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渗透在哲学课教学中的妙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lan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学设置的必修课很多,有十几门功课。其实,作为受教育者学习的内容,各门功课合成一个整体,一个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必须以多门学科已学知识作为基础;反之,学好一门学科,又将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做好准备。政治课要实施新课程改革,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方式方法很多,其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必须充分挖掘政治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创新教学,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感染,师生产生共鸣,又可以恰到好处地进行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学习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提高哲学课的教学效果,就应以哲学中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解决,即在哲学课创新教学中要注意学科渗透。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运用文学鉴赏领悟哲理,提高课堂实效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是一门工具学科,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文知识的工具性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可以这样说:语文学得好的学生,政治一般学得就棒;反之,学生语文学得差,政治学习效果就欠佳。同样道理,教师语文修养深,则极易驾驭教学;反之,教师语文知识贫乏,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哲学课堂的创新教学中如果经常迁移学生熟悉的知识或引用名言、警句,有利于将抽象的哲理具体化,把深奥的哲理通俗化,把晦涩的理论形象化,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气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哲学生活关于人生价值的内容教学中,每课时抽出3—5分钟时间由学生朗读关于人生价值的名言警句,说明人生价值在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中的作用。针对班上少数同学不顾现实条件,信奉什么“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盲目追求所谓的“时髦”、“潇洒”,狂热崇拜所谓大款、明星的生活方式,我们可借用著名诗人流沙河的配乐诗朗诵《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对学生进行教育,既增强了教学的说服力和趣味性,也促进了各学科的互相渗透和横向联系,从而提高哲学课创新教学的课堂实效。
  二、运用数学图形讲解哲理,增强直观性
  在哲学课教学中,有不少理论比较抽象,如果单靠纯粹的口头说教就显得苍白无力,难以使学生心服口服,学生即使勉强接受也会消化不良。如果在传授哲学理论知识时,能结合一些数学图形进行讲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使难懂的哲理变得形象、具体、直观,化枯燥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复杂为简明,从而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样既能充分论证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哲理中有关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及其关系的原理,学生往往容易将它们混淆起来,也不易理解,若能采取这种方法,便能迎刃而解。
  三、运用物理定律引出哲理,提高学习效率
  一节课如果空洞死板,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且会使整堂课黯然失色。在哲学课讲授哲理时,教师如果呆板地讲解原理,容易抑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疲劳,注意力分散。如果借用物理定律进行讲授,便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讲解“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外因关系”时,采用牛顿第二定律(a=F/M)让学生思考,化抽象、呆板为具体、形象,从而使学生懂得:在机械运动中,外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F/M),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自身的质量成反比。机械运动的变化,固然与该物体外力的大小有关,但是该物体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产生多大的加速度,关键取决于它自身的质量。从而使学生懂得: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四、运用化学反应导入哲理,增强求知欲
  政治课的内容一般比较枯燥,理论性强。尤其是哲学课程,味同嚼蜡,寓意却又深奥难解。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于是我就在哲学课创新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一些化学反应来导入哲理,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这一框题时,用了下面的化学反应:
  2H2+O2 点燃 2H2O
  2H2O 用电 2H2↑+O2↑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化合和分解是一对矛盾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着各自对立方向所处的地位转化。它们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这样,既使学生了解了化学知识中的化合和分解,又掌握了“矛盾对立统一”原理,哲理一目了然,增强了學生的求知欲,获得了良好的开端。
  总之,在哲学课创新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科横向联系,对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具有重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学科联系在哲学课创新教学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利用这些知识来获得深刻的哲理启迪。目前,我国包括中学教育的基础教育领域正在有声有色地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即进行新课程改革。因此,加强学科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这就要求授课者不要让某一学科孤立存在,而要把各门学科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广泛开展联系,让我们传授的各门学科知识体系交错成网,才能收到预期效果,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以太原西峪煤矿行人斜井过流沙层的施工实践为例,叙述了超前管棚预支护方法的支护原理、管棚支护设计、施工工艺以及二次支护的形式等。
【摘 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分析教材、理解教材、提炼知识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善于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创新点,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研究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挖掘和利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创新点,能够减少运用教材的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选择性和开放性;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开放的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
在学校教育中,"寓教于乐"既是一种战略战术性口号,也是师生在实践活动中孜孜以求的艺术性做法。它深刻地揭示了学校教育中"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寓乐中,乐为教存。孔子的"
英语早读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何让学生投入英语早读,逐步培养语感,提升能力,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学习的真谛,从而让英语早读最
在学校教育中,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我们在数学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应该如何把创新渗透到课堂教育中去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思考: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探究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它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使学生在
【摘 要】本文围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方法指导,课外合作学习指导,周末假期自主学习指导四个方面加以关注,并结合教学案例进行阐述,以期要把学生真正地作为英语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养成科学的自学方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  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注重激发学生动机,化被动为主动,就能最终实现
阐述了将尊重自然、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发展的处理技术等贯穿于景观设计的观点及重要性。
【摘 要】新课程在江苏已推行近七个年头,在这七个年头里,广大一线教师从教学实际的出发,对新程改革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新课程究竟怎么走,一时还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与思想的改革肯定是要继续向前推进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广大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改变教与学的模式,让学生由痛苦学习转为愉快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而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老师在课堂上要多方着手, 培养学
【摘 要】本文基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高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笔者从实验内容、开放性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措施与方法,从而实现电子专业实验教学与就业的一体化。  【关键词】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由于扩招使得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本科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转变为了大众教育。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目前的参数化软件只能提供产品的几何设计支持,即设计人员在屏幕上绘制产品的几何形状,然后通过修改屏幕上几何形状的尺寸对设计结构进行修改,很不直观。