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ky_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辅助教育符合学生的认知层级,能有效地提升数学教育的有效性,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农村小学;数学;优化
  现代多媒体教育教学技术,能够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感官刺激,通过及时有效的视觉接受和练习反馈大幅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多媒体辅助教育符合学生的认知层级,能有效地提升数学教育的有效性,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大半部分的教学论文都是提供符合城市学生认知的多媒体策略,对农村提供的借鉴较少,笔者在实践中探究了一个农村的多媒体教学流程,试图让这样的一种方式得以推广。
  任何教育教学手段的教育对象都是学生,而教育教学手段的效果是否良好除了教师好的引导作用外,学生的认知层次高低也是重要因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总观现在的教学总是有一些理论在某一些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当拿到一些地方總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只是照搬理论,没有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学生的认知层次。笔者试图从这个层面探索出一条比较通用的方式,解决上述出现的现象。通过几年来的努力,笔者总结出了以下方式:
  一、 做好媒体介入的培训
  农村孩子的认知的水平有限,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当认知水平有限的时候,注意力首先是以安全为保障,其次以刺激为基础。因此,小学学生一上来就引入多媒体用于教育教学就会出现看热闹的现象。能避免这样的现象产生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学生进行培训,告诉他们要干什么、怎么干这样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良好的技能铺垫,从而达到教学中要求取得的效果。
  培训过程中要重点的培养学生如何有效实施观察、怎样观察重点的技能,培养好这些技能才能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很大的优势。
  二、 多媒体教育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延缓注意力分散
  依据心理学和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笔者认为多媒体的教学强度不宜过大过强,反而要选择适当的多媒体方式减缓学生的视觉疲劳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通过良好的视频、音频的刺激来帮助学生延缓注意力的转移。例如,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数学练习的方式强化注意力:首先,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笔者从不一讲到底,而是采用相关的多媒体将知识引入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完知识后设置几个题目,让学生有效的解决问题,让多媒体成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不是取代教师的地位。
  三、 引导问题多媒体必须介入创造良好的情景问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开端的重要性,多媒体在开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多媒体设备的型、光、图都是人为无法比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吸引学生,开端可借助多媒体创造情景导入。
  例如正方体的学习,采用这种方式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用传统方式在黑板上画一个正方体,让学生观察图形找出正方体中有多少个正方形。学生找。
  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正方体,让学生再找。在这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翻转图形,让学生一边仔细观察,一边找。
  最后,通过两次结论对比,得出正确结论。
  这样的启发,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教师的讲解,符合新教育教学方式的要求。
  四、 需要深化的知识也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完成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给数学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例如: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如:时、分,24时计时,元、角、分等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实际。如学习24时计时法,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们先摄取了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
  这样的传授比教师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
  五、 习题训练要让多媒体教学发挥能力
  数学的训练更多的是一种技能的训练,多媒体的教学能够有效的提升技能的训练,将情景创造好,习题训练要比文字的表述训练更具意义。
  上述就是我自己的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的经验。总之,多媒体教学以它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有效地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深化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对优化课堂教学起着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东海著.《现代教育技术》[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23-24.
  [2]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203.
  作者简介:
  罗洪杏,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龙里县羊场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需以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以及知识经验为基础,所以教学期间教师需对学生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进行激发,并且开展更多数学活动,帮助其在合作交流以及自主探索中对数学知识、方法和技能进行掌握。而问题式教学法可以满足以上要求。本文在概述复习课运用问题教学的优势的基础上,探究问题教学在高三数学复习课的具体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复习课;问题式教学  所谓问题教学,指的就是教师将所讲
摘 要:小学是学生积累数学知识的重要时期,而其天性决定了数学教学的游戏化特征,在游戏中掌握数学课程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将分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条件,以游戏导学、游戏导行、游戏导能为切入点,深入探究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方式,旨在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意义,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一、 前言
摘 要: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效率,因此对这方面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以小学数学为例,对其中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然后根据这这些具体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教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在实际中,数学学习会对学生产生的重要的影响,可以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化”教育的逐步推进,我国的高中教育不再满足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与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开始逐步转向技能素质、学习思维等方向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所有学科的教学重点与目标之一,这成为了一种“教学共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则各有不同,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这一教学目标更难达到。这是因为在原有的高中數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侧重对学生进行应试能力的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是现阶段广受欢迎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数学作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如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成为当下教师的难题,本文主要针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讨论如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明确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问题,做出具体策略和分析。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实践;有效对策  关于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
摘 要:数学学习绝不是简单地将知识输入孩子的头脑,而是需要他们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获取知识。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很多教师不钻研教材,采用传统的经验式、讲授法教学。很多教学活动不符合“生活化数学”的教学理念,没能体现出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实现数学学习的生活化。然而,《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为此,笔者提出了:让孩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