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历史课,很多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直摇头,认为每天对着书本念叨古人,想象那些发生过的大事件,真的是无趣得很。对此我在上学的时候深有体会。尤其那些单调的人名、地名总是记不住。可是后来我却爱上了历史课,成了一名历史教师。其中自然有我自己的转变,也有我的老师对我的辅导。现在看到我的学生依然重复着自己以前的烦恼,他们觉得难上加难,背起来大段大段的内容,只为应付考试。这使我不由反思: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是不是没有找到兴趣点在哪里?如何在课堂上运用手段激发潜能,让他们对历史课感兴趣?为此经过多年实践探究,我总结出来一系列方式和方法,在教学中加以试验,觉得效果还不错。学生不再对历史学科产生厌倦情绪,尤其还能与我成为朋友,甚至有的学生还会拿出理论谈谈对某一事件的看法。这些都让我十分惊喜,觉得有必要因此与各位同仁教师分享。具体概括出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故事形式讲述历史课
历史课不可或缺的是引人入胜的题材,这些题材的来源就是一个个古人的故事。在历史课中穿插讲一些名人轶事、事件背景、野史、趣味典故,不但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会像一颗兴奋剂,一下子将课堂氛围激活。
以往教授历史课的时候,多数都是教师指定学生读一遍课本,然后指出重点、难点,应该背哪里,哪里比较重要,某某事件的意义所在。学生在下面记,或者听讲。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比较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消化和吸收知识。尤其说得多了,不仅不能让他们产生兴趣,还会出现心不在焉、昏昏欲睡的状况。为此每节课之前,备课的时候,我都会找一些小典故、小故事穿插,把这些小故事当成调味剂,互换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这样一来,不但学生记得牢,而且达到很好的效果。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学效果不言而喻,既节约了时间,又丰富了内容。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情景再现
历史是一门包含文学、法学、哲学、美学、绘画、音乐及自然科学等全面型的一门学科,许多在各个领域表现突出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初中历史课堂上,多媒体必不可少。历史课本讲述的毕竟是过去的事情,学生没有感觉,而多媒体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以多种方式刺激学生大脑,通过场景再现、图文并茂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增强记忆。多媒体的优势在于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直观的视觉冲击,使历史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所以多媒体教学时,往往是老师津津有味地讲,学生入神地听,配合画面不停地切换,起到加深学生印象、增强记忆的效果。
如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的时候,我准备了大量多媒体资料,进行编辑后在课堂上播放。由于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感受到更直观的场面,远比只看课本进行联想要方便得多。
三、培养学生独立性,自主学习
初中生在自主性方面比小学生好得多,也是习惯养成阶段。自学能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必要因素,学生一旦能自主学习,就能增强学习独立性,独立获取新知识。教师在台上讲授课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自学的话,是对旧有知识的梳理和新知识的理解,“温故而知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指导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加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要学会找到问题、记录问题,有不明白的地方找老师解决。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教学,效果比满堂灌好得多,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各方面能力,体验人格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四、分析事物,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历史是死的,但历史课是活的,活学活用,通过一种事情辩证分析,找到事物的起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亲自解决问题,会让他们将这段过程记得更深刻。让两组学生进行现场辩论,最后达成共识,使历史课成为学生发挥才能的课堂。
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段历史的时候,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会爆发鸦片战争?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那么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在学习《戊戌变法》的时候,我提出问题: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了?是因为光绪皇帝的决策失误还是慈禧太后的独裁专权?带着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辩论,会让他们搜集相关资料证据,找到答案,结果远比教师公布答案更有效果。学生一方面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养成了自主寻找答案、有问题自己解决的习惯,长此以往,会让他们记住所学内容,突破难点,历史课不再是“畏途”。
五、通过经典影视激发学生兴趣
现在有很多影视剧都是以历史题材为蓝本的,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引。如现在各个电视台比较热播的抗战剧及古代情景剧等。当然从历史角度进行分析,电视剧有很多情节是虚构的,经不起推敲,分析的时候要观察那个时代的服饰、发饰、背景、市井生活状态、建筑等。这样教师与学生攀谈的时候,有了共同切入点,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原来老师也在看这部剧,原来老师的观点真的很有启发,这样一来,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自然更浓厚了。
六、教师个人魅力展现
初中生正处在善于模仿、喜欢树立偶像的年龄段。有个人魅力、独特风格的教师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将教师当做自己的偶像。记得我在上学的时候,对某一学科的教师非常注意,包括一言一行都十分在意,这也许是偶像崇拜的最初萌芽。现今学生由于接触的信息量比较大,但是他们接触的人仍然比较少,在小范围圈子里,对他们影响较大的仍然是我们。古语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正好可以借助这样的机会,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影响学生,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这里。有了与学生亲近的机会,他们会由此喜欢上教师教授的学科,“爱屋及乌”,从而喜欢上历史课。
历史学科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古今中外的丰富宝藏是十分吸引人的,只要我们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所在,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就会让历史课成为学生兴趣激发的摇篮。
一、以故事形式讲述历史课
历史课不可或缺的是引人入胜的题材,这些题材的来源就是一个个古人的故事。在历史课中穿插讲一些名人轶事、事件背景、野史、趣味典故,不但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会像一颗兴奋剂,一下子将课堂氛围激活。
以往教授历史课的时候,多数都是教师指定学生读一遍课本,然后指出重点、难点,应该背哪里,哪里比较重要,某某事件的意义所在。学生在下面记,或者听讲。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比较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消化和吸收知识。尤其说得多了,不仅不能让他们产生兴趣,还会出现心不在焉、昏昏欲睡的状况。为此每节课之前,备课的时候,我都会找一些小典故、小故事穿插,把这些小故事当成调味剂,互换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这样一来,不但学生记得牢,而且达到很好的效果。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学效果不言而喻,既节约了时间,又丰富了内容。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情景再现
历史是一门包含文学、法学、哲学、美学、绘画、音乐及自然科学等全面型的一门学科,许多在各个领域表现突出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初中历史课堂上,多媒体必不可少。历史课本讲述的毕竟是过去的事情,学生没有感觉,而多媒体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以多种方式刺激学生大脑,通过场景再现、图文并茂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增强记忆。多媒体的优势在于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直观的视觉冲击,使历史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所以多媒体教学时,往往是老师津津有味地讲,学生入神地听,配合画面不停地切换,起到加深学生印象、增强记忆的效果。
如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的时候,我准备了大量多媒体资料,进行编辑后在课堂上播放。由于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感受到更直观的场面,远比只看课本进行联想要方便得多。
三、培养学生独立性,自主学习
初中生在自主性方面比小学生好得多,也是习惯养成阶段。自学能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必要因素,学生一旦能自主学习,就能增强学习独立性,独立获取新知识。教师在台上讲授课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自学的话,是对旧有知识的梳理和新知识的理解,“温故而知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指导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加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要学会找到问题、记录问题,有不明白的地方找老师解决。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教学,效果比满堂灌好得多,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各方面能力,体验人格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四、分析事物,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历史是死的,但历史课是活的,活学活用,通过一种事情辩证分析,找到事物的起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亲自解决问题,会让他们将这段过程记得更深刻。让两组学生进行现场辩论,最后达成共识,使历史课成为学生发挥才能的课堂。
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段历史的时候,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会爆发鸦片战争?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那么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在学习《戊戌变法》的时候,我提出问题: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了?是因为光绪皇帝的决策失误还是慈禧太后的独裁专权?带着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辩论,会让他们搜集相关资料证据,找到答案,结果远比教师公布答案更有效果。学生一方面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养成了自主寻找答案、有问题自己解决的习惯,长此以往,会让他们记住所学内容,突破难点,历史课不再是“畏途”。
五、通过经典影视激发学生兴趣
现在有很多影视剧都是以历史题材为蓝本的,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引。如现在各个电视台比较热播的抗战剧及古代情景剧等。当然从历史角度进行分析,电视剧有很多情节是虚构的,经不起推敲,分析的时候要观察那个时代的服饰、发饰、背景、市井生活状态、建筑等。这样教师与学生攀谈的时候,有了共同切入点,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原来老师也在看这部剧,原来老师的观点真的很有启发,这样一来,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自然更浓厚了。
六、教师个人魅力展现
初中生正处在善于模仿、喜欢树立偶像的年龄段。有个人魅力、独特风格的教师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将教师当做自己的偶像。记得我在上学的时候,对某一学科的教师非常注意,包括一言一行都十分在意,这也许是偶像崇拜的最初萌芽。现今学生由于接触的信息量比较大,但是他们接触的人仍然比较少,在小范围圈子里,对他们影响较大的仍然是我们。古语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正好可以借助这样的机会,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影响学生,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这里。有了与学生亲近的机会,他们会由此喜欢上教师教授的学科,“爱屋及乌”,从而喜欢上历史课。
历史学科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古今中外的丰富宝藏是十分吸引人的,只要我们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所在,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就会让历史课成为学生兴趣激发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