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剖析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希望能够提高体育与健身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身心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与健身 个性培养
1、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剖析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因素,提出体育与健身课的对策,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研究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提高体育与健身课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良好地适应社会。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
3、研究与分析
3.1 前言
体育与健身课的任务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不仅学会动作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体育与健身课有助于学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的方法和意识。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并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3.2 制约学生个性发展的因素
目前心理学家们对个性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精神还是比较一致的:“个性”是人们的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特征等综合的心理结构。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独特组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能力、气质、性格、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教育学领域的个性是在一定生理和心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性。
3.2.1 社会文化因素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内陆型文化、农耕型文化、宗法型文化,这种特殊的文化使得整个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基本精神体现为四项基本观念,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以和为贵”。古代的中庸思想也一直延续到现在,例如“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中庸思想抑制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得到慢慢转变,但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仍然有很多人把“不合群”的行为视为异类,并加以否定,造成缺乏个性发展所需的社会环境。
3.2.2 家庭因素
学生个性的成长受家庭教育影响比较大。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启蒙教育、基础教育,基本任务就是为孩子的良好个性健康发展奠定最初的基础,全面提高孩子的基本素质。城乡家庭父母的受教育文化水平不平衡,以及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个性的形成和身心的发展。
3.2.3 学校因素
每个学校教学环境不同,师资配备上不同,以及每个教师教学能力不同,都会给学生个性的成长造成不同的环境。教师教学能力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方法、对教学模式的选择、以及在教课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上。好的教学环境和能力较强的教师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利于个性的形成。
3.3体育与健身课对学生个性的影响
在众多的学科中,体育与健身课是最能锻炼学生个性的科目之一,它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给机体感受器一定的刺激,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同一个体身上重复复多次地感受某一种身体运动,就会在个性上表现出一种相关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个性心理特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是会得到再现。如在篮球中,一个组织进攻的后卫核心队员,他这种组织才能的个性特征在社会实践中同样也可以表现出来。这种心理个性特征在从体育运动到社会实践的迁移并不是等价转换,它与学生认知水平、对客观事物的判断以及主观意识有很大关联,并成一定正相关。如一个对学习其它课程认识不足的长跑队员,在学习中就不一定能充分体现出长跑中的坚韧不拔的个性品质。
3.4 体育与健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3.4.1 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很大一部分与教师课程设计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教学目的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合理安排每一次课。如教学内容较枯燥的快速跑,我们可以在学生跑的环节上设置一些竞赛或者团队合作项目。让几个学生手牵手成一排,分成几个小组比赛。这样即达到了学生锻炼学习的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对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一定提高。
3.4.2 重视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培养
从终身体育的角度来讲,关注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关注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比关注学生一时的运动技能表现更重要。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体育与健身课除了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外,也要加强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深刻了解体育丰富的价值属性,明白体育在自己一生中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内外尽可能多的对学生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体育明人,激励他们学习,在学生心中形成榜样,也可以让学生课下搜集类似的有激励和代表性的例子,从而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终身锻炼的体育思想。
3.4.3 注重对学生意志的培养
坚强的意志是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素质,体育锻炼同样需要学生有坚持不懈的的精神和意志,特别在中小学阶段就要加强对学生意志的锻炼。首先要帮助学生确立一个正确的动机和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分别制定出不同的课外锻炼计划,时间上要尽量长一些,除了锻炼学生的体质外,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其次身为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中学阶段学生对优秀教师的崇拜是非常浓厚的,甚至把这种模范看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最后,坚强意志的形成不仅局限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坚持不懈,敢于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养成自信、果断、坚强的意志品质。
3.4.4 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
正确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包括弹性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定性定量评价、自我评价等。弹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回答的答案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多一点宽容和弹性,鼓励学生的脱颖而出,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和创造性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过程和结果评价要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态度给予充分肯定,全面公正的评价可以反映学生体育学习的努力与进步程度,调动全体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可以反映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情感的变化,能主动客观的看待彼此的优缺点,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我,进行自我反思。不但改善了只有教师评价的单调模式,更能预防因为片面评价对学生的伤害。
3.4.5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样也是体育与健康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首先教师要有爱心,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师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要有科学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杜绝教师专制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发展带来的损害。第三,教师在平时要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多一份赞美,少一些批评,并注意批评的技巧。这样才能更好的营造活泼、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提高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体验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愉快感,有效地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另外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和时间,在体育与健康课上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
4 小结
建议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学生个性的影响因素给予综合考虑,以便在体育教学中能够选择出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材,帮助学生产生最大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中学生个性的同时,必须始终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和社会需要为基础,逐渐赋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利和自由空间,使他们逐步形成独立、勇敢、好学上进、积极主动、自尊自信、认真,谦虚律已等良好态度和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郑海龙,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策略的研究[D]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M]
[3]绍伟德学校体育学理论与教改探索[M]
[4]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与健身 个性培养
1、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剖析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因素,提出体育与健身课的对策,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研究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提高体育与健身课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良好地适应社会。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
3、研究与分析
3.1 前言
体育与健身课的任务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不仅学会动作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体育与健身课有助于学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的方法和意识。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并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3.2 制约学生个性发展的因素
目前心理学家们对个性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精神还是比较一致的:“个性”是人们的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特征等综合的心理结构。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独特组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能力、气质、性格、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教育学领域的个性是在一定生理和心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性。
3.2.1 社会文化因素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内陆型文化、农耕型文化、宗法型文化,这种特殊的文化使得整个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基本精神体现为四项基本观念,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以和为贵”。古代的中庸思想也一直延续到现在,例如“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中庸思想抑制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得到慢慢转变,但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仍然有很多人把“不合群”的行为视为异类,并加以否定,造成缺乏个性发展所需的社会环境。
3.2.2 家庭因素
学生个性的成长受家庭教育影响比较大。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启蒙教育、基础教育,基本任务就是为孩子的良好个性健康发展奠定最初的基础,全面提高孩子的基本素质。城乡家庭父母的受教育文化水平不平衡,以及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个性的形成和身心的发展。
3.2.3 学校因素
每个学校教学环境不同,师资配备上不同,以及每个教师教学能力不同,都会给学生个性的成长造成不同的环境。教师教学能力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方法、对教学模式的选择、以及在教课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上。好的教学环境和能力较强的教师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利于个性的形成。
3.3体育与健身课对学生个性的影响
在众多的学科中,体育与健身课是最能锻炼学生个性的科目之一,它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给机体感受器一定的刺激,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同一个体身上重复复多次地感受某一种身体运动,就会在个性上表现出一种相关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个性心理特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是会得到再现。如在篮球中,一个组织进攻的后卫核心队员,他这种组织才能的个性特征在社会实践中同样也可以表现出来。这种心理个性特征在从体育运动到社会实践的迁移并不是等价转换,它与学生认知水平、对客观事物的判断以及主观意识有很大关联,并成一定正相关。如一个对学习其它课程认识不足的长跑队员,在学习中就不一定能充分体现出长跑中的坚韧不拔的个性品质。
3.4 体育与健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3.4.1 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很大一部分与教师课程设计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教学目的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合理安排每一次课。如教学内容较枯燥的快速跑,我们可以在学生跑的环节上设置一些竞赛或者团队合作项目。让几个学生手牵手成一排,分成几个小组比赛。这样即达到了学生锻炼学习的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对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一定提高。
3.4.2 重视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培养
从终身体育的角度来讲,关注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关注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比关注学生一时的运动技能表现更重要。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体育与健身课除了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外,也要加强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深刻了解体育丰富的价值属性,明白体育在自己一生中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内外尽可能多的对学生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体育明人,激励他们学习,在学生心中形成榜样,也可以让学生课下搜集类似的有激励和代表性的例子,从而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终身锻炼的体育思想。
3.4.3 注重对学生意志的培养
坚强的意志是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素质,体育锻炼同样需要学生有坚持不懈的的精神和意志,特别在中小学阶段就要加强对学生意志的锻炼。首先要帮助学生确立一个正确的动机和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分别制定出不同的课外锻炼计划,时间上要尽量长一些,除了锻炼学生的体质外,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其次身为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中学阶段学生对优秀教师的崇拜是非常浓厚的,甚至把这种模范看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最后,坚强意志的形成不仅局限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坚持不懈,敢于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养成自信、果断、坚强的意志品质。
3.4.4 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
正确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包括弹性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定性定量评价、自我评价等。弹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回答的答案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多一点宽容和弹性,鼓励学生的脱颖而出,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和创造性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过程和结果评价要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态度给予充分肯定,全面公正的评价可以反映学生体育学习的努力与进步程度,调动全体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可以反映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情感的变化,能主动客观的看待彼此的优缺点,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我,进行自我反思。不但改善了只有教师评价的单调模式,更能预防因为片面评价对学生的伤害。
3.4.5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样也是体育与健康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首先教师要有爱心,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师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要有科学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杜绝教师专制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发展带来的损害。第三,教师在平时要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多一份赞美,少一些批评,并注意批评的技巧。这样才能更好的营造活泼、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提高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体验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愉快感,有效地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另外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和时间,在体育与健康课上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
4 小结
建议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学生个性的影响因素给予综合考虑,以便在体育教学中能够选择出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材,帮助学生产生最大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中学生个性的同时,必须始终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和社会需要为基础,逐渐赋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利和自由空间,使他们逐步形成独立、勇敢、好学上进、积极主动、自尊自信、认真,谦虚律已等良好态度和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郑海龙,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策略的研究[D]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M]
[3]绍伟德学校体育学理论与教改探索[M]
[4]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