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推理是重要的逻辑思维形式之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推理,能使学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和实践应用进行理解和掌握。教师应根据数学推理特点,搭建实践平台,使学生掌握数学推理实践技巧,更好地应用于数学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推理能力;实践平台;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8-0055-01
隨着新课标的实施,数学教学有了重大的变化,针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为了解题而掌握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因此,以往固定的解题模式已不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数学推理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思维方式,与数学学习的创造力、探究力和想象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的教学模式仍较为传统,束缚了学生创造力、探究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导致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较弱,思维模式固化,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本文对基于数学推理的实践进行研究,以使学生掌握数学推理技巧,提高推理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材之中,找出数学规律是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使学生的思维形式得以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小学数学科目涉及的层次比较浅,因此,直观的思维形式是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力,但规律不是显性的,必须要通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来寻找规律、发现规律。然而,当学生寻找抽象化的数学规律时,可能会遇到重重阻碍,由于学生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心智也尚未成熟,遇到困难时可能会出现临阵脱逃的表现和想法,因此,教师要通过数学推理实践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合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推理。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推理实践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本“观察物体”和“生活中的数”中包含的数学知识都与数学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数字推理题“2、3、6、18、( )、1944……”,由于此题中数字差距过大,学生对此题进行观察后难免会有些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充分发挥观察力和想象力,之后学生便可对这道题进行推理,发现2×3=6、3×6=18、6×18=108、18×108=1944,由此可得出答案为108。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逻辑推理,能够发现题中规律,数学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数学定理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只有掌握了数学定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才会有所依据,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对学生的解题思维及技巧进行培训。教师要先让学生理解数学最基本的定理知识,但由于数学定理具有抽象性,以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些困难。而数学推理能够通过学生的逻辑思维,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数学常识着手,向数学定理的结论层层深入,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定理能够有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可能性”时,教师要对学生理解此课程中数学定理进行有效的指导,从日常实际生活着手,将可能性相关定理引入到简单的生活实例之中,并以对定理的初步理解,根据数学推理来对数学定理进行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可能性必须基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学生根据条件进行判断、推理,这个过程是学生理解数学定理的重要过程。学生的思维必须随着问题的不断探究而逐渐深入,蕴含于可能性之中的数学推理也会在学生的推导下逐渐显现,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根据问题理解可能性发生的概率,掌握数学推理的方法,实现思维的灵性发展。
数学公式是继数学定理后又一重要的基础性知识,小学数学教材出现的数学公式比较多,而数学公式是学生进行数学问题解答的过程中重要的解题工具,只有能够灵活应用数学公式,才能在解答数学问题过程中游刃有余。对于数学公式的掌握学生需要对公式进行深刻的理解,要着眼于数学公式的来源,同时学生还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对其进行记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时,教师要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感性认知长方体六个面的特点,理解长方体六个面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内涵特点搭建探究平台,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利用搭建好的平台对数学公式进行推导,对数学公式进行深刻的理解,并通过理解对数学公式进行深刻记忆。同时,教师还应重视生活素材,将数学推理引入到生活中进行实践,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更为深刻,而且还方便学生对数学公式进行记忆,有助于学生对公式的灵活运用。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数学推理能够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定理和公式的基础性知识,利于自己总结和发现规律,提升观察力、创造力以及想象力,能够灵活运用各项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数学推理的实践步入一个崭新的数学学习阶段,对促进自己的数学学习意义重大。
[1]刘晓云.新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2]徐希浩.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学导练”课堂模式探讨[J].江苏教育研究,2017(05).
[3]刘德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推理能力;实践平台;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8-0055-01
隨着新课标的实施,数学教学有了重大的变化,针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为了解题而掌握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因此,以往固定的解题模式已不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数学推理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思维方式,与数学学习的创造力、探究力和想象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的教学模式仍较为传统,束缚了学生创造力、探究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导致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较弱,思维模式固化,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本文对基于数学推理的实践进行研究,以使学生掌握数学推理技巧,提高推理能力。
一、运用数学推理,有效揭示数学规律
在小学数学教材之中,找出数学规律是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使学生的思维形式得以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小学数学科目涉及的层次比较浅,因此,直观的思维形式是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力,但规律不是显性的,必须要通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来寻找规律、发现规律。然而,当学生寻找抽象化的数学规律时,可能会遇到重重阻碍,由于学生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心智也尚未成熟,遇到困难时可能会出现临阵脱逃的表现和想法,因此,教师要通过数学推理实践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合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推理。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推理实践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本“观察物体”和“生活中的数”中包含的数学知识都与数学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数字推理题“2、3、6、18、( )、1944……”,由于此题中数字差距过大,学生对此题进行观察后难免会有些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充分发挥观察力和想象力,之后学生便可对这道题进行推理,发现2×3=6、3×6=18、6×18=108、18×108=1944,由此可得出答案为108。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逻辑推理,能够发现题中规律,数学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二、运用数学推理,有效理解数学定理
数学定理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只有掌握了数学定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才会有所依据,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对学生的解题思维及技巧进行培训。教师要先让学生理解数学最基本的定理知识,但由于数学定理具有抽象性,以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些困难。而数学推理能够通过学生的逻辑思维,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数学常识着手,向数学定理的结论层层深入,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定理能够有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可能性”时,教师要对学生理解此课程中数学定理进行有效的指导,从日常实际生活着手,将可能性相关定理引入到简单的生活实例之中,并以对定理的初步理解,根据数学推理来对数学定理进行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可能性必须基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学生根据条件进行判断、推理,这个过程是学生理解数学定理的重要过程。学生的思维必须随着问题的不断探究而逐渐深入,蕴含于可能性之中的数学推理也会在学生的推导下逐渐显现,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根据问题理解可能性发生的概率,掌握数学推理的方法,实现思维的灵性发展。
三、运用数学推理,有效推导数学公式
数学公式是继数学定理后又一重要的基础性知识,小学数学教材出现的数学公式比较多,而数学公式是学生进行数学问题解答的过程中重要的解题工具,只有能够灵活应用数学公式,才能在解答数学问题过程中游刃有余。对于数学公式的掌握学生需要对公式进行深刻的理解,要着眼于数学公式的来源,同时学生还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对其进行记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时,教师要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感性认知长方体六个面的特点,理解长方体六个面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内涵特点搭建探究平台,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利用搭建好的平台对数学公式进行推导,对数学公式进行深刻的理解,并通过理解对数学公式进行深刻记忆。同时,教师还应重视生活素材,将数学推理引入到生活中进行实践,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更为深刻,而且还方便学生对数学公式进行记忆,有助于学生对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数学推理能够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定理和公式的基础性知识,利于自己总结和发现规律,提升观察力、创造力以及想象力,能够灵活运用各项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数学推理的实践步入一个崭新的数学学习阶段,对促进自己的数学学习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刘晓云.新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2]徐希浩.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学导练”课堂模式探讨[J].江苏教育研究,2017(05).
[3]刘德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