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策》里的《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能让赵太后从“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转变成“诺。恣君之所使也。”靠的是口才。
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一直没有见到有叫张村的地方。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年轻人找不到张村可谓“祸从口出”。
可见“说话”在现实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语文的第一位的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而不是语言艺术能力。所以,语文科‘语文’的含义是民族交际语言,即言语,包括口语及书面语,而不是语言文学。”
现代社会对个人应具备的语文能力已经提出新的要求,学生应具备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这就是语文的又一基本素养。心理学研究和人们的生活实践都已经证明,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任何人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的必要前提,也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交往是个人走向成功的桥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产生向前跃进和提升自我的力量。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而语言交往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一个人从咿呀学语开始,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都是用语言进行交往。然而,如何使语言发挥它的交际功能,做到谈吐文雅、言辞优美,就大有学问。
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或者老师问学生答,课堂基本不“交际”或很少“交际”,只剩老师“交代”,这种“单向”的模式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新课标之所以强调“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是因为课堂不仅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辩论会、交流会、讨论会固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毕竟次数有限。学生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堂上,因此课堂“交际“就显得尤为重要。
1.小组“交际”
今年春节三十年前教过的初中毕业生同学聚会,有个学生借着酒劲说我当时很不重视他!说我上课从来不提问他。是啊!当时上课基本是讲授式,如果有提问,也是给那些成绩好、性格张扬的同学。那些成绩一般、性格内向的同学几乎没“展示”的机会,就是朗读课文也很少会顾及这个群体,生怕提问这些人影响教学进度。总之,课堂上学生很少有“说话”的机会,只能默默地接受知识。可想而知,心里说我“很不重视他”的不在少数。
有人曾经研究小组讨论的座位模式对相互交流的影响,结果发现,圆圈式座位模式更容易发生真正的讨论行为,因为所有参与者都是面对面地接触与交流;而在行列式模式中,前排比后排学生参与更多,中间学生比两侧学生参与更多。我首先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围成个圆圈,让学生面对面平等地讨论交流。小组构建“独具匠心”,按成绩、表达能力等方面分成ABC(老师自己掌握,没对学生公布),每个小组都有ABC成员,总体水平差不多。开始的时候AB生发言得多,C生倾听得多,慢慢地让C生多发言,达到生生互动。我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的时候,一改过去老师包办的作法,让学生自行归纳,然后小组讨论,很快学生就交流出本课一词多义的词、古今异义的词等(这些原来生怕学生不懂都由老师归纳),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掌握了知识梳理的方法,还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小组讨论,“逼”着学生说话,学生发言的机会增加了,自信心也提高了,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有个叫王彩云的同学,刚进校的时候,沉默寡言、羞涩腼腆,经过一年多的锻炼,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在前不久的学校艺术节活动中,获演讲比赛二等奖,现在变得自信、开朗、阳光了。
2.班级“交际”
“展示汇报”是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小组“交际”的基础上到班级“交际”,是更大舞台的“交际”。教学中,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派代表在班级中交流。这时候既有小组之间的生生“交际”,也有老师与学生的“交际”,为了一个观点,一个问题,有时这种“交际”上升到针锋相对的辩论,学生在措辞、语序、语气、组织上下足了功夫,胆量越来越大,“交际”水平不断提高,问题也迎刃而解。如在回答《伤仲永》的启示时,就是通过这种班级“交际”得出:A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B应该由自己努力,加强后天的学识和修养;C对天才特别需要持一种平和心态;D孩子的成长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等结论。
3.检测“交际”
学生平时不“说话”少“说话”,考试不受什么影响,绝不会因为说话小声不连贯而升不了学。相反那些经常被提问、口齿伶俐的也占不了什么便宜。功利思想严重影响了课堂的“说话”。既然学生有这种功利思想,就应该利用这种思想让学生多“交际”。
当堂检测,不仅要检测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检测口语交际能力。用评价制度引导学生重视口语交际。“当堂检测”大有可为。如:我在教学《木兰诗》一文,出了这么一道题,口头回答为什么“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老师、同学对答题者从完整、准确、语序、连贯、音量、语气、表情等方面进行评分。综合实践课更是检测“交际”的好时机,如在一次综合实践口语交际活动中,我设置这么一道拓展延伸的题目:
今天由于电影、电视剧的普及,传统戏曲藝术受到极大冲击。具有三四百年历史的大田汉剧作为我县的传统戏曲,也在一步步走向衰落,有人认为大田汉剧已经没有传承发展的必要了,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谈谈。
这些题目既要求学生回答得有道理,还要能“说服”人家;既检测了知识,又检测了“交际”。
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苏秦凭三寸不烂之舌而身挂六国相印,诸葛亮靠经天纬地之言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因势利导而存郑于危难。“谁的说话能力差,不仅是他个人的吃亏,往往间接又间接会造成社会的损失。这样看来,说话训练的重要还不清楚吗?” ②
【参考文献】
【1】余应源.再论语文教学科学化
【2】叶圣陶.说话训练决不该疏忽
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一直没有见到有叫张村的地方。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年轻人找不到张村可谓“祸从口出”。
可见“说话”在现实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语文的第一位的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而不是语言艺术能力。所以,语文科‘语文’的含义是民族交际语言,即言语,包括口语及书面语,而不是语言文学。”
现代社会对个人应具备的语文能力已经提出新的要求,学生应具备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这就是语文的又一基本素养。心理学研究和人们的生活实践都已经证明,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任何人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的必要前提,也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交往是个人走向成功的桥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产生向前跃进和提升自我的力量。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而语言交往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一个人从咿呀学语开始,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都是用语言进行交往。然而,如何使语言发挥它的交际功能,做到谈吐文雅、言辞优美,就大有学问。
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或者老师问学生答,课堂基本不“交际”或很少“交际”,只剩老师“交代”,这种“单向”的模式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新课标之所以强调“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是因为课堂不仅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辩论会、交流会、讨论会固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毕竟次数有限。学生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堂上,因此课堂“交际“就显得尤为重要。
1.小组“交际”
今年春节三十年前教过的初中毕业生同学聚会,有个学生借着酒劲说我当时很不重视他!说我上课从来不提问他。是啊!当时上课基本是讲授式,如果有提问,也是给那些成绩好、性格张扬的同学。那些成绩一般、性格内向的同学几乎没“展示”的机会,就是朗读课文也很少会顾及这个群体,生怕提问这些人影响教学进度。总之,课堂上学生很少有“说话”的机会,只能默默地接受知识。可想而知,心里说我“很不重视他”的不在少数。
有人曾经研究小组讨论的座位模式对相互交流的影响,结果发现,圆圈式座位模式更容易发生真正的讨论行为,因为所有参与者都是面对面地接触与交流;而在行列式模式中,前排比后排学生参与更多,中间学生比两侧学生参与更多。我首先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围成个圆圈,让学生面对面平等地讨论交流。小组构建“独具匠心”,按成绩、表达能力等方面分成ABC(老师自己掌握,没对学生公布),每个小组都有ABC成员,总体水平差不多。开始的时候AB生发言得多,C生倾听得多,慢慢地让C生多发言,达到生生互动。我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的时候,一改过去老师包办的作法,让学生自行归纳,然后小组讨论,很快学生就交流出本课一词多义的词、古今异义的词等(这些原来生怕学生不懂都由老师归纳),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掌握了知识梳理的方法,还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小组讨论,“逼”着学生说话,学生发言的机会增加了,自信心也提高了,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有个叫王彩云的同学,刚进校的时候,沉默寡言、羞涩腼腆,经过一年多的锻炼,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在前不久的学校艺术节活动中,获演讲比赛二等奖,现在变得自信、开朗、阳光了。
2.班级“交际”
“展示汇报”是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小组“交际”的基础上到班级“交际”,是更大舞台的“交际”。教学中,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派代表在班级中交流。这时候既有小组之间的生生“交际”,也有老师与学生的“交际”,为了一个观点,一个问题,有时这种“交际”上升到针锋相对的辩论,学生在措辞、语序、语气、组织上下足了功夫,胆量越来越大,“交际”水平不断提高,问题也迎刃而解。如在回答《伤仲永》的启示时,就是通过这种班级“交际”得出:A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B应该由自己努力,加强后天的学识和修养;C对天才特别需要持一种平和心态;D孩子的成长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等结论。
3.检测“交际”
学生平时不“说话”少“说话”,考试不受什么影响,绝不会因为说话小声不连贯而升不了学。相反那些经常被提问、口齿伶俐的也占不了什么便宜。功利思想严重影响了课堂的“说话”。既然学生有这种功利思想,就应该利用这种思想让学生多“交际”。
当堂检测,不仅要检测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检测口语交际能力。用评价制度引导学生重视口语交际。“当堂检测”大有可为。如:我在教学《木兰诗》一文,出了这么一道题,口头回答为什么“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老师、同学对答题者从完整、准确、语序、连贯、音量、语气、表情等方面进行评分。综合实践课更是检测“交际”的好时机,如在一次综合实践口语交际活动中,我设置这么一道拓展延伸的题目:
今天由于电影、电视剧的普及,传统戏曲藝术受到极大冲击。具有三四百年历史的大田汉剧作为我县的传统戏曲,也在一步步走向衰落,有人认为大田汉剧已经没有传承发展的必要了,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谈谈。
这些题目既要求学生回答得有道理,还要能“说服”人家;既检测了知识,又检测了“交际”。
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苏秦凭三寸不烂之舌而身挂六国相印,诸葛亮靠经天纬地之言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因势利导而存郑于危难。“谁的说话能力差,不仅是他个人的吃亏,往往间接又间接会造成社会的损失。这样看来,说话训练的重要还不清楚吗?” ②
【参考文献】
【1】余应源.再论语文教学科学化
【2】叶圣陶.说话训练决不该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