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贫困是世界各国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所以教育是当今社会改善贫困的重要手段。教育水平低下地区的贫困发生率远高于教育水平优质地区,因此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是遏制贫困滋生、蔓延和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也是治理贫困的重要战略选择。
关键词:教育;贫困;扶贫;脱贫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4-01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由于诸多原因,贫困一直困扰着中国。扶贫始终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呕心沥血的伟大事业。1986年,我国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政策调整,陆续确立开发式扶贫、项目式扶贫、救济式扶贫等方式,诚然为扶贫攻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问题积弊,如许多贫困户消极地“等、靠、要”政府救济金、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人情扶贫等,这显然不符合扶贫的初衷,严重影响扶贫的进度和成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5年11月29日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要彻底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但目前我国仍有一大批贫困人口。物质脱贫容易,精神脱贫难。特别是目前,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痛、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也系于精准。精准扶贫既重视“输血”,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帮扶、支持力度,更强调“造血”,授之以渔,鼓舞他们的志气和信心,实现自力更生。“无论是扶贫先扶志”还是“变输血为造血”都需要通过教育去改变人的思想完成使命。所以当此之时,决不能忘了“教育扶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一、教育扶贫的内涵
教育贫困指的是在教育中物质、精神两方面的匮乏总和,属于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三方面的交叉概念。1995年开始,我国政府针对部分地区教育贫困的现状,开展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这无疑是我国开展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扶贫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实现征服自然界、改造并保护自然界的目的,同时以较高的质量生存。但教育扶贫不能只局限于资金、物资等环节的供给,提高教育扶贫的效益和质量才是重中之重。
有些扶贫对象就像还不会走路的小孩,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阶层要让他们学会走路,不用轮椅或者拐杖,达到不搀扶,自行走路,学会奔跑。要参考个人特长、兴趣爱好,民族特色等,举行一些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层层培训骨干人员,通过他们进行区域性培训,附以除尘洗脑,让扶贫对象掌握一门技术,拥有一技之长,或者多门技术,技多不压身。唤醒点燃他们内心的意志,让他们从“等、靠、要”的扶贫方式转换成我要脱贫致富的思想理念。
二、教育扶贫是提高扶贫工作实效的前提
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千差万别,脱贫愿望、扶贫措施因户各异,自我愿望不强烈,内心动力激发不出来,难免会出现“政府部门剃头挑子一头热、自娱自乐,群众旁边看热闹”或是“你在干他在看,蝇头小利天天算”的局面,长志气增信心对很多贫困户来说尤为重要。
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实践证明贫困地區人员根本上是“素质型的贫困户”。这些贫困地区由于交通相对封闭处于小农个体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与现代市场经济链条相脱节。由此形成了特有的贫困地区的贫困亚文化现象:对贫困听天由命、逆来顺受、消极无为的人生观;得过且过、安于现状、好逸恶劳、低水平心理平衡的生活观;没有远见、满不在乎、苟且度日、不求甚好、只求填饱肚子的消费观;固守田园、封闭保守、安土重迁、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的乡土观;小农本位、重农惧商、“种田为饱肚,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田,喂鸡喂鸭换油盐”的经济观。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受到这些传统封建思想影响极其深厚,文化素质低,生活水平差。贫困地区的家长大多还抱着“读书无用论”的态度,不了解教育的作用,从而不鼓励孩子上学接受教育,以知识改变命运。而且通过长期的物质扶贫使一些贫困户养成“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这显然不符合扶贫的初衷,也严重影响扶贫工作的进度和成效,于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太原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愚昧是致贫的深层次原因,也是脱贫后返贫的直接诱因”,教育可以启迪人的智慧、拓宽人的视野、更新人的观念、激发人的自觉性、唤醒人的社会良知、增强能力,从而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变“政府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只有贫困人员自觉地行动起来进行自发性扶贫,由靠人“扶起来”变为“自己站起来”,这样扶贫开发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的坎。”这也是扶贫攻坚能够顺利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三、教育扶贫是能够改善、稳定发展扶贫工作的基础
在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地区,前期开展物质扶贫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所谓的“输血式”扶贫措施,但给钱给物这种简单的“给”和“送”,只能解决一时之困。而我国的扶贫政策要的是“真脱贫,脱真贫”不仅仅是暂时的脱贫更主要的是要实现稳定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丰富贫困地区文化活动,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建设,提升贫困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精神风貌。”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斩断穷根,挖掘富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作为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它是提高人口素质,促使国家和人民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教育提高民众的创新意识、知识水平等综合素养,才能更有效地推动科学技术、经济水平的进步,促进社会发展。
总结:各级党委政府,在精准扶贫给“鱼”的同时,要不断授予“渔”,让贫困人员懂得自尊、自信、自强。“提倡振奋精神,淡化‘贫困意识’”,不自己贬低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在尊重自己,相信自己的前提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有“滴水穿石”的精神,默默奉献的精神,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若能继续卧薪尝胆,矢志如初,再接再厉,奋斗不息,通过一定时间的外力作用后,达到自主造血的功能,自主制氧呼吸,实现真正脱贫致富,彻底摆脱贫困,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会尽早实现。
关键词:教育;贫困;扶贫;脱贫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4-01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由于诸多原因,贫困一直困扰着中国。扶贫始终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呕心沥血的伟大事业。1986年,我国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政策调整,陆续确立开发式扶贫、项目式扶贫、救济式扶贫等方式,诚然为扶贫攻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问题积弊,如许多贫困户消极地“等、靠、要”政府救济金、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人情扶贫等,这显然不符合扶贫的初衷,严重影响扶贫的进度和成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5年11月29日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要彻底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但目前我国仍有一大批贫困人口。物质脱贫容易,精神脱贫难。特别是目前,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痛、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也系于精准。精准扶贫既重视“输血”,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帮扶、支持力度,更强调“造血”,授之以渔,鼓舞他们的志气和信心,实现自力更生。“无论是扶贫先扶志”还是“变输血为造血”都需要通过教育去改变人的思想完成使命。所以当此之时,决不能忘了“教育扶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一、教育扶贫的内涵
教育贫困指的是在教育中物质、精神两方面的匮乏总和,属于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三方面的交叉概念。1995年开始,我国政府针对部分地区教育贫困的现状,开展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这无疑是我国开展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扶贫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实现征服自然界、改造并保护自然界的目的,同时以较高的质量生存。但教育扶贫不能只局限于资金、物资等环节的供给,提高教育扶贫的效益和质量才是重中之重。
有些扶贫对象就像还不会走路的小孩,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阶层要让他们学会走路,不用轮椅或者拐杖,达到不搀扶,自行走路,学会奔跑。要参考个人特长、兴趣爱好,民族特色等,举行一些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层层培训骨干人员,通过他们进行区域性培训,附以除尘洗脑,让扶贫对象掌握一门技术,拥有一技之长,或者多门技术,技多不压身。唤醒点燃他们内心的意志,让他们从“等、靠、要”的扶贫方式转换成我要脱贫致富的思想理念。
二、教育扶贫是提高扶贫工作实效的前提
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千差万别,脱贫愿望、扶贫措施因户各异,自我愿望不强烈,内心动力激发不出来,难免会出现“政府部门剃头挑子一头热、自娱自乐,群众旁边看热闹”或是“你在干他在看,蝇头小利天天算”的局面,长志气增信心对很多贫困户来说尤为重要。
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实践证明贫困地區人员根本上是“素质型的贫困户”。这些贫困地区由于交通相对封闭处于小农个体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与现代市场经济链条相脱节。由此形成了特有的贫困地区的贫困亚文化现象:对贫困听天由命、逆来顺受、消极无为的人生观;得过且过、安于现状、好逸恶劳、低水平心理平衡的生活观;没有远见、满不在乎、苟且度日、不求甚好、只求填饱肚子的消费观;固守田园、封闭保守、安土重迁、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的乡土观;小农本位、重农惧商、“种田为饱肚,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田,喂鸡喂鸭换油盐”的经济观。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受到这些传统封建思想影响极其深厚,文化素质低,生活水平差。贫困地区的家长大多还抱着“读书无用论”的态度,不了解教育的作用,从而不鼓励孩子上学接受教育,以知识改变命运。而且通过长期的物质扶贫使一些贫困户养成“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这显然不符合扶贫的初衷,也严重影响扶贫工作的进度和成效,于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太原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愚昧是致贫的深层次原因,也是脱贫后返贫的直接诱因”,教育可以启迪人的智慧、拓宽人的视野、更新人的观念、激发人的自觉性、唤醒人的社会良知、增强能力,从而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变“政府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只有贫困人员自觉地行动起来进行自发性扶贫,由靠人“扶起来”变为“自己站起来”,这样扶贫开发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的坎。”这也是扶贫攻坚能够顺利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三、教育扶贫是能够改善、稳定发展扶贫工作的基础
在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地区,前期开展物质扶贫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所谓的“输血式”扶贫措施,但给钱给物这种简单的“给”和“送”,只能解决一时之困。而我国的扶贫政策要的是“真脱贫,脱真贫”不仅仅是暂时的脱贫更主要的是要实现稳定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丰富贫困地区文化活动,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建设,提升贫困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精神风貌。”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斩断穷根,挖掘富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作为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它是提高人口素质,促使国家和人民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教育提高民众的创新意识、知识水平等综合素养,才能更有效地推动科学技术、经济水平的进步,促进社会发展。
总结:各级党委政府,在精准扶贫给“鱼”的同时,要不断授予“渔”,让贫困人员懂得自尊、自信、自强。“提倡振奋精神,淡化‘贫困意识’”,不自己贬低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在尊重自己,相信自己的前提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有“滴水穿石”的精神,默默奉献的精神,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若能继续卧薪尝胆,矢志如初,再接再厉,奋斗不息,通过一定时间的外力作用后,达到自主造血的功能,自主制氧呼吸,实现真正脱贫致富,彻底摆脱贫困,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会尽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