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快递专业人才十分匮乏。而高校快递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却相对滞后。在这样的环境下,笔者提出高校建立快递专业十分必要,并对快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快递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1 电子商务背景下快递专业人才需求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人们一种主要的购物方式,2016年全国电子商务的交易量已经超过20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网上购物量的大幅度增长不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也带动了快递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16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12.8亿件,同比增长51.4%;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974.4亿元,同比增长43.5%。与2011年36.7亿件的快递业务量相比,2016年快递业务量是其8.5倍;而与2010年23.4亿的快递业务量相比,2016年快递业务量更是高达13倍。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全民快递时代已经到来。
而与迅猛增长的快递业务量相对比,整个快递行业人才的缺口十分巨大,根据不完全统计,快递行业每年的人才缺口已经达到10万人之多。快递专业人才培养和供给的总量不足,根本无法满足现阶段快递市场的人才需求。同时从快递行业自身发展考虑,随着民营快递企业的大量崛起和国际快递巨头的进入,我国快递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快递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亟需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人才作为支撑。
2 高职院校开设快递专业的必要性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现阶段快递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都已经严重的匮乏。同时快递从业人员学历结构不合理、素质水平低、业务能力弱、管理水平差,这些都成为制约递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反观全国各高校,快递专业的开设和人才培养却都出现滞后现象。从全国范围来看,本科院校中只有北京邮电大学在2015年开设快递专业,开设快递专业的高职院校也相对较少,而云南省目前还没有高校开设快递专业。2017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和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发出了关于遴选全国职业院校邮政和快递类示范专业点的通知,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邮政和快递类专业改革创新,提升邮政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快递的网络化建设和管理亟需全国各高校为其培养和输送大量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为快递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全国各高校开设快递管理专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高职院校开设快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通过与快递企业管理层人员的沟通,笔者了解到快递企业不但需要高校毕业生能够从事配送、分拣、装卸等一线工作,更重要的是要熟悉快递行业规范和业务流程,掌握路由规划、产品设计与营销、信息管理等技能,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这就要求高校的快递专业人才培养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笔者在快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创新课程培养体系。为了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快递专业必须以快递岗位能力需求为基础设计课程培养体系。在学习快递行业前沿理论和发展趋势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电子商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快递操作实务、快递信息系统、新邮政法、客户服务、商务礼仪、国际快递与货运代理、快递英语等。
此外,在制定教学内容时,为了与快递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和运营流程相结合,加强知识的应用,建议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快递岗位设置教学单元,以工作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理实相结合,做中学,学中做。
3.2 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加强校企合作。快递市场需要大量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较强的物流人才。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高校在快递专业人才培养中一定要重视教学实践环节。例如在教学环节穿插实训课程,包括物流沙盘实训、快递模拟实训等;要求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鼓励老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快递职业技能大赛,将竞赛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
此外,各高校还需要积极拓宽与电子商务企业、快递企业校企合作的渠道。合作模式包括校企合作编写教材,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办订单班等。校企合作编写教材企业专家根据实践经验,将企业岗位需求、实际业务流程、工作标准和法律法规添加进教材,同时删减掉理论性过强、企业实际应用较少的内容,优化教材内容,增加教材的实用性;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將学生的专业认知、顶岗实习等实训内容安排在校企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或者快递公司的营业网店中,使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开办订单班既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文化,增加企业认同感,又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掌握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和法律法规,一毕业就上岗,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3.3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引进快递企业人员进行兼职教学。由于高校教师大多是研究生或博士一毕业就参加工作,理论知识较强,但是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安排教師参加相关培训、进修学习、到企业锻炼,并要求教师考取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建立起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此外,聘请快递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兼职教学也很由必要。以高校教师为教学主体,快递企业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承担辅助教学工作,使学生能更深入的了解快递企业实际的运作流程和经营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邓汝春,罗中.校企双主体的快递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初探[J].现代商业,2011.
[2]严石林.高职快递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思路[J].科技展望,2014.
[3]李晓雯.高职院校快递专业发展思路[J].职业教育研究,2013.
作者简介:
吴琳(1989—),女,汉族,黑龙江人,助教,管理学硕士,单位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关键词]电子商务;快递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1 电子商务背景下快递专业人才需求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人们一种主要的购物方式,2016年全国电子商务的交易量已经超过20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网上购物量的大幅度增长不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也带动了快递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16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12.8亿件,同比增长51.4%;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974.4亿元,同比增长43.5%。与2011年36.7亿件的快递业务量相比,2016年快递业务量是其8.5倍;而与2010年23.4亿的快递业务量相比,2016年快递业务量更是高达13倍。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全民快递时代已经到来。
而与迅猛增长的快递业务量相对比,整个快递行业人才的缺口十分巨大,根据不完全统计,快递行业每年的人才缺口已经达到10万人之多。快递专业人才培养和供给的总量不足,根本无法满足现阶段快递市场的人才需求。同时从快递行业自身发展考虑,随着民营快递企业的大量崛起和国际快递巨头的进入,我国快递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快递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亟需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人才作为支撑。
2 高职院校开设快递专业的必要性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现阶段快递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都已经严重的匮乏。同时快递从业人员学历结构不合理、素质水平低、业务能力弱、管理水平差,这些都成为制约递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反观全国各高校,快递专业的开设和人才培养却都出现滞后现象。从全国范围来看,本科院校中只有北京邮电大学在2015年开设快递专业,开设快递专业的高职院校也相对较少,而云南省目前还没有高校开设快递专业。2017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和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发出了关于遴选全国职业院校邮政和快递类示范专业点的通知,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邮政和快递类专业改革创新,提升邮政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快递的网络化建设和管理亟需全国各高校为其培养和输送大量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为快递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全国各高校开设快递管理专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高职院校开设快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通过与快递企业管理层人员的沟通,笔者了解到快递企业不但需要高校毕业生能够从事配送、分拣、装卸等一线工作,更重要的是要熟悉快递行业规范和业务流程,掌握路由规划、产品设计与营销、信息管理等技能,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这就要求高校的快递专业人才培养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笔者在快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创新课程培养体系。为了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快递专业必须以快递岗位能力需求为基础设计课程培养体系。在学习快递行业前沿理论和发展趋势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电子商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快递操作实务、快递信息系统、新邮政法、客户服务、商务礼仪、国际快递与货运代理、快递英语等。
此外,在制定教学内容时,为了与快递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和运营流程相结合,加强知识的应用,建议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快递岗位设置教学单元,以工作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理实相结合,做中学,学中做。
3.2 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加强校企合作。快递市场需要大量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较强的物流人才。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高校在快递专业人才培养中一定要重视教学实践环节。例如在教学环节穿插实训课程,包括物流沙盘实训、快递模拟实训等;要求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鼓励老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快递职业技能大赛,将竞赛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
此外,各高校还需要积极拓宽与电子商务企业、快递企业校企合作的渠道。合作模式包括校企合作编写教材,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办订单班等。校企合作编写教材企业专家根据实践经验,将企业岗位需求、实际业务流程、工作标准和法律法规添加进教材,同时删减掉理论性过强、企业实际应用较少的内容,优化教材内容,增加教材的实用性;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將学生的专业认知、顶岗实习等实训内容安排在校企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或者快递公司的营业网店中,使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开办订单班既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文化,增加企业认同感,又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掌握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和法律法规,一毕业就上岗,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3.3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引进快递企业人员进行兼职教学。由于高校教师大多是研究生或博士一毕业就参加工作,理论知识较强,但是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安排教師参加相关培训、进修学习、到企业锻炼,并要求教师考取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建立起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此外,聘请快递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兼职教学也很由必要。以高校教师为教学主体,快递企业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承担辅助教学工作,使学生能更深入的了解快递企业实际的运作流程和经营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邓汝春,罗中.校企双主体的快递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初探[J].现代商业,2011.
[2]严石林.高职快递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思路[J].科技展望,2014.
[3]李晓雯.高职院校快递专业发展思路[J].职业教育研究,2013.
作者简介:
吴琳(1989—),女,汉族,黑龙江人,助教,管理学硕士,单位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