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之我见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结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创新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常言道: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生。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很多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尚未定型,学生的性格还处于可塑性较强的阶段,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里,我们可以说: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而对于小学语文这类基础性学科而言,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科目。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探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意义
  语文是一门综合类的科目,而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开启的初级阶段。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让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将会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学生缺乏正确的方式和习惯,则容易导致“事倍功半”。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言,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则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这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则是实现国家素质教育背景下“减负增效”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二)有利于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笔者发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远比知识的灌输重要。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小学阶段,正是 学生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习惯一旦养成,今后就很难发生改变。所以才会有人说: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教学秩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遵守相关的教学规则,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这些,都是夯实学生学习基础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从管理学的角度讲:计划则是第一位的。由此可见,“预”在学生的学习生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显得是如何的重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首先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这种课前预习的习惯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下节课教师要讲授的内容,对于课文中不懂的生词生字,学生要学会通过查询工具书的方式学习,对于课后的问题,学生要尝试自主回答。这样,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已经略知一二,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就会取得锦上添花的效果。而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则有利于促进學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自主学习能力,将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二)细心观察的习惯
  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 “观察”有利于“发现”,而“发现”则有利于“提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言,笔者认为: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细心观察习惯的培养。这种细心观察的习惯,不仅是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于学生的写作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细心观察习惯的培养,教师应当让学生在生活中,在教学中,在自己的游戏中,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例如,春天来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踏青,让学生观察:春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小草是否绿了?花是否开了?农民伯伯是否在地里干活了?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细心的观察,可以发现生活不一样的美。这些细致的观察,将会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勤于动笔的习惯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记录。通过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汇聚生活中别样之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更应当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只有学生勤于动笔,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才会让学生在面对写作任务之时,能够做到信手拈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终生阅读的习惯
  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广泛的阅读,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在生活中,通过阅读,不断夯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成长为一名有智慧的人。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结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创新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以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为重点,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意义以及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燕敏.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5(18).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园班级人文环境的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以“绿色发展”为指引,构建科学的生态化教育理念。  【关键词】幼儿园;人文环境;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环境生态化构建与实施的根本目标是通过科学、系统地创设幼儿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
目的:本实验采用血管抑素(angiostatin)治疗大鼠角膜碱烧伤,观察其在角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以及角膜的IL-1α的表达水平,并探讨药物作用机制,为临床上治疗角膜碱烧伤提供
【摘要】语文课是姓“语”的,一堂有“语文味”的好课要处理好字词、落实好朗读、理解好文本,使学生在美的体验中回味无穷。  【关键词】语文味;字词;朗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王崧舟老师在《好课三味》中说道:“一节好的语文课需要有三味,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所谓的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位等手段,让人体
【摘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那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是创建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敢说”;二是巧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让学生“乐说”;三是模拟社会生活,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会说”;四是注重评价,让学生“善说”。  【关键词】口语交际;多媒体;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低于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但恶性程度最高,病情发展快,且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指标,疾病发现时多已为中晚期,死亡率居妇科肿瘤
目的利用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riplane-QTVI)以及三平面组织同步成像技术(Triplane-TSI)评价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以及正常妊娠妇女左心室的功能及运动特点。探讨三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对小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在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对个性化朗读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本文从探讨个性化朗读概念、本质、作用和意义入手,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课程中朗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现状和问题,围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推行个性化朗读改革提出了一些具体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构建阳光评价体系,赋予语文课堂新的内涵,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潜力,给孩子一个深情的学习催化剂,让课堂进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阳光评价体系;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已经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