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荣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将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鉴别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其作用分别是学习经典的丰富内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学科知识,熟悉样品以理解同类,借助选文所讲的内容从事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不同类型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学内容,其功能不同,组织教学的方式及发挥的作用也会不同。
一、内容分析与定位
《中国记忆·传统节日》是一套介绍中国12个传统节日的绘本,主要以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形式展开,《中秋节》是其中的一本。这本书主要写了小月儿在中秋节这一天,由思念爸爸妈妈到梦见与爸爸妈妈团圆的故事。整本书将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中秋节的节日因素和各种传说融为一体,把“每逢佳节倍思亲”生动展现在学生眼前。
怎样阅读绘本,并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方法,对于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显然已经驾轻就熟,因此以再将《中秋节》作为“样本”,以熟悉样品、理解同类为目的进行教学,显然就是在课堂上再次重复学生的已有经验。考量此书中涉及的内容,既有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有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生活故事这一特点,如果作为“用件”,借助书中提供的信息与资料,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就能继续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同时凸显出“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精神的成长”这一整本书阅读的阅读教学目标。
二、首次实践与反思
第一次执教,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自读整理节日信息
2.引导理解节日内涵
3.写下自己节日希望
4.推荐阅读整套图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时间、别称、习俗、传说四项内容,很快就从书中找出了节日信息,并按照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对中秋节作了介绍。学生的表达为:“中秋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由于八月十五在八月的中间,中秋节又叫八月节。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关于中秋的传说有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等。关于月亮,还有一个专门描述它的歌谣‘月姐姐’。月亮是圆的,月饼也是圆的,人们就用圆代表团圆。”反思这一过程,学生相当于做了一次资料的整理。在整理过程中积累了知识、训练了语言。
考量其中学生的思维过程,经历的是演绎思维,因为四项内容是教师直接给出的。如果想对学生的真实阅读有所启示,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引导学生经历归纳思维,也就是找出书中信息后通过自己的分类归纳再进行表述。在接下来的“引导理解节日内涵”环节,学生再次读了整本书的文字,但从事的相关语文活动没有得到凸显。书中的故事还是书中的故事,如果能被讲出来,那才能够达到“用件”的功能。在第三环节,学生们写下的希望都是在节日那一天能够和家人团圆。综上,课堂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再次实践与反思
为了能够让学生借助这本绘本充分认识、感受、表达,教师对教学环节作了如下调整:
1.读书有认识,归纳认识中秋代表团圆
2.读书有体会,讲述体会月儿祈盼团圆
3.读书有对比,回忆对比自我体验团圆
4.读书有表达,写下表达认同享受团圆
5.读书有期望,图示期望阅读更多作品
一节课上下来,在第一个“读书有认识”环节,教师采用回忆加浏览的引导方式,让学生找出书中关于中秋这个节日的内容,再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最终把书中的内容化作自己的语言,并明确中秋这个节日的含义是代表团圆。读书的过程不仅是从书中获知的过程,还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对中秋内容进行分类,就是在推动学生归纳思维的发展,在实际的运用中训练,再通过表达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读书有体会”环节,方法是借助书中的图让学生讲述月儿的故事。学生体会到了思念。顺势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在团圆的日子里讲了一个思念的故事?学生理解到了“每到美好的日子,就思念亲人”这层意思,但是“更加思念”这层意思没有理解到。要想凸显出思念的加倍,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去体会。然而学生的思维依旧没有打开,表达只有两种类型,一是中秋是思念,我想念某一位亲人;一是中秋是团圆,我希望全家团聚。显然,学生还是没有说出自己的生活感受。由于学生的年龄所限,表达感受比较困难,这时需要教师再给学生搭一个台阶。
四、最后实践与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为了更好地发挥这本书作为“用件”的作用,教师将整体环节调整如下:
1.读书有认识,归纳认识中秋代表团圆
2.读书有体会,对比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
3.读书有表达,展望对比自我享受团圆
4.读书有收获,期待阅读更多作品
在第二环节的教学中,教师用一个创编的故事与书中的故事作对比,故事如下:
在一个宁静的小山村中,小月儿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
一天午后,小月儿对着自己的玩具小火车说:“小火车,小火车,你能带我去找爸爸妈妈吗?”这时,外公在屋外叫道:“月儿,走,和外公去果园看看。”月儿听到后,放下小火车,跑出屋子,牽住外公的手往外走。
来到果园中,小月儿可高兴了,她看到漫山遍野的各种花儿开满枝头。清风拂过,飘来阵阵清香。小月儿伸手刚要摘一朵,外公就把她抱起来说:“来,外公教你唱一首儿歌。”小月儿就在外公的怀里学起了“花儿一朵朵,开满山坡坡;小朋友们不要摘,等到秋天吃果果。”
在回来的路上,小月儿说:“外公,我想爸爸妈妈了!”“小月儿乖,咱们回家看外婆给你做了什么好吃的。”
不知不觉,天黑了。外婆把晚饭端上了桌。外婆做的晚饭可好吃了,月儿想,要是全家人都能吃到就好了。晚饭后,月儿问:“外公,爸爸和妈妈现在在干什么?”“他们在工作。”外公说。小月儿多么希望电话铃声能够响起来,可是,铃声一直没响。 月儿在等待中睡着了。
这样做的意图是抓住学生对故事感兴趣的年龄特点,用创编的故事为学生思考书中故事作铺垫,再用书中的故事联系现实,对比中体会“在节日时思念加倍”这层意思。接下来的教学,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老师的故事讲完了,打开书,把小月儿的故事再读一遍,思考老师讲的故事与书中的故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生:两个故事中都有与玩具的对话。
师:这是一点相同,还有什么相同?
生:和外公说想爸爸妈妈了,盼着父母与自己一起吃外婆做的好吃的,问爸爸妈妈在干什么并希望爸爸妈妈给自己打电话都是相同的。
师:很好,这些都说的是思念,所以说两个故事中的思念是相同的。那两个故事有什么不同呢?
生:时间不同。
生:没有梦。
师:书中的小月儿梦到了什么?
生:爸爸妈妈回来了,一家人团聚了。
师: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
生:因为这一天是中秋,是八月十五,是团圆的日子。佳节更加想亲人,佳节使思念翻倍了。
师:现在看来,你已经明白书中为什么给我们讲一个思念的故事了。因为节日是团圆,节日是美好,美好使人更盼团圆,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节日情结,就像小月儿一样,现实中不能团圆,也要借月光带去思念,这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对比自然获知了作者讲故事的目的,文本作为“用件”的意义发挥了出来。
在接下来的“读书有表达”环节,也就是“读我”的过程,开展一些与选文或多或少有些相关的语文活动。考虑学生年龄阶段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采用的是先说后写的方式。执教过程如下:
师:小月儿的中秋是思念,因为中国人观念中的中秋是团圆。再过几天就是农历八月十五了,你的中秋,或者说是你盼望的中秋又是什么样的呢?
生: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把爷爷奶奶也接过来,一起吃月饼,看月亮。
师:老师从你的中秋中感受到了幸福。
生:利用放假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
师:你的中秋是快乐。
生: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妈妈做各种好吃的,我们大家一起吃。
师:你的中秋是美食。
师:我们读一读老师给你的这些词语,想想你的感受用哪个词语描述最恰当,用“中秋是()”这样的形式写下来。
投影:
通过出示词语,为学生的准确表达再搭一个台阶。接下来教师对学生说:中秋是丰收,因为各种水果都成熟了,飘香可口。请像老师这样,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投影:
学生写完后指名展示,并与教师的句子连成一首小诗读一读。这样,就达到了开展表达活动、锻炼学生说话的目的。
最后,“读书有收获”环节,先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程,总结读书的方法,接下来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收获的知识进行归纳,形成自己的认识,联系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
最后两个环节是“读我”的过程。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在书中寻找自己。它是使一个人在读书中获得精神成长的重要方式,其形式是融入与对比。本节课主要采用与书中主人公“小月儿”的“思念”感受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畅想并表达,从而在精神上享受了中秋团圆的感受。
总之,整本书作为教学内容,更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及教学内容的类型定位,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教学效率。
一、内容分析与定位
《中国记忆·传统节日》是一套介绍中国12个传统节日的绘本,主要以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形式展开,《中秋节》是其中的一本。这本书主要写了小月儿在中秋节这一天,由思念爸爸妈妈到梦见与爸爸妈妈团圆的故事。整本书将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中秋节的节日因素和各种传说融为一体,把“每逢佳节倍思亲”生动展现在学生眼前。
怎样阅读绘本,并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方法,对于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显然已经驾轻就熟,因此以再将《中秋节》作为“样本”,以熟悉样品、理解同类为目的进行教学,显然就是在课堂上再次重复学生的已有经验。考量此书中涉及的内容,既有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有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生活故事这一特点,如果作为“用件”,借助书中提供的信息与资料,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就能继续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同时凸显出“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精神的成长”这一整本书阅读的阅读教学目标。
二、首次实践与反思
第一次执教,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自读整理节日信息
2.引导理解节日内涵
3.写下自己节日希望
4.推荐阅读整套图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时间、别称、习俗、传说四项内容,很快就从书中找出了节日信息,并按照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对中秋节作了介绍。学生的表达为:“中秋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由于八月十五在八月的中间,中秋节又叫八月节。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关于中秋的传说有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等。关于月亮,还有一个专门描述它的歌谣‘月姐姐’。月亮是圆的,月饼也是圆的,人们就用圆代表团圆。”反思这一过程,学生相当于做了一次资料的整理。在整理过程中积累了知识、训练了语言。
考量其中学生的思维过程,经历的是演绎思维,因为四项内容是教师直接给出的。如果想对学生的真实阅读有所启示,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引导学生经历归纳思维,也就是找出书中信息后通过自己的分类归纳再进行表述。在接下来的“引导理解节日内涵”环节,学生再次读了整本书的文字,但从事的相关语文活动没有得到凸显。书中的故事还是书中的故事,如果能被讲出来,那才能够达到“用件”的功能。在第三环节,学生们写下的希望都是在节日那一天能够和家人团圆。综上,课堂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再次实践与反思
为了能够让学生借助这本绘本充分认识、感受、表达,教师对教学环节作了如下调整:
1.读书有认识,归纳认识中秋代表团圆
2.读书有体会,讲述体会月儿祈盼团圆
3.读书有对比,回忆对比自我体验团圆
4.读书有表达,写下表达认同享受团圆
5.读书有期望,图示期望阅读更多作品
一节课上下来,在第一个“读书有认识”环节,教师采用回忆加浏览的引导方式,让学生找出书中关于中秋这个节日的内容,再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最终把书中的内容化作自己的语言,并明确中秋这个节日的含义是代表团圆。读书的过程不仅是从书中获知的过程,还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对中秋内容进行分类,就是在推动学生归纳思维的发展,在实际的运用中训练,再通过表达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读书有体会”环节,方法是借助书中的图让学生讲述月儿的故事。学生体会到了思念。顺势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在团圆的日子里讲了一个思念的故事?学生理解到了“每到美好的日子,就思念亲人”这层意思,但是“更加思念”这层意思没有理解到。要想凸显出思念的加倍,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去体会。然而学生的思维依旧没有打开,表达只有两种类型,一是中秋是思念,我想念某一位亲人;一是中秋是团圆,我希望全家团聚。显然,学生还是没有说出自己的生活感受。由于学生的年龄所限,表达感受比较困难,这时需要教师再给学生搭一个台阶。
四、最后实践与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为了更好地发挥这本书作为“用件”的作用,教师将整体环节调整如下:
1.读书有认识,归纳认识中秋代表团圆
2.读书有体会,对比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
3.读书有表达,展望对比自我享受团圆
4.读书有收获,期待阅读更多作品
在第二环节的教学中,教师用一个创编的故事与书中的故事作对比,故事如下:
在一个宁静的小山村中,小月儿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
一天午后,小月儿对着自己的玩具小火车说:“小火车,小火车,你能带我去找爸爸妈妈吗?”这时,外公在屋外叫道:“月儿,走,和外公去果园看看。”月儿听到后,放下小火车,跑出屋子,牽住外公的手往外走。
来到果园中,小月儿可高兴了,她看到漫山遍野的各种花儿开满枝头。清风拂过,飘来阵阵清香。小月儿伸手刚要摘一朵,外公就把她抱起来说:“来,外公教你唱一首儿歌。”小月儿就在外公的怀里学起了“花儿一朵朵,开满山坡坡;小朋友们不要摘,等到秋天吃果果。”
在回来的路上,小月儿说:“外公,我想爸爸妈妈了!”“小月儿乖,咱们回家看外婆给你做了什么好吃的。”
不知不觉,天黑了。外婆把晚饭端上了桌。外婆做的晚饭可好吃了,月儿想,要是全家人都能吃到就好了。晚饭后,月儿问:“外公,爸爸和妈妈现在在干什么?”“他们在工作。”外公说。小月儿多么希望电话铃声能够响起来,可是,铃声一直没响。 月儿在等待中睡着了。
这样做的意图是抓住学生对故事感兴趣的年龄特点,用创编的故事为学生思考书中故事作铺垫,再用书中的故事联系现实,对比中体会“在节日时思念加倍”这层意思。接下来的教学,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老师的故事讲完了,打开书,把小月儿的故事再读一遍,思考老师讲的故事与书中的故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生:两个故事中都有与玩具的对话。
师:这是一点相同,还有什么相同?
生:和外公说想爸爸妈妈了,盼着父母与自己一起吃外婆做的好吃的,问爸爸妈妈在干什么并希望爸爸妈妈给自己打电话都是相同的。
师:很好,这些都说的是思念,所以说两个故事中的思念是相同的。那两个故事有什么不同呢?
生:时间不同。
生:没有梦。
师:书中的小月儿梦到了什么?
生:爸爸妈妈回来了,一家人团聚了。
师: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
生:因为这一天是中秋,是八月十五,是团圆的日子。佳节更加想亲人,佳节使思念翻倍了。
师:现在看来,你已经明白书中为什么给我们讲一个思念的故事了。因为节日是团圆,节日是美好,美好使人更盼团圆,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节日情结,就像小月儿一样,现实中不能团圆,也要借月光带去思念,这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对比自然获知了作者讲故事的目的,文本作为“用件”的意义发挥了出来。
在接下来的“读书有表达”环节,也就是“读我”的过程,开展一些与选文或多或少有些相关的语文活动。考虑学生年龄阶段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采用的是先说后写的方式。执教过程如下:
师:小月儿的中秋是思念,因为中国人观念中的中秋是团圆。再过几天就是农历八月十五了,你的中秋,或者说是你盼望的中秋又是什么样的呢?
生: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把爷爷奶奶也接过来,一起吃月饼,看月亮。
师:老师从你的中秋中感受到了幸福。
生:利用放假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
师:你的中秋是快乐。
生: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妈妈做各种好吃的,我们大家一起吃。
师:你的中秋是美食。
师:我们读一读老师给你的这些词语,想想你的感受用哪个词语描述最恰当,用“中秋是()”这样的形式写下来。
投影:
通过出示词语,为学生的准确表达再搭一个台阶。接下来教师对学生说:中秋是丰收,因为各种水果都成熟了,飘香可口。请像老师这样,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投影:
学生写完后指名展示,并与教师的句子连成一首小诗读一读。这样,就达到了开展表达活动、锻炼学生说话的目的。
最后,“读书有收获”环节,先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程,总结读书的方法,接下来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收获的知识进行归纳,形成自己的认识,联系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
最后两个环节是“读我”的过程。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在书中寻找自己。它是使一个人在读书中获得精神成长的重要方式,其形式是融入与对比。本节课主要采用与书中主人公“小月儿”的“思念”感受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畅想并表达,从而在精神上享受了中秋团圆的感受。
总之,整本书作为教学内容,更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及教学内容的类型定位,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