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醉乡民谣》的第一个镜头就让人动容,酒吧特有的昏黄色调,加之吉他音色的质朴绵延,气氛优雅而沧桑,一曲深情脉脉的《将死之人》(Hang Me)将焦点引向了电影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一个在民谣历史上并不出名的人。这部由科恩兄弟拍摄的电影自2013年上映以来,就得到了各大影展以及颁奖赛事的关注提名,获奖无数,尤其是在2016年1月19日被选入了美国的标准收藏(Criterion Collection)。标准公司致力于搜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经典影片,通过专业化的筛选和严谨的译制,将所选影片进行高标准的二次发行,以DVD或蓝光碟的形式销售,可见电影获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
简单来说,这是一部好听的电影,近十五首经典民谣歌曲随剧情贯穿其中。但民谣以及民谣歌手的故事并不简单,它酝酿纤细的情绪也包容深刻的哲思,加之与电影画面的圆融配合,足以抓住观众跟随这对天才导演踏上一条不平坦的寻梦之路。电影中流露的孤独触动了人最真实的心理,民谣歌词中与上帝的沟通、对人生的诉说则传达了每个时代最深处的情感。因此,在电影情节的推动下,当主人公勒维恩弹唱起这些民谣金曲时,我们早已无法分清是电影重新诠释了这些歌词,还是音乐在另一个层面完成了电影叙事。
影片的情节非常简单,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位民谣歌手勒维恩·戴维斯对音乐梦想的追求、放弃以及阴错阳差下的无奈坚持。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叫《Inside Llewyn Davis》,译成《醉乡民谣》非常唯美,很上口,符合了影片文艺舒缓的格调。其实作品主题和思乡没有什么关系,涉及更多的是漂泊和独自支撑下去的无奈,直译这个片名大概是《走进勒维恩·戴维斯》,听上去更写实。实际上,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1960年左右,那是一个希望与黑暗共存的时代,也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美国的平权运动、学生反战运动都兴起于此时,前卫先锋的民谣乐坛也正酝酿着一场复兴,鲍勃·迪伦(Bob Dylan)、琼·贝兹(Joan Baez)、老鹰乐队等歌手逐渐登上历史舞台。这部电影在很多细节上都能看到那个时代的印记,影片中出现的地名和形象都有迹可寻。
正如主人公的一句台词:“从不是新的,也不会变老,这就是民谣。”其实科恩兄弟一方面用大量的细节去建构一个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民谣乐坛,它足够真实,也足能够勾起观众的怀旧情怀,毕竟民谣吉他、黑胶唱片、小铁盒一出现就呈现了一种“陌生化”的美好;换一个角度去看,科恩兄弟用一个失败者的故事引起了太多普通观众的共鸣,勒维恩不仅仅是当年的那个唱不出名的罗克。勒维恩是许许多多个罗克的化身,任何一个星光璀璨的时代背后都有更多注定被埋名的人,在这个时代同理。影片中勒维恩放下对成功所有的期待,说道:“我实在太累了,本以为只需要好好地睡一晚,但实际上远远不够。”这多像我们周围的前辈和渐渐走向平庸的自己,曾经一贫如洗、心怀梦想,笃信那些苦心经营的才华终有一天会闪闪发光,也做遍所有的尝试却依然回到原点没能走出去,最终我们变得乐天安命,认定庸庸碌碌才是生活的常态。影片里那首《五百里》将这种情绪推向了一个小的高潮,琴声响起,借助这段熟悉的旋律听者找到了一个久违的自己,一个在大浪潮下的普通人,迫于生计与情怀道别。 边缘、不入时、身心疲惫和黑色幽默……这些才是科恩兄弟电影的标志,他们更愿意把镜头朝向那些光鲜背后的黯淡,毕竟那才是平凡的大多数,毕竟那些奔波才更让人动容。勒维恩的形象并不讨巧。他把音乐看得很高,珍视自己的才华,却用这份情怀处处迁怒于别人,好像这个世界除了音乐一切都是平淡的,除了做歌者所有职业都是无为。好朋友兼合作伙伴迈克的离世,对勒维恩的打击很大,甚至可以说直接断送了他的艺术前程,教授的音乐沙龙上,宾客唱了迈克的和声就让他焦躁愤怒。他没有沙龙里的闲适静观,他追逐那股民谣旋风,却没能挤到旋风中心一沐平静。他有歌者动人的才情,但艺术圈特有的暴躁、自我、粗粝和颓废在这个人物身上都有体现。可以说勒维恩身上,艺术上的天分与人格的缺陷并存,所以当欣赏这部影片时,我们不会过分动情地怜悯他或仰视他,反倒保持着理性的距离去审视这样一种人生。
这部片子的环状结构同样是值得玩味的荒诞叙事,在电影的开头,勒维恩从酒吧被叫到一个阴暗街道的尽头,莫名遭到黑衣人的暴打和羞辱,之后出场的猫趁其不备从家中溜走。整个叙事线索随着找猫、换猫、还猫、找回而展开,在故事的最后,这一切如开头一样重演,平淡的演唱后被打骂,只不过猫想要再次溜走,被他一脚关在屋内。那个黑衣人也许就像《浮士德》中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的关系,一边是高尚的坚持,一边是残酷的吞噬,互为表里,表现着主人公内心的博弈。逆光拍摄的街道,狭长的三角构图,阴森地呈现了勒维恩注定将从历史中隐退的结局。可以假想猫就是那个勒维恩的音乐理想,起初被重视,后来被玩弄掉包,最终还是回到原点毫无进展。唯一不同的是猫在结尾处逃不走了,哀莫大于心死,对于艺术而言丧失表达的动力比被捆绑住自由往往更加可悲。
科恩兄弟的这次作品虽然一改《冰血暴》的酣畅离奇,而走了沧桑别致的文艺路线,但反励志、反合家欢的独立荒诞加上细节的良苦用心依然呈现了仅属于“科恩兄弟”的味道,相信任何一个看过作品的人都会发出由衷的感怀和赞叹。看到勒维恩的发达胡须以及对迈克的深情追思,不禁让我联想到同样在电影路上独立打拼的科恩兄弟。或许可以把这部电影看做科恩兄弟的自我隐喻,同样大胡子、有天分,同样心怀对艺术不可动摇的爱与坚持,同样是两个人在并肩战斗。如今的科恩兄弟成功了,作为独立影人可以得到大投资,实现理想的拍摄计划。讽刺的是,他们镜头下的勒维恩却失去了伙伴,纵使坚持也难以走向市场,挣到的唯一一笔钱是给一首滑稽嘈杂的庸俗歌曲作和声。这对兄弟曾在公开场合感谢投资方,感谢观众,因为是大众的接受和肯定,才能让他们的一直拍下去。这部电影有兄弟二人的惺惺相惜,可以看出两人十分珍视这份合作的机缘与今天的成绩。难能可贵的是,当观众和评论家把光环与鲜花都献给他们时,他们心里还能住下一个失败者。遥想当年白手起家的艰辛,也难怪他们能拍出这部摧残人又打动人的电影,等待需要时间的限度,自由创作需要口碑的树立,追寻梦想的路注定不平坦,同为艺术家的荣耀与辛酸他们最能理解。
简单来说,这是一部好听的电影,近十五首经典民谣歌曲随剧情贯穿其中。但民谣以及民谣歌手的故事并不简单,它酝酿纤细的情绪也包容深刻的哲思,加之与电影画面的圆融配合,足以抓住观众跟随这对天才导演踏上一条不平坦的寻梦之路。电影中流露的孤独触动了人最真实的心理,民谣歌词中与上帝的沟通、对人生的诉说则传达了每个时代最深处的情感。因此,在电影情节的推动下,当主人公勒维恩弹唱起这些民谣金曲时,我们早已无法分清是电影重新诠释了这些歌词,还是音乐在另一个层面完成了电影叙事。
影片的情节非常简单,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位民谣歌手勒维恩·戴维斯对音乐梦想的追求、放弃以及阴错阳差下的无奈坚持。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叫《Inside Llewyn Davis》,译成《醉乡民谣》非常唯美,很上口,符合了影片文艺舒缓的格调。其实作品主题和思乡没有什么关系,涉及更多的是漂泊和独自支撑下去的无奈,直译这个片名大概是《走进勒维恩·戴维斯》,听上去更写实。实际上,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1960年左右,那是一个希望与黑暗共存的时代,也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美国的平权运动、学生反战运动都兴起于此时,前卫先锋的民谣乐坛也正酝酿着一场复兴,鲍勃·迪伦(Bob Dylan)、琼·贝兹(Joan Baez)、老鹰乐队等歌手逐渐登上历史舞台。这部电影在很多细节上都能看到那个时代的印记,影片中出现的地名和形象都有迹可寻。
正如主人公的一句台词:“从不是新的,也不会变老,这就是民谣。”其实科恩兄弟一方面用大量的细节去建构一个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民谣乐坛,它足够真实,也足能够勾起观众的怀旧情怀,毕竟民谣吉他、黑胶唱片、小铁盒一出现就呈现了一种“陌生化”的美好;换一个角度去看,科恩兄弟用一个失败者的故事引起了太多普通观众的共鸣,勒维恩不仅仅是当年的那个唱不出名的罗克。勒维恩是许许多多个罗克的化身,任何一个星光璀璨的时代背后都有更多注定被埋名的人,在这个时代同理。影片中勒维恩放下对成功所有的期待,说道:“我实在太累了,本以为只需要好好地睡一晚,但实际上远远不够。”这多像我们周围的前辈和渐渐走向平庸的自己,曾经一贫如洗、心怀梦想,笃信那些苦心经营的才华终有一天会闪闪发光,也做遍所有的尝试却依然回到原点没能走出去,最终我们变得乐天安命,认定庸庸碌碌才是生活的常态。影片里那首《五百里》将这种情绪推向了一个小的高潮,琴声响起,借助这段熟悉的旋律听者找到了一个久违的自己,一个在大浪潮下的普通人,迫于生计与情怀道别。 边缘、不入时、身心疲惫和黑色幽默……这些才是科恩兄弟电影的标志,他们更愿意把镜头朝向那些光鲜背后的黯淡,毕竟那才是平凡的大多数,毕竟那些奔波才更让人动容。勒维恩的形象并不讨巧。他把音乐看得很高,珍视自己的才华,却用这份情怀处处迁怒于别人,好像这个世界除了音乐一切都是平淡的,除了做歌者所有职业都是无为。好朋友兼合作伙伴迈克的离世,对勒维恩的打击很大,甚至可以说直接断送了他的艺术前程,教授的音乐沙龙上,宾客唱了迈克的和声就让他焦躁愤怒。他没有沙龙里的闲适静观,他追逐那股民谣旋风,却没能挤到旋风中心一沐平静。他有歌者动人的才情,但艺术圈特有的暴躁、自我、粗粝和颓废在这个人物身上都有体现。可以说勒维恩身上,艺术上的天分与人格的缺陷并存,所以当欣赏这部影片时,我们不会过分动情地怜悯他或仰视他,反倒保持着理性的距离去审视这样一种人生。
这部片子的环状结构同样是值得玩味的荒诞叙事,在电影的开头,勒维恩从酒吧被叫到一个阴暗街道的尽头,莫名遭到黑衣人的暴打和羞辱,之后出场的猫趁其不备从家中溜走。整个叙事线索随着找猫、换猫、还猫、找回而展开,在故事的最后,这一切如开头一样重演,平淡的演唱后被打骂,只不过猫想要再次溜走,被他一脚关在屋内。那个黑衣人也许就像《浮士德》中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的关系,一边是高尚的坚持,一边是残酷的吞噬,互为表里,表现着主人公内心的博弈。逆光拍摄的街道,狭长的三角构图,阴森地呈现了勒维恩注定将从历史中隐退的结局。可以假想猫就是那个勒维恩的音乐理想,起初被重视,后来被玩弄掉包,最终还是回到原点毫无进展。唯一不同的是猫在结尾处逃不走了,哀莫大于心死,对于艺术而言丧失表达的动力比被捆绑住自由往往更加可悲。
科恩兄弟的这次作品虽然一改《冰血暴》的酣畅离奇,而走了沧桑别致的文艺路线,但反励志、反合家欢的独立荒诞加上细节的良苦用心依然呈现了仅属于“科恩兄弟”的味道,相信任何一个看过作品的人都会发出由衷的感怀和赞叹。看到勒维恩的发达胡须以及对迈克的深情追思,不禁让我联想到同样在电影路上独立打拼的科恩兄弟。或许可以把这部电影看做科恩兄弟的自我隐喻,同样大胡子、有天分,同样心怀对艺术不可动摇的爱与坚持,同样是两个人在并肩战斗。如今的科恩兄弟成功了,作为独立影人可以得到大投资,实现理想的拍摄计划。讽刺的是,他们镜头下的勒维恩却失去了伙伴,纵使坚持也难以走向市场,挣到的唯一一笔钱是给一首滑稽嘈杂的庸俗歌曲作和声。这对兄弟曾在公开场合感谢投资方,感谢观众,因为是大众的接受和肯定,才能让他们的一直拍下去。这部电影有兄弟二人的惺惺相惜,可以看出两人十分珍视这份合作的机缘与今天的成绩。难能可贵的是,当观众和评论家把光环与鲜花都献给他们时,他们心里还能住下一个失败者。遥想当年白手起家的艰辛,也难怪他们能拍出这部摧残人又打动人的电影,等待需要时间的限度,自由创作需要口碑的树立,追寻梦想的路注定不平坦,同为艺术家的荣耀与辛酸他们最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