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责任感教育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rikof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为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价值认同危机。新媒体为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信息,同时挑战传统社会责任感教育及教学模式,为部分大学生宣泄情绪提供了平台。为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探究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探讨变得迫在眉睫。
  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新媒体信息中的多元价值、多元思潮与腐朽落后的糟粕文化鱼龙混杂,大学生往往对这些信息缺乏辨别能力,从而是非不分,兼收并蓄,最后陷入无所适从的迷茫之中。这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帮助他们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在多元价值观中找准自己的人生航向,认识自己应担当的社会责任,理解践行社会责任,并做出正确地选择,实现全面发展。高校要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过程中科学深入地把握新媒体传播形态和传播规律,有效占领新媒体阵地,使德育工作尽可能实现对全校学生有效覆盖和影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建设主题网站、开通微博、微信等和学生进行点对点或点对面的沟通和讨论。这种以新媒体为平台的交流方式会使社会责任感教育更具亲和力、互动性和平民化,也更容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而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
  创新社会责任感教育模式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成效关键在于学生个人主体性的发挥。新媒体下大学生主体性社会责任感教育模式的创新,需要结合当前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及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的规律和特点,将新媒体下高校主体性社会责任感教育模式和传统规范化模式进行有机融合。通过新媒体交流平台,给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注入新的活力,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自主自觉性,培养和引导他们非异化的主体性。创设健康和谐的新媒体环境,让社会责任感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个性发展,凸现网络德育中真正的人本终极关怀,使大学生自觉地将责任伦理变为个体的内在品质和追求,明确自己的社会需要和社会责任,进而外化为行动,成为真正社会责任感教育主体。实现新媒体下大学生主体“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完善新媒体健康话语引导策略
  沉浸在新媒体的自由开放、虚拟交流世界的大学生,必须对其网络语言进行积极引导,并着力构建健康话语引导机制。新媒体下的高校话语引导策略,要使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引领正确舆论导向、促使社会主义共同价值体系形成,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交流中传播携带正能量的话语或语段,以此构建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网络文化形态。为此,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中要首先改变以往教师的话语权威,使教师话语植根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老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教师主动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将社会责任感的理念、观点与大学生熟悉喜爱的图形、文字、声音、动画等融为一体,为大学生提供“点对点”和个体性的话语传播服务,使得社会责任感教育话语内容更具契合性和实效性。对于不健康网络用语,高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态度,通过建立语言督察机构,形成体现约束与激励、监督与监管、对话与民主齐驱的网络教育规范与制度,增强大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及时掌握新媒体发展动态,抵制不健康用语的传播与扩散,从而净化语言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文化。
  构建联动教育机制
  社会责任感教育要完成自己的任务,仅仅依靠高校德育是很难的,而是应该让家庭、社会来共同承担相应的任务与责任,构建社会责任感教育“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使得信息可以在任何人群之间进行广泛传播,为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信息传播以及各类主体的广泛参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高校德育工作者通过建立家长电子信箱、留言板、微博、论坛、QQ 群等平台,方便家长获取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等各项信息,并随时可与相关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和咨询。除了家庭教育,社区服务是当前培养大学生形成公共服务意识,提高责任能力的重要方式。此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等都能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素养和实现个人社会价值。但是所有这些都需要社会、社区和和公共服务机构的协作与支持。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和辅助系统,才能为大学生迈入社会,践行个人社会责任搭建心理和实践的平台。
  【基金项目: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D037)、衡阳师范学院2013年度科学基金项目(13A09);2014-2015年衡阳师范学院工运理论研究课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培育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自己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注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笔者认为,教师必须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知识,使其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上获得全方位提高。  学习、理解课标 
目的 获得(一级并行)米氏消除药物血管外给药的方案设计.方法 根据四阶Runge-Kutta算法,采用Excel软件编写基于药动学参数的给药方案设计程序.结果 输入药动学参数Vm,Km,Vd/F,K
与单词、语法一样,英语阅读也是高中生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之一,但是目前高中生学习英语阅读的效果普遍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对本来英语基础就较弱的理科生,英语阅读成为提高综合成绩的障碍。高中英语词汇量较大,句式愈加复杂多变,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学生在学习英语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成绩。  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增加词汇量 如果将英文文章比作一座房子,那么词汇就是组成这座房子的砖块和瓦
新课程标准改革对初中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投入到音乐教学中去,致力于学生音乐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概述  课程标准是国家进行各科教学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的编写、课堂教学等方面工作的依据,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形势、新环境的变化,使传统的课程标
教育是一种博爱的心境,更是,一门奉献的艺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副校长施璐嘉,做过班主任,做过教研组长,担任过课程中心主任、发展中心主任、学生中心主任。变的是岗位,不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有着充分的论证。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在当前小学英语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就要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并在这一系统中汲取营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处于主导地位,在主导课堂的过程中与学生形成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和谐关系。问题的提出与设计必须具有针对性,力求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从而促进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习惯的养成,构建
现代心理学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品德课是以情感为主的课,品德课堂更是一块情感共鸣的教育艺术园地。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注重引发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形成强烈的情感交互作用,才能使品德课堂充满活力。面对德育综合课程,教师该怎样备课,怎样提高品德课的效率呢?教师要认真细读、深思,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师特长,深入地思考,在
芜湖机械工程学校是一所集中等职业教育、成人学历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社会各类培训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公办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56亩,建筑面积3.5
一、引言  App Inventor是一款谷歌公司开发的安卓手机编程软件,它最初是Google实验室(Google Lab)的一个子计划,由一群Google工程师和勇于挑战的Google使用者共同参与设计完成。2012年该项目移交给麻省理工学院MIT移动学习中心,并更名为MIT App Inventor。这款软件以其可视化、模块化、简捷化等特征,让缺少编程经验的爱好者也可以轻松走进安卓编程世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