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省“六有工程”、“四配套工程”相继实施以及区域教育现代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区的成功创建,目前,我们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大有改观,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实验器材基本满足教学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农村小学科学现有的教学资源,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不断促进农村儿童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挖掘资源,草根化教学
1、捕捉——从浪花起航。我们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适当改变教科书中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因时而教、源趣而授,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的更为紧密。将《各种各样的花》这一课的教学调整到春暖花开的三月下旬,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到大自然的“大课堂”中,放飞在花的海洋里,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进而认识到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特征及其区别。而《植物的果实》则安排在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进行教学。
2.体验——从现象前行。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动物的不同和相同》等课时,让学生观察青蛙、鱼、虾、蚯蚓等动物的外形特征时,先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触摸、观察实物,然后照实填写两者的外部形态比较表,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两者外部形态特征推导它们各自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条件,使各项观察点既清楚明白又容易记忆,避免了观察内容的混乱,使他们学会观察事物,探究性地提出问题,为他们学好科学打好基础。
二、利用资源,生态化教学
1、动手——探究体验。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认识液体》一课时,除了要求学生用眼睛看颜色,鼻子闻气味,舌头尝味道外,还要求学生用手黏一黏,用滴管分别在腊光纸上滴一滴,同时把二种液体倒在一起进行观察。从而得出水是不粘手,食用油粘手,油比水轻,水比油重,水滴在腊光纸上成小圆珠,油滴在腊光纸上小圆珠较扁,小圆珠滚动时水比油快……这些科学知识不需要老师传授,而是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对事物直接体验后就可以得到。
动手探究时需要结论但更注重过程。需要亲历探究的过程,去体验、感悟、内化才能获得。
2、实验——亲历感知。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心动,而且还要让学生行动。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研究磁铁》一课,我为学生准备了铁片、铜片、纸片、玻璃片;铁质的曲别针、又自制了铜曲别针、铝曲别针;铁钉、圆珠笔、塑料棒、木条等材料;铁钥匙、铜钥匙、塑料钥匙等材料。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同样都是片,只有铁片被吸引;同样都是曲别针,只有铁曲别针被吸引;同样都是细长条形的东西,只有铁钉被吸引,同样都是钥匙,只有铁质被吸引。
孩子们在做的实践中,在想的过程中,会有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也会有失败的教训和收获,他们动手做了,亲身经历了,他们的手会更巧,孩子的心会更灵!
三、发挥资源,高效化教学
1、猜想——思维灵动。在教学中,实验前,让学多做出猜想和假设,可以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初步的直观知识和有关的旧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丰富的猜想、判断推理,培养学生定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处理好这一环节,将避免学生思维方向的混乱,为学生自行探究、自行发现打好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应给足时间,让学先写和画自己的假设,再讲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猜想的依据。
同学的猜想都是有自己的理由的,是自己智慧的体现,要鼓励同学坚持自己的猜想不要有从众心理。学生猜想后,教师要追问:你为什么这么猜,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知道他们的思维动向。猜想,最大限度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2、延伸——思维拓展。科学探究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内或一个知识点上,而应该是让学生“意犹未尽”,每节课结束时,我尽可能留一点时间,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或提出一个悬念,精彩处嘎然而止,关键时引而不发,从而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情境,逼迫学生课下去继续探究,能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活化,发展他们的个性。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肥沃的土壤》这一课时,让学生思考土壤是不是混合物?因为在课前的观察、采集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找到了活的动植物,蚯蚓、小虫、小草、花木的根,动植物的残体,枯叶、蜗牛壳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想到土壤是混合物,就很自然的过渡到土壤的分离,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土壤进行分离,分析了土壤的成分。最后教师提问:种花需要怎样的土壤?蚯蚓喜欢生活在怎样的土壤中?这样学生就很有兴趣在课后继续观察研究了。
新课标指出:我们不应把上课的铃声当作学习的开始,也不要把下课的铃声当作学习的结束。我们要把在课堂探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和产生的新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不断动手探究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教学资源,做到务实求真,科学合理,这才是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根基,也是我们农村小学科学教师苦苦寻求的原生态教学。
一、挖掘资源,草根化教学
1、捕捉——从浪花起航。我们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适当改变教科书中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因时而教、源趣而授,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的更为紧密。将《各种各样的花》这一课的教学调整到春暖花开的三月下旬,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到大自然的“大课堂”中,放飞在花的海洋里,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进而认识到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特征及其区别。而《植物的果实》则安排在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进行教学。
2.体验——从现象前行。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动物的不同和相同》等课时,让学生观察青蛙、鱼、虾、蚯蚓等动物的外形特征时,先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触摸、观察实物,然后照实填写两者的外部形态比较表,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两者外部形态特征推导它们各自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条件,使各项观察点既清楚明白又容易记忆,避免了观察内容的混乱,使他们学会观察事物,探究性地提出问题,为他们学好科学打好基础。
二、利用资源,生态化教学
1、动手——探究体验。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认识液体》一课时,除了要求学生用眼睛看颜色,鼻子闻气味,舌头尝味道外,还要求学生用手黏一黏,用滴管分别在腊光纸上滴一滴,同时把二种液体倒在一起进行观察。从而得出水是不粘手,食用油粘手,油比水轻,水比油重,水滴在腊光纸上成小圆珠,油滴在腊光纸上小圆珠较扁,小圆珠滚动时水比油快……这些科学知识不需要老师传授,而是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对事物直接体验后就可以得到。
动手探究时需要结论但更注重过程。需要亲历探究的过程,去体验、感悟、内化才能获得。
2、实验——亲历感知。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心动,而且还要让学生行动。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研究磁铁》一课,我为学生准备了铁片、铜片、纸片、玻璃片;铁质的曲别针、又自制了铜曲别针、铝曲别针;铁钉、圆珠笔、塑料棒、木条等材料;铁钥匙、铜钥匙、塑料钥匙等材料。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同样都是片,只有铁片被吸引;同样都是曲别针,只有铁曲别针被吸引;同样都是细长条形的东西,只有铁钉被吸引,同样都是钥匙,只有铁质被吸引。
孩子们在做的实践中,在想的过程中,会有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也会有失败的教训和收获,他们动手做了,亲身经历了,他们的手会更巧,孩子的心会更灵!
三、发挥资源,高效化教学
1、猜想——思维灵动。在教学中,实验前,让学多做出猜想和假设,可以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初步的直观知识和有关的旧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丰富的猜想、判断推理,培养学生定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处理好这一环节,将避免学生思维方向的混乱,为学生自行探究、自行发现打好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应给足时间,让学先写和画自己的假设,再讲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猜想的依据。
同学的猜想都是有自己的理由的,是自己智慧的体现,要鼓励同学坚持自己的猜想不要有从众心理。学生猜想后,教师要追问:你为什么这么猜,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知道他们的思维动向。猜想,最大限度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2、延伸——思维拓展。科学探究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内或一个知识点上,而应该是让学生“意犹未尽”,每节课结束时,我尽可能留一点时间,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或提出一个悬念,精彩处嘎然而止,关键时引而不发,从而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情境,逼迫学生课下去继续探究,能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活化,发展他们的个性。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肥沃的土壤》这一课时,让学生思考土壤是不是混合物?因为在课前的观察、采集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找到了活的动植物,蚯蚓、小虫、小草、花木的根,动植物的残体,枯叶、蜗牛壳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想到土壤是混合物,就很自然的过渡到土壤的分离,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土壤进行分离,分析了土壤的成分。最后教师提问:种花需要怎样的土壤?蚯蚓喜欢生活在怎样的土壤中?这样学生就很有兴趣在课后继续观察研究了。
新课标指出:我们不应把上课的铃声当作学习的开始,也不要把下课的铃声当作学习的结束。我们要把在课堂探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和产生的新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不断动手探究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教学资源,做到务实求真,科学合理,这才是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根基,也是我们农村小学科学教师苦苦寻求的原生态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