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小山村那幸福的两顿饭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fh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乡村小学执教近17年,虽说生活清苦,平淡如水,波澜不惊,但在那个离镇中心有十多里地的偏僻小山村里,我却品尝到了人生中最幸福的两顿饭。那两餐算不上丰盛的饭菜,让我在平凡无奇的教学生涯中品味了甘为人梯的快乐,感受到了为人师表的崇高,收获着用心付出的最大幸福。
  
  “请让我为您盛碗饭”
  
  那是上学期期末的一天,阳光明媚,按照学校的安排,我到廖家小学监考。
  廖家小学离镇中心有十多里地,周围大山环抱,整个学校原来只有校长和教导主任是公办教师,其余的全是代课教师。前年的一次“名师送教下村小”活动里,我这个所谓的县里“名师”,送了一堂四年级语文《去年的树》到这个小学,教学效果的空前成功超乎我的想象,也让我深切了解到大山的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并让我在那些质朴村民中“名声显赫”。一名十岁的小女孩还不惜每天往返几十里山路,来到了我的班上就读,由于其自身的努力与聪慧,她的成绩进步很快。
  那天,得知我要到廖家小学监考,这位学生的家长早早就在学校等候了。他对我说:“江老师,今天无论如何您要上我家吃顿饭,等考完试我就来接您。”“别,别,别,学校有安排的。”可不管我怎么说,他都听不进去。“说什么都没用,今天您一定要去的。”这位家长说。
  就这样,我拗不过他的盛情,把同事也一并带去了。大家坐上饭桌后,他说:“没什么好招待的,就让我给老师盛碗饭吧!”这怎么行呢?他年纪可比我们大得多,说什么也不能同意。“江老师,我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没什么文化,就指望孩子们能走出大山,这全靠你们当老师的了,您就让我尽点心意吧!”他说完,硬是给我们每个老师盛了满满的一碗饭。端起那碗饭时,我百感交集,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了。这时,我感觉窗外正午的阳光格外灿烂。
  
  “请让我为您烧顿饭”
  
  “送教下村”活动后,我为廖家小学这个偏僻山村学生的热情与聪慧而感动,每一次再到廖家小学公干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踏进那个教室,去看看那些可爱的孩子。廖家小学的学生们不仅成为我的“编外学生”,也成为我心中一个再也解不开的结。
  前不久,我又一次到廖家小学监考。刚进校门,就看到一张张久违的笑脸,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暖流。“老师,考完了您可不可以不回去,再给我们上堂课?”听完孩子们怯怯的话,我略一迟疑,随即反应过来:“好的。”“哦,哦,哦!”教室里随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江老师,您真的要再给孩子们上课?”来到廖家小学快两年的年轻小伙——曾老师问道。“是。”自从对这里的学生有着另一种感情之后,我就与他们的曾老师熟悉了,在平常的教学中,我还会仗着自己的资历,对他的教学“指手画脚”,当然,一切都是为了这里的孩子。而曾老师也十分谦虚,很多教学问题他都主动跟我一起共同探讨。“啊,太好了,太好了。”曾老师连声说道,“那我再去买些菜,亲自烧顿饭给您吃!”有食堂,怎么好意思让一个年轻小伙烧饭?再说这里离菜场又远,十几里的山路呢。“江老师,您就别跟我客气了,您不仅依然牵挂着我的学生,还常常指导我、帮助我,虽然我的菜烧得不好,但今天无论如何我也要亲手做,您就把它当成是我晚到的‘拜师宴’吧!”没想到,平常不太言语的他,这时口齿这么伶俐。“千万不要……”还没等我把话说完,曾老师就走了。
  上完课,来到食堂,只见曾老师烧了满满一桌子菜,还买了饮料,好丰盛哦!待遇真是不一般。要知道,平常学校里是有规定的,任何客人来了都不允许买饮料。“没关系的,饭菜的费用都是我自掏腰包的。”曾老师看出了我的疑虑。这怎么行呢?我非常清楚曾老师的家境,他的条件非常艰苦,微薄的工资还要赡养父母。拿着筷子,吃着热腾腾的饭菜,我的心里有一种别样的感觉,眼泪差点流了下来。我,一个平凡的教师,却得到了或许连校长都不曾享受过的待遇。这一刻,我又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幸福,感受到了一个教师的真正价值……
  对于应酬很多的人来说,一餐上满山珍海味的盛宴,也许不会让他感到惊奇与感动。但这看似平常的两餐饭,却让我这个普通的山村教师回味无穷。这是饱含真情的最好美味,这是待遇最高的盛宴佳肴。从这两顿饭中,我收获了真诚、信任、尊重和幸福。我想对天下所有的老师说:“爱你的学生,爱你的讲台吧,全身心去奉献一定会谱写出更加优美和谐的人生旋律!”◆(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县田墩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北宋中期的改革宗师王安石对人才的改革锐意创新、不遗余力。他以“教之、养之、取之、任之”为培养人材的八字方针,系统全面地提出培养造就人材的方法。在人才培养上既尊崇孔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地区兴起了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仁人志士深入乡村,从事改造乡村的建设实验。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是主体,起主力军的作用,知识分子和政府起推动作用,三
初闻——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第一次听说您的大名,是在1992年学校订阅杂志的会议上。那时,我刚调入一所县城小学任教语文,对你的印象仅限于行政摊派——学校规定每个年级必须订一本。很不妙,这任务就落到了我的头上。抱着一丝怀疑:我能读懂你吗?你对我的语文教学有帮助吗?想象中,你犹如满腹经纶的学者站在高处,冷冷地看着我。主观臆断让我只是远距离地欣赏你,不敢走近你。   说起来有趣,促使你从神坛上走下来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在离家乡10公里的一所农村中学教书。学校很简陋,但还好有一间教师阅览室。在我的记忆中,教师阅览室有限的报刊中,唯一的一本综合学科类刊物就是《江西教育》。我是教师阅览室的常客,每期《江西教育》我都会认真阅读,遇到好的文章,还会做一些摘录。《江西教育》让我在闭塞的乡村,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了解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在《江西教育》的启迪下,我心底萌发了做一名优
“家有半斗粮,不做孩子王”。从小我就知道当老师清贫,所以初中毕业填报志愿时,我没填师范的志愿。可是爸爸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偷偷将我的志愿改了。就这样,我初中毕业后读了三年师范,师范毕业后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在一所村小学校任教。学校就我一个正规师范毕业的教师,其他的教师都是民师转正的。学校待遇低、条件差,我根本没有心思教书,整天混日子过,好在乡下学校,只要你能够按时上课就没
习惯了,在黄昏时分扶着母亲到院子里,坐在那张藤椅上。  也习惯了,走进母亲房间,从床头拿出静静摆放着的《江西教育》,淡淡地,轻轻地读给母亲听。  黄昏的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照在母亲身上,显得安详、柔和,也使她的眼睛变得神奇般美丽。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语文教学中理想的教师角色》。”母亲听了微微一笑。  我开始读了起来。当代语文教学中理想的教师角色是什么?作者认为是“桥”,是“天使”,是“钥匙”,是
亚里士多德《诗论》中对悲剧的探讨占了很大篇幅,立足于古希腊悲剧等题材提出了悲剧过失说。本文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观点对其悲剧过失说进行客观解构和辨析,进行评价,并探究其
针对1次由东北冷涡产生的辽西暴雨天气过程,利用T213再分析资料,应用MM5模式对东北冷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东北冷涡具有明显的移动特点;MM5模式对东北冷涡
人的生命是一个不断书写中的故事,行走在漫长的为师路上,离不开一些好书,一些好的杂志。《江西教育》是我永远的良师益友。我与《江西教育》相知相伴的这些年,有很多值得珍藏的记忆。  1994年7月,我从江西农业大学毕业时,本应分配到上饶地区农业局。可妈妈噙着泪花对我说:“孩子,你真的要离开母亲,到大城市去过舒适的日子?”是呀,我的生命是母亲给的,是故乡这片沃土滋养了我知识的“体魄”,充实了我理想的“空间
《诗经》作为我国最为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自其产生就深深地影响着世人。孔子时,面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为了保存先王典册不致泯灭,于是“删”《诗经》,把它作为孔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