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背景下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思考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德育背景下,借助文化德育完成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可以为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创造条件,也可以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因此,为了保证德育全面发展,小学学校以“文化德育”为导向,将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渗透在整体德育体系,强调德育实践的必要性,可以有序培育小学生的道德自觉性,对后续的养成教育更加有效。
  【关键词】德育背景;小学文明礼仪;礼仪养成教育
  “立德树人”是推行素质教育改革一来,很多教育机构都在倡导并贯彻的教育方向。也是信息化时代,全体教师有效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关键基石。因此,在小学时期的德育中,强调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立足教学需求,合理细化礼仪教育内容。还需要全体教师意识到“以身作则”的实际价值,切实做好学生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有效落实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一、明确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德育内涵
  在小学时期的德育中强调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也是传承我国优秀礼仪文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学校管理者首先需要提炼“文化德育”的关键价值,在保证课堂教学正常推进的过程中,将文明礼仪教育与课堂教学深度结合。而后,站在现实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角度,通过知识教学,用文化精神熏陶学生,用德育内涵引领学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健全学生道德人格。例如,班主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除了将当地乡土文化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效结合,用感性文化资源引领学生。还可以将文化资源中沉淀的文明礼仪详细讲授,使用情境教学、问题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助推小学生对文明礼仪有深层认识,学习优秀的为人处世方式。如在日常生活中,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有礼有节。抑或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吸收文化知识的礼节内容,在实际的交往活动中充分体现德育的内涵。
  二、强化文化德育的礼仪养成教育作用
  针对德育背景下的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学校管理者与全体教师都需要形成清晰的教学目标,细化礼仪教育的具体要求。而后在校级、班级、年级德育活动中,引导小学生深入理解文明礼仪的具体标准。只有这样,循序渐进的德育启导,才能真正意义上考虑到所有细节,对易于忽视的文明礼仪与常规化文明礼仪等都适度强化,针对引导。例如,对低年级学段的小学生而言,此年龄段的一些小学生排斥说教,对文明礼仪没有清晰的认识与掌握,意识不到文明礼仪对自身发展的必要性,更多属于潜意识自主模仿。因此,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以身作则,通过不迟到、不早退、礼貌问候等,有效熏陶小学生。而针对高学段的小学生而言,此年龄段的小学生虽尚未形成成熟的三观,但对于基本礼仪已有大致了解。因此,教师更多的是需要借助学生之间相处实例,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学习道歉、致谢等文明礼仪。
  三、强化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习惯培养
  学校根据“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德育深化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需要采取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德育活动,有效提升德育成效。以此让广大小学生,从小就有机会通过实际实践活动,自觉唤醒礼仪意识,深入“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整体德育。而通过多种渠道展开实践养成教育,除了可以设置在校内实践活动,还可以是直接的校外社会实践。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由班主任基于自己对班级学生的日常了解,对应组织实践活动,科学培养学生的习惯。例如,为强化小學生的平等交往意识,班主任在定期班会开展中,抽出15分钟左右时间,让小学生结对,在相关诗文品鉴活动中,互相讲述自身见解,而后在礼仪文化熏陶下,迁移礼仪养成情怀,在实际同伴交往中,互相尊重,互帮互助。同时,当教师组织校外实践时,也有序、有规则地参与其中,强化自身素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在日常的课程体系教学中,不仅要通过基本的学科知识教学,引导小学生理解文明礼仪对自身发展的影响,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教学,带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亲身体验中,积累相关情感经验。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提高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认同感,为自身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本的涵养基调。
  参考文献:
  [1]徐虹.培智学校小学低年级段生活数学课堂中德育的渗透——以开展环保教育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21(7):64-65.
  [2]陈雨沁.分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3):92-93.
  [3]林丹,王静,白秋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分析:内容、特点与走向[J].教育科学研究,2021(2):50-56.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要求、教材编排特点,可得出计算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根据一线教学普遍情况:计算学习较为枯燥,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本文以《除法估算》教学为例,探索如何激发学生估算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总结计算教学策略。  【关键词】计算学习;激发兴趣;除法估算  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要求以及教材编排的特点,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大板块。从
【摘要】“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要想培养健康的人格,就要先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小学阶段是小学生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小学生的起始阶段,那么这个阶段,必然要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习惯;习惯培养  一、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一生发展的重要性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往往在家中会养成很多习惯。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通常在家长和教师的保护下,培养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习惯。小学
【摘要】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治理的重要问题。在教育改革中,班主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影响深远。初中教育在高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农村学生的家长外出务工为多,留守儿童的现象普遍,不少学生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心理敏感。因此,需要有效的管理策略确保学生顺利过渡这段特殊的教育时期。农村初中班主任可因地制宜,以学生为本,用适当的方式教
【摘要】教育是人为之物,实现人的价值取向。教育需要智慧点化,蕴藏着方法与策略。班主任对班级建设之教育性有明确意识,对班级的管理方式要行之有法,巧施妙招。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教育性  班主任如星辰,远观是一盏指路明灯,近看似一团燃烧的火焰;班主任如百合,绽开如一朵飘香的花,凝聚似一个个丰收的果实。对每个热爱班主任工作的人来说,班级就像其用心血和智慧创造的一个“生命”。而这“生命”的
【摘要】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学会读史、明史,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当前新版教材、新式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笔者试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上)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一课为例,以学科核心素养引领,探讨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落实教育目标的有效做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学科素养;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
【摘要】以“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物理观念,自主构建物理模型,从而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  【关键词】探究;物理模型;模型分析;核心素养   一、引言  基于建构主义的“模型教学”对教和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二是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拥有远超其他学龄段学生的活力,这种活力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会导致学生不专心听讲、课堂教学缺乏纪律等问题的出现,但是如果教师掌握了正确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将学生的这种活力与好奇引导到学习上面,构建出自由、生动、个性化的课堂。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学会实践应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针对自主、合作、探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新课程标准也对高中英语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对于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不能紧紧盯着文化成绩。英语作为高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关乎于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对高中生的人格意识培养具有深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的整体局势趋于一体
《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重要保证。”微课短小精悍,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教学,微课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特别是疫情期间,受到广大老师的认可,积极引用线上课堂教学中。好的微课让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微视频资源以动态形式展现各种知识与操作,加深学生印象,引入微课
【摘要】德育的培养对于处在小学学龄的学生而言,会影响其终生的发展。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學对于身处小学学龄阶段的学生培养核心素养而言,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教学的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融入生活化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概念,并在生活中积极践行道德与法治观念,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