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新探索等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gna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篇文章若没有较好的语言,即使内容再好,也难以吸引读者。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他们的作文语言更有文采,能在高考时拿到作文评分标准中“语言有文采”这项发展等级分,我试着将扩写语段、选用、仿用句式的知识运用到作文教学中。
  一篇文章如果选择多种多样的句式就会显得很灵活、不呆板。而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的句式单一、缺乏变换,就从整句和散句这两种句式的选择来看,学生大多钟情于散句,因为散句自由活泼,可以脱口而出。所以,许多学生的整篇文章就一散到底,形式单调。为了使他们的作文能整散结合、富于变化。我将选用句式中的知识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并且重点训练了整句。
  
   一、古诗文连用式整句
  古诗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若能在文中恰当、灵活地运用,可展示学生丰富的文化底蕴,深深地打动读者。如:2000年山东一位考生在《冷香飞上语文》中有一段话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我用投影的方式出示例文,然后要求学生在五分钟之内仿写一段话,内容要体现自己对语文的感受。由于学生层次参差不齐,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出这么一段话来的人不多。我就采取了分层教学法。层次最低的学生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两旬诗和一两个作者,不硬性规定他们组成段落;层次稍微高一点的要求能拓展开去;层次最高的学生则要求他们用自己的优美的语言将古诗人与古诗文连队缀成语段。这种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二、排比式整句
  写作时若能适当地运用排比句式,将会使文章气势磅礴。如:同样是谈语文,另一个学生则是这样写的:“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的,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了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排比句的使用,拓展了空间,浓化了色彩,增强了语势,如骏马走坂,酣畅淋漓,神盈气足,读之有一种充满愉悦的美感。
  
  三、比喻式整句
  比喻式整句就是运用一系列比喻,用形象、具体、感性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深邃的内蕴的语段,运用它能使文章中深奥的内容变得浅显易懂。
  如:山东一位考生的《零的断想》是这样写的:“在刚刚启蒙的孩童眼里,零是一轮金灿灿的太阳,是热乎乎的鸡蛋,是一朵盛开的向日葵,是一颗圆形的巧克力,是妈妈炸的香喷喷的甜圈,也或许仅仅是一个圆圈……在迷茫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世界充满了怨言与不满的人眼里,零永远是一个令人消沉的符号,在他眼中零是一个无底的深洞,是一个黑乎乎的陷阱,是一个令人恐怖的血盆大口,是一个置人于死地的枪口。”这一系列的比喻所表现出来的非凡的想象力,极大地启发着学生,令他们遐想,使他们有着强烈的写作欲望。
  
  四、假设式整句
  假设式整句是利用假设的句式,排比、推理的方式构成的相对整齐的句子。若能将其恰当运用,将会使文章思维严密、逻辑性强,使文章充满浓厚的思辨色彩。
  如:有一个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段有关“毅力”的话:“如果没有毅力,蜘蛛即使有再好的丝,也不可能织成漂亮牢固的蜘蛛网;如果没有毅力,勾践即使有再好的谋臣,也不可能灭亡吴国;如果没有毅力,爱迪生即使试验几百次,也不可能找到做电灯灯丝的材料——钨丝;如果没有毅力,欧立希即使试验605次,也不可能发明606。”这段话的材料虽然陈旧一点,但能旧瓶装新酒,有较强的说服力。
  经过多次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文章材料丰富了,语言也有文采了,他们使这道亮丽的风景线熠熠闪光。因此,鄙人认为教作文不必死守固定模式,应该将其和其它知识相融合。不仅如此,在高考的其它知识的复习中也应该注意知识的相互渗透。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代春波
  
  一、以“桥”为切入点导入
  1、你们都知道哪些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桥可和大家说的不一样,那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板书)
  2、质疑题目,确立目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词语。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切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课文的语境中理解语言和心中的感动
  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你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反复多读几遍。(生自由读书)
  2、你可以读一段,也可以读几句话,只要是令你感动的,让你心中有所触动的。
  可能1: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可能2:朗读:“针头向皮肤刺去……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这段中有一个词语“突如其来”,你们怎样理解?
  可能3:朗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这个自然段重点理解18岁、含苞的花朵,体会寻找适合骨髓的艰辛,比较词语“十万”、“一万”、“辗转”、“终于”。
  可能4:“在这场灾难中……期待着他的骨髓。”
  3、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可能1:感谢台湾青年。通过让学生读书,逐层体会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亲人安危,为小钱捐献骨髓,有感情地朗读四、五自然段。(简介我国当前的骨髓库情况。)
  可能2:感谢李博士。让学生自己总结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一路奔波到杭州,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有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简介李博士及当前台湾与大陆的形势。)
  可能3:发挥想象,还会感谢谁?启发学生,课文没有具体描写怎么办?鼓励学生写一个小片断。
  
  四、回归课题
  课文学到这儿,我们再深情地读读题目,现在你怎么看这一做生命桥?
  是呀,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深情歌唱《爱的奉献》。)
  
  五、布置作业
  小钱除了感谢李博士和台湾青年,还会感谢谁?大胆想象,写一个小片断。
其他文献
一、逆向思维一一创新    逆向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如何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呢?  例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提问:“最严厉的‘三味书屋’有值得歌颂的吗?”大多数学生表示不值得,理由是“三味书屋”是封建教育制度的象征,不值得歌颂,应该批判。这时,我就让学生阅读从“第二次行礼时”到“博学的人”这段文字并思考:这段话是
期刊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难以估量的。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说明良好的习惯蕴涵着巨大的潜能。  教会学生掌握读书方法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实践告诉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课堂阅读教学相结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一、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
期刊
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完美的结合,让学生在感悟语言中理解人文精神,在理解人文精神中学习语言表达艺术,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我觉得,教师应抓住作者的内心情感,去寻求阅读教学的突破口,进而解决这一问题。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作者在文章中总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种情感的引领下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也就是说,作者的内心情感领导了语言文字的组织。因此,阅读教学也应顺应这一规律,挖掘作者的
期刊
对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识字教学极其重要。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有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作为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孩子们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孩子们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的教育教学基础比较薄弱,学生生活在一个闭塞的小空间中,使得作文时选材窄、内容简单、立意旧,没有城市儿童那种多视角、立意新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愿
期刊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有很大的分量,无论是什么样的考试,文言文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成为语文课本里的一大亮点。因此,不管是从考试的角度,还是从学习继承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的角度,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爱好,是如今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文言文离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现代汉语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有些大,导致了学生觉得这类文章十分难解和枯燥。因此,要如何才能培养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爱好呢?    一
期刊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现行语文课型的弊病显得尤为突出,语文课型转换问题就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就中学语文课型转换的新模式浅谈之。  关键词 语文课 转换 改革    一、现行语文课型的弊端    现行语文课堂教学被“讲读课堂”和“串讲课堂”所主宰,偏向于教师讲、学生听,师与生缺乏交流,学生被当作知识的消极接收器。这样,既忽视了师生互动中对知识的积极建构,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平等、互动
期刊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练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人的一生要读很多东西,大到名著,小到商品说明、句段。一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决定了他如何去运用这些知识。这种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主、以课外阅读为辅,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怎样去读书
期刊
一、真正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把话语权还给学生    在现行高考体制下,中学作文课堂教学中讲的最多的是主题要求、写作技巧与写作规定。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我国的写作学专家绝大多数都将“主旨”、“主题”、“思想”等列入“写作要素”(写作能力)的首位,而语文教学法专家对写作能力的分析,无一例外地都把“审题”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把它提高到几乎决定文章成败的地步”。 诚然,“主题”或“思想”的确是构
期刊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因素。在目前的语文课堂上确实出现了不少创新教育的“亮点”,这对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都极为重要。现在的语文课堂少了一些限制,多了一些宽松,体现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