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识字教学极其重要。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有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作为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孩子们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环境,寓教于乐。
心理学家费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读文找字”、“找找朋友”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找朋友”:在教学“妈”字时,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女’字旁,谁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马’,小马的马,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女字旁、小马的马”组合成“妈”字。接着让学生说说“妈妈”的“妈”为什么带“女”字旁。有学生说:“如果是单人旁,就成了男的,男人不可能生孩子做妈妈的。因为妈妈是女的,所以带“女”字旁。”让学生明白了形声字的形旁表意义、声旁表读音的识字规律。
采用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课堂气氛活跃,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地、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刚入学的孩子,喜欢猜谜语,如果能让学生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型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坐”字时,教师边板书边说:“两个人在土上,是什么字?”而后做上动作,学生齐答:“坐字。”又如:教学“男”字时,教师说:“在田里干活要出力。”学生兴奋地答:“男,男人的男。”然后让学生再把谜语说上一、两遍,字形和字义就自然而然地掌握并理解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学生自学的能力就强。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时,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实质上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故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强调会念、会读、会朗诵,强调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因为不要求学生对所有生字都会用手写。孩子们很快就能做到会认、会读、会组词,可顺利朗诵课文,达到背诵。
总而言之,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还需要在今后不断地去探索,还需要为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更多、更好的尝试。
试谈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悟性
李璋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悟性”至关重要。
语文教学中的“悟性”是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它应该是阅读主体直觉力、想象力、知解力瞬时性的三位一体,是阅读主体感性经验的升华与飞跃。须知,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悟性”的培养正是学习主体能动性形成的必要条件。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悟性”呢?
一、入境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要让学生从内容到形式把握其精要,首先要引导他们进入到作品的具体语境中去,将语言符号“还原”成作者所建构起来的具象,然后让其置身于情境中。如:朱自清的《春》中对“春风图”的描写,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春风的特点,又是通过触觉、嗅觉、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为此,我主要在语调和语气上加以指导:“母亲的手”和“抚摸”两处重音要处理得语重而情深,令人觉得温煦而舒坦;“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香”、“酝酿”读重音,给人以嗅觉上的美感:“清脆”、“宛转”、“应和”、“嘹亮”读重音,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了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通过朗读指导,学生仿佛感觉到春风的柔和,闻到春风的芳香,听到春风中传送的和悦声音,令人看到一幅美丽的“春风图”。
二、察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一篇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对象的情感信息激发作者的情感功能的产物。作者的愿望是真诚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法传达给作者,以唤起读者相类似的情感体验,进而陶冶读者的道德情操。但是,“志在山水,琴表其情”,读者要把握这个“情,它要求阅读主体“入境”后加以细察、咀嚼、体味,这就是“察情”。如:读苏轼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英姿勃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盼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间如梦”的心路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悟理
别林斯基说:“感情是对真理的理解。没有感情,就没有理性,没有感情的人,他就只有有限的知性,却没有理性。对于他来说,对生活的崇高的理解是不可能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宣扬某种思想、某种观念,即所谓“寓理于景”、“寓理于情”。
据此,“悟理”的培养应配合其他学科,在德育上让学生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分析方法,即在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文学作品面前,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诸多侧面,并深入到它们的诸多层面上,作全方位的剖析,用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眼光辩证地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让“悟性”的灵性戴上哲学的光环。如:鲁迅的《秋夜》,作者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清冷肃杀而又似乎大有深意的意境:“奇怪而高”的天空,“着冷眼”的星星,洒在野花上的繁霜,夜游的恶鸟……接着,在欣赏“冷寂而深邃”的秋夜中,学生可以领悟到作者既孤独又悲壮、既虚幻又清醒的复杂心绪,体察到作者那强烈的爱憎感情与心声;进而,学生经过思索和联想,了解到一个对微弱的油灯沉思默想、孤独悲愤的求索者因不满当时黑暗现实而苦闷彷徨的心迹。
四、发隐
文忌一览无余。一些重要的语境因素或主旨,常匿而不露,踪消迹失,或东鳞西爪,粉面半遮,造成种种跳跃的思路,含蓄的意蕴,以有尽之言,寓无尽之意。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这类隐匿因素,善解弦外之音、醉翁之意,是达到深刻理解、把握主旨的关键。这种发掘隐匿因素,以达到理解的能力,就是“发隐”。
如:韩愈的《送董邵南序》、全文围绕着“送”落笔,但实质是“留”。文章起笔写“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以董生之才学,当“必有合”,这很有点为董生预贺的味道,再加上“董生勉平哉”,仿佛是说;“你就要找到出路了,努力争取吧!”其间表露出作者对董生怀才不遇处境的同情,这是正面送行。但接着写“风俗与化移易”,古今有异,轻轻一转,再加上“董生勉科哉”。意思仿佛是说:“你的出路的确瞅对了,好好去干吧!”这其实是些反话,正所谓“心否而词唯”,暗示此行未必有遇,虽不明说而主旨已露。最后,借董生此行,“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普时屠狗乎”,希望河北隐士到朝中做官,被送者不当去河北就在不言之中了。全文微情妙旨,全寄于笔墨之外。
总之,若缺乏或不注重“晤性”的培养,那么,那意蕴含蓄、旨趣隐含的文字,就难以把握和理解。只有经常进行“入”、“察”、“晤”、“抉”、“发”的训练,才能在阅读中删繁就简、抓住关键、深思明辩,从而提高学生的“悟性”。
心理学家费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读文找字”、“找找朋友”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找朋友”:在教学“妈”字时,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女’字旁,谁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马’,小马的马,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女字旁、小马的马”组合成“妈”字。接着让学生说说“妈妈”的“妈”为什么带“女”字旁。有学生说:“如果是单人旁,就成了男的,男人不可能生孩子做妈妈的。因为妈妈是女的,所以带“女”字旁。”让学生明白了形声字的形旁表意义、声旁表读音的识字规律。
采用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课堂气氛活跃,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地、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刚入学的孩子,喜欢猜谜语,如果能让学生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型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坐”字时,教师边板书边说:“两个人在土上,是什么字?”而后做上动作,学生齐答:“坐字。”又如:教学“男”字时,教师说:“在田里干活要出力。”学生兴奋地答:“男,男人的男。”然后让学生再把谜语说上一、两遍,字形和字义就自然而然地掌握并理解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学生自学的能力就强。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时,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实质上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故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强调会念、会读、会朗诵,强调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因为不要求学生对所有生字都会用手写。孩子们很快就能做到会认、会读、会组词,可顺利朗诵课文,达到背诵。
总而言之,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还需要在今后不断地去探索,还需要为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更多、更好的尝试。
试谈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悟性
李璋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悟性”至关重要。
语文教学中的“悟性”是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它应该是阅读主体直觉力、想象力、知解力瞬时性的三位一体,是阅读主体感性经验的升华与飞跃。须知,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悟性”的培养正是学习主体能动性形成的必要条件。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悟性”呢?
一、入境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要让学生从内容到形式把握其精要,首先要引导他们进入到作品的具体语境中去,将语言符号“还原”成作者所建构起来的具象,然后让其置身于情境中。如:朱自清的《春》中对“春风图”的描写,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春风的特点,又是通过触觉、嗅觉、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为此,我主要在语调和语气上加以指导:“母亲的手”和“抚摸”两处重音要处理得语重而情深,令人觉得温煦而舒坦;“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香”、“酝酿”读重音,给人以嗅觉上的美感:“清脆”、“宛转”、“应和”、“嘹亮”读重音,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了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通过朗读指导,学生仿佛感觉到春风的柔和,闻到春风的芳香,听到春风中传送的和悦声音,令人看到一幅美丽的“春风图”。
二、察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一篇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对象的情感信息激发作者的情感功能的产物。作者的愿望是真诚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法传达给作者,以唤起读者相类似的情感体验,进而陶冶读者的道德情操。但是,“志在山水,琴表其情”,读者要把握这个“情,它要求阅读主体“入境”后加以细察、咀嚼、体味,这就是“察情”。如:读苏轼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英姿勃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盼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间如梦”的心路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悟理
别林斯基说:“感情是对真理的理解。没有感情,就没有理性,没有感情的人,他就只有有限的知性,却没有理性。对于他来说,对生活的崇高的理解是不可能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宣扬某种思想、某种观念,即所谓“寓理于景”、“寓理于情”。
据此,“悟理”的培养应配合其他学科,在德育上让学生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分析方法,即在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文学作品面前,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诸多侧面,并深入到它们的诸多层面上,作全方位的剖析,用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眼光辩证地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让“悟性”的灵性戴上哲学的光环。如:鲁迅的《秋夜》,作者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清冷肃杀而又似乎大有深意的意境:“奇怪而高”的天空,“着冷眼”的星星,洒在野花上的繁霜,夜游的恶鸟……接着,在欣赏“冷寂而深邃”的秋夜中,学生可以领悟到作者既孤独又悲壮、既虚幻又清醒的复杂心绪,体察到作者那强烈的爱憎感情与心声;进而,学生经过思索和联想,了解到一个对微弱的油灯沉思默想、孤独悲愤的求索者因不满当时黑暗现实而苦闷彷徨的心迹。
四、发隐
文忌一览无余。一些重要的语境因素或主旨,常匿而不露,踪消迹失,或东鳞西爪,粉面半遮,造成种种跳跃的思路,含蓄的意蕴,以有尽之言,寓无尽之意。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这类隐匿因素,善解弦外之音、醉翁之意,是达到深刻理解、把握主旨的关键。这种发掘隐匿因素,以达到理解的能力,就是“发隐”。
如:韩愈的《送董邵南序》、全文围绕着“送”落笔,但实质是“留”。文章起笔写“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以董生之才学,当“必有合”,这很有点为董生预贺的味道,再加上“董生勉平哉”,仿佛是说;“你就要找到出路了,努力争取吧!”其间表露出作者对董生怀才不遇处境的同情,这是正面送行。但接着写“风俗与化移易”,古今有异,轻轻一转,再加上“董生勉科哉”。意思仿佛是说:“你的出路的确瞅对了,好好去干吧!”这其实是些反话,正所谓“心否而词唯”,暗示此行未必有遇,虽不明说而主旨已露。最后,借董生此行,“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普时屠狗乎”,希望河北隐士到朝中做官,被送者不当去河北就在不言之中了。全文微情妙旨,全寄于笔墨之外。
总之,若缺乏或不注重“晤性”的培养,那么,那意蕴含蓄、旨趣隐含的文字,就难以把握和理解。只有经常进行“入”、“察”、“晤”、“抉”、“发”的训练,才能在阅读中删繁就简、抓住关键、深思明辩,从而提高学生的“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