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困生的类型有好几种,不管哪类学困生都是班级中人人不喜欢的“丑小鸭”。在学困生中,有父母离异的单亲儿童,有父母死亡的孤儿,有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父母长辈的关爱,缺乏家庭的温暖,在情感方面或冷漠、或自卑,或内向、或偏激,总有些异常,因而导致学习上的困难。我暂且把他们称为感情缺失型学困生。对于这类“丑小鸭”,怎么才能把他们变成“天鹅”呢?
通过对本班情感缺失学困生的观察探索,我认为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是点燃学生健康发展的火把。
一、母亲般的师爱,温暖冰封的心
情感缺失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保护期”阶段,他们期待教师具有慈母严父与知识传播者、教育者的多重身份。爱像阳光,更是唤起交流的激应器,是抚慰心灵的妙方。记得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这样说过:“哪怕天底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拥抱、赞美他。”教师应同阳光的使者一样,用坦荡的胸怀去认同、信任、激励每一个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无一例外地均衡地享受阳光的温暖。如春风一缕,扬起他们信心的风帆,去劈波斩浪驰向希望的彼岸。“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爱自己的学生是一种神圣。”特别是对感情缺失学困生,我们就更加要关爱,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纪律差、成绩差而疏远他们,要用母亲般的爱真诚地关心他们,平日里嘘寒问暖,让他们感受到母爱。就拿我们班的小红同学来说吧,很小的时候父母亲离异,只好与父亲、祖父生活,母亲从不来看他,家庭很困难。她的体形特别小,整天脏兮兮的,头发蓬乱。同学们都不愿意跟她玩,她学习成绩很差,整天一个人闷闷不乐。为了让同学们改变对她的态度,我先把她的外观进行包装,首先教她勤洗漱,勤换衣服,教她梳头,课余教她做功课。特别注重和她的感情交流,使她的感情缺失得到营养补充。在我的热心帮助下,她整个人变了样,经常主动和我交流。看到她快乐与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学习,她的学习成绩进步了。在校讯通的亲情电话中,她把我的电话号码写进去,把我当做最亲的人。我真正感到老师母亲般的爱,真像一缕春风温暖孩子冰封已久的心。
二、友情般的爱,奏响和谐交往曲
我要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要认识到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教师又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即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讲道理,更是为促使学生成才、成人创造条件。要让学生相信你,愿意你为他服务,愿意与你交朋友。你就必须坚持以诚待人,以诚取信。才能与学生进行感情疏通,情感交流。及时补充感情缺失的营养,有利于健康发展。如王明同学转到我班后,对我存有严重的戒心,对我“敬而远之”,我几次找他谈心,都因他保持沉默而不果而终。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还是坚持找他谈心,并冒雨到他家访问;在“周记”中我批示要与他交朋友;我把他调到最前排,以提高他的学习效果;我主动为他补习语文,并想方设法为他请数学老师“家教”,由于他的数学成绩太差,几位数学老师婉言谢绝了我的请求。我的“诚”意逐渐打消了他的顾虑,他开始跟我有交流了。后来我了解到该同学的父母都是事业型人士,母亲长期在外地,父亲又因工作太忙,而无暇照管他的学业,与他沟通甚少。其实,该同学并不如传说中那么“坏”,而是因缺少感情投资,缺少关心和缺少指导而在行为规范方面有所欠缺,其实他的天资并不差。尤其在文艺方面还很有天分。我觉得对这样的学生要辩证地看,应该主动地多关心,帮助他扬起成才的风帆。我真诚地和他交朋友,和他一块唱歌、一块聊天、一块看书。我鼓励他参加校艺术节的比赛,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果然他在比赛中一举夺得舞蹈一等奖和钢琴组一等奖。在他过十二岁生日时,我特意买了贺卡去祝贺。他激动地说:“李老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口气!”现在这个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不少老师都说他变了,“换了一个人似的”。我体会到,只要你诚心诚意地去与学生平等交流,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使“冰山”也会被你融化的。我把朋友般的感情源源不断地输送给王小明,使他缺失的感情世界得到补充,他也开始与同学们真诚交流,和谐交往。
三、严格持久的爱,让学生一路平稳
对情感缺失的学困生来说,不仅要严格要求,而且还要保持持久的爱。这部分孩子感情脆弱,还需要和风细雨的爱。当然了,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师爱有别于母爱,正是在于它突破了溺爱的圈子,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机地结合。但是一讲“严”,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一定要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上一丝不苟,循规蹈矩;老师讲一,学生不说二等等。西方教育的严更多地体现在做人教育上。也就是让孩子健康快乐的生活和学习。对班上感情缺失学困生,我时刻关照他们,经常和他们感情交流,交流高兴的事,交流不愉快的事,交流成功,交流失败。使他们的内心始终感到温暖。特别是班里的活动,有意识地多给他们参与机会。这时可激励他们参加各种竞争。如:选班干,鼓励“学困生”参加竞选;兴趣小组激励“学困生”参加,发挥其特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习上激励“学困生”敢想、敢谈、敢说,并和优等生“手拉手”比高低。这样,“学困生”竞争意识增强了,认为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到,别人不能做的事,我也要想办法做到。有更多机会和同学交流,感情更加丰富了。课堂提问我还特别关注学困生,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上课举手怕答错引起别人笑话,所以就干脆不举手。课堂上,我们要多提问不举手的同学,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给他们提些简单的问题,他们答对了,就加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重拾自信,不断进步。我对感情缺失的学困生既严格又长时间反复地抓。使这部分孩子真正感受到健康快乐地生活每一天。当我看到他们每天的发自内心的微笑时,我真的感到“丑小鸭”变成了“天鹅”。
通过对本班情感缺失学困生的观察探索,我认为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是点燃学生健康发展的火把。
一、母亲般的师爱,温暖冰封的心
情感缺失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保护期”阶段,他们期待教师具有慈母严父与知识传播者、教育者的多重身份。爱像阳光,更是唤起交流的激应器,是抚慰心灵的妙方。记得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这样说过:“哪怕天底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拥抱、赞美他。”教师应同阳光的使者一样,用坦荡的胸怀去认同、信任、激励每一个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无一例外地均衡地享受阳光的温暖。如春风一缕,扬起他们信心的风帆,去劈波斩浪驰向希望的彼岸。“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爱自己的学生是一种神圣。”特别是对感情缺失学困生,我们就更加要关爱,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纪律差、成绩差而疏远他们,要用母亲般的爱真诚地关心他们,平日里嘘寒问暖,让他们感受到母爱。就拿我们班的小红同学来说吧,很小的时候父母亲离异,只好与父亲、祖父生活,母亲从不来看他,家庭很困难。她的体形特别小,整天脏兮兮的,头发蓬乱。同学们都不愿意跟她玩,她学习成绩很差,整天一个人闷闷不乐。为了让同学们改变对她的态度,我先把她的外观进行包装,首先教她勤洗漱,勤换衣服,教她梳头,课余教她做功课。特别注重和她的感情交流,使她的感情缺失得到营养补充。在我的热心帮助下,她整个人变了样,经常主动和我交流。看到她快乐与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学习,她的学习成绩进步了。在校讯通的亲情电话中,她把我的电话号码写进去,把我当做最亲的人。我真正感到老师母亲般的爱,真像一缕春风温暖孩子冰封已久的心。
二、友情般的爱,奏响和谐交往曲
我要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要认识到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教师又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即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讲道理,更是为促使学生成才、成人创造条件。要让学生相信你,愿意你为他服务,愿意与你交朋友。你就必须坚持以诚待人,以诚取信。才能与学生进行感情疏通,情感交流。及时补充感情缺失的营养,有利于健康发展。如王明同学转到我班后,对我存有严重的戒心,对我“敬而远之”,我几次找他谈心,都因他保持沉默而不果而终。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还是坚持找他谈心,并冒雨到他家访问;在“周记”中我批示要与他交朋友;我把他调到最前排,以提高他的学习效果;我主动为他补习语文,并想方设法为他请数学老师“家教”,由于他的数学成绩太差,几位数学老师婉言谢绝了我的请求。我的“诚”意逐渐打消了他的顾虑,他开始跟我有交流了。后来我了解到该同学的父母都是事业型人士,母亲长期在外地,父亲又因工作太忙,而无暇照管他的学业,与他沟通甚少。其实,该同学并不如传说中那么“坏”,而是因缺少感情投资,缺少关心和缺少指导而在行为规范方面有所欠缺,其实他的天资并不差。尤其在文艺方面还很有天分。我觉得对这样的学生要辩证地看,应该主动地多关心,帮助他扬起成才的风帆。我真诚地和他交朋友,和他一块唱歌、一块聊天、一块看书。我鼓励他参加校艺术节的比赛,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果然他在比赛中一举夺得舞蹈一等奖和钢琴组一等奖。在他过十二岁生日时,我特意买了贺卡去祝贺。他激动地说:“李老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口气!”现在这个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不少老师都说他变了,“换了一个人似的”。我体会到,只要你诚心诚意地去与学生平等交流,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使“冰山”也会被你融化的。我把朋友般的感情源源不断地输送给王小明,使他缺失的感情世界得到补充,他也开始与同学们真诚交流,和谐交往。
三、严格持久的爱,让学生一路平稳
对情感缺失的学困生来说,不仅要严格要求,而且还要保持持久的爱。这部分孩子感情脆弱,还需要和风细雨的爱。当然了,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师爱有别于母爱,正是在于它突破了溺爱的圈子,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机地结合。但是一讲“严”,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一定要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上一丝不苟,循规蹈矩;老师讲一,学生不说二等等。西方教育的严更多地体现在做人教育上。也就是让孩子健康快乐的生活和学习。对班上感情缺失学困生,我时刻关照他们,经常和他们感情交流,交流高兴的事,交流不愉快的事,交流成功,交流失败。使他们的内心始终感到温暖。特别是班里的活动,有意识地多给他们参与机会。这时可激励他们参加各种竞争。如:选班干,鼓励“学困生”参加竞选;兴趣小组激励“学困生”参加,发挥其特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习上激励“学困生”敢想、敢谈、敢说,并和优等生“手拉手”比高低。这样,“学困生”竞争意识增强了,认为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到,别人不能做的事,我也要想办法做到。有更多机会和同学交流,感情更加丰富了。课堂提问我还特别关注学困生,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上课举手怕答错引起别人笑话,所以就干脆不举手。课堂上,我们要多提问不举手的同学,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给他们提些简单的问题,他们答对了,就加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重拾自信,不断进步。我对感情缺失的学困生既严格又长时间反复地抓。使这部分孩子真正感受到健康快乐地生活每一天。当我看到他们每天的发自内心的微笑时,我真的感到“丑小鸭”变成了“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