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为例,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工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最后,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缺乏系统性、学员水平参差不齐是主要原因。
关键词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实施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32-344-02
为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着力提高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河北省制定并出台了《河北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县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将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列入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日程。在省农业厅科教处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省级培训基地,积极展开调研,精心遴选专家教授、科学编制课程、认真组织学员落实培训,通过知识更新培训实践,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的主要做法
1.1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实施监督和调度机制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由河北省农业厅确定的省级现代化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一直对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非常重视,针对培训成立专门的项目领带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资金的管理,研究制定培训计划,积极与项目县沟通,组织培训工作的实施。建立项目监督和调度机制,确定项目开始、完成时间和顺序,项目组针对培训师资、场地、与其它部门配合等方面进行多次协调和调度,为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2 主管部门领导重视、确保培训工作组织有序
领导重视可以夯实基础、明确分工。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是对培训工作开展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可确保培训工作组织得力、扎实有效。在培训工作开展期间,省科教处领导亲自到会并就有关文件精神和政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讲解,为培训工作上了生动、充实、意义深远的一课。同时,相关的石家庄市、邢台市的农业局科教部门领导也分别到会,对培训工作的组织和纪律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各级农业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确保了整个培训活动有序开展。
1.3 精心组织,落实培训
1.3.1 精心组织 完善制度 创新培训方法 提高培训质量。
坚持改革创新,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精心组织,完善制度。为了使整个培训过程顺利实施,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专门下发培训通知,对学员报道、学员参训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各县领队制度、班主任制度、请假制度、点名制度,同时,对学员的生活方面给与了精心的安排,努力为学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二是优化培训内容。重点以提高粮食生产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农业节水、农业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培训。三是创新培训方法。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专门研讨、现场实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每期培训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针对农技推广方式方法或专项技术进行研讨,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平台。组织学员参观现代农业示范展示基地,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了解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开拓了视野,增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
1.3.2 遴选优秀师资、优化课程设置、确定培训内容。
在课程设置方面,按照知识更新培训的要求,从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出发,充分考虑到学员的学习需求,聘请省市相关行业的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石家庄、邢台、沧州地区的农业主导产业各不相同,大田、果树、蔬菜都占有一定份额,据此,按照不同的县域产业特色安排不同的专业课程,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切实提升培训效果。如针对晋州、辛集等大田作物为主的县市聘请了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业厅植保站、市农科院等省市知名专家,就小麦节水栽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管理技术等专题进行了讲解和研讨;对赵县、灵寿、井陉等果树产业比较发达的县市聘请省果研所的果树专家进行授课;对藁城、栾城等蔬菜产业突出的县市聘请省农业厅蔬菜局、省农科院蔬菜所的专家就蔬菜生产突出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讨。就当前农业新形势聘请了省农业厅科教处领导就农业农村经济、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政策进行了解读。各类课程设置丰富、生动、实际,图文并茂,专家讲解深入透彻,学员通过培训了解了当前农业新形势,掌握了农业生产的新动向、新知识、新技术,培训使学员在知识面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3.3 健全培训效果评价机制。
培训班结束,组织专门结业考试,作为检验培训效果的主要依据,由班主任对每名参训学员的学习体会撰写书面评语,重点包括学习期间的表现和知识技能提高的情况。健全了培训效果的评价机制。
1.3.4 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为确保培训效果,严格规范培训资金的使用,科学支配培训经费,坚决杜绝不合理培训费用,所有培训资金均严格按照省厅相关文件精神,合理支出,全部用于专家讲课费、教材费、资料费、场地租赁费、学员食宿费、实训费等与培训工作相关的支出。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安全、高效。
1.3.5 规范档案管理及时录入系统。完整、齐备、有序的档案是反映培训是否规范的重要依据。从课程安排、培训计划到每个学员的报名表,每个县的学员汇总册,学员考核试卷,包括培训的视频和影像资料、培训教材、专家的培训讲义、学员学习体会,都做了完整、齐备、有序的整理归档,培训结束后一周内及时将每个学员的相关信息录入了国家系统以备待查。
2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取得的成果
2.1 丰富了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 加强了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建设 通过培训,营造出了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不仅丰富了学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拓宽了参训学员的视野,更新了观念,提升了基层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有素质、懂业务、善沟通、会推广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加快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传播,增强了科技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1]。 2.2 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广泛传播
基层知识更新培训项目中,省市各领域知名专家就农业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进行了广泛的传播、重点的讲解,使学员了解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掌握了现代农业的先进生产技术。许多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近年来特别是小麦高产节水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蔬菜大棚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等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2]。
3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培训的时间相对较短,培训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基层培训根据当前生产实际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但是,提升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服务水平,需要进行专业性、系统性的培训,相比较而言,培训时间比较短,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够强[3]。
3.2 学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一致的效果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参加基层培训认识不足,少数学员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做笔记,不积极参加研讨与互动,只关注与自己有关专业的授课内容,对有些拓展课程不够重视,因此,培训效果不是很平衡,效果不是很理想。
4 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的实践启示
4.1 加强沟通是培训顺利开展的前提 项目开展时要与培训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基层项目县紧密联系,加强沟通。行政主管部门在组织、协调、管理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可以在人员组织、规范管理等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基层项目县的大力支持、紧密配合是圆满完成培训工作的重要保证。
4.2 精心的课程选择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 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力求课程内容丰富,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需要,使学员都能学以致用,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提高培训的效果。
4.3 优良的师资力量是培训效果的保证 在选择培训师资方面,尽量结合生产实际,选择各研究领域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教授。以此引导学员参训,利用宝贵的学习机会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知识更新培训的效果。
4.4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对培训的提高与检验 培训内容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够帮助学员更新观念,同时又能解决当前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5 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是培训工作探索的方向 培训形式应力求灵活多样,如培训中增加的参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召开专题研讨会等环节开拓了学员的视野、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加强了相互之间的经验交流,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在今后的知识更新培训工作中应采取更加灵活的培训方式,切实提高知识更新培训的效果,为现代农业技术传播发挥更大的作用[4]。
参考文献
[1]李建芬,李瑜玲,宋晓.差异化培训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5(20):346-348.
[2]杨清波.信宜市农业科技工作现状及对策[J].基层农技推广,2014(1):44.
[3]李祥.泰州市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工程的实践启示[J].基层农技推广,2014(1):42-44.
[4]杨容,兰富强.如何抓好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的实践工作[J].基层农技推广,2014(1):62-63.
关键词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实施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32-344-02
为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着力提高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河北省制定并出台了《河北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县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将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列入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日程。在省农业厅科教处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省级培训基地,积极展开调研,精心遴选专家教授、科学编制课程、认真组织学员落实培训,通过知识更新培训实践,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的主要做法
1.1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实施监督和调度机制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由河北省农业厅确定的省级现代化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一直对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非常重视,针对培训成立专门的项目领带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资金的管理,研究制定培训计划,积极与项目县沟通,组织培训工作的实施。建立项目监督和调度机制,确定项目开始、完成时间和顺序,项目组针对培训师资、场地、与其它部门配合等方面进行多次协调和调度,为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2 主管部门领导重视、确保培训工作组织有序
领导重视可以夯实基础、明确分工。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是对培训工作开展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可确保培训工作组织得力、扎实有效。在培训工作开展期间,省科教处领导亲自到会并就有关文件精神和政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讲解,为培训工作上了生动、充实、意义深远的一课。同时,相关的石家庄市、邢台市的农业局科教部门领导也分别到会,对培训工作的组织和纪律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各级农业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确保了整个培训活动有序开展。
1.3 精心组织,落实培训
1.3.1 精心组织 完善制度 创新培训方法 提高培训质量。
坚持改革创新,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精心组织,完善制度。为了使整个培训过程顺利实施,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专门下发培训通知,对学员报道、学员参训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各县领队制度、班主任制度、请假制度、点名制度,同时,对学员的生活方面给与了精心的安排,努力为学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二是优化培训内容。重点以提高粮食生产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农业节水、农业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培训。三是创新培训方法。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专门研讨、现场实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每期培训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针对农技推广方式方法或专项技术进行研讨,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平台。组织学员参观现代农业示范展示基地,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了解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开拓了视野,增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
1.3.2 遴选优秀师资、优化课程设置、确定培训内容。
在课程设置方面,按照知识更新培训的要求,从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出发,充分考虑到学员的学习需求,聘请省市相关行业的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石家庄、邢台、沧州地区的农业主导产业各不相同,大田、果树、蔬菜都占有一定份额,据此,按照不同的县域产业特色安排不同的专业课程,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切实提升培训效果。如针对晋州、辛集等大田作物为主的县市聘请了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农业厅植保站、市农科院等省市知名专家,就小麦节水栽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管理技术等专题进行了讲解和研讨;对赵县、灵寿、井陉等果树产业比较发达的县市聘请省果研所的果树专家进行授课;对藁城、栾城等蔬菜产业突出的县市聘请省农业厅蔬菜局、省农科院蔬菜所的专家就蔬菜生产突出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讨。就当前农业新形势聘请了省农业厅科教处领导就农业农村经济、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政策进行了解读。各类课程设置丰富、生动、实际,图文并茂,专家讲解深入透彻,学员通过培训了解了当前农业新形势,掌握了农业生产的新动向、新知识、新技术,培训使学员在知识面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3.3 健全培训效果评价机制。
培训班结束,组织专门结业考试,作为检验培训效果的主要依据,由班主任对每名参训学员的学习体会撰写书面评语,重点包括学习期间的表现和知识技能提高的情况。健全了培训效果的评价机制。
1.3.4 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为确保培训效果,严格规范培训资金的使用,科学支配培训经费,坚决杜绝不合理培训费用,所有培训资金均严格按照省厅相关文件精神,合理支出,全部用于专家讲课费、教材费、资料费、场地租赁费、学员食宿费、实训费等与培训工作相关的支出。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安全、高效。
1.3.5 规范档案管理及时录入系统。完整、齐备、有序的档案是反映培训是否规范的重要依据。从课程安排、培训计划到每个学员的报名表,每个县的学员汇总册,学员考核试卷,包括培训的视频和影像资料、培训教材、专家的培训讲义、学员学习体会,都做了完整、齐备、有序的整理归档,培训结束后一周内及时将每个学员的相关信息录入了国家系统以备待查。
2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取得的成果
2.1 丰富了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 加强了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建设 通过培训,营造出了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不仅丰富了学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拓宽了参训学员的视野,更新了观念,提升了基层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有素质、懂业务、善沟通、会推广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加快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传播,增强了科技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1]。 2.2 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广泛传播
基层知识更新培训项目中,省市各领域知名专家就农业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进行了广泛的传播、重点的讲解,使学员了解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掌握了现代农业的先进生产技术。许多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近年来特别是小麦高产节水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蔬菜大棚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等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2]。
3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培训的时间相对较短,培训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基层培训根据当前生产实际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但是,提升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服务水平,需要进行专业性、系统性的培训,相比较而言,培训时间比较短,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够强[3]。
3.2 学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一致的效果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参加基层培训认识不足,少数学员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做笔记,不积极参加研讨与互动,只关注与自己有关专业的授课内容,对有些拓展课程不够重视,因此,培训效果不是很平衡,效果不是很理想。
4 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的实践启示
4.1 加强沟通是培训顺利开展的前提 项目开展时要与培训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基层项目县紧密联系,加强沟通。行政主管部门在组织、协调、管理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可以在人员组织、规范管理等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基层项目县的大力支持、紧密配合是圆满完成培训工作的重要保证。
4.2 精心的课程选择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 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力求课程内容丰富,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需要,使学员都能学以致用,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提高培训的效果。
4.3 优良的师资力量是培训效果的保证 在选择培训师资方面,尽量结合生产实际,选择各研究领域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教授。以此引导学员参训,利用宝贵的学习机会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知识更新培训的效果。
4.4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对培训的提高与检验 培训内容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够帮助学员更新观念,同时又能解决当前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5 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是培训工作探索的方向 培训形式应力求灵活多样,如培训中增加的参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召开专题研讨会等环节开拓了学员的视野、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加强了相互之间的经验交流,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在今后的知识更新培训工作中应采取更加灵活的培训方式,切实提高知识更新培训的效果,为现代农业技术传播发挥更大的作用[4]。
参考文献
[1]李建芬,李瑜玲,宋晓.差异化培训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5(20):346-348.
[2]杨清波.信宜市农业科技工作现状及对策[J].基层农技推广,2014(1):44.
[3]李祥.泰州市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工程的实践启示[J].基层农技推广,2014(1):42-44.
[4]杨容,兰富强.如何抓好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的实践工作[J].基层农技推广,2014(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