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是一种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其基本出发点是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既是人类的一种天赋,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激发潜能的所在。潜能的激发在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造。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农村教育实际,找准教学问题的切入点,注重课堂气氛的创设,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进而,避免填鸭式的知识教学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使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解、呆板记笔记,甚至死记硬背课本内容,忽略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一、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挖掘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1、重视学生思考资源的储备
语文是一门表现人的思想情感与人文素养的学科,因而缺乏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储备就难以进行思维拓展和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若没有足够的思考资源——语文课程知识和生活感受的积累,则难以展开有效的启发,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重视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资源的积累,熟练运用多种启发方式,进而促进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形成,对探究新鲜感和持续力度的保持,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探究结果的促成都将有极大帮助。
2、注重启发方式的运用
由于农村教学有时难以借助多媒体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将语文课程中涉及的抽象概念或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形象、生动、通俗的方式展现出来,难于多方面多角度地吸引学生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因此,教师在有疑难处的直接点拨解答,在无疑处的设疑探究,或課程深化时的背景介绍,表情朗读,或切合课题的名言、寓意深刻的寓言、流传千古的诗词,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感悟,在字里行间阐释作品的喜怒哀乐和悲苦酸甜等,这些启发方式的运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升对生活的认识水平。
3、注意启发时机的把握与运用
对启发时机的把握,不仅需要教师注意所提问题的逻辑联系和顺序安排,更需要对学生思考的深度及时把握,以便相机诱导。通常,一些教师提出问题便要求学生短时间内作答,或一些问题的提出、情景的创设没有充分考虑可操作性,更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进行启发,学生也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这些都会导致最终的答案较为肤浅。例如,对《捞月亮》的学习,如果按照这样,那么学生得出的答案可能会局限于“因为猴子好奇”、“它们可能觉得这样挺好玩”、“小猴子真傻啊”等等——这些答案的获得,并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对此,良好的启发时机应是教师在结合课程背景和日常生活知识,对该寓言故事中的主角,以及其捞月亮的心理过程和捞月亮的活动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后,将类似于“我们在这个故事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做为启发学生的总纲,并将其预留为作业,在后期创设的情景中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后作答。
二、合理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开放式探究思维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在学习新知识点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和个体特征的差异,针对性地创设认知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探究中,让他们在感受和满足求知欲的同时,理解开放式探究学习是解决新问题,提升综合思考与分析能力的需要,从而诱发探究意识,激活探究思维。
1、创设认知的情境
再以《捞月亮》的寓言教学为例。按常规,若引导不当,猴子将会将会成为学生们嘲笑的对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
a.猴子和人在同做一件事时,可能会有哪些差别?
b.猴子们为什么要捞月亮?
c.如果不团结合作,猴子们能不能搭着“人梯”去捞月亮?
d.假如没有积极努力地尝试,猴子们会知道最终的结果?
通过思考、分析、讨论,学生会对猴子们的行为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同时,在此类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能力。
2、创设实践的情境
根据多个疑惑,教师也可针对性的提供选择答案,或引导学生将自己“换位”为问题中的某一角色,以此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基础,使学生在答案和角色的启发下找到分析问题的切入点,不致使学生对问题感到茫然和无从着手,从而激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譬如,利用农村学生对生态生活环境认识相对丰富的优势,让学生思考:将学生自己假设为《捞月亮》寓言中的猴子,并设立问题“你会怎么做?;会不会也去捞月亮?”。与此同时,引导他们回想日常生活中,水里有月亮,或水中的月亮被荡起的水波击破的情景。
三、激发学生自主选择与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或情境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地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体悟,结合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与困惑,自主选择探究主题并自行探究。
1、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目标
由于不同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条件、知识结构与基础、个人爱好的不同,学生的个性、智力、学习习惯存在差异,以致学生在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形式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层次的要求。因此,围绕一堂课或一项探究活动的目标,教师应在考虑绝大部分学生的情况下,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根据兴趣进行自主选择,自主确立探究的主题或目标。但教师应把握好“度”,避免过于自主而脱离教学中心。
2、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
实施探究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与外界合作、协调的过程;他们更愿意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探讨,以便获得目标和心理上的同一性及彼此的认同感。因此,即便探究的内容相同,但探究的主角可能是学生个体,也可能是临时组成的小组,共同合作。这样,每堂课或每一探究内容的伙伴都可能会不同,也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同时融合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有利于探究兴趣的激发和保持。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农村教育实际,找准教学问题的切入点,注重课堂气氛的创设,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进而,避免填鸭式的知识教学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使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解、呆板记笔记,甚至死记硬背课本内容,忽略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一、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挖掘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1、重视学生思考资源的储备
语文是一门表现人的思想情感与人文素养的学科,因而缺乏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储备就难以进行思维拓展和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若没有足够的思考资源——语文课程知识和生活感受的积累,则难以展开有效的启发,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重视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资源的积累,熟练运用多种启发方式,进而促进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形成,对探究新鲜感和持续力度的保持,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探究结果的促成都将有极大帮助。
2、注重启发方式的运用
由于农村教学有时难以借助多媒体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将语文课程中涉及的抽象概念或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形象、生动、通俗的方式展现出来,难于多方面多角度地吸引学生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因此,教师在有疑难处的直接点拨解答,在无疑处的设疑探究,或課程深化时的背景介绍,表情朗读,或切合课题的名言、寓意深刻的寓言、流传千古的诗词,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感悟,在字里行间阐释作品的喜怒哀乐和悲苦酸甜等,这些启发方式的运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升对生活的认识水平。
3、注意启发时机的把握与运用
对启发时机的把握,不仅需要教师注意所提问题的逻辑联系和顺序安排,更需要对学生思考的深度及时把握,以便相机诱导。通常,一些教师提出问题便要求学生短时间内作答,或一些问题的提出、情景的创设没有充分考虑可操作性,更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进行启发,学生也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这些都会导致最终的答案较为肤浅。例如,对《捞月亮》的学习,如果按照这样,那么学生得出的答案可能会局限于“因为猴子好奇”、“它们可能觉得这样挺好玩”、“小猴子真傻啊”等等——这些答案的获得,并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对此,良好的启发时机应是教师在结合课程背景和日常生活知识,对该寓言故事中的主角,以及其捞月亮的心理过程和捞月亮的活动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后,将类似于“我们在这个故事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做为启发学生的总纲,并将其预留为作业,在后期创设的情景中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后作答。
二、合理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开放式探究思维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在学习新知识点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和个体特征的差异,针对性地创设认知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探究中,让他们在感受和满足求知欲的同时,理解开放式探究学习是解决新问题,提升综合思考与分析能力的需要,从而诱发探究意识,激活探究思维。
1、创设认知的情境
再以《捞月亮》的寓言教学为例。按常规,若引导不当,猴子将会将会成为学生们嘲笑的对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
a.猴子和人在同做一件事时,可能会有哪些差别?
b.猴子们为什么要捞月亮?
c.如果不团结合作,猴子们能不能搭着“人梯”去捞月亮?
d.假如没有积极努力地尝试,猴子们会知道最终的结果?
通过思考、分析、讨论,学生会对猴子们的行为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同时,在此类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能力。
2、创设实践的情境
根据多个疑惑,教师也可针对性的提供选择答案,或引导学生将自己“换位”为问题中的某一角色,以此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基础,使学生在答案和角色的启发下找到分析问题的切入点,不致使学生对问题感到茫然和无从着手,从而激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譬如,利用农村学生对生态生活环境认识相对丰富的优势,让学生思考:将学生自己假设为《捞月亮》寓言中的猴子,并设立问题“你会怎么做?;会不会也去捞月亮?”。与此同时,引导他们回想日常生活中,水里有月亮,或水中的月亮被荡起的水波击破的情景。
三、激发学生自主选择与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或情境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地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体悟,结合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与困惑,自主选择探究主题并自行探究。
1、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目标
由于不同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条件、知识结构与基础、个人爱好的不同,学生的个性、智力、学习习惯存在差异,以致学生在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形式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层次的要求。因此,围绕一堂课或一项探究活动的目标,教师应在考虑绝大部分学生的情况下,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根据兴趣进行自主选择,自主确立探究的主题或目标。但教师应把握好“度”,避免过于自主而脱离教学中心。
2、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
实施探究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与外界合作、协调的过程;他们更愿意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探讨,以便获得目标和心理上的同一性及彼此的认同感。因此,即便探究的内容相同,但探究的主角可能是学生个体,也可能是临时组成的小组,共同合作。这样,每堂课或每一探究内容的伙伴都可能会不同,也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同时融合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有利于探究兴趣的激发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