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形成中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o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学生操作技能形成过程的阶段性及阶段特征作了简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 生产实习;技能形成;“高原现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016-0063-01
  
  生产实习教学是通过对学生感知、动作和心智技能的培养,使其形成自己的生产技能、技巧。而学生在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阶段性并且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征。
  
  1 起步定向
  
  在训练初期,要让学生认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做好操作的定向工作。学生由理论转入实习阶段学习的是新内容,期望值很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成就感对学生的激励使他们的学习兴趣浓、劲头足、训练比较认真努力。兼之这阶段的训练课题多为基础课题或者分解后的定向课题,内容比较简单。因而进步较快。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注意学生的基本功及安全问题。
  
  2 高原反应
  
  在训练的中后期,学生的技能水平表现为由开始的进步较快到由快变慢,直至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被称之为学习上的“高原现象”。主要原因主要有:
  1)专业理论课的影响及制约。部分课题需要以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若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较差,势必会影响技能的形成。专业理论课学习形成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生产实习形成学生的实践能力结构,能力结构的形成过程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系统,如果在这一环节中出现问题会造成技能形成速度放慢。
  2)训练课题的难度增加。复杂课题需要把一些简单的、局部的操作联系起来同时应用,就必需形成新的协调动作,它比局部动作的速度、力量都有所变化,所以会造成训练后期的缓慢。另外随着时间的延长,激励因素减弱,再加上身体疲劳等因素,训练后期技能的进步也就不像开始时那样显著。
  3)技能发展的因素与阻碍技能发展的因素相互作用。即已经掌握的技能对于要学习的新技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使新技能难以形成或阻碍作用,也就是所谓的技能干扰。或者刚刚建立的协调动作仍然受到旧动作定型的干扰;或者基本功不扎实,在新课题中延续了旧课题的某些错误使训练效果没有提高,甚至稍有停滞或下降。当旧的动作定型被破坏,建立了新的动作定型之后,解决阻碍技能训练的关键问题后,训练成绩又会有显著的进步。
  在这一时期,教师需重点引导学生克服“高原”现象。应做到:
  1)及时解释“高原”的成因,使学生明白“高原现象”的暂时性,克服心理压力、树立信心。当练习中出现“高原”现象时,人的能力好像达到了“极限”,但实际上人在技能的提高上的潜力是很大的。生产实习指导老师要向学生说明这是暂时现象,并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原因,提高他们的信心,突破“高原”现象。
  2)改进训练的方式及学习方法。到了“高原期”,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所掌握的操作技能可以利用的成分渐少,对于技能的每一点改革和提高,都要建立新的或对旧的操作加以改进,需要采用新的方法来解决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因此,训练中的困难越来越多,成绩的提高也就会缓慢下来。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改进训练的方式及学习方法探索适应该阶段的训练方式。如复杂的专业技能可以分解为一些局部的动作去训练。
  3)“高原”的产生意味着操作技能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实现操作技能的新方式、新方法开始出现。“高原现象”相当于黎明前的黑暗,少数学生由于看不到希望,体验不到实习中的成就感,会造成注意力转移,“高原期”正是一个知识和能力融会贯通的宝贵时期,因此要及时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直至克服“高原现象”,提升自己的技能。
  4)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复习,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实习中的主要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理论知识进行必要的回顾,可采用各个击破、步步为营的方法,解决一个知识点,立即投入实习进行巩固,也可以根据课题的需要,把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提前预习。从而克服学习途径上的困难,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使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提高克服“高原现象”的能力。
  
  3 登顶成型
  
  这一过程即克服“高原现象”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学生的技能已基本形成。具备了独立作业的能力。这一时期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对技能的综合运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成果的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已逐步从手工业生产转化为机械化生产,生产模式更先进更现代化。生产观念也由原来简单的生产-销售,逐步转变为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销售。  为了分享市场份额,出现很多模仿生产型企业,这类企业只要该产品有利可图,就从市场购入产品后拆解研究进行模仿生产,几乎是零研发成本,所以销售价格也比较低廉,从而对健康的研发生产型企业造成冲击及莫大的打击。  知识产权是企业重要的无形
摘 要: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如何准确地把握城市扩张信息,并对其驱动力机制进行深刻的探讨,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和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西安市作为陕西省对外开放的出口,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占有有利的战略地位,所以有关于西安城市扩张课题的探讨,对指导整个陕西省甚至是整个西部地区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义。  关键词:TM影像;西安市;城市扩张  一、背景  由于我国城市发展进程节奏较快,相对应的在土地的利用
众所周知,机插株距过大或过小及机插株数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双季晚稻的苗穗结构、穗部性状及最终的产量。本试验通过对插秧机株距和取秧量的调节,实现不同的机插株距及机插株数
摘 要:涂膜防水的材料主要是用来防止建筑屋面漏水,这种施工的方法是在屋面的表面涂刷防水材料,而使用防水材料的前提就是原有建筑的表面就能防水,而在其表面之上涂抹防水材料后,材料固化最终形成整体涂膜,而且这个涂膜有厚度还有较强的韧性。这样让屋面能够防水。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涂膜防水材料以及施工要求。  关键词:涂膜;防水;屋面;材料;施工要求  涂膜防水材料在很多的建筑中都使用这是因为其防水效果好,而且
东洋半喂入收割机脱粒不净,是指农作物脱粒后在谷穗部分仍保留一定数量的谷物。主要原因是脱粒机构在工作时对进入脱粒室的作物不能进行充分、有效地打击、揉搓和梳刷,从而产生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Cardner)于1983年提出的。它系统地论述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智力是多元的,我们的孩子每个人都具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生命存在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看待学生,更深
分析音乐教学的现状,阐述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基本策略,以达到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欲望,形成创新性学习品格,从而造就具有创新性发展的学生。    创新是人类社会生息永远向前的动力,是民族兴旺不竭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教学工作的形势不断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教学工作的理念、方式、手段等,也应随
摘要:本论文回顾了最近十年的与品牌并购的相关文献,发现近四五年对品牌并购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品牌价值在并购决策中的重要性研究、如何实现并购中实现品牌价值的有效转移和增值的研究和品牌并购实施战略的研究,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对收集的案例数据进行结构性分类和分析,得出实验性结论,本文归纳了各文献的主要研究观点和结论,最后分析了现行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并购;品牌价值转移;品牌
在目前情况下,有关GIS检测方法的研究探索,大多借助有效合理的检测手段,寻找设备中的隐患,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大限度的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使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得到明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