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旅游文本是游客获取景点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承载着传递信息的功能,更担当着文化交流的功能。跨文化下的旅游文本翻译,更注重行为的目的性与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以目的为总则,提出翻译是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在此理论关照下的旅游文本翻译可达到“和合”之美,最终实现交际无障碍。
关键词:目的性 旅游翻译 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承载文化软实力表征之一的旅游文本资料外宣翻译,作为城市某一部位的特殊记号,它既是城市形象硬件,为国内外游客直观地提供信息认知服务,同时又是一种形象软件。可靠规范的译文不仅体现旅游景点的微观文化内涵和特色,又方便外国友人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宏观文化。
一 “目的性”功能翻译理论
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它颠覆了当时译界对传统“等值”观的推崇和认可:大胆地因时适宜地提出,翻译应属于行为学的范畴,它包括跨文化的一切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转换。至此,功能主义把翻译研究纳入了跨文化的交际研究中,为当时翻译理论向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具体而言,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观强调必须依据的首要原则是“翻译目的”。因为翻译活动,确切地说应是一种翻译行为即翻译也是具有目的地把事物的一种状态改变或转化到另一种状态。简而言之,翻译行为就是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的有目的的行为。在这一中心原则导引下,功能翻译理论被赋予了特有的二元性质——目的性与功能性。这使翻译行为拓展到了行为学领域,无形中肯定了身处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们应具有不同的文化预设的思想行为,并为翻译转换中的文化误读做出了合情合理的解释。
其次,功能翻译理论提倡的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最终为译文的形式美与语用功能的整合创设了条件,从而满足了不同背景文化下人们的期待域。
再次,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它为一些违反现有翻译标准但却经实际检验十分成功的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引起人们对一些传统上不提倡但从实现译文功能角度来看有时是必须的翻译方法(如删减法和改译法)以重新评价。
二 “目的性”理据关照下的旅游文本翻译原则
1 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
功能翻译理论的翻译目的论其主要论点包括:从原作者、译者尤其是翻译活动发起者(包括赞助商或出版社及个人)三方意图以及文化等概念基础上对翻译的重新界定、翻译行为与历史文化的契合顺应关系、翻译行为的参与者在践行最终目的语文本中表现的各自不同的决定作用、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地位的逆转、翻译目的论的最高准则及相关原则,以及译本为满足翻译行为的目的所应具有的充分性等。
在翻译目的论中,翻译行为已不是以源语为中心寻找其在目的语中的等值,而是以翻译的目的为最终标准,判断译本满足翻译目的的充分程度,以及译本在目的语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因此,为了尽可能减少误读的机会,译者有必要对自己头脑中的文化预设与各种“先结构”保持充分的意识,对“信息的供给”做出理智的选择,选择那些能够在目标文化中满足某种目的的信息,从而让翻译真正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手段。旅游外宣文本翻译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就是要让外国游客看得懂,并且能够在基于文化比较差异的基础上认可和接受中国文化,增强对非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宽容度。旅游外宣文本翻译目的具有多层次性,即由社会文化制约的最高目的:传播和渗透中国的独特文化特质,扩张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翻译发起者译者提倡的中间层次目的:润滑跨文化交际和启发文化认同感等;以及基本目的:吸引游客,并激活潜在旅游行为。
2 遵循文本功能
不同的语境对译文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将预定的译文交际功能作为翻译的指导原则是合乎翻译实践的。就旅游文本而言,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翻译文体,它综合了多种文本功能:表情功能,即在跨文化交际的标准模式中,基于源语文化价值体系下的话语发出者对景区、景点、景色以及相关文化内涵的态度;诉求功能,即通过语言使用使目的语接受者获得感受或采取某种行为,也就是发起进行旅游的行为;指称功能,即关注信息的内容和传递效果。在这三种功能中,旅游外宣文本更加凸显“指称”和“诉求”功能,这就要求目的语接受者能够将信息和所涉及的特定社会模式联系起来。由于社会模式取决于文化观念和传统,当源语文化的读者和目标语读者对所描述的景点和文化现象没有等量的先验知识,那么功能的实现就只能是望尘莫及了,因此,从文本功能出发来考虑翻译策略和翻译效果是切实可行的。
3 旅游文本的翻译类型
任何一种翻译类型都是在特定环境中为特定的翻译目的服务的。旅游文本的翻译(在某些方面)就是模仿原文用目标语制造一个语言传输工具,潜移默化地为源语文化的信息发送者和目标语文化的接受者创造一种新的交际活动方式。根据“目的论”的类型分析,可得出旅游文本这种特殊的应用型功能文本,其翻译功能为效仿源语文化交际活动为目标语文化交际活动提供工具;译文功能承载了表情、述求、指称或其子功能;翻译类型是工具型翻译;翻译形式是等效翻译;翻译目的锁定目标语受众是否获得原文功能;翻译的关注点则是原文的功能单位。“目的性”导引下的旅游文本外宣翻译,更强调源语文本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开放实体,具有动态的意义和功能,是译者所使用的多种信息源中的一个。此外,译者还需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期待预和社会接受度等经济、社会和文化纬度的因素。
三 旅游文本翻译的主要方法
“目的性”为主导的翻译功能理论为旅游文本的翻译实践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翻译意味着文化的比较,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各自的文本形式和表达范式常有所迥异,这就需要译者或从内部或从外部进行解释。旅游景点文本的内容包罗万象,人文、地理、文化尽显其中,内涵丰富,在具体的翻译技法上,为适应目的语读者的期待预,完成语际交际的通畅,需要采用多种混合译法。
1 省略法:省略过于细化的地点和时间或是繁复的诗文等,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的不足或价值呈现的缺失,相反,外国游客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景点所传达的信息,实现交际无障碍。例如: 经过五间楼,进入二进院落,中央竖立石碑坊一座,为三间四柱式,中楣镌刻“天监在兹”,两翼各为“虔诚省礼”和“钦翼昭事”,东西有踏道,绕以石雕栏杆,约建于明代。石碑坊后南北两侧各竖立冲天雕龙碑一通,一为明万历三十四年“敕赐重修清真寺”碑,碑阴镌刻宋米芾手书“道法参天地”五个大字;一为清乾隆三十三年“敕修清真寺”碑,碑阴镌刻明天启年间礼部侍郎董其昌手书“敕赐礼拜寺”五个大字,是我国书法艺术之珍品。(西安清真大寺旅游指南)
牌匾中所题“虔诚省礼”,“钦翼昭事”,“敕赐重修清真寺”,“道法参天地”,“敕修清真寺”和“敕赐礼拜寺”,一方面译者需用更多言辞颇费周折地解释,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省略掉的信息就其功能性而言是微乎其微的,而一言以盖之的用“关于明清时代的清真大寺修缮情况”(Both of them are carved with the inscriptions about the repairings of the mosque at the imperial orders in the Ming and Qin Dynasties.At the backs of them are also inscribed some big Chinese characters written respectively by the two famous calligraphers.)来总结匾文,则足以令外国游客明晰牌匾的内容,使源语文本的功能与目的语文本保持在了同一层次,实现了由文化冲突转向文化融合进而完成文化变形的过程。
2 增词法:增词法指增加景点名称中原文没有出现的词语,以使含义更明确的方法。如:“林边有一个洞,叫白龙洞,传说《白蛇传》的白娘子曾经在这里修练”。可以在译文中添加“根据禅法”(according to the Buddhist doctrine)来加以说明“修炼”是中国古代一种个人的修行行为,不同于西方文化语境下求得个人救赎的朝觐行为。因此,为避免外国游客的文化误读或误解,“目的论”主张翻译策略要适时调整,把抽象的转化为具体的,以弥补跨文化间的文化缺省。
3 加注法:加注法包含音译加注和直译加注。为了表达方便、清晰,使译名更接近汉语声音传递,这也是目前我国外宣翻译的一个趋势。但如仅选用音译的方法则无法体现景点名称中所包含的真实意义、文化特色和历史典故,如大雁塔(Dayan Ta),完全的拼音法对于没有汉语拼音知识的外国游客来说,仅是停留于语音层面上的景点名称,关于这一建筑的性质是塔、是楼亦或是阁,游客都无从知晓,更别提名字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了。因此,旅游资料、景点介绍和导游口译的时候,可以先用音译或意译表达,然后用加注的方式进行解释。再如“司马迁祠”,可以采取从简的方式,先用“The Memorial Temple of Sima Qian”,但在牌示解说及宣传资料中再用英语加注,如“The tomb of Sima Qian,who is a well-known historian and a man of letters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这样就不难理解了。
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为改写法。改写法也可理解为释义法,指不局限于中国式的描写格式如四字词组、对偶句或叠词的意义,而是追求译文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上的等值。由于汉语词语意义的夸张性和隐喻性,景点描述只可意会,而不能完全按照字面含义理解。诺德认为,对文本中的这一部分内容可以“适当重写”,这就告诉我们,为突出“呼唤”功能,对原文进行调整和改写是完全可以的。把汉语词句的工整对仗同样原封不动地转换到英语中,无论从形式层面还是文化层面都是有困难的,且照搬的东西未必是外国游客能够欣赏并同样诱发如中国游客一样等同情感共鸣的。欧阳莉在《文化与语言哲学的理解差异》中指出,在哲学上,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交融”、“和谐”,所以中国文化求圆满,重“个人感受”和“心领神会”,重“心理时空和时间顺序”,反映在语言上,则重“意念”。西方哲学则主张“人物分立”,重形式论证,崇尚个体思维,并认为整体只有在个体对立中才能存在,反映在语言上,则重“形合”,这些反映了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民族和以形体字表达的汉语为母语的汉民族思维上的差异,前者重理性而后者重悟性。因此,在英语文本中通过整合词组,提炼相同或相近意思,删去夸张描述的部分是符合转换原则的。
21世纪的国际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是世界大同的文化背景下来自不同民族和种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旅游文本的外宣翻译不应仅仅停留于文本的语言层面的转换,因为信息的编译、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所以旅游景点的地名和景点名称拼写、景点历史人物名字的解释、语用意义、诗词的翻译、文化信息处理这些都与跨文化意识紧密相连。因此,在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过程中,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近似感受、接受环境以及文本功能等因素是顺应文化融合的发展趋势的,将有益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日益增强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注:本文系西安市社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S064。
参考文献:
[1] 陈红:《旅游资料翻译技巧探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 果美侠、陈贤兵、沈红梅:《新北京导游丛书——天安门、景山、北海》,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 贾文波:《文本功能对应用翻译的策略主导》,《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4] 桑龙扬:《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方法——以庐山等旅游景区为例》,《中国科技翻译》,2011年第4期。
[5] 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7.
[6] Witte,Heidrun:“Die Kulturkompetenz des Translators-Theoretischabstrakter Begriff oder realisierbares Konzept?”TEXTconTEXT,1987.
作者简介:李铁,女,1977—,内蒙古临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关键词:目的性 旅游翻译 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承载文化软实力表征之一的旅游文本资料外宣翻译,作为城市某一部位的特殊记号,它既是城市形象硬件,为国内外游客直观地提供信息认知服务,同时又是一种形象软件。可靠规范的译文不仅体现旅游景点的微观文化内涵和特色,又方便外国友人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宏观文化。
一 “目的性”功能翻译理论
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它颠覆了当时译界对传统“等值”观的推崇和认可:大胆地因时适宜地提出,翻译应属于行为学的范畴,它包括跨文化的一切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转换。至此,功能主义把翻译研究纳入了跨文化的交际研究中,为当时翻译理论向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具体而言,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观强调必须依据的首要原则是“翻译目的”。因为翻译活动,确切地说应是一种翻译行为即翻译也是具有目的地把事物的一种状态改变或转化到另一种状态。简而言之,翻译行为就是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的有目的的行为。在这一中心原则导引下,功能翻译理论被赋予了特有的二元性质——目的性与功能性。这使翻译行为拓展到了行为学领域,无形中肯定了身处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们应具有不同的文化预设的思想行为,并为翻译转换中的文化误读做出了合情合理的解释。
其次,功能翻译理论提倡的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最终为译文的形式美与语用功能的整合创设了条件,从而满足了不同背景文化下人们的期待域。
再次,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它为一些违反现有翻译标准但却经实际检验十分成功的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引起人们对一些传统上不提倡但从实现译文功能角度来看有时是必须的翻译方法(如删减法和改译法)以重新评价。
二 “目的性”理据关照下的旅游文本翻译原则
1 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
功能翻译理论的翻译目的论其主要论点包括:从原作者、译者尤其是翻译活动发起者(包括赞助商或出版社及个人)三方意图以及文化等概念基础上对翻译的重新界定、翻译行为与历史文化的契合顺应关系、翻译行为的参与者在践行最终目的语文本中表现的各自不同的决定作用、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地位的逆转、翻译目的论的最高准则及相关原则,以及译本为满足翻译行为的目的所应具有的充分性等。
在翻译目的论中,翻译行为已不是以源语为中心寻找其在目的语中的等值,而是以翻译的目的为最终标准,判断译本满足翻译目的的充分程度,以及译本在目的语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因此,为了尽可能减少误读的机会,译者有必要对自己头脑中的文化预设与各种“先结构”保持充分的意识,对“信息的供给”做出理智的选择,选择那些能够在目标文化中满足某种目的的信息,从而让翻译真正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手段。旅游外宣文本翻译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就是要让外国游客看得懂,并且能够在基于文化比较差异的基础上认可和接受中国文化,增强对非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宽容度。旅游外宣文本翻译目的具有多层次性,即由社会文化制约的最高目的:传播和渗透中国的独特文化特质,扩张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翻译发起者译者提倡的中间层次目的:润滑跨文化交际和启发文化认同感等;以及基本目的:吸引游客,并激活潜在旅游行为。
2 遵循文本功能
不同的语境对译文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将预定的译文交际功能作为翻译的指导原则是合乎翻译实践的。就旅游文本而言,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翻译文体,它综合了多种文本功能:表情功能,即在跨文化交际的标准模式中,基于源语文化价值体系下的话语发出者对景区、景点、景色以及相关文化内涵的态度;诉求功能,即通过语言使用使目的语接受者获得感受或采取某种行为,也就是发起进行旅游的行为;指称功能,即关注信息的内容和传递效果。在这三种功能中,旅游外宣文本更加凸显“指称”和“诉求”功能,这就要求目的语接受者能够将信息和所涉及的特定社会模式联系起来。由于社会模式取决于文化观念和传统,当源语文化的读者和目标语读者对所描述的景点和文化现象没有等量的先验知识,那么功能的实现就只能是望尘莫及了,因此,从文本功能出发来考虑翻译策略和翻译效果是切实可行的。
3 旅游文本的翻译类型
任何一种翻译类型都是在特定环境中为特定的翻译目的服务的。旅游文本的翻译(在某些方面)就是模仿原文用目标语制造一个语言传输工具,潜移默化地为源语文化的信息发送者和目标语文化的接受者创造一种新的交际活动方式。根据“目的论”的类型分析,可得出旅游文本这种特殊的应用型功能文本,其翻译功能为效仿源语文化交际活动为目标语文化交际活动提供工具;译文功能承载了表情、述求、指称或其子功能;翻译类型是工具型翻译;翻译形式是等效翻译;翻译目的锁定目标语受众是否获得原文功能;翻译的关注点则是原文的功能单位。“目的性”导引下的旅游文本外宣翻译,更强调源语文本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开放实体,具有动态的意义和功能,是译者所使用的多种信息源中的一个。此外,译者还需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期待预和社会接受度等经济、社会和文化纬度的因素。
三 旅游文本翻译的主要方法
“目的性”为主导的翻译功能理论为旅游文本的翻译实践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翻译意味着文化的比较,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各自的文本形式和表达范式常有所迥异,这就需要译者或从内部或从外部进行解释。旅游景点文本的内容包罗万象,人文、地理、文化尽显其中,内涵丰富,在具体的翻译技法上,为适应目的语读者的期待预,完成语际交际的通畅,需要采用多种混合译法。
1 省略法:省略过于细化的地点和时间或是繁复的诗文等,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的不足或价值呈现的缺失,相反,外国游客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景点所传达的信息,实现交际无障碍。例如: 经过五间楼,进入二进院落,中央竖立石碑坊一座,为三间四柱式,中楣镌刻“天监在兹”,两翼各为“虔诚省礼”和“钦翼昭事”,东西有踏道,绕以石雕栏杆,约建于明代。石碑坊后南北两侧各竖立冲天雕龙碑一通,一为明万历三十四年“敕赐重修清真寺”碑,碑阴镌刻宋米芾手书“道法参天地”五个大字;一为清乾隆三十三年“敕修清真寺”碑,碑阴镌刻明天启年间礼部侍郎董其昌手书“敕赐礼拜寺”五个大字,是我国书法艺术之珍品。(西安清真大寺旅游指南)
牌匾中所题“虔诚省礼”,“钦翼昭事”,“敕赐重修清真寺”,“道法参天地”,“敕修清真寺”和“敕赐礼拜寺”,一方面译者需用更多言辞颇费周折地解释,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省略掉的信息就其功能性而言是微乎其微的,而一言以盖之的用“关于明清时代的清真大寺修缮情况”(Both of them are carved with the inscriptions about the repairings of the mosque at the imperial orders in the Ming and Qin Dynasties.At the backs of them are also inscribed some big Chinese characters written respectively by the two famous calligraphers.)来总结匾文,则足以令外国游客明晰牌匾的内容,使源语文本的功能与目的语文本保持在了同一层次,实现了由文化冲突转向文化融合进而完成文化变形的过程。
2 增词法:增词法指增加景点名称中原文没有出现的词语,以使含义更明确的方法。如:“林边有一个洞,叫白龙洞,传说《白蛇传》的白娘子曾经在这里修练”。可以在译文中添加“根据禅法”(according to the Buddhist doctrine)来加以说明“修炼”是中国古代一种个人的修行行为,不同于西方文化语境下求得个人救赎的朝觐行为。因此,为避免外国游客的文化误读或误解,“目的论”主张翻译策略要适时调整,把抽象的转化为具体的,以弥补跨文化间的文化缺省。
3 加注法:加注法包含音译加注和直译加注。为了表达方便、清晰,使译名更接近汉语声音传递,这也是目前我国外宣翻译的一个趋势。但如仅选用音译的方法则无法体现景点名称中所包含的真实意义、文化特色和历史典故,如大雁塔(Dayan Ta),完全的拼音法对于没有汉语拼音知识的外国游客来说,仅是停留于语音层面上的景点名称,关于这一建筑的性质是塔、是楼亦或是阁,游客都无从知晓,更别提名字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了。因此,旅游资料、景点介绍和导游口译的时候,可以先用音译或意译表达,然后用加注的方式进行解释。再如“司马迁祠”,可以采取从简的方式,先用“The Memorial Temple of Sima Qian”,但在牌示解说及宣传资料中再用英语加注,如“The tomb of Sima Qian,who is a well-known historian and a man of letters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这样就不难理解了。
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为改写法。改写法也可理解为释义法,指不局限于中国式的描写格式如四字词组、对偶句或叠词的意义,而是追求译文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上的等值。由于汉语词语意义的夸张性和隐喻性,景点描述只可意会,而不能完全按照字面含义理解。诺德认为,对文本中的这一部分内容可以“适当重写”,这就告诉我们,为突出“呼唤”功能,对原文进行调整和改写是完全可以的。把汉语词句的工整对仗同样原封不动地转换到英语中,无论从形式层面还是文化层面都是有困难的,且照搬的东西未必是外国游客能够欣赏并同样诱发如中国游客一样等同情感共鸣的。欧阳莉在《文化与语言哲学的理解差异》中指出,在哲学上,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交融”、“和谐”,所以中国文化求圆满,重“个人感受”和“心领神会”,重“心理时空和时间顺序”,反映在语言上,则重“意念”。西方哲学则主张“人物分立”,重形式论证,崇尚个体思维,并认为整体只有在个体对立中才能存在,反映在语言上,则重“形合”,这些反映了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民族和以形体字表达的汉语为母语的汉民族思维上的差异,前者重理性而后者重悟性。因此,在英语文本中通过整合词组,提炼相同或相近意思,删去夸张描述的部分是符合转换原则的。
21世纪的国际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是世界大同的文化背景下来自不同民族和种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旅游文本的外宣翻译不应仅仅停留于文本的语言层面的转换,因为信息的编译、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所以旅游景点的地名和景点名称拼写、景点历史人物名字的解释、语用意义、诗词的翻译、文化信息处理这些都与跨文化意识紧密相连。因此,在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过程中,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近似感受、接受环境以及文本功能等因素是顺应文化融合的发展趋势的,将有益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日益增强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注:本文系西安市社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S064。
参考文献:
[1] 陈红:《旅游资料翻译技巧探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 果美侠、陈贤兵、沈红梅:《新北京导游丛书——天安门、景山、北海》,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 贾文波:《文本功能对应用翻译的策略主导》,《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4] 桑龙扬:《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方法——以庐山等旅游景区为例》,《中国科技翻译》,2011年第4期。
[5] 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7.
[6] Witte,Heidrun:“Die Kulturkompetenz des Translators-Theoretischabstrakter Begriff oder realisierbares Konzept?”TEXTconTEXT,1987.
作者简介:李铁,女,1977—,内蒙古临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西安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