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效融合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发展,可以打破学科界限和时空界限,让学科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加科学,进而让学科教学的整体成效更高。小学数学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模式运用到当下的课堂教学中,不仅大大减少了传统教学色彩,还凸显了信息化教育的特有魅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探究现代化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策略,提高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发展,会让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教师应适当地依托自己现有的教学经验,探索出可以凸显信息化数学教学魅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笔者将根据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内容,提出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机融合发展的教学路径。
   一、借助信息技术,开发并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教师目前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教学工作,其目的在于挖掘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从更多的学习资源中筛选有效的学习信息,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课知识[1]。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教学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将合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融入数学教学中。
   教师在执教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从各种图形中获取关于“角”的知识信息,可借助信息技术搜集各种与“角”有关的图形,并将其整合成一份图形素材,然后将其插入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对这份素材中的图形进行细心观察,找出它们身上的“角”。比如,有的学生从五角星的图形中找到了“角”;有的学生则从钟表這一图形中找到了秒针、分针、时针之间的夹角;还有的学生在教师整理好的素材中看到了剪刀的图片,从它的身上找到了“角”等。
   学生在观察图形、寻找各种角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生活中许多随处可见的图形蕴含着不少的角。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地在白纸上画出自己观察到的图形,然后用笔将自己找到的角标记出来。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对自己标记出来的角进行对比,比较它们的大小,从而使其对“角”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依托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数学教学情境
   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可将情境创设法引进来,依托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让教学情境能在课堂中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主动融入事先创设好的教学情境中,进而从情境中获取一定的学习体验,使其尝试在情境中学好新课的重要知识[2]。
   教师在执教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这节课时,可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一个三维空间的立体图形,让这一图形吸引学生的目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创设情境:“若是你站在这一立体图形的正面,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是否可以将其画出来?”教师可通过计算机操作,将这一立体图形旋转一下,将其正面形态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地走近这一立体图形,然后获得这一图形的正视图。
   接着,教师可向学生提问:“若是站在立体图形的侧面呢?你们可以看到什么样的图形?能否将它画出来?”教师在提问后,可顺势通过计算机操作,将立体图形的正面继续旋转一下,把它的侧面模样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若教师要让学生画出立体图形的俯视图,也可通过计算机操作,将立体图形上面的模样呈现出来,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立体图形的上空,俯视立体图形,进而画出它的俯视图。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能够很好地推进课堂教学的健康开展,保证这节课的教学质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
   有些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缺乏有效的想象力与理解能力,在学习这些数学知识时经常会感到比较吃力,甚至容易出现理解错误、解题错误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可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整合的教学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直观呈现,使其变得简单化,让学生对这部分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3]。
   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这节课中,有些学生对图形的旋转路径和旋转后会形成的图形缺乏较强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在信息化教学设备上为学生演示某一图形的旋转轨迹,使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图形旋转之后的具体形状。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握好每次图形旋转之后的具体角度,了解图形旋转后所处的位置。之后,学生可以根据图形旋转后的成果图,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在脑海里演示图形在旋转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从而使其有效理解这些几何图形的抽象数学知识点,这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并促进学生抽象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将信息技术与自身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不断挖掘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并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数学教学情境,甚至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直观化,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克诚.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学周刊,2020(3):147.
   [2]康碎萍.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6-7.
   [3]李发春.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14(14):31-32.
其他文献
一轮复习中,地理知识点比较繁杂,学生知识点的系统性比较差,如何让学生对某一类的知识点了解得更清晰、更系统、更灵活、更深刻,提高复习课的效率至关重要.所以在复习过程中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改中明确提出要注重提升阅读层次和质量,确保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加宽阔,构建更加理想的阅读教学情境,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目标。以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为研究切入点,思考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整本书阅读模式。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高中语文;读写结合   高中语文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十八个任务群,其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属于重要任务群之一,倡导高中生通过阅读整本书,增强阅读体验,形成
摘 要: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改革体系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加强,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初中数学,内容更加抽象,需要学生在课下多做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但这个过程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信心,更不要谈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可以学以致用,從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理想效果。 
摘 要:新课程倡导落实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以人教版新教材编写内容为基础,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理论分析与实验探究相结合、试管实验转向数字化实验、教师有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機结合,从而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进而落实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反应速率;数字化实验   把知识转化为素养,需要高效课堂为桥梁。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再整理,通过恰当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主动
摘 要:伴随新课程标准逐步落实,中学语文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新的教育理念和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应用,推动了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本研究尝试以初中语文教育工作为例,分析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对策   我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传承历史,从教育角度来说,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但是面对全球化趋势对我国
伴随着2017年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大概念为核心的生物教学模式成为生物概念教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学生提出有关“变异”概念的一些困惑,围绕变异进行答疑解析,
摘 要:对于高中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来说,当前阶段数学教师已经普遍应用了探究性教学方法。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开展过程中,由于大部分数学教师对这种新教学方法理解不是很深刻,掌握得不是很熟练,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开展过程中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多方面探讨,并且给出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为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对于高中数学教师的探究性学习开展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摘 要:多媒体技术是深受学生喜欢的创新型教育技术,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在实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同时,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这给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重要助力。以小学数学课堂为切入点,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兴趣激发、师生互动、趣味训练等方面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兴趣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方向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课改的实施、落实,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当今教育领域一致努力的目标,而音乐教育正是其中的关键内容。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皆倾向于将音乐课定义为单纯的“唱歌课”,因而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无法得到发挥。现为解决该类问题,对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多元策略进行探究,以此为广大教育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多元策略;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   音乐课与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高中体育教学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更加重视定向训练的问题。当前的教学模式下,已经对学生展开了全新的教学方法。目前我国的高中体育教育,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但教学方式仍然单一,必须要在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阐述了高中体育教学中定向训练的意义以及提高定向训练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体育;定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