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增进化学课堂生动探究性学习,可充分开发利用化学课程资源,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构建生动有趣的化学课堂教学,让学生探究到对化学的立体认识而不仅仅是对化学的平面认识,对学生形成化学科学素养有着积极意义。
【关 键 词】 生动探究;化学;有效性
【案例】
在新课改过程中,参加化学组的一次教研活动,听一位高中教师展示的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最简单有机物—甲烷”公开课,教师结合制作的课件从西气东输讲到甲烷组成,从甲烷的组成讲到甲烷的分子结构,从甲烷的分子结构讲到甲烷的性质,无论从知识的逻辑顺序还是讲课的功夫,均是无可挑剔的。但在讲到甲烷分子结构环节时,他给学生展示了一个自己预先用纸折叠好的正四面体给学生观察、体会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却没有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亲身体验其制作过程和体验甲烷分子结构特点。
课后与该教师交流,他认为教材上制作比较麻烦,学生一时半会做不出来,影响教学进度;的确,按教材上的活动要求需要直尺、剪刀、一定规格的纸张等用品,准备工作比较复杂。但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若运用恰当的数学原理,只用一张草稿作业本纸也能简单制作出正四面体。
后来这位教师在另一个班上这堂课时,采取上述教学建议,课堂上教师一边示范,学生一边制作,整个教学活动时间仅用了三分钟,而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了许多;学生通过动手制作,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热情高涨,个别学生不会做的,周围同学热心帮忙,最后全班学生都会做了,这对甲烷分子的立体认识有更深刻理解,学生在教师指点下很快找到键角、键长,教学效果凸现。
研究发现:高中化学科的课程设置必修教材是普及性设置,选修教材是提高性设置,其设置更加注重联系社会生活,注重学生成长需要,是一个立体的化学而不仅仅是平面化学。于是我们从新课程体系下高中化学教材的教情、学生的积极投入到学情出发,开发化学课程资源,采取有效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魅力,学生会热情投入到化学探究激发性学习中去,从而实现提高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提高高中学生化学素养。
一、挖掘化学史,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化学课程中的涉及到的科学人物,将在化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及事迹搜集出来,共同阅读分享,了解科他们为探索科学真理所做的孜孜不倦的奋斗,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科学,立志为追求科学真理的理想志愿。化学发展从约翰·道尔顿开始,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把化学的过去、现在、将来,以及化学发展与人文社会发展、进步密切关系适时搜集出来,让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分享,在学生面前展示一幅化学发展的美丽画卷,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世界美好前景未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立志学好化学的决心。如高一学到“来自石油化工原料—乙烯”时,将石油气最初被燃烧,到后用其合成聚乙烯,成为当今我们生活中几乎离不开的物质,以及它的广泛应用对现代社会造成的困惑,以及它未来方向发展的远景,让学生思考,化学还的许多领域需要科学攻关,于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会认真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物质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同时还会提出让很多人都没有思考过的“乙烯能否合(加)成小环烷或大环烷?”等问题,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推理设想,又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二、营造化学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营造化学情景能较好激学生的发求知欲,在课堂的“序幕”环节,设置一个或几个学生意想不到的、或出乎意料化学情景等教学情景,对激发学生热情与引起学生的高度集中注意力探究明白,持久保持课堂学习激情状态有较好作用。化学的专业语言并非都要用严肃的风格来表述,不少化学语言是完全可用风趣幽默的方式来表达,学生听起来感觉很有趣,易于接受,学习热情高涨。如学习高一“化学键”关于以氢原子、钠原子分别与氯原子形成共价键、离子键时的描述,钠原子最外层只一个电子,容易并且愿意失去给氯原子,让双方达稳定结构,双方形成阴阳离子,从而形成离子键,而氢原子只一电子层只有一个电子,只要得一个电子也能达稳定结构,于是与氯原子商量,达成各出一个电子组成共用电子对,能使双方达稳定结构,形成共价键。当学生听到“愿意、商量”等人物化的词语,感觉到化学生动性所在。
三、巧记化学规律,让化学探究更轻松
将化学教材中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深入化,巧妙地记住纷繁复杂的化学知识点,能让学生轻松地达到这种探究效果。如学习高一“氧化还原”分析学生不容易掌握,不能分析到位,于是把涉及的十四个概念用简编成相对二句“升失氧、氧还还氧,降得还、还氧氧还”,学生容易上口有兴趣,记得住,学生较为轻松掌握“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具有还原性、作还原剂、氧化产物”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或物质)性质,这种复杂问题简单化能较好化解学生难点知识突破。
根据化学规律编制化学口诀,轻松愉快而又高效的记住了化学众多的知识点,让化学探究不再困难。
四、善作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化学探究参与度
化学演示实验变教师演示为师生协作演示,让学生轮流协助老师共同完成,比老师单独实验,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做实验的学生会更加仔细准确地操作,观察的学生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当发现做实验学生出现的问题时,会即时指出来,认为要怎样怎样,这样就激发更多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各个层面上来。
高中化学有较多抽象问题,是学习中难点问题,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但是我们通过引导学生自制学具,就能比较有效地化解这些难点问题。如在学到“杂化轨道理论”时,sp杂化、sp2杂化、sp3杂化理解不到位,会影响到学生对分子成键情况分析,以及分子结构的判断。于是我们让学生买来橡皮泥(也可以用黏土),在老师的指导下,找来牙签做出s、p轨道,再把一个s轨道分别与一个p轨道、二个p轨道、三个p轨道做出sp杂化、sp2杂化、sp3杂化,结合甲烷、乙烯、乙炔分子实例制作,很容易化解了杂化轨道理论拦路虎;同时分别用充满气体的两个气球、三个气球、四个气球的吹口捆在一起,让其自然存放,会得到直线、平面三角、正四面体的VSEPR模型,学生做起来兴趣浓,对抽象的问题能较好地形象化理解。
五、信息技术化学结合,拓展学生探究化学渠道
计算机、智能手机在中学生的普及运用,将其作为一个教学资源,对学生学习成长或将成为一个良好的学习途径,我们引导学生将不懂的问题或有疑惑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查寻的方式解决,同时减少学生仅将这些作为玩具,引导将其成学习化学的好帮手。
化学QQ群、微信圈等建立,可延伸化学课堂,借助信息技术QQ群、微信圈等,把学生组织其中,学生有什么问题随时借助这个平台提问,教师通过这个平台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有什么创意,可以在上面展示分享,还可进行对化学学习各个领域内进行交流等,拓展了师生对化学探究的途径。
遵循教材設置并开发教材资源,尊重学生成长需要,丰富化学课堂内容,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生动活泼探究,感知立体化学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热爱化学、主动探究,形成化学素养的是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鲍正荣. 化学新课程教学技能研究[M]. 北京:科技出版社,2013(1).
[3] 刘捷. 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
[4] 鲍正荣,文丰玉. 中学化学新课程实验技术[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5] 项家庆. 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问题[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关 键 词】 生动探究;化学;有效性
【案例】
在新课改过程中,参加化学组的一次教研活动,听一位高中教师展示的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最简单有机物—甲烷”公开课,教师结合制作的课件从西气东输讲到甲烷组成,从甲烷的组成讲到甲烷的分子结构,从甲烷的分子结构讲到甲烷的性质,无论从知识的逻辑顺序还是讲课的功夫,均是无可挑剔的。但在讲到甲烷分子结构环节时,他给学生展示了一个自己预先用纸折叠好的正四面体给学生观察、体会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却没有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亲身体验其制作过程和体验甲烷分子结构特点。
课后与该教师交流,他认为教材上制作比较麻烦,学生一时半会做不出来,影响教学进度;的确,按教材上的活动要求需要直尺、剪刀、一定规格的纸张等用品,准备工作比较复杂。但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若运用恰当的数学原理,只用一张草稿作业本纸也能简单制作出正四面体。
后来这位教师在另一个班上这堂课时,采取上述教学建议,课堂上教师一边示范,学生一边制作,整个教学活动时间仅用了三分钟,而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了许多;学生通过动手制作,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热情高涨,个别学生不会做的,周围同学热心帮忙,最后全班学生都会做了,这对甲烷分子的立体认识有更深刻理解,学生在教师指点下很快找到键角、键长,教学效果凸现。
研究发现:高中化学科的课程设置必修教材是普及性设置,选修教材是提高性设置,其设置更加注重联系社会生活,注重学生成长需要,是一个立体的化学而不仅仅是平面化学。于是我们从新课程体系下高中化学教材的教情、学生的积极投入到学情出发,开发化学课程资源,采取有效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魅力,学生会热情投入到化学探究激发性学习中去,从而实现提高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提高高中学生化学素养。
一、挖掘化学史,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化学课程中的涉及到的科学人物,将在化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及事迹搜集出来,共同阅读分享,了解科他们为探索科学真理所做的孜孜不倦的奋斗,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科学,立志为追求科学真理的理想志愿。化学发展从约翰·道尔顿开始,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把化学的过去、现在、将来,以及化学发展与人文社会发展、进步密切关系适时搜集出来,让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分享,在学生面前展示一幅化学发展的美丽画卷,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世界美好前景未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立志学好化学的决心。如高一学到“来自石油化工原料—乙烯”时,将石油气最初被燃烧,到后用其合成聚乙烯,成为当今我们生活中几乎离不开的物质,以及它的广泛应用对现代社会造成的困惑,以及它未来方向发展的远景,让学生思考,化学还的许多领域需要科学攻关,于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会认真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物质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同时还会提出让很多人都没有思考过的“乙烯能否合(加)成小环烷或大环烷?”等问题,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推理设想,又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二、营造化学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营造化学情景能较好激学生的发求知欲,在课堂的“序幕”环节,设置一个或几个学生意想不到的、或出乎意料化学情景等教学情景,对激发学生热情与引起学生的高度集中注意力探究明白,持久保持课堂学习激情状态有较好作用。化学的专业语言并非都要用严肃的风格来表述,不少化学语言是完全可用风趣幽默的方式来表达,学生听起来感觉很有趣,易于接受,学习热情高涨。如学习高一“化学键”关于以氢原子、钠原子分别与氯原子形成共价键、离子键时的描述,钠原子最外层只一个电子,容易并且愿意失去给氯原子,让双方达稳定结构,双方形成阴阳离子,从而形成离子键,而氢原子只一电子层只有一个电子,只要得一个电子也能达稳定结构,于是与氯原子商量,达成各出一个电子组成共用电子对,能使双方达稳定结构,形成共价键。当学生听到“愿意、商量”等人物化的词语,感觉到化学生动性所在。
三、巧记化学规律,让化学探究更轻松
将化学教材中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深入化,巧妙地记住纷繁复杂的化学知识点,能让学生轻松地达到这种探究效果。如学习高一“氧化还原”分析学生不容易掌握,不能分析到位,于是把涉及的十四个概念用简编成相对二句“升失氧、氧还还氧,降得还、还氧氧还”,学生容易上口有兴趣,记得住,学生较为轻松掌握“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具有还原性、作还原剂、氧化产物”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或物质)性质,这种复杂问题简单化能较好化解学生难点知识突破。
根据化学规律编制化学口诀,轻松愉快而又高效的记住了化学众多的知识点,让化学探究不再困难。
四、善作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化学探究参与度
化学演示实验变教师演示为师生协作演示,让学生轮流协助老师共同完成,比老师单独实验,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做实验的学生会更加仔细准确地操作,观察的学生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当发现做实验学生出现的问题时,会即时指出来,认为要怎样怎样,这样就激发更多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各个层面上来。
高中化学有较多抽象问题,是学习中难点问题,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但是我们通过引导学生自制学具,就能比较有效地化解这些难点问题。如在学到“杂化轨道理论”时,sp杂化、sp2杂化、sp3杂化理解不到位,会影响到学生对分子成键情况分析,以及分子结构的判断。于是我们让学生买来橡皮泥(也可以用黏土),在老师的指导下,找来牙签做出s、p轨道,再把一个s轨道分别与一个p轨道、二个p轨道、三个p轨道做出sp杂化、sp2杂化、sp3杂化,结合甲烷、乙烯、乙炔分子实例制作,很容易化解了杂化轨道理论拦路虎;同时分别用充满气体的两个气球、三个气球、四个气球的吹口捆在一起,让其自然存放,会得到直线、平面三角、正四面体的VSEPR模型,学生做起来兴趣浓,对抽象的问题能较好地形象化理解。
五、信息技术化学结合,拓展学生探究化学渠道
计算机、智能手机在中学生的普及运用,将其作为一个教学资源,对学生学习成长或将成为一个良好的学习途径,我们引导学生将不懂的问题或有疑惑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查寻的方式解决,同时减少学生仅将这些作为玩具,引导将其成学习化学的好帮手。
化学QQ群、微信圈等建立,可延伸化学课堂,借助信息技术QQ群、微信圈等,把学生组织其中,学生有什么问题随时借助这个平台提问,教师通过这个平台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有什么创意,可以在上面展示分享,还可进行对化学学习各个领域内进行交流等,拓展了师生对化学探究的途径。
遵循教材設置并开发教材资源,尊重学生成长需要,丰富化学课堂内容,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生动活泼探究,感知立体化学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热爱化学、主动探究,形成化学素养的是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鲍正荣. 化学新课程教学技能研究[M]. 北京:科技出版社,2013(1).
[3] 刘捷. 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
[4] 鲍正荣,文丰玉. 中学化学新课程实验技术[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5] 项家庆. 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问题[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