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枯燥的,但也有很多方法能理解词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词语理解,很多教师通常以字典的解释为主,让学生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死记硬背词语意思,不能真正理解词语的含义。因此,大部分学生在说话、写作时出现了语言干瘪,甚至词不达意的现象,甚至张冠李戴。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深的体会到:老师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掌握一些词语学习的基本技巧,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情境表演中理解词语
(一)学生情境表演
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借助有效的表演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这较简单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会有更深刻、灵动的效果。有人说:“看到的不易记。听到的容易忘,动手做才能学得会。”此话不假。体验是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知、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得到放飞,想象得到展现,创造力得到开发。
(二)教师情境表演
教师表演包括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肢体语言。例如教学《老人与海鸥》时,写海鸥扑向老人遗像时,“海鸥飞成了白色的漩涡”一句中的“漩涡”,教师可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词义。
(三)多媒体演示
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意境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起到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便于他们准确生动地理解。
1.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美景:“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美丽的菊花……”。之后,请同学们带着美好的感情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生画出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色、淡黄、雪白)
2.还有其他颜色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秋雨中,大地上有这样数也数不清的颜色,文中哪个词来形容?(五彩缤纷)
4.请你回忆生活中看到的“五彩缤纷”的现象,用上它说一句话。
5.反复诵读、品味描写“五彩缤纷”的句子。
“五彩缤纷”是文中的关键词语。教师紧紧抓住它,环环相扣,集中下文中的其他描写颜色的词语,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同时,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在充分想像中,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生活链接。引领学生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录像的使用可以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优美境观,既释词又解句,使学生更好地把课文了然于心。教学实践证明,电教手段的使用是优化释词过程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字词预习
在学每篇课文前,我总要根据不同的课文特点、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字词方面的预习要求,如:圈出生字、词语,拼拼读读,不理解的词语做个记号,查查工具书或用学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做备注;我鼓励学生主动、善于运用工具书,要求学生每人必备一本《新华字典》,在预习时不但要认字,组词,还要了解字义。
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他们在课堂上会把自己在预习中关于字词好的识记理解方法和同学分享。这样,在此环节节省了不少时间,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引领学生深入品读课文,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注重随文识字
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我鼓励学生要多诵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字、词。初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读课文时,随机巩固认读或认读部分生字词,认读本段中难读的或关键的生字词;精读课文时,在阅读中达到字词的巩固——让学生在读文中识字词,在讀文中巩固字词。
1、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联想中拓展字词教学的广度
在低年级的字词教学中运用上想象,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记忆生字。例如,学习 “羊”字时,我把字与图一齐出示,让学生先看“羊”字像什么,结合图找二者共同之处,告诉学生古人是用形象的字把羊给描绘出来。
在中高年级的字词教学中,我把通过查字典理性理解词义与想象入境感性领悟词语结合起来。
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词语的字面意思,而且进入了词语所描绘的意境,词语教学与其它教学环节的水乳交融,让语文教学更加有效。
2、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联系中注重字词教学的深度
语文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课文中的文字鲜活起来,让学生看到生活的本来样子。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一词的教学,我是这样进行的:
师:请大家回忆,在生活中你看到过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子的,想好了请说一说。
生:皮肤黑而且粗糙,有很深的皱纹……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车夫的这张脸?
生:额头布满皱纹,眼眶深深地陷了进去。
生:皮肤暗淡无光,头发干燥枯黄的……
师:从这张脸上你还能看出点别的来?
生:这位车夫家里很穷,吃不饱穿不暖。
生:车夫的身体不好,体弱多病,拉车的活对他来说很辛苦,但为了生活只能不停地奔波。
师:是啊!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位车夫,光着脚在寒冷的大街上拉车,玻璃深深地扎进了他的脚底,地上流了一大摊血,脚底的剧痛,使得他蹲在地上呻吟。假如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做?(生纷纷发言)
在此教学片断中,我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唤起了学生对车夫的怜悯和同情,与文本的情感强烈共鸣,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品味了作品的内涵。
四、强化运用练习
1、多用、多写,在训练中增加字词教学的厚度多用,指的是多扩词练习。课堂上,我结合教学的生字让学生进行扩词,将学生组成的词语整理出来抄写,再扩展成或优美或实用的句子,让学生自己读读写写,积累下来;在课后,我让学生自主选择词语,鼓励学生联系生活或自身说句子。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更多的词,说更长的句段。同时,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在阅读中进一步理解学过的字词、感知新的字词,达到字词的不断巩固和扩展。
在写字时,我培养学生“三思而后行”的好习惯,提醒学生下笔前要想着这个字的结构,方才按笔顺落笔。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字我都要范写,先让学生观察这个字的占格位置,写的时候要注意。另外,我要求学生不使用橡皮,目的是让学生在写字的时候要仔细观察。
2.多读、多想,在纠错中加强字词教学的力度
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读一读、比一比、写一写,强化了字词的记忆。我在学生多种形式读生字之后,让学生们互相检查考核。这种自检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每个学生能多练习,提高了字词教学的实效。
对于学生所写句子和作文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我强化学生对所写错别字的甄别与抄写。对于同音字的识记,我要求学生在运用时要多思多想,不单只了解该字在原文中的字义,其他的字义也要了解,以区别——音加义的记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字词识记能力。
总之,在字词教学中,教师只要细心揣摩、善于总结,重视有效策略的运用,就会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深的体会到:老师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掌握一些词语学习的基本技巧,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情境表演中理解词语
(一)学生情境表演
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借助有效的表演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这较简单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会有更深刻、灵动的效果。有人说:“看到的不易记。听到的容易忘,动手做才能学得会。”此话不假。体验是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知、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得到放飞,想象得到展现,创造力得到开发。
(二)教师情境表演
教师表演包括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肢体语言。例如教学《老人与海鸥》时,写海鸥扑向老人遗像时,“海鸥飞成了白色的漩涡”一句中的“漩涡”,教师可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词义。
(三)多媒体演示
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意境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起到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便于他们准确生动地理解。
1.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美景:“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美丽的菊花……”。之后,请同学们带着美好的感情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生画出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色、淡黄、雪白)
2.还有其他颜色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秋雨中,大地上有这样数也数不清的颜色,文中哪个词来形容?(五彩缤纷)
4.请你回忆生活中看到的“五彩缤纷”的现象,用上它说一句话。
5.反复诵读、品味描写“五彩缤纷”的句子。
“五彩缤纷”是文中的关键词语。教师紧紧抓住它,环环相扣,集中下文中的其他描写颜色的词语,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同时,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在充分想像中,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生活链接。引领学生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录像的使用可以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优美境观,既释词又解句,使学生更好地把课文了然于心。教学实践证明,电教手段的使用是优化释词过程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字词预习
在学每篇课文前,我总要根据不同的课文特点、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字词方面的预习要求,如:圈出生字、词语,拼拼读读,不理解的词语做个记号,查查工具书或用学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做备注;我鼓励学生主动、善于运用工具书,要求学生每人必备一本《新华字典》,在预习时不但要认字,组词,还要了解字义。
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他们在课堂上会把自己在预习中关于字词好的识记理解方法和同学分享。这样,在此环节节省了不少时间,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引领学生深入品读课文,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注重随文识字
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我鼓励学生要多诵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字、词。初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读课文时,随机巩固认读或认读部分生字词,认读本段中难读的或关键的生字词;精读课文时,在阅读中达到字词的巩固——让学生在读文中识字词,在讀文中巩固字词。
1、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联想中拓展字词教学的广度
在低年级的字词教学中运用上想象,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记忆生字。例如,学习 “羊”字时,我把字与图一齐出示,让学生先看“羊”字像什么,结合图找二者共同之处,告诉学生古人是用形象的字把羊给描绘出来。
在中高年级的字词教学中,我把通过查字典理性理解词义与想象入境感性领悟词语结合起来。
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词语的字面意思,而且进入了词语所描绘的意境,词语教学与其它教学环节的水乳交融,让语文教学更加有效。
2、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联系中注重字词教学的深度
语文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课文中的文字鲜活起来,让学生看到生活的本来样子。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一词的教学,我是这样进行的:
师:请大家回忆,在生活中你看到过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子的,想好了请说一说。
生:皮肤黑而且粗糙,有很深的皱纹……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车夫的这张脸?
生:额头布满皱纹,眼眶深深地陷了进去。
生:皮肤暗淡无光,头发干燥枯黄的……
师:从这张脸上你还能看出点别的来?
生:这位车夫家里很穷,吃不饱穿不暖。
生:车夫的身体不好,体弱多病,拉车的活对他来说很辛苦,但为了生活只能不停地奔波。
师:是啊!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位车夫,光着脚在寒冷的大街上拉车,玻璃深深地扎进了他的脚底,地上流了一大摊血,脚底的剧痛,使得他蹲在地上呻吟。假如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做?(生纷纷发言)
在此教学片断中,我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唤起了学生对车夫的怜悯和同情,与文本的情感强烈共鸣,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品味了作品的内涵。
四、强化运用练习
1、多用、多写,在训练中增加字词教学的厚度多用,指的是多扩词练习。课堂上,我结合教学的生字让学生进行扩词,将学生组成的词语整理出来抄写,再扩展成或优美或实用的句子,让学生自己读读写写,积累下来;在课后,我让学生自主选择词语,鼓励学生联系生活或自身说句子。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更多的词,说更长的句段。同时,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在阅读中进一步理解学过的字词、感知新的字词,达到字词的不断巩固和扩展。
在写字时,我培养学生“三思而后行”的好习惯,提醒学生下笔前要想着这个字的结构,方才按笔顺落笔。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字我都要范写,先让学生观察这个字的占格位置,写的时候要注意。另外,我要求学生不使用橡皮,目的是让学生在写字的时候要仔细观察。
2.多读、多想,在纠错中加强字词教学的力度
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读一读、比一比、写一写,强化了字词的记忆。我在学生多种形式读生字之后,让学生们互相检查考核。这种自检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每个学生能多练习,提高了字词教学的实效。
对于学生所写句子和作文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我强化学生对所写错别字的甄别与抄写。对于同音字的识记,我要求学生在运用时要多思多想,不单只了解该字在原文中的字义,其他的字义也要了解,以区别——音加义的记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字词识记能力。
总之,在字词教学中,教师只要细心揣摩、善于总结,重视有效策略的运用,就会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