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新世纪、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当前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道德状况分析;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新特点;以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与途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当前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初步探索意见。希望能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事业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新特点
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环境,深刻的影响着青年人的成长,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呈现出新特点。
(一)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
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新意识,渴望变革创新,实现自我,在他们身上焕发出鲜明的时代气息。但不少学生仅仅把学习的目的定位在将来找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上,以自我为中心,非常看重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意识渐趋弱化。
(二)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
由于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大学生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有较强的认同感。但大学生在行动上的践行能力比较弱,如,自我评价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不稳、艰苦奋斗精神欠缺等,在实际行动中往往缺乏内省精神。
(三)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他们向往民主自由,有十分强烈的参与意识,对民主管理,民主作用具有很大的兴趣和关注。他们的意识和行动也希望能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但对他们的行为要进行引导。
(四)主题意识强,集体观念弱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化了学生的自主观念和竞争意识,使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合理利益,重视培养自身能力和树立竞争意识。然而,由于集体观念淡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少学生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处事原则,同学们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
(五)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
当代大学生在个性上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不希望依附于他人,迫切要求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很多事物敢于持批评态度。但他们尚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较弱,一旦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导致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和途径
我们要针对高校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探索新的办法和途径,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时代特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创新教育手段,拓宽教育途径,以期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认为,具体教育方法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
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丰富和创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课要上的生动诱人,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切记形式单一,死板讲授原理,不结合实际,不面对现实,是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
(二)加强形势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高校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大学生不断进行国内外形势教育,使他们明确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摆正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增强自己的爱国热情和责任心。同时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逐步培养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高校要努力建设好一支专职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政团队伍;建设好一支政治可靠、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好一支能从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贴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并在学生中享有较高威信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即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
网络时代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网络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既有它积极的一面,又有它消极的一面。互联网打破了分级传达信息的方式,大量的信息,传授平等,学生和老师获得信息几乎是同步的,甚至有的学生知道的比老师还早。这对于大学生思想工作者来说,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占领网上阵地,增强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五)加强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而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便无法很好的完成学业,更无力承担未来建设祖国的责任,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德、智、体、美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六)加强大学生中党团组织建设
高校加强学生中党团组织建设就是要发挥党团的政治优势,把优秀的大学生吸收到党团内部来,高校要经常以举办业余党校的方式培养要求入党入团的积极分子学习党团基础知识,教育他们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光荣的党员团员。同时,还可以选派优秀的教师或学生担任党团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坚强堡垒作用,教育团结广大青年学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1、高校要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氛围。可以激励引导学生培养爱国进步、民主活泼、安定团结、积极向上的精神。
2、要积极鼓励学生对解决一些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积极参与,独立思考 通过讨论方式交流思想,明辨是非,受到教育。同时,要鼓励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志愿着服务西部等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在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
3、建设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在大学校园中,应该处处讲文明,人人懂礼貌。教师要以德感人,为人师表,影响和带动学生用文明行为和文明思想自觉抵制社会上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
4、创建良好的学术环境。大学是一个学术重镇,要有活跃而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宽松而自由的创新环境,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5、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 学校要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优化、美化校园的文化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社会上的不同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碰撞更加激烈,一些错误和不良文化思潮有可能进入高校校园,影响着高校的青年学生。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给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思路,自觉的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开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认真学习和吸收现代科技新成果,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手段,针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精心设计活动形式,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增加工作实效。更要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一、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新特点
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环境,深刻的影响着青年人的成长,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呈现出新特点。
(一)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
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新意识,渴望变革创新,实现自我,在他们身上焕发出鲜明的时代气息。但不少学生仅仅把学习的目的定位在将来找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上,以自我为中心,非常看重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意识渐趋弱化。
(二)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
由于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大学生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有较强的认同感。但大学生在行动上的践行能力比较弱,如,自我评价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不稳、艰苦奋斗精神欠缺等,在实际行动中往往缺乏内省精神。
(三)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他们向往民主自由,有十分强烈的参与意识,对民主管理,民主作用具有很大的兴趣和关注。他们的意识和行动也希望能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但对他们的行为要进行引导。
(四)主题意识强,集体观念弱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化了学生的自主观念和竞争意识,使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合理利益,重视培养自身能力和树立竞争意识。然而,由于集体观念淡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少学生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处事原则,同学们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
(五)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
当代大学生在个性上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不希望依附于他人,迫切要求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很多事物敢于持批评态度。但他们尚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较弱,一旦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导致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和途径
我们要针对高校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探索新的办法和途径,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时代特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创新教育手段,拓宽教育途径,以期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认为,具体教育方法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
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丰富和创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课要上的生动诱人,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切记形式单一,死板讲授原理,不结合实际,不面对现实,是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
(二)加强形势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高校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大学生不断进行国内外形势教育,使他们明确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摆正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增强自己的爱国热情和责任心。同时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逐步培养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高校要努力建设好一支专职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政团队伍;建设好一支政治可靠、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好一支能从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贴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并在学生中享有较高威信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即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
网络时代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网络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既有它积极的一面,又有它消极的一面。互联网打破了分级传达信息的方式,大量的信息,传授平等,学生和老师获得信息几乎是同步的,甚至有的学生知道的比老师还早。这对于大学生思想工作者来说,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占领网上阵地,增强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五)加强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而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便无法很好的完成学业,更无力承担未来建设祖国的责任,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德、智、体、美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六)加强大学生中党团组织建设
高校加强学生中党团组织建设就是要发挥党团的政治优势,把优秀的大学生吸收到党团内部来,高校要经常以举办业余党校的方式培养要求入党入团的积极分子学习党团基础知识,教育他们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光荣的党员团员。同时,还可以选派优秀的教师或学生担任党团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坚强堡垒作用,教育团结广大青年学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1、高校要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氛围。可以激励引导学生培养爱国进步、民主活泼、安定团结、积极向上的精神。
2、要积极鼓励学生对解决一些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积极参与,独立思考 通过讨论方式交流思想,明辨是非,受到教育。同时,要鼓励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志愿着服务西部等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在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
3、建设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在大学校园中,应该处处讲文明,人人懂礼貌。教师要以德感人,为人师表,影响和带动学生用文明行为和文明思想自觉抵制社会上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
4、创建良好的学术环境。大学是一个学术重镇,要有活跃而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宽松而自由的创新环境,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5、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 学校要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优化、美化校园的文化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社会上的不同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碰撞更加激烈,一些错误和不良文化思潮有可能进入高校校园,影响着高校的青年学生。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给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思路,自觉的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开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认真学习和吸收现代科技新成果,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手段,针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精心设计活动形式,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增加工作实效。更要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