可以看出我国更加需要人才。而随着信息时代的脚步迈近,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受到了小学教师的一致好评。因此,为了接近课堂教学目标,教育教学开始采用了信息技术,并且得到了正面的反馈,通过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堂中的应用,从而促使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图形几何;使用
关键词:和谐;理想;爱意;禅意   王维的众多山水诗属于理想化的生活与和谐美的典范之作。欣赏王维诗,一般多钟情于其写景技巧。如果从理想化生活与和谐美的角度来欣赏,王维众多的诗可以有三方面的新解:山水与理想化田园的和谐美;诗情与画、乐的和谐美;爱意与禅意理想化的和谐美。   一、山水与理想化田园的和谐美   仅一篇《山居秋暝》已经是脍炙人口、久传不衰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多样性、趣味性尊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能力的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教师理应放大生活资源,带领学生在反思中研究實践,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趣、实效、扎实。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发散思考“营养早餐的设计”,让生活也充满无限创意。   关键词:营养早餐;建构;管理   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其中一条就是“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引领学生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